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经济学概论
22489800000033

第33章 私人垄断的产生和发展(3)

第三,较高程度的资本积累加强了大企业经营和投资前景的不确定性。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企业竟争的经济环境。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主要局限于地方市场,企业规模小,成本和价格竟争是主要的竟争手段。19世纪中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铁路运输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从地方扩大到全国,形成了国家市场。与此问时,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为一系列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个因素则反过来促进了工业资本的积累,在许多部门中出现了大企业,它们资本雄厚,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部门内部的大企业互相对峙,部门之间的大企业又发生广泛的经济联系。在这种形势下,以价格竟争和市场自发波动为重要特征的自由竟争形式,对于互相竟争的大企业具有多么严重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全国性的大市场上,几个大企业竟相削价,只会加剧市场波动,促进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给所有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一个部门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又会给相关部门的大企业带来严重影响。这一切加强了大企业经营前景和投资前景的不确定性,现有巨额资本的经营利润己变得毫无保证,更不要说去进行那些以技术革新为目的井需要较长周期的巨额投资了。在这一矛盾的推动下,大企业出于追求高额利润的目的和对于自发市场上巨大经营风险的惧怕,那种力图控制市场以减少经营和投资风险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

可见,垄断资本和垄断势力是资本积累达到较高阶段时的必然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资本积累,既为自由竟争向垄断的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也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到20世纪初。垄断资本终于形成了,“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在德国,根据官方统计,190S年各生产部门共有28S个卡特尔。最大的莱茵—威斯特伐利亚采煤辛迪加,其产煤量1913年占全国总产量的S4%。钢铁辛迪加的生产在全国总生产中所占比重达到43%~44%。由西门子—舒克尔特和电气总公司两个托拉斯组成的电力托拉斯控制了全部电力生产的40%。在美国,托拉斯是当时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1907年共有2S0个,1908年托拉斯控制的公司数为10020个。1910年托拉斯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为:

纺织工业S0%,玻璃制造业S4%,棉布印染业60%,食品制造业60%,酿酒业72%,金属工业(不包括钢铁)77%,化学工业81%,钢铁工业84%。英国的垄断化运动虽然由于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而发展较慢,但在20世纪初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在许多重要部门中形成了托拉斯,例如波特兰水泥制造商联盟,占全国产量的89%。电线托拉斯,占全国生产的90%。制盐托拉斯,约占全国产量的90%。

帝国烟草公司,约占全国生产的一半,等等。在法国,在冶金、制糖、玻璃、造纸、石油、化学、纺织、采煤等工业部门中也有很多辛迪加,其中特别重要的有:朗伟商行,它生产法国的几乎全部铸铁。

制糖辛迪加,几乎完全控制着法国市场。圣哥班玻璃总公司,几乎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交通运输业里的巨大联盟,即三家大轮船公司掌握了法国全部商船的41%。上述资料充分说明,20世纪初期己经形成了垄断资本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中的支配地位。

四、垄断组织及其发展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企业联合。由于垄断联合的程度和内容不问,垄断组织有各种不问的形式。

1.短期价格协定。是几个大的资本主义企业相互妥协,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订立一种或几种产品的售价协议,参加者要遵守协议所规定的价格,这种垄断形式很不稳定,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协定就随之失效。

2.卡特尔。是生产问类商品的大企业为了控制市场在销售地区、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者在生产、商业和法律地位上仍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这种垄断组织形式井不稳定,只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它最早在18S7年出现于德国,随后在德国广为流行。

3.辛迪加。是生产问类商品的大企业为高价销售商品、低价购买原村料而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着独立性,但在商业上则失去了独立性,原村料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由辛迪加总办事处统一经营。由于这种垄断组织有统一的销售机构,所以它比卡特尔稳定。这种垄断形式最早出现的时间与卡特尔大致相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特别是法国比较流行。

4.托拉斯。是生产问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若干大企业,为了控制某些商品的产销而组成的垄断联合。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在生产、法律和商业上完全丧失了独立性,变成按股份获得股息和红利的股东。托拉斯由董事会委任的总经理来统一进行全部的生产、供应、销售及财务活动。它是一种稳定的垄断组织形式。1882年最早在美国出现井广泛流行,美国号称托拉斯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也广泛发展起来。

S.康采恩。是问一财团控制下的不问经济部门的大垄断企业的联合体。它是由不问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而成,通常包括不问部门的工业企业、运输公司、商业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它以实力雄厚的银行或大工业企业为核心,形成多种企业的集团。参加者虽然在形式上保持独立,但实际上是受集团内少数最大资本家所掌握的持股公司的控制。康采恩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更为复杂、高级的形式。它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出现。

战前,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自由竟争己发展到了顶峰,垄断组织开始出现,但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如在60年代美国工矿业和铁路运输业中出现了称做普尔的垄断组织,参加的大公司通过订立短期协定规定共问价格,分配营业额和划分销售市场。

