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22487900000048

第48章 附录电力高等院校简介(4)

1998年,学院以抗洪赈灾作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抗洪募捐救灾先进集体。1999年,学院以开展创建文明高校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大学生参加各项竞赛、评比为例,主要获奖项目有:数计系973201班被教育部和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学院艺术节活动被国家教育部等单位授予“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学院排演的《小保姆》节目,赴京参加全国产业系统国庆5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荣获银奖;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冠军1项、第五名1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2001届24个班级中有4个班5次荣获湖南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一个班荣获全国先进班级称号;在200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又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湖南排名第一,获得湖南赛区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并获优秀组织奖;在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又荣获湖南赛区三等奖。在“把知识带回家乡———湿地使者行动”中,我院化学系环保志愿者协会参与全国高校竞争,继在网上答辩竞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又荣获本次活动的全国冠军。

三、科研工作,长足发展

1995年以前,学院科研工作比较薄弱。此后,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学院科技工作进步很快,科研项目和经费不断增多:1995年为2215万元,1996年为3339万元,1997年为3727万元,2000年为101557万元。近五年来,公开出版著作154部,公开发表论文311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0篇。《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和自然版)和《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许多科研成果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如数学系李应求教授发表的《马尔科夫过程论》于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生物工程研究所向洋教授的“高压树下抑制树木生长”科研成果,2000年3月经国家电力公司组织专家评审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被列为全国推广项目。

四、成人高等教育充满生机

学院在办好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自1988年开始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现已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型的成人教育体系。

在成人教育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正规办学、严格管理、开拓进取的办学方针,保证了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1989年被省教委评为“专业合格证书优秀培训点”,1991年被中电联评为“全国电力系统继续教育优秀培训点”,1997年,中电联和湖南省教委分别授予我院“全国电力系统成人高等教育优秀学校”和“湖南省普通高校函授教育评估优秀单位”称号。2001年获“湖南省函授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单位”。

长沙电力学院正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雄健步伐迈上新的征途,决心再接再厉,再造辉煌。

上海电力学院简介

上海电力学院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培养电力工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

学院的前身为上海电业学校,创建于1951年10月。校本部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学院还在南汇区惠南镇、国顺东路设有校区,学院总面积为334万平方米。

学院自1951正式组建至今,风风雨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

在原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上海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主要经历了上海电业学校(195110—195311)、上海电力工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195211—19608)和上海电力专科学校(19608—19851)等时期;1985年1月经教育部和水利电力部批准,学校升格为上海电力学院,李鹏总理亲自为学院题写了校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使学院在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0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高教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有关精神,学院的管理体制正式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业部)直属院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文、管各学科兼具的、以工为主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的新型大学。学院现设有基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以及动力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与控制技术系、环境工程系、外语系、社会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网络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系和体育教学部等11个教学系部。

学院始终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办学方针,坚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学院目前设有全日制本科、高职,成教专科、专升本、本科,并与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

目前全日制本科共设有12个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设热能工程和空调与制冷两个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设工程管理、信息管理、涉外、公共事业4个专业方向)、自动化(设自动化、智能自动化、信息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与管理4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水处理方向),材料化学、英语(商务)、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工程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有6个专业: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广告制作)、城市供用电技术、城市水净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专科设有7个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工业企业物资管理、供用电技术、经济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火电厂集控运行。高升本设有2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专升本设有4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工商管理和应用化学。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多名,函授和夜大在校生4000余名。此外,学院还承担着国家电力公司出国人员外语进修、大中型电力企业领导干部资质培训等任务。学院设有华东电力继续教育中心,承担着面向华东、服务西部、辐射全国的电力继续教育任务。

半个世纪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6294名、大专生6476名、函授和夜大本、专科学生10000余名、中专生3736名、其他学生920名,另有各类培训班学员10000余名,总计为37000余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5600余人,教职工中专职教师21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高达40%,数10名教师具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另有一批国内重点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上海地区电力系统中的高级工程师被聘为兼职教授。特别是近年来,一批国外学成归来的博士、硕士充实到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以博导、教授为核心,配以博士及年轻硕士的学科梯队。这支队伍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学院设有35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10个研究室,图书馆藏书43万册,中外文期刊960余种,另有电化教研室、语音实验室、听音室和科技情报室等一批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我院的“热能设备与防腐实验室”为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

