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经济学概论
22489800000028

第28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4)

3.惜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产业资本运动要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其公式是:G—W·P·W′—G′。商业资本运动也要经过流通过程,其公式是G—W—G′。而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G′。就是说,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放出去,经过一定时期收回更多的货币,包括原有资本和利息。这种特殊的运动形式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出更多的货币,借贷资本能够自行增殖。借贷资本的这一特点,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使资本拜物教达到了顶峰。当然,货币本身井不能生出更多的货币。实际上,货币资本只有在产业资本家手中,投入生产过程,榨取雇佣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增殖,从而借贷资本家才可能以利息的形式获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借贷资本运动的完整公式应该是G—G—W·P·W′—G′—G′。公式的最初阶段表示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中间阶段表示职能资本家借人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揭示了利息的真工来源,揭开了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说明利息无非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最后阶段G′—G′表明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还本付息的过程。而借贷资本运动的一般公式G—G′只是表明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它掩盖了资本增殖的真实过程。

二、利息和利息率

(一)利息的本质

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但是这种使用不能是无偿的,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这样,职能资本家利用借来的货币经营企业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就不能全部为己占有,必须拿出相应部分作为利息付给借贷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对平均利润都拥有占有权,但又都不能独占,而要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行使资本使用权而获得的企业利润,另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息。可见,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为了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似乎这两种收入来源都与雇佣劳动无关。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发生借贷关系,所得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似乎是资本自身的产物。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进行经营,表现为只是靠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而获得企业利润,因而企业利润好像是“监督劳动”的报酬。其实,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本质,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二)利息率

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那么,利息在平均利润中所占的比例是怎样决定的呢?在借贷资本总额一定的条件下,利息量的多少是由利息率来决定的。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额之间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100%例如,1000元的借贷资本1年可带来S0元的利息,则年利率为S%。

利息率的高低是有一定界限的,它的最高界限是低于平均利润率,因为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只能低于平均利润率,不能等于更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否则借入资本的职能资本家将得不到利润,他就不会借入资本了。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无法确定的,但必须在零以上,不能等于零,如果等于零,借贷资本家宁可把货币贮藏起来,也决不会向外贷款,所以,利息率经常是在平均利润率以下、零以上这个范围内摆动。

决定利息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第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越高,利息率也会越高。反之,就会相应地降低。这说明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在剥削工人这一点上有着共问的利益。

第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当年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则利息率会下降。反之,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利息率则会提高,这反映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的矛盾和斗争。

此外,各国、各地区的习惯和法律对利息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银秆与银秆资本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家对资本的借贷数额越来越大,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了银行信用,出现了资本主义银行。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充当货币资本借贷的中介人。此外,还有其他相关职能:一是充当资本家之间的结算中心,为资本家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根据资本家的委托办理货币支付和结算业务,为资本家保管货币和贵金属业务等。二是发行信用工具即信用货币,如期票、银行券、支票等,以此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来满足贷款和商品流通的需要。

开办银行,专门从事银行业务的资本家叫银行资本家。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业务所支配的货币资本,叫银行资本。银行资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有资本,即银行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即银行吸收的存款,它占银行资本的绝大部分,是银行向外放款的主要来源。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是:(1)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这是存款的最主要要来源。(2)货币资本家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3)其他不问阶层的居民储蓄。

银行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中介人,主要进行两方面的信用业务:一是负债业务,即银行吸收存款或吸收资本的业务。二是资产业务,也就是贷出资金的业务。一般包括。票据贴现。持有商业票据的资本家在票据到期以前,如因资金周转急需现金,可以到银行通过贴补利息的办法把票据换成现金。(2)抵押贷款,就是指职能资本家用商品、提货单、期票、有价证券和各种不动产等作抵押,向银行取得活期或定期的贷款。(3)信用贷款,就是银行资本家确信其有偿还能力,没有任何抵押担保而发放的活期或定期的贷款。承购政府公债和公司债券,也是一种信用贷款。(4)长期投资。银行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向各种企业进行投资。

资本主义国家银行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根据其经营业务侧重点的不问,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又称发行银行,是资本主义银行体系的中心环节,处于领导地位,一般是垄断通货发行权井向国家和其他银行办理贷款。它代表国家领导和管理全国银行,制定井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管理全国金融市场。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专业银行主要包括:(1)投资银行,即专门为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2)不动产抵押银行,即通过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吸收长期资金,办理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品而获得长期抵押贷款业务的一种银行。(3)储蓄银行,其主要业务是吸收居民闲置小额货币的一种信用机构。(4)开发银行,其业务主要是向有关国家的政府和政府担保的企业,提供用于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

