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22626500000051

第51章 洪应明(2)

遇事让别人一步是明智之举,因为让一步就等于为进一步留下了余地;对待他人宽厚一点大有好处,善待他人实际上为自己以后受到善待奠定了基础。

【赏析】

退让并非懦弱,而是一种谦虚的美德,是一种我为人人的精神。孔融四岁让梨,千古传诵。清朝大学士张芙有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芙之母深明其意,将院墙退后三尺,相争的邻居见了愧疚难当,同样将院墙退后三尺,因此世间传为佳话,至今被人乐道,“六尺巷”也保留至今,成为安徽桐城一景。

类似孔融让梨,会增加家庭的和睦气氛。类似张芙的谦让,则不仅是给自己和别人留下了更多的生存活动空间,也是给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留下了更多回旋的余地,给邻里人际关系带来了更多谦和之气。

进一步悬崖万丈,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退一步将有进一步的可能,待人退一步则会被人善待,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如此皆大欢喜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哪怕有盖世的功劳,假如因此而骄傲自满,就必然要栽跟头;哪怕犯下弥天大罪,只要能悔过自新,还可以重新做人。

【赏析】

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任何时候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自谦向上的品质。舜教导禹说:“你正因为不自夸自大,所以天下才没人能与你争高下。”同样傅说告诫高宗:“如果自大自夸,即使有了美好的东西,也会丧失掉;炫耀自己的能力,就会失去自己的功劳。”舜、禹、高宗都是圣明的君王,傅说则是贤能的丞相,他们都用这些真言来告诫自己。所以我们做人必须排除一个“矜”字,更何况即使你有了功,那也只能说明过去,今天则应抛弃那荣耀的光环,一切从头开始。

与功相对的就是罪,犯下滔天大罪的人,假如能彻底忏悔,洗新革面重新做人,邪念就会消去,罪孽也能灰飞烟灭。这就如《佛经》所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一个人的行善与行恶仅仅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诚心和气,胜于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任何家庭都应该有一个真正需要敬拜的“真佛”,日常生活都要有一种需要努力修行的“大道”。这就是家庭成员之间以诚相待、和颜悦色,这样才能使父母兄弟和谐无间,相互理解。常拜此“佛”胜过吃斋念咒,常修此“道”胜过调气养性千万倍!

【赏析】

俗话说:“百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句话说明“一团和气”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当然,这里所讲的“和为贵”,并不是不讲原则。“和为贵”是指要发扬团结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人们以家庭和谐为重,过上亲密温馨的家庭生活。

“和为贵”贵在和气。怎样才能达到“和为贵”的目的呢?通过对家庭问题的调查,除了树立家庭成员和为贵的观念外,平时要和气处事,和气待人。要做到和气,需要办事和气,谈话和气,态度和表情和气。现在商业上提倡微笑服务,说到底就是和气处事,和气待人。在家庭生活中,只要大家和气了,就有了共同的基础,遇到分歧也就好解决了。

攻人毋严,教人毋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指责别人的过错时不能太刻薄,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教诲别人行善时不能期望过高,要考虑到别人是否能够做到。

【赏析】

人人都喜欢表扬、称赞,批评总令人难堪。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不能指出,甚至还要随声附和,那会是件多么令人难过、不安的事情。

因此,要摆脱“说”还是“不说”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要考虑到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种因素,其宗旨是要顾及到对方的自尊心,力求不伤害对方。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领导不顾场合对其下属大声斥责,以为这样可以树立威信;一位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唠唠叨叨不停地指责,以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他们的做法对吗?看一下实际效果吧,这样批评、教诲的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对方感到是自己的错误,也会强辞夺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

如果我们谨记“攻人毋严,教人毋高”,私下与其交换意见,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循循善诱,他就会心悦诚服,真正接受你的批评和帮助。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为人处世不必追求功名显赫,只要踏踏实实,没有大的过失,就是功劳;帮助别人,不希求别人感恩戴德,只要大家都心平气顺,没有怨言,便是德业圆满。

【赏析】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有功就理应得到奖赏,自己帮助了别人就理应得到别人的回报。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施恩图报,那就等于贪婪而不是给予。真正的给予,不是施小惠,完全是一种自我牺牲。真正的给予是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多奉献,少索取,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奢求不贪恋,应该顺其自然,强求反而会适得其反。老子曾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只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无私奉献,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大业。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从这个意义上讲,不邀功就可以保持自我而不被功利所迷惑,才会把奉献、给予当成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而这样的人会得回报的。

不恶小人,礼待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对待那些卑鄙小人,态度严厉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不去憎恨他们;对待那些谦谦君子,态度恭敬并不困难,困难在于不容易事事合乎礼节。

【赏析】

待人处世做到爱憎分明并不容易,而做到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就更不容易。

鼠辈小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一切代价准备用各种手段来算计他人,令人防不胜防。对待小人我们常常心生憎恶,不去教育,结果小人仍是小人,或者在批评小人之时,由于心中憎恨而言语过激,一来会伤害小人自尊,使其丧失改过自新的自信心;二来得罪了小人,从而使他想方设法地破坏自己,分散精力,不能安心地工作、生活。所以与其如此,倒不如不去憎恨他们,而是真正地去爱他们,帮助他们,这样与人与己都会有益。

反之,对待君子,我们都要敬重他们,可是如果太谦虚就会变成谄媚,使自己由于过分自卑而处于卑微地位,这就不是应有的礼貌,所以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总之,待人处世应把握好分寸、尺度,过与不及都不正确,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才合乎礼节。

