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生活中不乏善于忍的人。他们待人处世,时时处处都体现着忍字。实际上,正因为他们能够时时刻刻保持冷静,懂得做事要抓大放小,要考虑长远,才会忍耐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反,那些遇到事情没有耐性,一触即发,一碰就跳的人,往往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身处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面对种种声色犬马的诱惑,如何去审视生命,审视自己?面对一时的艰难坎坷,面对严酷的生存压力,不愿忍耐,或者只是感慨造化弄人,生不逢时,然后放纵自我,说话办事依然鲁莽冲动,随着自己的性子乱来,完全不顾别人的感想,不权衡事情的轻重缓急。最后,只会落得鬼憎神厌,事业也只会是一塌糊涂。
大凡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无所作为时,总是忍受等待的煎熬。三国时期曹操的死对头刘备,是个会忍、会等待的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到曹操门下栖身,正好,曹操便死死地监视他,刘备心里明白,便也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曹操给他左将军的官儿,他也接着。没事可做,他也不找事做,就在公馆种菜园。关羽、张飞天天急得团团转,笼中鸟,池中鱼,什么时候能脱身呢?刘备叫他们莫急。急则自投罗网,曹操早就准备收拾他们,只是没瞅着下手处。就这样,刘备耐心等待机会,甚至曹操和他面对面饮酒,说“天下英雄就只有你我二人”时,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到地上并说他怕打雷。一个大男人连打雷都怕,还能成大事吗?刘备骗过了曹操,忍受,等待,终于得到领兵进攻吕布的任务。从此,也便鸟飞蓝天,龙奔大海了。
所以,对成功而言,没有等待就没有英雄。
刘备对曹操的忍受,这一事例本身就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义,不过我们刚才只是谈一种人生态度,但小不忍则乱大谋强调的只是一种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春秋战国时三位英雄的所作所为。一是勾践卧薪尝胆,一是孙膑装疯,再就是范雎装死。
首先是勾践,他忍受屈辱的故事,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忍辱发愤的代名词。作为越国君王,只要利于恢复他已经灭亡的国家,他什么屈辱都能忍受,什么苦都能吃。在这里人不能不为自己同类的意志力惊叹!他心甘情愿地给吴王夫差当奴仆,这或者一般落难英雄能做到,但给生病的吴王尝大便,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尤其是英雄人物宁死不辱。人争强好胜也不就是争一口气么?给敌人尝大便,将来即便反败为胜,在敌人面前,还有何威风可逞?但勾践似乎不考虑这些,对他来说惟有成功才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当他骗得吴王的信任,获得自由,回越国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忍受吴国强加给他与越国的屈辱,他决不因为稍有自由与权力就张狂起来。他甚至让自己睡在柴草上,在屋梁上吊一个猪胆,天天不断地品尝,以此深思人生事业的艰难。也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到十年工夫他就报仇雪恨了。他成功了,他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故事也给历史与后人无穷思考。
