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退休安置原则。军队干部离退休安置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妥善安置”的原则。以就地安置为主,对有特殊情况的,如长期在边远地区、海防和沙漠地区工作或长期从事危险性大的工作的离退休干部,在安置去向上可以给予适当的照顾。离退休后,一般回内地安置,本人自愿留在该地区安置的,在安置地点上给予适当照顾。
(3)离退休待遇。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地方以后,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从优。政治待遇主要包括看文件、听报告、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和必要的政治活动。生活待遇包括离退休费的发放、各种生活补贴费、医疗费、护理费、特殊贡献费,住房分配,家属工作安排,子女转学、入学、户口粮油关系转移,以及其他待遇。
三、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与使用
(一)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
世界各国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渠道无非是三种途径: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募集、个人投保。我国目前还未普遍对军人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优抚安置的资金筹集方式不包含个人投保,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募集统筹。
国家财政拨款属于预算内资金,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优抚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预算原则所拨给的资金。
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在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下,结合社会优抚事业的发展情况,根据历年社会优抚的收支规律而编制的预算计划所拨给的资金。二是根据形势变化国家与地方财政所追加的预算资金。预算内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死亡军人抚恤费,伤残抚恤费,复员、退伍、转业、离退休等人的安置费,生活补助费或生活费,优抚事业单位经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维修费,等等。
社会募集统筹的资金属于预算外资金。这是由社会优抚管理机构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财政制度,按照国家指定的收支范围,自收自支,单独结算,自行管理的资金。具体包括三部分:一是统筹资金。这是城乡基层政权或群众性自治组织,采用按需筹集,平均负担的方法而筹集的资金。二是社会资助资金。这是国内外有关组织、社会团体、个人对我国社会优抚事业捐助和捐赠的资金。三是社会优抚事业单位上缴资金。这是优抚事业单位在政策范围内开展各种经营活动,按照规定向优抚管理机构上缴的管理费、利润分成等资金。社会优抚的预算外资金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而设置的。
预算内资金是社会优抚资金的主要来源,预算外的优抚资金是社会优抚资金的必要补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外的社会优抚资金会越来越多,对发展社会优抚事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我国由集体筹集的优待军烈属资金,1979年为2亿元,1986年为7.5亿元,1992年达到11.6亿元。
(二)社会优抚资金的使用
社会优抚安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由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和基层政府派出机构的有关部门负责。可分为抚恤、安置和补助三大类,每类资金的给付方式也各有区别。由于优抚安置的特殊性和优先地位,使优抚资金的管理、使用和运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资金体系。国家财政划拨经费的支出范围是:牺牲病故抚恤费、残废抚恤费、烈军属及复员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优抚事业单位经费、集体优抚事业单位补助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及维修费等。抚恤和安置经费,由地方民政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直接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凡是法定的抚恤对象和安置对象,都可以按规定得到抚恤费或安置费。补助则分为国家补助和社会优待。国家补助采用社会救助方式,只向一部分生活有困难的优抚对象提供。补助的具体办法有定期补助和临时补助两种。前者是长期给付,为生活困难且在短期内无法摆脱困境的优抚对象补贴日常支出;后者是一次性给付,为生活暂时发生困难的优抚对象应急使用。
社会优抚资金管理的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的原则是:(1)专款专用。比如抚恤费,其优抚对象是为国捐躯捐肢的流血抚恤,只能用于死亡抚恤和伤残抚恤,如果挪作他用就会触犯法律。
(2)重点使用。除了专项定位资金外,其余的各项资金,都应当做到保证重点使用。比如优待、补助经费要保证重点用于生活最困难的优抚对象上。(3)群众路线。要经常向群众宣传社会优抚的方针政策,以及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定,使群众掌握政策,以便更有效地行使监督权利,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
(第三节)社会优抚制度的完善
一、社会优抚安置工作面临的问题
社会优抚工作是我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它通过对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直接服务于军队和国防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优抚工作的职责是拟定拥军优属、优待抚恤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活动,支援军队和国防建设;研究提出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标准;拟定革命烈士、因公伤残人员褒扬办法,负责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设物保护单位的审核和报批。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拥军优属工作;做好烈属、伤残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的抚恤补助优待工作;负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参战民兵民工的伤亡抚恤工作;审批和褒扬烈士;举办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和光荣院;做好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管理保护和烈士事迹的编纂工作。
我国实行“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制度,在国家抚恤的基础上,发挥社会和群众力量,依靠全社会共同做好优抚工作,保障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抚恤优待标准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优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有38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1996至2001年,国家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抚恤资金292亿元,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优抚事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优抚保障标准偏低,部分保障对象家庭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相当数量的优抚设施年久失修,新的优抚设施建设跟不上优抚事业发展的需要,社会优抚保障的质量呈现下滑的态势。特别是很多优抚对象已经进入了老年阶段,处于特殊困难时期,需要得到国家更多的帮助。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一矛盾仍将继续存在,甚至可能更加突出。
为此一些专家建议考虑以下措施:开征国防税,在全国范围均衡负担;以县级为单位统筹拥军优属保障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将优抚安置保障资金列入专项财政预算;在农村“费改税”后设置的“公益事业建设税”项中明确“优抚安置保障资金”的比例;按比例提取部分社会福利彩票资金作为拥军优属保障资金;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以捐赠和赞助的方式筹集拥军优属保障资金。
2.社会化程度低
社会力量参与优抚安置的途径还不多,主要体现在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的筹集上,社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尚未真正参与到优抚安置事业中来。安置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更低。在安置过程中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许多单位不愿接收安置。入伍时敲锣打鼓,披红挂彩,退役时冷冷清清,反差强烈。可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优抚安置,从现有的260万基层群众性优抚服务组织中引导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组织,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为优抚对象提供医疗、康复、保健、供养以及社会公益服务,减轻政府的负担。
3.优抚对象自身竞争力不强