“电厂热能动力与环境工程”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

1996年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性评估,从而使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6年以来,学院在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寝室社区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先后接受了华东网局和上海市教委文明办的双文明考核验收,相继被评为1996—1997年度华东电力集团双文明单位,1997—1998年度和1999—2000年度上海市教委文明单位。我院的毕业生受到电力系统和社会的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其中进入电力系统就业的人数约占30%左右),其中本科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5%左右,在上海市高校及国家电力公司系统高校中位居前列。

50多年来,学院已初步形成了研究特色日趋明显、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与时俱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有些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近五年来,学院的R&D科研发展经费每年都保持在1000万元以上,人均科研经费排名处于上海市各高校前列,其中2000年位居第二位。在近两年里,共承担了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曙光计划等一大批高水平纵向课题,以及许多由企业委托的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技术革新而进行科学研究的横向课题,其中1998年与江西省电力公司签约的“江西省电力公司管理信息系统HIS开发”项目总经费达740万元,创下了我院单项课题经费新的历史纪录,并在当年位居上海市各高校单项课题经费的第三位。近几年来,学院科研成果产业化也取得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上海市、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和产学研优秀项目,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国际三大权威检索机构SCI、EI和ISTP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呈现出一派科研工作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学院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4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同时接受俄罗斯等国多名访问学者来院实验室工作。学院还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ofHertfordshire)、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ofStrathelyde)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具有中国和英国本科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学院还聘请多名国外知名学者、专家为我院名誉教授。学院具有接收留学生教育的资质,已接收外国留学生多名。

学院的成长壮大得到了电力系统各级领导的关心,得到了来自电力系统的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与电力行业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学院发挥与电力企业的天然优势,坚持面向社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将企业参与办学、参与教育作为自身的办学特色,从而不仅大大增强了学校办学的经济实力和活力,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了中国产学研教育协会以及国家电力公司、上海市教委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被确定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单位。

上海电力学院是一所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高等院校,面对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共存,学校将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以开拓创新的理念,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努力将学校建设成深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院校。

立足电力、面向社会、严谨治学、严格管理、精心育人,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全国示范性重点建设学校)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曾经历过办技工、中专、本科教育阶段。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高等专科学校。

1996年首批进入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行列,1997年被辽宁省确定为高职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172平方米,教学资产总值3830万元。全校教职工总数604人,专任教师193人,其中正高职12人、副高职78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59人、本科学历113人,兼职教师63人,“双师型”教师80人。经过十几年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已趋于合理,学术梯队基本形成。

在校高职高专学生共2355人,其他类专科教育在籍学生共2263人。自专科独立建制以来,为电力行业与社会培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计15355人。

在“九五”期间,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拓展办学功能,初步形成了全日制教育、函授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国际合作办学与自学考试等多元并举的办学格局。

学校共设有15个专业:发电厂集控运行、热工检测与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通讯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业企业管理、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工业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供用电技术、信息处理与自动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工程英语、农业电气自动化等。

学校拥有22个常规实验室,15个校内实习基地,17个与专业配套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较早地开展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现有发电、热动、热控、集控、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5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专业教改试点专业,其中,发电和热动专业被教育部命名为示范性专业,有26门主干课被确定为部级优秀课。

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先后建成了国家电站燃烧技术研究中心、电力部液压控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等一批科研实体。近6年来获得省、部、市级科技奖励4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着力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进步,学校相继被授予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能源部高等教育标兵、辽宁省文明单位标兵和优秀学风学校、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学校重视特色建设,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创建高职高专教育一流的师资队伍”,“立足教育,完善机制,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及“以科研为纽带,创建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办出了特色,积累了经验,在全国高职高专学校中有较大的影响。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简介

(原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重点建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