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另一些宝宝来说,可能只说“不行”就不够了。有些好动的宝宝,或者喜欢探索的宝宝,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听到妈妈或爸爸的禁止命令后,仍会继续向危险的物体靠近,并且偷看妈妈或爸爸生气到什么程度,如果宝宝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还会继续没有完成的探索。这时妈妈或爸爸应该在宝宝朝危险物体走去的时候,迅速地走过去,把宝宝拉到危险物体跟前,指着危险物体同时告诉宝宝这个东西“不许动”,这样就能教会宝宝“不许动”的含义。之后,妈妈或爸爸可以陪他坐几分钟,并教他如何玩一样新东西。
此外,向宝宝说“不”的时候,不能有一点通融的余地,要避免给宝宝留下选择的机会,这些都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只能招致宝宝的反感。
让宝宝记住父母的单位及家庭住址
两岁左右的宝宝外出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为了安全,父母应该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单位及自家的住址。
通过游戏和阅读图书,宝宝已经能够比较连贯地说一些完整的句子了,同时宝宝也有了一定的记忆力,所以只要宝宝能够背诵几首儿歌或唐诗,就有背诵爸爸妈妈的姓名、单位和家庭住址的能力。由于地址不容易背诵,或者爸爸妈妈的职业宝宝不理解,所以要经常重复地教才能记住。
这种教育对宝宝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万一遇到走失、拐骗等意外情况时,如果宝宝能说清楚父母的姓名、单位或家庭住址,就能在他人的帮助下保证安全。
(第五节)父母常见
家教问题解答
不愿理睬邻居家的小伙伴
1岁左右的宝宝不愿意与其他的同龄伙伴一起玩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等于说宝宝今后与别的宝宝就不能玩耍,性格孤僻等。宝宝与外人接触需要有一个锻炼的过程,适应性强的宝宝很快就学会与别人相处,而有些内向的宝宝可能就会慢一些。1岁的宝宝与身边看护他的亲人要保持亲密的关系很重要,等大一些之后自然就会与别人相处了。
宝宝玩什么都注意力不集中
让2岁以内的宝宝注意力集中是很困难的事情,大部分的宝宝都是玩一样东西坚持不了多大会儿。其实这没有关系,宝宝想玩什么就给他玩什么好了,只是在宝宝面前不要放置过多的玩具和用具,通常摆1~2种玩具或东西就可以了。注意力真正能集中要到3岁以后。
宝宝几次夜里突然大声哭或叫喊
睡眠中突然大声哭泣,或者大声叫喊是2~3岁宝宝容易出现的一种“夜惊”情况。有人认为可能是白天宝宝玩得太兴奋了,或者看到电视中的某个刺激画面,给宝宝留下了深刻印象造成的,总之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是应该注意的,当宝宝“夜惊”次数突然增多时,要寻找可能引起宝宝“夜惊”的诱发因素,玩耍时不要过度兴奋,尽量少看一些情节比较紧张、带有刺激性的动作画面,尽量不要训斥宝宝等。
“夜惊”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逐渐消失,如果发作过于频繁,而且还找不出任何原因,可以到小儿神经门诊进行咨询。
喜欢使劲在床上摩擦身体
这是一种自慰行为,在婴幼儿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多见于体格胖一些、运动量比较少的女孩,和有一些男孩喜欢玩弄“小鸡鸡”还有些不一样。这类宝宝的父母一般都很忙,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宝宝,使宝宝感到寂寞而出现了自慰动作。
纠正方式很简单,午睡起来后多和宝宝玩,或者让宝宝看看书,出去玩耍,同时要注意内裤和尿裤的清洁和卫生。等宝宝再大一些,户外活动和其他活动增加之后,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了。
宝宝不愿妈妈提东西总让大人抱着
也许是宝宝太敏感了吧,认为妈妈感情发生了转移。当妈妈越是顾及别的事情、别的东西时,宝宝就越怕妈妈离开他。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玩了一天真的累了。遇到这重情形时可以和宝宝商量:“还有一会儿就到家了,再坚持一会好吗”、“妈妈拿的东西很重,再要抱宝宝是抱不动的,等到家以后,妈妈专门抱宝宝好吗”。如果宝宝实在不同意,不妨站着抱一会儿宝宝,告诉他如果抱宝宝就不能走路了,让宝宝明白妈妈确实有困难,大部分宝宝都会理解和同意的。
要注意千万不要训斥宝宝,这样会使宝宝感到很伤心的,影响宝宝的身心发育。
到超市或商店时,看见喜欢的东西一定要买
