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礼
22587100000026

第26章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4)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并且每一个角色的背后都有相对应的权利和责任。因此,人们首先应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各司其职,才能提高效率。否则,不仅自己的事情做不好,还会在无意中影响了别人的工作。

精彩典故:

子路济民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子路性格非常豪爽和正直,也正因为这种性格,他经常直言顶撞孔子,但内心一直非常尊重自己的老师。

子路曾经做过蒲这个地方的“宰”,就是行政长官。有一年夏天,雨水很多,子路担心洪水暴发不能及时下泄,造成水患,就带领当地的民众疏浚河道,修理沟渠。他看到民众夏天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非常辛苦,就拿出自己的俸禄,给大家弄些吃的。

孔子听说了,赶紧派子贡去制止他。

子路听明白子贡的来意后,非常生气,于是就怒气冲冲地去见孔子,对孔子说:“我因为天降大雨,恐怕会有水灾,所以才搞这些水利工程;又看到他们非常劳苦,有的饥饿不堪,才给他们弄些粥喝。您让子贡制止我,那不是制止我做仁德的事情吗?您平时总是教导我们要仁爱,现在却不让我实行,我再不听你的了!”

孔子说:“你要真是可怜老百姓,怕他们挨饿,为什么不禀告国君,用官府的粮食赈济他们呢?现在你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大家,不等于告诉大家国君对百姓没有恩惠,而你自己却是个大大的好人吗?你要是赶紧停止还来得及,要不然,一定会被国君治罪的!”

要不是孔子的及时制止,很难说国君不会因此迁怒于子路,进而治罪也是很有可能的。在封建社会那个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里,这样的越权很容易给自己招来祸端,有时候甚至是杀身之祸。

沈万三犒赏三军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的一年,想要修建首都南京的城墙,江南巨富沈万三主动报效,承担了1/3城墙的花费,同时还献给皇帝白金2000锭,黄金200斤,花费巨资在南京城建了一些酒楼和廊庑等。作为回报,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

修完城墙,沈万三又主动献媚,要求犒赏三军,朱元璋大怒:“一个匹夫,就想犒劳天下的军队,这不是乱民又是什么!”立刻命令将其斩首。幸有马皇后劝谏说:“这样的不祥之民,自有上天惩罚他,何必污了陛下的手呢!”朱元璋余怒未消,将沈万三发配云南,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

这还不算完。洪武十九年,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又为田赋坐了牢,沈庄当年就死在牢中。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扯到了蓝玉谋反一案,诏捕严讯,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包括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近八十余人全都被凌迟处死,田地也尽数没收,被称作“财神爷”的一代巨商的沈家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沈万三家族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也是很让人同情的。但是同时,我们不得不说,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沈万三在皇帝面前越位了。他献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皇帝面前摆阔,显然找错了对象。在封建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天下的财富都是皇帝的,连沈万三的命都是皇帝的,他还不自量力地在皇帝面前显摆,皇帝自然会把让自己难堪的人治罪来泄气了。

当代镜鉴:职场常犯越位行为知多少

在职场中,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会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不管你再有能力,也得按照自己在体制中的位置行事,清楚自己的工作权限,不要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

下属的越位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工作越位。

由于上司与下属的角色定位不同,所以这就决定有些工作必须是由上司来做,有些工作则须由下属来做。但是,有些下属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或出于对上司的关心,总是自作主张地替上司做一些工作,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工作越位。

第二,决策越位。

对于公司的一些决策,虽然少数下属也可以参与其中,但一些比较重大的决策都必须由上层来做决定。如果这时候下属不能够认清这个事实,总是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必须由上司决策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决策越位。