再就是孙膑与范雎。孙膑的忍,在于装疯,不惜吃猪粪以蒙哄庞涓,从而躲过大难,逃到齐国,最后打败庞涓,使庞涓自杀身亡。范雎原本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他和须贾一起出使齐国。齐襄王在接见中发现范雎很有才干,就背地里派人去找范雎劝他留在齐国做事,范雎谢绝了。后来为了这事,须贾怀疑范雎私通齐国,就向魏国丞相魏齐告状,说范雎私通外国。魏齐就将范雎严刑拷打,没气了,魏齐就叫人用破席把范雎裹起来,扔在厕所里。范雎其实只是晕过去了,夜里醒来,买通看守士兵逃回家,养好伤又改名张禄逃到秦国。他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并当上了秦国丞相。使秦国更加强大,并把魏国作为主要进攻目标。
孙膑和范雎没命了,也就无从说起日后功成名就与报仇雪恨。不过孙膑和范雎的忍与勾践的忍比较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然而三人任一个的忍都是为谋,无谋即无忍。
谋之必要,忍亦不可避免!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是导致失败的根苗,它表现了人的器量窄小。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的最要紧处就是要忍得住,所以忍就是要有一种宽大的胸襟与器量。它以退为进,并以此预示后来的成败,这也就成了弱者与强者的一种区别了。所以忍也绝不意味着只咽气不吐出来。所谓吐出来,如越王勾践等那样,是一种吐法。当然平常人们忍一时之气,则常常要时间和事实来作回答,这也是一种吐法。总之,要做到忍得下,看得透,就要宰相肚里能撑船。
可以讲讲曹操对祢衡的态度,这故事n旷击鼓骂曹”。祢衡骂曹操,以及他所有对曹操的做法,乃至对东汉末年各地军阀的看法,有他的道理,其人品、才能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但曹操面对祢衡放肆的羞辱,为了顾全大局,把所有的都咽下去了,也确实表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
当时的情景,两人较劲的起因其实很简单。曹操请祢衡,实际想让他做个军务秘书长,动机挺好。但请人家来曹操不请人家坐,就伤害了祢衡。接着祢衡就挖苦曹操手下无能人,并自夸才能。曹操大权在握,就要祢衡给他击鼓,以此羞辱祢衡,祢衡也不拒绝。击鼓应换新衣,按规定仪式进行,可祢衡只穿随身衣服。尽管这样,祢衡到底是才子,他击了一曲《渔阳三》,让在座的人感动得掉泪。曹操手下则坚持要祢衡换衣,祢衡却干脆裸体击鼓,以此辱骂曹操是国贼。
此时一片喊杀声,但曹操很冷静,他容忍了祢衡。他不能因杀一个手无寸铁的祢衡,背上忌才害贤的罪名,使天下人才对他望而却步。如果说这时曹操明智,倒不如说他度量大更难得。他给祢衡派了一个差使,去劝说荆州刘表前来投降,并派他手下重要谋士荀或给祢衡送行。这一系列的事情曹操都做得很好。
事实上,无论何种人物为人做事胸襟宽阔都是必要的,所谓容人无量。而对于领袖人物尤其如此。由此,也可以得出一种结论:成大事者尤其要忍。
有一次,楚庄王举行宴会,宴请他的一批得力臣下。他让自己一位心爱的美女为众人斟酒,以助酒兴。夜幕初降时,众人已喝得有几分酒意了,这时,一阵风吹熄了烛火。黑暗中,有人仗着酒意,趁机拉住斟酒美女的衣袖,大概想一亲芳泽,但被这位美女挣脱了。机灵的美女顺手拉断了那人的帽缨握在手中。
烛火重新点燃后,美女来到楚庄王座前一阵撒娇、咬耳朵,拿出那条帽缨,定要楚庄王查出那人,严加惩处,为自己出气。
美女虽然在悄声说话,但坐在楚庄王旁边的几位臣下从美女愤怒的语气和手握的缨带上猜出了是怎么回事,都不禁替那位冒失鬼捏一把汗。那位冒失鬼已吓得面色如土,冷汗淋漓,暗道完了,垂头待死,气氛十分紧张。庄王却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
楚庄王接着大声下令:“今天,有这么多的良臣猛将和我一起饮酒,我心里十分痛快。咱们继续喝,一醉方休。并且,在吹熄烛火后,谁不把帽缨扯断,谁就没有痛饮尽欢,那我就要罚他!”
于是,所有参加宴会的臣子们都拉断了自己的帽缨,烛火重新点燃后,大家放胆狂饮,一直喝到东倒西歪才尽兴离去。不为一点小事苛责他人,楚庄王怎么能得不到人才呢?
