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口才
22624700000018

第18章 孩子厌学、逃学应重视(1)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刚入学的孩子,被家长领着哭哭啼啼去学校的情形。这时候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去学校呢?原因有多,种,一种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学校,环境变了,人际关系变了,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也变了,孩子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无所适从。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感;另外,如果在学校里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小伙伴不愿意跟自己玩甚至被其他同学欺负,也不愿去学校。

小学生家长遇到这种情况的很普遍。家长可以认真地听孩子的?诉说",让孩子把他的全部想法讲出来,然后安慰孩子"不要害怕,妈妈明天找小朋友讲讲,让他们跟你一块玩。"这时家长应该和班主任取得联系,然后再带孩子去上学。家长决不能大发脾气,硬逼着孩子去学校,这样只能增加孩子对学校的恐惧。

到了中学阶段,孩子再发生厌学、逃学的情况,家长就应给予充分地重视,如果家长继续采取对待小学生一样的呵护、管制态度来解决问题,则往往事倍功半。

家长首先应该分析一下孩子厌学、逃学的原因。孩子厌学、逃学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种:

(1)家长、学校"望子成龙"心切。独生子女面临着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更严厉,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又使家庭成了孩子的第二课堂,孩子不堪重负,视学习如畏途,产生厌学情绪。

(2)高分数成为孩子心灵的阴影。孩子考了99分,许多家长还不断逼问孩子为什么没考100分,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想学习。

(3)有些同学看不惯老师偏爱部分学生,老师讲的听不懂,同学中没有朋友,甚至有些学生看到现在不上学照样可以挣大钱的社会现实等,这一系列问题也可能导致孩子厌学、逃学。

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1)如果发现孩子连续几天找各种借口不去学校,或发现孩子整天在校门外晃悠,家长不要硬逼着孩子去上学,也不要把逃学的孩子"锁"在家里。重要的是先听一听孩子的说法,找出孩子逃学、厌学的真正原因。

(2)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开始"懂事",所以,家长可采取现身说法,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身边的事:如许多青少年的失足正是从厌学、逃学开始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来临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为了美好理想的实现而走进学校,发愤图强。

(3)争取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学生厌学、逃学。所以,家长可以和老师好好谈一谈,让老师和其他同学谈一谈,他们定会伸出热情的手,使厌学、逃学的孩子回到集体温暖的怀抱。

(4)家长应主动给孩子"减压",给孩子以休息、娱乐和发展爱好的时间;让孩子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痛苦;当孩子有了小小的进步时,家长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重树信心,急起直追。

解决孩子逃学、厌学问题,家长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其这种情况发生了再去解决,不如家长平时多与孩子交流思想,发现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及时解决,这样可避免或减少孩子厌学、逃学问题的发生。

教孩子正确对待书籍

青少年、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岁月,博览群书可以使孩子获得人生体验,丰富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同时,中小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还有助于孩子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所以,孩子喜欢读书是非常可贵的,家长应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条件,热情地支持孩子的读书兴趣。但同时,由于孩子的年龄、经验和知识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许多孩子不知道课外该读些什么书,该怎样读?有的孩子喜欢读文学作品,由于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他们开始对一些爱情小说情有独钟,特别是一些爱情加打斗?情节曲折离奇、英雄美人类的武侠、言情小说在中小学生中很是流行,有的孩子课后看,上课也看,甚至睡下了躺在被窝里打个手电也要看(怕被家长发现),沉湎于武侠、言情小说中不能自拔。中小学生主要是在家庭中阅读课外书籍,因此除了学校老师的正确指导外,家长也要做好孩子阅读课外书籍的指导工作。

(1)对于孩子热爱读书的兴趣要加以肯定。同时,又要向孩子指出,中小学阶段是为日后的专门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学习上不能偏科,在课外阅读上也不能只钟情于小说。应该广泛博览;扩大兴趣范围。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读有益的文学书籍可以发现生活的真谛,陶冶心灵,感受艺术的震撼。但文学只是课外阅读的一小部分,而武打、言情小说又是文学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所以,利用并不充分的课外时间,要广泛阅读,既要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也要硬着头皮读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逛书市,买一些非武侠、言情类的书籍。