我国部分优抚对象家庭,特别是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因年老体弱,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不强,家庭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仅靠政府的帮助还不足以摆脱贫困和维持正常社会生活水平。目前我国优抚对象有3800万,家庭人口近2亿,仅仅靠抚恤补助,很难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发挥他们的潜力,政府再辅之以优惠政策,对口帮扶,才能使优抚对象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富裕。
4.专业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优抚工作主要由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从事社会优抚工作的人员非常杂,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凭借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工作,因此必然导致社会优抚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良莠不齐。今后有必要将社会优抚纳入社会工作专业范畴,通过在高等院校设置相应的专业,培训高质量的社会优抚工作者,使我国的社会优抚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科学化的道路。
二、开展军人社会保险,完善社会优抚保障体制(一)开展军人社会保险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社会优抚主要是以救济和福利为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传统的社会优抚制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开展军人社会保险的新思路逐步突出出来。
实行军人社会保险的意义有:
第一,可以使军人社会保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建国初期逐步建立起的军人抚恤优待、退役安置等保障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表现出难以适应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军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在坚持原有的国家抚恤和社会优待基础上,建立军人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军人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可以提高军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凝聚军心,激发斗志,提高部队战斗力。军人职业最具风险,但目前我国的军人抚恤标准偏低,难以达到褒奖之目的。例如在重庆开县发生的油气事故中,一个死亡的农民可以获得7万至14万元的赔偿,而在湖南牺牲的消防官兵获得的国家抚恤可能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实行了军人的伤亡保险,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军人的伤亡抚恤保障水平。军人因战、因公牺牲,除了国家原有的抚恤金外,还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伤亡保险,因公、因战致残者除了正常的残废金外,还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伤残保险金以及退役医疗保险。这样,就不会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
建立军人保险制度也是外国军队的通行做法,如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均通过立法建立了军人保险制度。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军人中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1998年6月颁布了《军人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军人保险制度正式启动。《方案》明确规定了军人保险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基本险种设置、基金管理和管理体制等大政方针。其基本原则是:保险项目设置体现军队和军人职业特点,保险待遇有利于激励军人安心服役;保险基金由国家和军队共同负担,个人缴费与军人承受能力相适应;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政事分开,保险基金集中统管,依法运营。其目标是逐步建立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与军人抚恤、退役安置等政策相配套,与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稳定可靠,管理体制相对独立,法规制度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社会保险制度。
(二)军人社会保险的项目设置
军人作为从事特殊职业的群体,在训练、作战或执行其他任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危险,甚至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军人保险制度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所采取的一种通过经济补偿手段化解风险的制度。通过国家拨款、军人个人缴费以及其他渠道筹集特定的保险基金,以保障现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起到稳定军心、完善社会优抚制度和提高军人社会保障水平的作用。
军人保险项目的设置必须体现军人职业的特点。一般认为,军人保险的主要内容主要应包括三个险种:第一,伤亡保险。在军人因战、因公伤亡时,除了享受国家抚恤以外,还可以通过军人伤亡保险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第二,退役养老保险。主要保障军人退出现役后能够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第三,退役医疗保险,主要保障军人退出现役后享有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前一种保险相当于工伤社会保险,必须由国家缴纳保险费,伤亡军人无条件享受。后两种保险应当由国家和军人个人双方缴纳,并与地方一样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两个账户,确保军人退役后其基本生活和看病就医能享有国家规定的保险待遇。
借鉴外军经验,目前我国已开设了军人伤亡保险、军人退役医疗保险两个险种,并正在陆续拟制其他险种。1998年7月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伤亡保险暂行规定》,从1998年8月1日起,因战、因公伤亡的军人以及因病致残的义务兵可享受伤亡保险待遇。1999年12月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退役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使军人退役后能够享受与地方人员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2000年5月发布的《总后勤部、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军地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转移办法的通知》,适应了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维护了军人的保障权益,进一步完善了军人保险体系。2000年,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人事和劳动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02年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人事部办公厅、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发出的《关于对军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复函》,对军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国家规定参加当地失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作出了规定。《军人保险法》的立法工作也于2000年正式启动,我国建立军人保险制度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本章提要
1.社会优抚制度是以军人为主要对象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军人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社会优抚制度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振奋民族精神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2.社会优抚制度具有特殊性、优惠性、综合性和褒扬性等特点。
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多种保障形式在如何保障军人基本生活中的有机结合。社会优抚包括国家抚恤、社会优待、烈士褒扬和社会安置。
3.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是在革命战争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在建国后不断充实和完善的。但在今天,它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需要,必须积极探索社会优抚制度的改革之路,改变国家统包的局面,真正建立起国家、社会和群众三结合的社会优抚制度,实现社会优抚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社会化和专业化。
关键术语
社会优抚国家抚恤社会优待烈士褒扬优抚安置军人保险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优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社会优抚制度的项目及其设置依据?
3.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