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后,接任的普里马科夫政府认为,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宽外汇走廊上限和延期偿还国家短期债券,是个错误的决定。据俄罗斯报刊透露,联邦会议临时委员会的调查表明,“8·17决议”是在俄罗斯财政部长扎多尔诺夫、中央银行第一副行长阿列科萨申科,以及被俄罗斯政府总理专门邀请来作为专家的丘拜斯和盖达尔的参与下,由政府总理基里延科和中央银行行长杜比宁联合做出的。国家单方面宣布更改注入流通中的国家短期债券的条件,是不合法的行为。它给银行系统、国家预算和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二、金融危机后的治理
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和社会政治危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爆发的,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反过来又加重了这些危机的程度。因此,金融危机后的治理是一个对各种危机及其根源进行全面治理的过程。这些内容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内容)的有关部分(普里马科夫政府的政策)已做了阐述,这里只着重分析危机后的银行重组。
俄罗斯银行系统在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遭受了破坏性打击。银行大量破产;主要银行损失惨重,资本总额减少;资产严重贬值,呆坏账增多;资金遭冻结,流动性降低,整个支付结算系统陷入瘫痪状态。
危机后,1999年初俄罗斯有商业银行1473家,其中1032家属于财务状况基本稳定,通过整顿能恢复正常营业的银行,它们占银行总数的70%,其资产和吸收居民存款占银行体系的30%;397家属于有严重问题的银行,已没有挽救的可能和必要,将实行破产;44家属于社会经济影响大的有问题的银行,需要国家支持。这44家银行包括有18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它们的资产和吸收的居民存款分别占银行体系的50%和45%,拯救它们约需750亿卢布。
政府和央行在1998年11月制定了重组银行系统的计划。
1999年1月成立了专门的“信贷机构重组代理公司”,专司银行整顿,执行破产程序,建立债务市场。整顿的宗旨是通过对银行重组和破产,吸收、管理和消化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债务,增强资金流动性,建立一个新的能正常履行支付结算职能的银行体系。
银行重组的内容和措施主要包括:(1)增加银行资本金。危机使银行资本遭受严重损失,1998年8~12月,整个银行系统亏损350亿卢布,资本总额减少30%。资本充足率也明显下降。因此,首先要增加银行资本金。实现债务资本化、吸收国内外新资金、吸收从属性贷款、国家以国债形式向银行增资、央行以手持国债或发行债券向银行增资。(2)改善资产质量。由于卢布急剧贬值,债券被冻结和重组,银行资产大大缩小,总资产已由1998年8月1日的1207.85亿美元降至1999年1月1日的502亿美元。资产质量明显下降,整个银行体系的逾期贷款比例1998年增加了约165%。改善资产质量的途径是将银行不良资产(逾期贷款、流动性差的有价证券、不可变卖的不动产等)转给“信贷机构重组代理公司”,换取良好资产或形成对“代理公司”的长期债权;进行银行间资产负债交换,按照市场价格重估资产;用贷款风险准备金注销部分坏账,等等。(3)重组银行负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将其长期债权转化为银行资本,或对银行债务实行延期,实行贷款债务证券化。(4)提高资金流动性。政府延期偿还和重组短期国债,导致银行系统16%的资产被冻结,一些大银行则40%~50%的资产被冻结,加之同业拆借市场形同关闭,结果整个银行体系的支付结算功能瘫痪。为了提高资金流动性,央行动用大量存款准备金(300亿卢布)支持银行化解相互拖欠,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以有价证券做担保的抵押贷款,还与“信贷机构重组代理公司”交换银行资产。此外,还将对银行的财务管理和组织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
作为银行整顿的重大措施,将把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和外经银行三家大银行,俄罗斯发展银行、俄罗斯进出口银行二家专业银行,首都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工业建设银行和俄罗斯信贷银行几家行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银行。最终建立起一个以国家控股银行为核心、以财务状况基本稳定的银行为基础、以在各地区组建的地方“支柱银行”为分支的新的银行体系。
金融危机的浩劫,使俄罗斯政府不能不对过去的政策进行深刻的反思,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完善金融体制,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作为发展趋势,俄罗斯将进一步完善两级银行体制,一方面加强中央银行和政府(财政部)两个宏观调控主体的协调,另一方面加强中央银行的调节和监管职能。将减少中小商业银行的数量,实现银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向拥有发达分支机构的大银行发展。俄罗斯没有政策性银行,普里马科夫政府筹建的“发展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功能。关于商业银行两种体制的选择,可能不会改变,但金融市场和银行内部的监管将会加强,将采取措施使资金向生产领域流动。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国债结构已经调整,今后将把债务的增长控制在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范围内,并控制国债收益率的水平。浮动汇率可能持续一个时期,长远看应以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宜。对出口收汇已经加强管理,提高了法定出售比例;对进口用汇也已加强管理,并严格限制外汇投机。将继续贯彻吸引外资的政策,改善引进外资的结构,采取措施使外流的资金返回。经过金融危机“洗礼”
