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
22632200000014

第14章 佛看人生(5)

相信无常;对“常”的执着给生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要想解脱痛苦,就得正见万事万物的无常特性。佛经上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的。比如心念无常,我们现代人的心念是无始以来心识的延续,也是生命经验的积累,它由喜怒哀乐等不同心理因素组成。我们任何一种心态的出现,除了依据内在的心理因素,还要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尤其凡人是心随境转,外境不同,心态也往往随着变化。如大海,时而一片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如虚空,时而万里无云,时而阴云密布。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变化无常。

身体是无常的。我们自从拥有这个身体的那天开始,时时刻刻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因为无常我们才能从最初父母所给的那一点点物质元素中,转变成现有的这个庞大色身;因为无常,我们这个健壮的色身,又要迈向衰老,最终投入死亡的怀抱;无常又使得色身时时受到疾病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产生病变,乃至死亡。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告诫弟子们,生命在呼吸间,就是这个道理。

人类社会是无常的。《三国演义》开头就有这样两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无常。打开中国古代历史,它就是沿着这样一种无常规律发展的。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末三国兴起,晋朝统一;晋灭之后,南北分争,隋唐统一。这些朝代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但都经历兴起延续死亡的阶段。无常使社会进步,因人类社会是无常的,所以才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希望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无常也使社会从繁荣富强走向衰败,所谓衰极而盛,盛极而衰也。

财富是无常的。许多人想尽办法积聚财富,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积天下财富为己有。他们不但希望自己从占有的这些财富中享受幸福快乐的晚年,还希望把它传之后代,子子孙孙都能享受不尽。殊不知财富也是无常的,佛经上说:财富是五家所有,五家是:大水可以冲走你的财富,大火可以烧毁你的财富,社会黑势力可抢去你的财富,官府有时也可以某种名义,没收你的财富。如果这些都没有能把你的财富给处理掉,那么富贵之家往往会出不肖子孙。因为富贵子弟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懂得财物来源之艰难,就会骄奢无度,任意挥霍,财物肯定要在他们手中消灭干净,所谓“富不过三代”,所以纵观历史上,很难有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几百年的富贵。

世界也是无常的。人类几千年来一直苦心地在建设着世界,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在试图丰富世界上的生活,这才使得人们从原始社会的愚昧落后到达今天的高度文明。无常使世界进步发达,无常也告诉我们人类文明最终是要毁灭。因为世界本身就有成住坏空,当这个世界要毁灭的时候,人类的文明还会存在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信缘起性空:缘起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它几乎贯穿着整个佛教教义。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因果,佛教的因果不同于宿命论者所说的因果,它是建立在因缘上,因缘决定因果。无常也一样,世间一切事物为什么无常呢?因为缘起。缘起又是宇宙生长的规律,经论上说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说世间上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缘起,不是神造的,也不是偶然有的,离开了因缘找不到任何一法。

缘起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缘,佛经中讲四缘生诸法:1、因缘:是事物生起中最亲的条件。比如我们在田地中播下一颗种子,这种子就是因缘,2、增上缘:是助成某种事物成长的外在条件,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有土地、水分、人工、阳光等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增上缘。3、所缘缘:所缘是所缘的外境,外境是心法生起的缘。比如眼识生起要有色境,耳识生起要有声境。色声之境就是所缘缘,它是心识生起的重要条件。4、等无间缘:我们心念的现前,如流水般相似相续。一念接一念,在一个心识活动的过程中,它不可能在一刹那之间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念头,必须要待前念生过去了后念始能生起,那么这个前念就是后念生起的等无间缘。这也是心识生起的一种缘。

世间上一切事物无不是缘起的,比如眼前的桌子是由铁钉、木头、油漆、木工等因缘和合,才能成一张桌子。又如我们人是五蕴和合,五蕴中的色蕴指物质,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受想行识指各种心理活动,识蕴是精神主体意识。由这此条件聚在一起,才成为一个人。又人的任何一种精神活动都要众多因缘,如五识中的眼识要有九缘生,即光线、空间、色境、注意、种子、俱有依(根身)、分别依(意识)、染净依(未那识)、根本依(阿赖耶识),这九缘具备了眼识才能生起。小到一张桌子,一种心识的生起,大到整个宇宙,无不是缘起的。