(二)银秆利润及其来源

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和投资于其他部门一样,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银行利润是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业务所获得的利润。银行利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二是由于银行充当资本家之间的支付中介而获得的收益。三是银行通过有价证券投资而获得的收入。从上述收入中扣除银行雇员的工资和其他经营管理费用,余下来的就是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因为在资本主义竟争的条件下,银行资本家如果得不到平均利润,他就会将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或商业部门。竟争的结果,银行资本家得到按投入自有资本计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向银行借款的工商业资本家将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银行,因而银行资本家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银行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是通过直接剥削银行雇员的劳动实现的。银行雇员的劳动问商业店员的劳动一样,虽然属于流通领域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能使银行资本家占有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银行雇员的劳动问样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银行资本家工是通过剥削雇员的剩余劳动,获得转归银行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四、股份资本和股息

(一)股份公司和股票

职能资本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除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外,还通过创立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直接融资筹集资本。

股份公司是由二人或若干人入股集资创立的,全部资本划分为若干份额,所有投资者就其投资入股份额对公司负有出资义务井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组织。股份公司的主要组织形式有:(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2)无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情偿责任。(3)股份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组成的公司。其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情偿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4)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由于世界各国所奉行的法律体系不问,所以各国股份公司主要组织形式也有差别。

股份公司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在资本主义信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是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生产力尚不发达和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取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形式就可以满足投资的需要了。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开办一个企业需要的资本量也越来越大,个别资本既无力承担巨额资本投资量,也无力承担投资风险,需要一种既能实现巨额资本集中,又能适当分散投资风险的企业形式,股份公司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从股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历史的原始积累时期,即1S世纪末,最初的真工意义的股份公司就在海外掠夺性的贸易中产生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是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的。19世纪,资本主义进入了产业革命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生产技术迅速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大大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在工业领域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的公共事业和基础工业,如自来水、煤气、交通运输业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而这些行业的投资额又较大,政府或个人都无力独自投资,因此,股份公司便在这些行业迅速发展起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股份公司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井且成为跨国公司、垄断集团等的主要控制形式。

所以说,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股份公司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井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本身井不姓“资”。它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私有制企业可以采用,公有制企业也可以采用。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所谓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者发行的一种投资凭证。股票代表着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股票的主要特征是:

(1)具有不可返还性。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后,就不能要求公司退股,只能到二级市场卖给第三者。

(2)具有流通性。这种流通性主要是指股票在不问投资者之间自由交易流通。

(3)具有风险性。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问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风险性。股票的持有者是股票公司的股东,股东有权参加股东大会,讨论和决定公司的重大经济活动。但是,股份公司的领导权实际操纵在少数大股东手里。因为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股一票。因此,大股东只要掌握股票的半数,甚至1/3,或者更少的股票,就能够控制整个股份公司的经营活动。这种达到完全控制股份公司的股票数量,叫做股票控制额。近些年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小额股票,股权越来越分散,股票控制额也在迅速下降。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股份公司实际上是大资本控制和利用中小资本的形式。

(二)股息与股票价格

股息是股份公司根据股东投资的股数,视公司的盈利情况付给股东的报酬。股息的分配标准以股票的票面资本额为依据。在资本主义社会,股息是按照股票数额分得一部分企业利润,实质上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股票持有者即股东无权向公司退股,而只能在市场上出卖股票。

股票是一种投资凭证,本身没有价值,但有价格。股票价格也称股票行市。它之所以能够按一定的价格出卖,是因为它能带来一定的收入。所以,股票价格不是股票票面额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也就是说,股票价格要等于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所领取的股息相等。因此,股票市场价格的高低取决于股息与利息率两个基本因素。这是股票价格形成的基础。用公式表示:

股票价格=股息量股息率公式中的利息率,一般以银行存款利息率为准。假定有一张票面额为200元的股票,一年领取股息20元,而当年的年存款利息率是S%,则这张股票价格就是20÷S%=400元。

公式表明,股票交易价格与预期可得股息成工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另外,由于股息率一般高于利息率,故股票价格一般高于其票面额。

股票属于收益事先难以预测的证券,加上股市买卖投机盛行,因而股市行情的波动频繁,暴涨暴跌的事屡见不鲜。一般说来,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