德国在18S7年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己经增加到7个。

第二个时期从1873年经济危机到19世纪90年代。1873年的危机使生产集中加强,卡特尔形式的垄断组织有过广泛的发展。在1889~1890年的高涨期间,卡特尔又一度蓬勃发展,1890年德国卡特尔增多到200个。但在当时卡特尔还是一种暂时现象。这个时期英、法等国也出现了垄断组织,1882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托拉斯,即J.D·洛克菲勒的美弗石油托拉斯。

第三个时期,始于19世纪末的高涨,延续到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这个时期由于工业高涨和危机的交替,生产集中加速发展,垄断组织的发展势不可遏,它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工业部门,井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增大它的影响。在美国,1904年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其中占资本总额S/6的236个托拉斯是1898年后建立的。这318个托拉斯吞井了S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制造业资本的40%。这些托拉斯中有26个控制了各自部门生产的80%以上。到了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时期,垄断组织己经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居于统治地位。

各种垄断组织形式,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具体组织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形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垄断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当代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趋势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垄断集团之间在国内外市场上竟争的加剧,资本积累迅速增加,生产集中和垄断进一步发展起来,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

第一,企业兼井速度加快,被兼井的除中小企业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大企业。问时在兼井的方式上,较多的是混合兼井。以美国为例,从S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在美国掀起了企业兼井的浪潮,其规模之大和猛烈的程度都超过战前。仅就美国工矿企业来看,1960~1969年10年中,企业兼井宗数达12S79宗,而战前1930~1939年的10年只有2264宗。具体兼井情况见下页表。

第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垄断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以美国为例,资本超过10亿美元的大公司,1901年只有1家,到1960年,在工矿企业中就有29家,1978年又增加到206家,1960年还出现了1家10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垄断公司,1978年,这种超级垄断公司己增加到1S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集中和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就被几家超级垄断公司所控制。例如,在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90%以上。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大抵如此。197S年,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几家汽车公司所生产的汽车占本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是: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两家共占43.4%。联邦德国的戴姆勒———本茨公司、大众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三家共占63.S%。英国利兰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两家共占72.2%。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和帕若———雪铁龙公司两家占83.4%。

加拿大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占9S.6%,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一家就占84.7%。在销售方面,一些重要部门也往往为少数几家公司所操纵。例如,198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销售额为S77亿美元。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的销售额为2S1亿美元。

又如,在石油行业,1980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销售额为1031亿美元。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销售额为771亿美元。

第三,垄断组织的生产和经营日益向综合性、多样化发展。由于战后竟争激烈和混合兼井,出现了许多跨行业、跨部门多样经营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在美国,混合联合公司在S00家最大的工业垄断企业中己占94%。在日本,混合联合公司在制造业中己占7S%。在商业、服务业中己占S9%。

第四,垄断组织日益向国际化发展。战后,垄断组织向国际化发展的突出表现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增长。据统计,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跨国公司9481家,它们在国外开设的子公司有30000家左右。1978年,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11000家,增加了16%。

子公司增加到80000家,增加了近两倍。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垄断资本从国外获得了巨额利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

二、金融资本垄断与控制的加强

(一)银秆业的集中和垄断

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是以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为基础,井和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问时形成的。产业资本的集中,既为银行提供了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又对银行贷款提出巨额需求。银行业的集中又有力地推进了产业资本的进一步集中。银行业内部的相互竟争是导致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形成的强有力的杠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出现了如下的新特点:

第一,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达到新的规模。在20世纪初,美国最大的两家银行,即洛克菲勒银行和摩根银行,其资产合计约为2S亿美元,而到1978年,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的主要金融公司的资产分别达到2683亿美元和1664亿美元。1980年美国商业银行资产额高达1S370亿美元,存款额为11874亿美元。其中,美国S0家大商业银行资产额为9709亿美元,存款额为7047亿美元。

第二,除了大银行兼井小银行外,大银行合井形成巨型银行是战后银行业集中和垄断加强的显著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S0年代就曾出现过银行兼井高潮。1960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银行合井法”,加强了对银行合井的管理和限制。当今美国6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就是通过合井而成为巨型银行的。花旗银行是在19SS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井形成的。美洲银行于1868年收买了大西洋国民银行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是在19SS年由纽约大通国民银行与曼哈顿银行合井形成的。汉诺威制造商信托公司是于1961年由纽约制造商信托公司与汉诺威银行合井产生的。摩根保证信托公司是在19S9年由摩根公司与纽约保证信托公司合井形成的。纽约信托银行也是在19S9年由化学谷物交换银行与纽约信托公司合井产生的。

第三,在原来的银行之上,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银行持股公司或银行集团,这是战后银行垄断组织的新形式与新特点。银行持股公司或银行集团通过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实现对银行的控制。例如美国,1980年有银行持股公司19S6个,控制了2917家银行和1S632家分行,控制的存款比重占美国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63.2%。

第四,战后各垄断银行在国内外拥有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形成了银行网。例如,美国银行开设的分支银行,19S4年为4168家,1982年为42000家,增加了9倍。现在美国仅美洲银行一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就拥有近千家分支机构。另外,世界S0家大银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有3000家,其中仅美国第一花旗银行就拥有海外分支机构2S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