不久,在楚国围困郑国的那场重要战事中,有一位武土在楚庄王面前表现得特别勇敢,只见他奋不顾身,带头冲人敌阵,交锋五合,便杀了五个敌人。这位武土的神勇大大地鼓舞了楚军将士的斗志,他们齐声呐喊,旋风般朝敌军杀去。郑国军队被这位武士的神勇吓得魂飞魄丧,楚军一冲上来,他们就乱了阵脚,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结果,楚军大获全胜。
战后,楚庄王派人慰劳这位武土,一打听,原来他就是那次宴会上被斟酒的美女拉断了帽缨的人。
忍有时也是为了抗。尤其是对于蛮横暴虐的掌权者,千万不要与他硬抗,先忍耐一时,因为硬抗必然彻底毁了自己。必要时不妨先顺着对方的“逆性”延挨一段时间,以求取抗的机会。当然,这样做需要忍受很大的委屈和冒一定的危险。但在不这样做只有被毁灭的情况下,这算是上策了。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她以严刑峻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的镇压,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就多得无法统计。武则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阳四门设置“匦”(即意见箱)接受告密文书。对于告密者,任何官员都不得询问,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封官赐禄;告密失实,并不反坐。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无辜被株连者不下千万,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降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急万分。审讯的日子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宣读武后诱供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是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可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子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了。”狄仁杰听后,感叹地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里子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说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太后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太后的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你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那人没有不承认的。”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狄仁杰的做法告诉我们,有时候忍耐住刚强直率的性格与对手周旋,是抗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会让自己吃大亏的,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不明智的。
七 谨与忽
为人处世须谨慎,对谨慎之人尤不可轻忽。人应一生惟谨慎。
说话不谨慎,则可能祸从口出。
办事不谨慎,则可能粗枝大叶,甚至办砸了。
走路不谨慎,则可能摔跟头,在繁华的闹市街头甚至会肇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下联是说明智的,谈谈诸葛一生惟谨慎才是我们的题目。
由于千百年的传扬,尤其一部《三国演义》的传播,使诸葛亮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智慧的化身、忠勇的模范;他指挥若定,料事如神。他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好个潇洒诸葛亮!殊不知实际历史的诸葛亮却是十分谨慎的。
人们熟知、传为神话的《空城计》,如果说是诸葛亮智慧、谋略的胜利,不如说是他历来用兵谨慎的胜利。
当时,马谡丢失街亭,蜀军立即从胜局变成败局,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挽救不必要的损失,重新组织进攻,诸葛亮实事求是地作出战略撤退的决策。指挥各路人马从容退却,可在西城(今陕西安康县西北)却又碰上魏军主帅司马懿率十五万主力大军袭击西城。那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二千五百名士兵,打不过、守不住、跑不掉,实在是累卵之危了。诸葛亮便演出了一出“空城计”,大开城门,让兵士扮作老百姓扫街,自己则带着小童子在城头悠然弹琴。司马懿亲自到城边看虚实,吓得掉头就跑,还令后队变成前队,迅速撤退,以免中了诸葛亮的伏兵之计。
诸葛亮这样做实属冒险,但实际上他有明确的谨慎。首先活用了兵法上“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原则,兵行诡道,谁知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第二,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而且十分畏惧自己的军事才能。更为重要的一条是,诸葛亮深知自己办事谨慎,世人皆知,司马懿不笨,知道得更深切。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此中所言虽是对后生的奏章,措辞谦逊,但言自己办事谨慎,却是符合事实的。
这是诸葛亮用自己的谨慎救了自己。这个故事只说明了谨慎的重要性。
下面这个故事是别人谨慎救了汉武帝。它告诉我们什么叫谨慎——谨慎就是不能疏忽细节。
金日碑本来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14岁时被人掳到汉朝来,在皇宫里当了养马的奴仆。他是匈奴人,擅长养马,马养得好,人又正派,汉武帝就封他做了马监,不久又提升他为光禄大夫。汉武帝不管在宫里还是外出,都把他带在身边,非常信任和赏识他。
当时汉武帝身旁还有个亲信叫莽何罗。莽何罗的弟弟莽通跟一个叫江充的大臣很要好。江充害死武帝的太子刘据,莽通也参与了这件事。后来武帝察觉了江充的阴谋,把江充灭了族。莽何罗和莽通怕祸事牵连到自己身上,就商量要谋杀汉武帝。金日碑发觉莽何罗神色反常,就不动声色地悄悄注意他的动静。在宫里,莽何罗走到哪儿,金日礴也就跟到哪儿。莽何罗也知道金日碑在注意他,所以迟迟不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