的俄罗斯金融体制将会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问题
一、继承的原苏联经济结构
1.国民经济军事化。前苏联领导人没有意识到战后时代的变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国民经济军事化格局长期存在。苏联对军费的实际数额一直讳莫如深,1989年首次公布国防总支出为773亿卢布,1990年进一步承认军费占国家预算的1/4。同时,军备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官方公布为8%,学者估计为25%。某些部门例如机器制造业70%服务于军备生产。
2.三次产业关系不合理。前苏联对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失偏,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根深蒂固,把服务部门视为非生产领域,结果第三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商品性产值比重大,服务性产值比重小。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资料,1991年服务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9%,而按俄罗斯经济部公布的数字只占24%。
3.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失衡。由于国民经济军事化和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严重失衡。在工业总产值中,甲类工业占75%,而美国为65%;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轻重的比例基本为2:2:6,而一般应为2.5:2.5:5。消费品生产严重落后,特别是高技术消费品生产与西方形成强烈反差。
4.产业结构级次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经历了三个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从资源和设备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基础工业成为“夕阳产业”,在其基础上蓬勃发展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在这场对经济发展生命攸关的科技竞赛中,苏联与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虽然也曾提出要重视发展现代高科技,但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工业,即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基础工业,而在现代高科技领域落后西方至少15~20年。
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问题
俄罗斯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进行的。首先,由于转轨以来经济一直处于衰退性危机之中,结构调整不是通过各部门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而是通过它们下降的深浅实现的。因此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消极性和被动性。其次,结构改造与反危机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着矛盾,因而形成结构的某些方面得到改善,而另一些方面则更加恶化,即出现结构变化的二元方向。
1.经济军事化格局的调整和军转民的困境。改变经济军事化格局的途径是军转民。俄罗斯在军转民问题上存在三种不同观点和方案:一是主张“渐进式”转产,方案为保留30%的军工企业,以保障国防需要,其余70%的企业在几年内逐渐转为民用生产;二是主张“雪崩式”转产,急剧削减国家军事订货,两年内使70%的军工企业实现转产;三是主张“暂缓”转产,努力扩大军火贸易,将40%的军工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把军工综合体作为“振兴俄罗斯的中心”。
转轨初期,俄罗斯实行的是“雪崩式”转产,1992年国家军事订货一下子削减67%,军工产品产量只为上年的32%,1993年国家军事订货仍然保持这一水平。削减军事订货、改变经济军事化格局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改造方式采取雪崩式则属脱离俄罗斯国情、不符合结构改造规律的过激政策。
1994年以后俄罗斯改为实行渐进式转产,认为实现军工转产需要15年时间,花费1500亿美元。
经过几年的转产,国民经济军事化格局得到改造,军工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8.7%降至1992年的1.6%,1996年回升为3.5%。军工综合体产品结构中,民品的比重1997年上升到87%。但是,军工企业民品生产的绝对量大幅度下降,例如1995年下降36%。下降原因主要是:投资不足,货款拖欠,外国商品竞争,私有化不成功,转产的技术性和经营性困难,等等。