佛教让我们用缘起去观察一切,透过缘起的现象,洞达事物的性空。一切现象无不缘起,同时也无不是性空。三论宗的根本论典《中论》中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缘所生法为什么说是空呢?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自性是一种不由因缘而固定不变的自体。比如前面所说的桌子,是由木工、木头、铁钉等条件组成,离开了这些条件,请问桌子是什么?又构成桌子的条件如木头,它也是地水火风各元素的组合,离开了这些元素,木头又是什么?再说人是五蕴的假合,假如离开五蕴,人是什么?由此可见缘起法,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缘起法都是性空的,但是性空并不否定现象。认识一切事物性空,也要认识到事物的假相宛然,这就是中道的认识,也就是正确的认识。

在佛教的般若经典中,处处都让我们要用这种中观的思想去观察一切,如《般若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告诉了我们缘起性空不是凡人的错误认识,它是菩萨用无限智慧透视的结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缘起的有与自性空不是两个东西。有很多人对佛教的空往往认识不足,或以为空在色外,或以为色灭才空,因而对空产生了许多误解,这是错误的。佛教讲的空是缘起有的,当下就是性空,不可以离开缘起又另外去找性空。度一切苦厄,是说作为生命只有认识到这种道理,才能度脱人世间的种种苦恼。

2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的颠倒相上而起烦恼造业,导致了生命的种种痛苦,要想解脱痛苦,必须不住于相。如何才能做到不住于相呢?首先要用智慧去透视世间的一切事物,认识到它的因果性、无常性、缘起性、空性、了不可得性。只有看破世间万事万物的实质,你才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才不会住着于假相,这样就可以避免贪嗔痴烦恼的生起,避免生命中由住着而带来的痛苦。

在佛教的般若经典中,《金刚经》就是宣说不住相修行。经中须菩提向佛陀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全部经文都是回答这两个问题,云何应住是问修学佛法者心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是问通过什么方法降伏其心。

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无住生心。无住是不住于相,比如在修布施时,经上说:“菩萨应无所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又说:“如果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相的布施,就是在修布施时要观三轮体空,不住于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所施的物相。倘若在布施时心有所住,则布施有限,功德也有限。布施时心无所住,则布施无限,则功德也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在度生中不能有度生相。经上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却不能位于度生相,不能有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众生相,菩萨如果在度生时尚有我相众生相,就没有资格称为菩萨。

在学习佛法中也不能住佛法相。经上说:“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通常人们没有学习佛法以前,住于世间相,学了佛法之后,又住于佛法相。其实,只要是住相,一样都能成为修道的障碍,正如沙子放在眼中与金子放在眼中一样,都会影响眼睛。所以修学佛法不但不能住于世间相,也不能住于佛法相。

在修证佛法中不能有修证相。经上说:须陀洹没有得须陀洹的果相,斯陀含没有得斯陀含的果相,阿那含没有得阿那含的果相,阿罗汉也没有证得阿罗汉相。因为阿罗汉如果认为我得阿罗汉果,那就是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又说: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须陀洹等四种是声闻乘的四种果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佛果。三乘行者在修证佛法过程中,以般若智慧证诸法实相,能所双亡。无智无得,如果取相妄生分别,早就和真理不相应了。

《金刚经》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实相者即是非相”,“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都说明了相是虚妄不实,实相是无相,要证得实相,就不能住于相。因此,经中处处以般若去观察一切:“如来身相者,即非身相”,“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言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从而达到无住生心的效果。

禅宗发展到五祖之后,也以《金刚经》的思想作为修证上的指南。六祖就是从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的。惠能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体现了般若空无相的道理。

后来,六祖在《坛经》上也以无住相修行教授学人。比如对于烦恼与菩提的区别,六祖曰:“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就在于执境与离境,执相就是烦恼,不执相即是菩提。又如见性成佛,祖曰:“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又说:“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佛性每人都本自具足,只为烦恼尘劳不得显现,如能用般若观照一切,不住于相,就能见性。

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六祖指出了禅宗的几大要领。《坛经》上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念是念着于境。对一切境界心不染着,是为无念;无相者,实相无相,行者要能离一切相,不取一切相,才能证得清净法性;无住者,在念念中不思前境,在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住在境上,是为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