碰到这种情况时,父母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听任宝宝哭闹,就是不给买;另一种是心疼宝宝,拗不过宝宝只好给买了。前者方法有些太生硬,给宝宝心灵造成不良影响。后者又会助长宝宝任性、跋扈的性格。因此两种方法都不可取。有一些父母的做法可供参考:带宝宝去超市前,先和宝宝说好买什么东西,约好之后再一起去,让宝宝看到父母的态度很明确,这样宝宝也就不会再提其他要求了。
喜欢玩大人用的日用品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宝宝就喜欢玩饭勺、钥匙链、手机等大人用的东西。从宝宝成长的角度来说,对大人东西感兴趣是很难得的好事情,要鼓励宝宝多玩、多用。
老是黏在妈妈身边
这样的宝宝还是很多的,通常都是在家里和妈妈呆时间长了,突然和别人在一起感到有些恐惧和不安。可以这样做:妈妈和宝宝一起与别的小朋友玩一会儿,等宝宝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和其他的小朋友,就可以让宝宝单独与其他人玩了。
喜欢和别的小伙伴打架
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说话的方式,说一些对方不愿意听到的话。二是共同玩耍中的动作是不是有些粗鲁,惹得对方不高兴。多和宝宝聊一聊,听宝宝把事情的原委讲出来,分析宝宝老和别人打架的原因。教育宝宝多用文明语言,不要轻易去抢别人手中的玩具,如果小伙伴抢宝宝的东西,告诉宝宝就让小伙伴玩一会儿再拿回来。与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也是学习与人交往的过程,在玩耍中宝宝会长大的。
宝宝愿意在外边玩,不愿回家
愿意在户外玩耍是每一个宝宝的天性,如果有合适的小伙伴,或是有人看护,不会走失的话,多玩一玩对宝宝来说是很快乐的事情。可是什么事情都是有限度的,如果户外玩的时间过长,会令父母感到很不安,而且也会打乱家中正常的生活规律,影响全家人的生活和工作。
父母带宝宝出去玩之前可以和宝宝做一个约定,约定玩多长时间之后必须回家。或者告诉宝宝玩一会之后,要去超市买一些东西回来,到时候还需要宝宝帮忙拿东西,让宝宝知道家中的事情都不能缺少宝宝,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宝宝会看钟表时,告诉宝宝在指针指向某时必须回家,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事情,让宝宝懂得生活就是这样,做事必须有规矩。反复耐心告诫和教育,宝宝一定会逐渐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从来不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大便
宝宝从小就习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大小便,突然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心里感到不安,因此不敢大小便。因为膀胱充盈能力有限,实在憋不住,便在学校小便了。而大便一天仅可一次,完全可以憋着回家解决,所以宝宝就使劲憋着大便等到妈妈来接。很多宝宝都有这种问题,不必着急,等宝宝习惯了幼儿园的环境,习惯了与小伙伴相处就好了。
尽量培养宝宝早晨大便的习惯,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或者早餐后让宝宝先去厕所蹲一会儿便盆,告诉宝宝早晨大便后一天都会很舒服。如果发现宝宝便秘,一定要让宝宝多吃水果和蔬菜,多运动。
晚上不用纸尿裤就会尿床
很多3岁左右的宝宝晚上不能脱掉纸尿裤,一方面是因为睡得太沉,起不来;另一方面是由于婴幼儿夜间膀胱的神经反射功能没有白天明显,从而导致宝宝不能控制小便。这种情况少部分的宝宝可能会持续到5~6岁,一般上学以后就会好了。如果7~8岁以后还是有夜里尿床的现象,就应该考虑可能有遗尿症,需要到医院就诊看医生。
如果怕宝宝尿床,睡觉前可以让宝宝适当少喝一点水,但没有必要夜里总是叫醒宝宝小便。
温馨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爸爸妈妈管教宝宝撒娇耍赖时,常常有怜悯、心疼宝宝的爷爷、奶奶前来“搭救”,把宝宝拉起来。只要有一次向宝宝屈服,以后就是不去理他,宝宝也不会轻易地放弃当初获得过成功的那种努力。
宝宝总是把捡到的东西放进嘴里怎么办
很多宝宝小时候都有这个习惯,捡到什么都往嘴里塞,而且速度非常快,爸爸妈妈根本来不及阻止东西就被吞下去不了。如果是随意什么都捡来吃,爸爸妈妈只能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宝宝捡到脏东西吃下去。如果是专捡纸片、石子、泥土、煤渣等吃,并且真的吃进肚子里去,这其实就是一种病,医学上叫异食癖或嗜异症。这是指宝宝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嗜好,对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异食癖通常代表身体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