(2)对于孩子迷恋小说的行为,家长切忌粗暴对待,像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迷恋小说,成绩下降,便没收了孩子的全部小说,这样做对小学生可能会起作用,但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看,我偏看。所以,家长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说明迷恋小说可能导致片面发展: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长时间地看小说还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等。

另外,对一些较流行的小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然后讨论此类作品的优缺点,家长可向孩子指出许多武侠、言情类小说大多呈现出模式化和雷同的情况,看多了没什么意思;还可指出此类作品离生活太远,有"神话"的味道。同时,家长可鼓励孩子读一些世界名著,让孩子真正感到文学的艺术魅力,并与武侠、言情小说相比较,去发现一个文学的"新天地"。

(3)家长可鼓励孩子广泛交友,多参加体育、文艺活动,利用节假日时间外出旅游,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孩子必能从对小说特别是武侠、言情小说的迷恋中解脱出来。

给孩子请家庭教师的方法

世纪之交,社会上热点很多,教育上的热点也不少,其中之一要数"家教"热了。前几年国家明令取消各种奥校、奥班、补习班,眼下以"家教"的形式重新出现一个班十二三人,这是名义上的家教,实质上的补习班。从事"家教"的老师,是一批重点学校中熟悉教材、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家教"科目小学主要集中在数学、外语上,中学再加上理化。另一种家教则是纯粹的一对一的家教。

应该说中小学生主要学习的场所是在学校,在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学习。如果孩子每天对老师所讲内容较感兴趣,对所学内容基本理解,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则没有必要上补习班或请家庭教师。孩子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在家里较好休息,独立完成作业,干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是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其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的。

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而不管孩子自身状况,执意将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或请来家庭教师"另开小灶",导致了许多问题。其一是孩子负担加重,孩子失去了自由、健康、视力、个性,孩子苦不堪言;其二是"课下"进度与学校正式上课进度不一,学生和教师精力分散,顾此失彼;其三是家庭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家长有可能白花冤枉钱换来孩子遭罪受;其四,聘请家庭教师还可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家长可以请家庭教师:一是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东西实在消化不了或孩子经常处于"饥饿状态",而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可征得孩子同意,聘请家庭教师;二是孩子某一方面表现出特长,如音乐、绘画、写作等,孩子渴望提高,此时可请家庭教师。

请什么样的老师呢?城市家庭因地制宜,喜欢请大学生。大学生的优势是知识面广,新见解多,有活力,和中小学生年龄相差不太大,容易沟通,但他们的缺陷是有许多大学生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熟悉孩子的教材。请在校老师做家教,其优势是熟悉教材,能讲出跟课堂上一样的"效果"来,但没有大学生的优势且不说,还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重压"感,孩子觉得拘束,家庭成了课堂的延续。

请什么样的家庭教师最好征求孩子的意见。同时,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家庭教师应该人品好;

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或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

③有教育、教学经验(大学生可适当放宽);

④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

⑤熟悉教材,能抓住重点和难点,能用"启发式"进行辅导。

中考生、高考生的心理调试方法

大考之前,考生作好心理调试对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很重要。家长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作好考前的心理调试呢?

(1)调节好临考前的生活,临考前三五天最好不要孩子再拼命干了。可以让孩子好好休息一下,到公园里赏花、散步,到田野、水边玩几个钟头,使.自己从肉体到精神都彻底"放松"一下。要让孩子有意识地贮存一些精力去参加考试。许多有经验的家长和教师,在临近高考前一个星期,就让学生放松,让他们做游戏、打球、爬山、游泳,搞些有趣的活动。学生应考前两三天的睡眠特别重要。如果睡得好,在考场上就会头脑清醒,思路畅通,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没有睡好,或者失眠就会影响考试的临场发挥。因此,考前两三天不要再开夜车,打乱自己的生物钟,以致影响考试。如果想准备,得充分一点,可以稍微早睡点,如10-11点以前入睡,早晨5-6点起床,这样不仅保证有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且整个上午会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安排好考前的饮食,有位科学家说:"智慧是吃出来的。"大脑的机能是靠特殊的能源--营养来维持的。临考前,大脑工作紧张,身体消耗大。临考前7-15天如果饮食安排得当,吃得好,及时补充体能消耗,必将大大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考前饮食安排总的原则是:

①能提供给身体必需的热量;

②能全面补给大脑细胞所需的营养元素;

③清淡、鲜美、可口,易于消化和吸收;

④自己想吃,又愿意吃的食品;