第三,场合越位。

有些场合,上司是不希望下属在场的,比如上司正在和他的上司进行电话会议或是上司在会见私客的时候,下属一定要了解上司的有关这方面的暗示,否则就会造成场合越位。

第四,表态越位。

表态是人们对某件事情或问题的回答,同一定的身份密切相关,如果下属的表态超越了自己的身份,或者胡乱表态,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也是无效的行为。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下属,上司没有表态也没有授权,他却抢先表明态度,造成喧宾夺主之势,这往往会陷上司于被动之中,很容易得罪上司。

第五,程序越位。

有些既定的方针,在上司尚未授意发表消息之前,下属不能抢先透露信息,否则就造成了程序越位。

作为下属一定要避免以上几种越位情况。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怕越位而在工作中缩手缩脚,无所作为。该说的话,一定得说,而且要说到位;该做的事,要坚决去做,而且做到家,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

当我们做好分内的事之外,还要有发现工作的眼光,判断工作性质和工作难度的眼力,且更要有主动去做事的眼色。

我们可以做那些所有人工作职责之外的事。越位的要害,不在于越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关键在于侵犯了别人的领地。在所有人的职权之外,总有一些事情虽然落实不到人头,却必须有人去干。这些事虽然大部分是小事,却往往最能表现人的素质。比如,同事间的一些需要帮忙的私事,对于老板失误的补救等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些事情即使没有做好也没有关系,并不会得罪人;要是越俎代庖就有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后果就严重了。

另外还可以做那些对别人而言只是义务而不代表权力的事情。有些事,虽然可能很繁重,你很想替同事分忧,可是这些事里头有权力在运作,或者代表着某种地位,又或者体现了某种身份,那就不能去做,做了就是越位。

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替别人做事,否则你的动机就会被别人怀疑,你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失,你做的事不是越位也可能被看成越位。只有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并且拿捏好分寸时机,才能成为受同事欢迎和领导赏识的职场达人。

6.功遂身退,天之道:功高盖主时要急流勇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

水盛在任何器皿里,都不能太满,太满了便会溢出来,所以在满了以前,最好便停止增加水量。

刀子能用便可以了,如果磨得太锐利,用起来虽较顺手,但容易折断,无法长保。

一个人拥有太多的财富、太高的权势,会遭到别人的觊觎,自己也常因太骄傲而陷入奢靡,反而无法长期保有财富。

由于富贵是一个危机的警示,因此最需要韬光养晦、谦虚退让,如果反而以自我炫耀而骄人,那就要自招祸患了。

自然的道理,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以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

国学链接:《老子》中的“道”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诸子之言:

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正如水过满则倾溢,器具太锐则折断,“金玉满堂”可能遭到别人的嫉妒和抢夺一样,如果人功勋卓著之后,不懂得急流勇退,反而滋长骄傲情绪,很可能会招致各种祸患。这是老子为人处事的原则,不出风头,不争功夺利,功成身退。

《菜根谭》曰:“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想不再过问世事,最好在事业辉煌时功成身退,因为这样才能保全名节;一个人平时修养自己的心性,最好去与世无争的清静地区,因为这样才能使你收到实效。

在《易经》里,也有“否极泰来”、“剥极而复”的说法,意思是说倒霉到了极点,好运就会来临,反之,鼎盛到了极点,也就快倒霉了。“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引发祸端。事业发展到顶峰,随后而来的就是衰退和败落。急流勇退,退即是进。聪明的人不会因为贪图虚荣放不下功名利禄,而使自己身陷祸端。

延伸思辨:不要因“功高盖主”而令上司不安

功高盖主的下属是最愚蠢的下属,这会让上司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从而产生不安感。这样一来,下属的职位就很难保全了。

古往今来,才华横溢的人往往受打击和排挤,没有用武之地;而平庸之辈、碌碌无为之人,常能当官,且一升再升,踌躇满志。这其中的奥妙实际上很简单:一个愚蠢的上司,决不希望他的下级太聪明能干。下属越聪明,就越反衬出他自己的愚蠢;下属越干练,就越发让人见出他自己的无能。聪明能干的人既难以驾驭,又有夺位之嫌,何不把他死死压住,让他永无出头之日呢?即便那些有能力的领导,也怕下属比自己更能干,超过自己。正如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现实生活中,那些表面上憨厚老实,实际上有点儿本事,而又能装糊涂,深藏不露的人往往会被重用,这种人才算得上真正聪明的人。