2.三次产业关系得到调整。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小私有化的基本完成,市场型服务机构的出现和发展,俄罗斯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91年的35.9%上升到1993年的46.3%,1996年又进一步升至48.5%,而第一和第二产业则分别下降到6.8%和35.5%。
3.工业结构畸形更重。经济转轨以来,由于政策失误,俄罗斯工业生产下降了50%,但是各部门的降幅是不一样的,结果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91年占77.5%升至1997年占81.7%,而轻工食品的比重相应从18.5%降至14.0%,其中轻工业从占6.8%降至2.0%,俄罗斯学者称轻工业已几乎被“消灭”。与此相关,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关系也进一步恶化,从1991年的15.5%和84.5%变为1996年的17.7%和82.3%。这表明,俄罗斯工业结构没有改变重型低效的特征,而是重型更重;工业生产没有面向最终产品,而是原料性更强。工业结构的畸形决定了外贸结构的反工业化趋向,形成出口能源和原材料(占出口的75%)换回食品和消费品(占进口的30%以上)的低级循环。
制约俄罗斯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一是政府的“消极适应”政策,为了反危机俄罗斯在投资和出口方面向具有优势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倾斜,这势必使已经畸形的重轻结构更加恶化;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下降(90年代减少了80%),年投资额仅680亿美元,其中政府投资又只占20%,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乏力;三是高通胀下市场机制对结构变化的引导作用扭曲,导致信贷资源短期化,热衷于商业和金融投机,而生产和科技领域严重缺乏资金;四是片面强调外贸自由化,对本国民族工业没有辅以必要的保护,致使国内消费市场的一半被外国商品占领,轻工、食品和耐用消费品生产遭受严重冲击。
4.产业结构的落后状态依然如故。俄罗斯独立以来,科技领域的状况比苏联时期更加恶化。首先,科研经费减少。原苏联时期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不低于2%,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为2.75%,日本3.05%)。而俄罗斯的科研经费比重呈灾难性下降,1992年为GDP的0.54%,1993年为0.49%,1996年降为0.33%,1997年回升为0.41%。其次,科技基础削弱。科研机构减少,人才外流,设备老化。第三,高新技术产业依然落后,科技含量高产品的比重和新技术的采用率下降。例如,数控机床的产量1991年为12600台,到1997年已降至仅为100台;个人电脑的产量1994年比1990年减少80%。在科技含量高的民用产品国际市场,俄罗斯所占比重不到1%,而美国占36%,日本占30%。
为了促进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俄罗斯制定了总统高技术纲要。纲要的主要内容为:(1)强调集中进行现代高新技术的研制工作。这些技术应能发现并能调动最有效的经济增长点,奠定根本改变经济结构的基础,使出口面向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使国内市场的需求靠高技术水平的国产品来满足。(2)强调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主要方向是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飞机制造技术等。(3)突出科技发展的优先方面。国家应首先支持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先技术方面,扶持掌握高新技术的生产企业。国家支持的优先方面,应是比其他国家有关研究超前的、能建立崭新科技基础的独创方面,以及本国已有并能得到世界公认的高技术水平的工艺研制工作。
为了推动科学与工业的结合,俄罗斯政府确定了优先支持的17个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技术、核动力、蛋白质制剂和蛋白质组分、生物兼容性制剂、生物工程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催化剂、陶瓷材料和纳米陶瓷、薄膜、疫苗、超硬材料、极端条件下人生命的保障和保护系统、人工智能和虚拟实用性系统、语言文字和图像的识别和综合系统、免疫校正技术、自然技术成因环境的检测技术、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以及矿业地质和资源变化的预测技术、电子—离子—等离子体技术。
(第四节)普京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
普京认为,俄罗斯的教训之一是长期在摸索着、乱碰着前进,没有提出全国性的长远目标,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缺乏为期15~20年或更长时期的远景发展战略。普京提出“强国富民”
的战略宗旨,责成政府等机构制定全国性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并成立了“战略研究中心”。不久,有关机构先后提出了多份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草案。在此基础上,政府于2000年6月28日通过了《俄罗斯政府长期社会经济政策基本方针》,2001年7月10日又公布了《2002~2004年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在这些文件中提出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