⑤不能吃得太饱,只吃七八成饱就可以了。家长可以参照下列食谱,任选一种。

早餐:

①鸡丝面或青菜鸡汤面100克;

②豆浆一碗,油条1-2根;

③米粥1碗,馒头50-,100克,煮花生米,煎鸡蛋或红烧猪肝少量。酱菜少量;

④加咖啡牛奶1杯,面包100克,花生米少量。

午餐:

①主食:米饭、馒头或花卷,选一种100-150克。

②辅食:肉丝炒青菜,猪肝炒青菜,虾皮炒青菜,虾皮炒鸡蛋,青菜炒豆腐,任选一种。

③汤菜:豆腐青菜汤,鸡蛋羹,紫菜汤,青菜鸡汤等,任选一种。

晚餐:

①鸡汤青菜面100-150克;

②主食;馒头100克,稀粥50克,副食:红烧带鱼,海米炒青菜,炒豆腐,煮花生米,酱菜等,任选1-2种。

此外,中间休息可吃两块巧克力,喝1杯白开水。每餐饭后可吃少量水果,如香蕉、苹果、橘子等,喝点茶或咖啡。但绝对不要饮用添加合成色素的饮料,因为合成色素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喝白开水最安全。

(3)孩子考前精神紧张、失眠,可以用饮食疗法

①孩子考前精神紧张可采用以下饮食疗法:取红枣、百合或桂圆、莲子各适量,煮汤或加米煮粥,加糖食用。一般在考前一星期睡前半小时食用为佳。

②孩子考前失眠可以选用:

④黄花菜加瘦肉煮汤--安五脏,利心志,治寐时不安。

⑤莲子粉粥--治失眠、多梦、体弱。

④大枣葱白汤--大枣20枚,葱白梗7根加水适量,滤渣取汁,睡前饮用。

⑧牛奶煮蛋黄--牛奶富含色胺酸,有镇静作用,治心烦不卧。

临考前,家长对考生在生活上给与照顾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分。有些考生家长在高考前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就对考生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实行"特殊优惠",不少考生本人也对自己采取一些广"自我保护"的非常措施。这些表面上看来是保护性的,但实际上却暗示着:前途命运,在此一考!或者意味着:你在这次人生大搏斗中,万万不可失利等等。这些暗示作用,无形中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负担,渲染了考试的紧张气氛。家长千万不要制造紧张气氛,更不要给考生施加压力;也不必专门请假为孩子"助战";不必左嘱咐,右叮咛,唠叨个没完。像往常那样只要把吃的、用的准备好,让考生平静、轻松地去参加中、高考就足够了。要知道:家长的安详和信赖的态度本身就是对考生的最大鼓励。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性

纠正孩子的厌学情绪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的先锋,可是有的孩子不但不爱学习,反而充满厌倦的心理,一谈到学习就愁眉苦脸,甚至想方设法逃避学习。

为了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父母首先应该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一般而言,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

(1)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现在社会上流行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部分家长认为,上学不如早就业、做买卖,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上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大学毕业也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小商贩来钱多。"这些不良影响,往往会使孩子滋生强烈的金钱欲望,因此学习积极性差。

(2)学习成绩差。有的孩子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吃力,虽然努力也不能取得进步,因而丧失了信心,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恐惧心理。

(3)家长教育不当。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孩子承受不了,认为通过努力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在遭到家长斥责后,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而厌学。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形成了懒惰、懦弱等不良习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知难而退,产生厌学情绪。

此外;有的孩子还可能因为受到老师批评,因而对老师不满而厌学,也有的孩子可能感到学习乏味而厌学等等。

既然孩子厌学事出有因,那么家长对孩子的厌学问题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冷静处理,正面教育。如果孩子厌学,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决不能埋怨、冷落、责备孩子,更不能惩罚、打骂,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只有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了解原因,对症下药。,要认真分析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3)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孩子的厌学现象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因此家长要善于观察并及早发现孩子的厌学倾向,一旦发现孩子厌学的苗头就及时进行教育,决不能让这种倾向发展到积重难返的程度。

(4)加强联系,共同努力。孩子厌学初期,往往与教师的疏忽和家长的不经心有关,从而使孩子钻了"空子"。实践证明,只要家长与学校加强联系,针对孩子的实际共同加强教育,孩子的厌学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