所以,作为下属,一定要学会掩盖自己的才华,不要给上司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只有将自己的锋芒暂时隐藏起来,才可以尽可能地避免那些无谓的烦恼与挫折。其实,韬光养晦也是增长自己的学识、蕴积自己的实力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积累,才能增强爆发力,为之后在职场的崛起积蓄力量、打好根基。

精彩典故:

张良功成不居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急流勇退”。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论功行封时,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灭秦”的政治理想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随后,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问亲”的遗训。

张良的“功成不居”也达到了“明哲保身”的目的。比起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张良的请辞告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高士廉全身而退

唐朝时,高士廉由于治理四川成绩斐然,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上调京师,出任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选拔任命。在这样一个要害部门任职,他不谋私利,处事公允,所奖荐提拔之人都能用其所长。但是,当唐太宗李世民准备册封长孙无忌为司空时,高士廉却站出来反对了。他说:“我所幸能和长孙无忌一样成为陛下的姻亲,我们都已身居高官了,如果陛下再册封我的外甥、您的妻兄为司空,恐怕天下人会说您任人惟亲,不利于陛下您的名声啊!”长孙无忌也极力推让,但唐太宗还是坚持,他认为长孙无忌既有才又有功,仍然册封他为司空,并且因为高士廉的威望与才干,不久也提拔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官居宰相。

高士廉官居宰相之职,家世又十分显赫。他的祖父、父亲及他本人都任过宰相。他的儿子高履行任过户部尚书,他的外甥任太尉,外甥女为皇后,此等满门荣耀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他本人却毫无骄意,非常谦虚谨慎,清正廉洁。他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履行、至行、纯行、真行、审行、慎行,意即希望子孙后代能戒骄戒躁,有好的品行。在这方面,无疑高士廉升任宰相以后的一言一行是最好的说明。他每给太宗上表章奏折,拟定以后马上把草稿焚毁,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对皇上说了什么。

有一次,太宗率师远征朝鲜半岛,留皇太子监国,高士廉摄太子太傅,在后方负总责。每逢料理政事,高士廉与太子同坐一榻,凡事皆仔细参酌,提出建议,务必征得太子同意。他本人每有议案给太子,还在榻前恭恭敬敬地呈上,这样讲究礼节连太子也心有不安,毕竟他比太子长两辈,又是当朝元老。于是太子要给他另排一个座位,议事时直接面对宣讲即可,不必都屈尊奉对。高士廉则坚辞不允,一如既往。

高士廉当宰相的几年,正是唐王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他主要是负责朝廷的日常事务,尤其在官员的选拔任命上恪尽职守,为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到了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士廉便请求退休,颐享晚年。唐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然保留他的宰相称号,以示尊重。第二年又下令将高士廉的画像列入凌烟阁永久保存。这是一种只有德高望重、且对国家立有大功的人才能享受的荣誉。

当代镜鉴:功成身退,可以长久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是老子提出的一条重要的人生信条。老子认为“功遂身退”就像昼出夜没、寒往暑来、花草开谢一样,符合天道变化之道。当人功成名就之后,应该急流勇退,以保天年,否则可能招来大祸。人贵自明,如自知难以在激流中搏击奋进,不如急流勇退。人生变故,犹如环流,进退得宜,亦悦亦福;势盛则衰,物极必反,当退不退必受其乱,这是生存的辩证法。

曾国藩也深谙此道,他后来位高权重,但他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时刻警惕自己功高震主。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引用了老子曾经说过的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以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其用意正是告诫弟弟“居功自傲”千万要不得。

功成不居,谦退自抑,当退则退,这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留给自己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