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涉及欲望方面的事,绝对不要运用便利而贪图便宜,一旦贪图,就会堕入万丈深渊;涉及光大正义、完善品德方面的事,绝对不要惧怕困难而退却,一旦退却,就会和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

赏析】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欲望本非坏事,欲望、欲求这是人生的内在源动力。正因为人有欲望、欲求,才会有人的理想、信念、追求,才会有科学、艺术、进步等物质和精神的建树。正因为人有欲望、欲求,人类才会有飞驰的轿车、摩天的大楼和可与龙宫天庭媲美的俗世物品,人类才会有奇特的幻想和各种色彩的风俗。总之,人类的文明和进步都离不开这种源驱动因素。

但欲望、欲求难得有度,失度则会贻害无穷。放纵情欲就会迷失本性,堕入欲念深渊,小则害身,大则误国。所以古人处世修行非常讲究理性的修炼,“欲路勿染,理路勿退”“一寸道九寸魔”,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欲望的度难以把握,可见修炼品德是一件艰辛的事,就像登山一样要奋力前进,否则蹉跎一生将会落得一事无成的结果,所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对于欲望千万不能放纵,对于修德千万不要怕苦,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成就。

方圆处世,宽严待人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

生活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爱憎分明;处在政治黑暗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圆润变通、随机应变;当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润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大众要宽严互用。

【赏析】

太平盛世有明君贤相为政,能采纳善言表彰善行,所实行的是大公无私的善政,所以一个人的言行即使刚直严正,也不会受到任何政治迫害。反之,假如是处于昏君奸臣当政的乱世,言行就必须尽量圆润,否则就有招致杀身之祸的危险。从政如此,待人同样。这种待人处世的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个人不能抱着满腔热情、怀着赤子之心却不顾实际环境,不看周围大众的水平而自顾自地施展抱负,在待人处事的方式上一成不变,如果这样,结果将是撞一鼻子灰而一事无成。

忘怨忘过,念功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为别人办了好事不要念念不忘,但如果作了对不起别人的事不能不经常反省;反之,别人有恩于自己要时时牢记,别人做了伤害自己的事就不可以不立即忘记。

【赏析】

在日常生活中与别人因小事而结怨,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轻者不利于团结,重者则发展成窝里反,妨碍了事业的发展,当事者还可能两败俱伤,谁也占不了便宜,乃至于身败名裂。因此,从这些方面说,对待怨恨、别人的过失,应善于忘记,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忘记才是明智之举。而如果是自己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则更需要反省,诚恳地向别人道歉,以求化解怨恨。

而对于恩,常有“恩将仇报”“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言,这都是由于自己办了好事却念念不忘,以有恩者自居,这种做法很浅薄,易招来别人反感,所以不如忘记。而对于别人有恩于自己,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知恩图报,既是个人良知的显现,也会加强加深人际关系的友好度。

富贵名誉,自德而来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富贵和名誉,假如是凭借着高尚的品德而赢得,那就如同山林中的野花,充满生机,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假如是通过建功立业取得,那就如同花园中的盆栽一般,只要稍微移动,花木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假如是靠强权获得,那就如同花瓶中的鲜花,缺乏牢固的根基,很快便会枯萎凋谢。

【赏析】

《左传》有“君子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在这三项不朽的事业中,立德是居于首位的。

只有靠道德力量获得的社会地位才会长久,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取得的财富才能保留。飞来横财,它意味着大灾,伴随着毁灭;虚假的荣誉,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转眼之间便会原形毕露。

道德是成就富贵名誉的基础,它要求我们客观上伸张社会的正气,主观上则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良知,而自己的财富要通过劳动付出得来,自己的社会地位要靠道德力量获得。

心体光明,青天白日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为人光明磊落,即使在阴暗的房屋里心中也有一片光天化日;为人心里阴暗,那么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仿佛眼前厉鬼横生。

【赏析】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歪,真金不怕火炼。”一个人心地光明磊落,即使他身处在黑暗世界,也像站在万里晴空之下,前途一片光明;一个人如果心怀不轨、心地阴暗,即使他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像被魔鬼缠身一样,终日不得安宁、战战兢兢。由此可知,坦诚为人就等于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和平的精神家园。

对我们而言,要做到坦诚为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慎独,也就是自省自检,每天检查自己的言行,找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对症下药,既可完善自己,又会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光天化日之下眼前厉鬼横生呢?

穷愁寥落,勿自废驰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贫穷家庭的地上总是干干净净,贫穷人家女子的头发总是光亮整齐,看上去穿着虽不豪华艳丽,却别有一种高雅不俗的气质。因此一个有才德的人,一旦境遇不佳而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况,又怎么能自暴自弃、自甘消沉呢?

【赏析】

培根说:“顺境的美德是节,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所成就、默默无闻,之所以只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不是由于他们没有成就的能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缺乏走出困境、缺乏积极向上的勇气。

对于一个试图克服危机的人来说,不管他是多么地一贫如洗、身无分文,只要他渴望着有一种克服危机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希冀着攀登上成功的巅峰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那么他终将成功。反之,对于那些胸无大志、自暴自弃、甘于平庸之辈,我们则无计可施。

人生不能没有希望,所有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假如真有人生活在绝望的人生之中,那么他只能是失败者。身处逆境的人,只要不失去希望,就能打开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

念觉便转,转祸为福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