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
22492600000065

第65章 后记

20世纪最后10年,在联合国的倡导和主持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

这是人类第一次联合在一起,共同为解除自然灾害对自己生存、发展的威胁而采取的一致行动,其组织之完备、活动之规模、得到响应之普遍程度,都超过此前任何一次其他活动。此次活动确定了相当鼓舞人心的减灾目标,当然,人们也对此抱有很高的期望。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活动亦已结束(转而发展为“国际减灾战略”活动)。10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减灾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高。然而,相对于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巨大威胁,相对于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的严重破坏,相对于人类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易损性不断提高而言,仅仅靠10年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毋庸讳言,就其实际成效与计划目标加以考究,“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活动亦不无难如人意之处,有些方面甚或存在较大差距。其间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普通民众之观念落后,灾害意识、减灾知识缺乏,致使许多减灾目标难以落到实处,实为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到中国来说,尽管中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成灾种类最多、受灾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现代灾害观念却相当落后,灾害意识、减灾知识亦急需更新。可以说,如何普及现代减灾、防灾知识,加强灾害问题教育,是减灾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正是基于上述想法,我们编写了这本书,记述18~20世纪300年间世界上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关于灾例的选取、编排,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既要考虑灾害的种类,又要考虑灾害的性质;既要关注灾害的规模,又要考察灾害的损失及其影响;不仅要看灾害发生的时间序列,还要观照到灾害的空间分布。因此,并非按某一单纯标准划线。显然,这不是一部专深的灾害史研究着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努力将灾难记述与灾害学理论、灾害学信息传播结合起来,力求把新的、准确的现代灾害意识、减灾知识传递给读者。如果读者朋友在得到灾害惨烈的警示之外,从中能够获取些许有用的灾害知识,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编写过程中参考的有关文献,集中列于书后,并向其作者表示感谢。

参加本书编写的除主编宋俭、王红外,还有王蕾、方立、付乐园、陶洪蕴、蔡国斌、李建平、李健等同志。

作者谨识

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