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华尔街奇书
22795400000009

第9章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4)

许多银行不愿把钱借给路维格,认为他这种做法荒唐可笑,且无信用可言。但大通银行的总裁听了路维格这番奇怪的言论后,心想,路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这不就等于收回了分期付款?除非有预料不到的重大经济灾难发生。退一步而言,假如路维格把货轮改装成油轮的做法失败了,只要有这艘船和石油公司存在,银行就不怕收不到钱。

于是,大通银行把钱借给了路维格,路维格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船,改成油轮,租了出去。然后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来借另一笔款子,从而再买一艘船。可以看到,路维格的精明之处在于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

这种情形继续了几年,当债务付清之后,路维格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放入了自己的口袋。

路维格一文不名,但却有办法成为巨富,这无疑是他善于“借”的结果。并非丹尼尔·路维格一个人这样做,著名的希尔顿也是这样做的。

希尔顿从被迫离开家庭到成为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只用了17年的时间,他发财的经历为我们证明了,没有资本照样可以身家过亿。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发财,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一天,他正在街上转悠,突然发现整个繁华的优林斯商业区居然只有一个旅店。他就想,如果我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准会兴隆。于是,他认真研究了一番,觉得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做旅店用地。他调查清楚了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个叫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之后,就去找他。德米克给他开了个价,如果想买这块地皮,就要希尔顿掏30万美元。

希尔顿不置可否,却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的旅馆进行测算。其实,这不过是希尔顿假想的一个旅馆,他问按他设想的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建筑师告诉他起码需要100万美元。

希尔顿只有5000美元,但他成功地用这些钱买下了一个旅馆,并不断地使之升值,不久他就有了5万美元,然后找到了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还不够购买地皮,离他设想的那个旅馆相差更远。许多人觉得希尔顿这个想法是痴人说梦。

于是,他再次找到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0万美元。然而就在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却对德米克说:“我想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般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德米克有点发火,不愿意和希尔顿合作了。希尔顿非常认真地说:“如果我可以只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请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我这块土地上所建造的饭店。”德米克一听,转怒为喜,心想: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权,还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饭店。于是,这笔交易就谈成了。希尔顿第一年只须支付给德米克3万美元,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贵的30万美元。就是说,希尔顿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这样,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是这与建造旅店需要的100万美元相比,还是差距很大。

于是,希尔顿又找到德米克,说:“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希望你能同意。”德米克非常生气,可是又没有办法。

就这样,希尔顿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从银行顺利地获得了30万美元,加上他已经支付给德米克的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这笔资金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得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个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他了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1924年5月,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但是当旅店建设到了一半的时候,他的57万美元就已经全部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还是来找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继续完成。他说:“如果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不过您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万美元。”

这个时候,德米克已经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应,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自己的钱也一分都回不来了,他只好同意。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吃亏——建希尔顿饭店,不但饭店是自己的,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他同意出资继续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希尔顿就是用“借”的办法,用5000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他的宏伟计划。从这个案例里面,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借”的魅力。“借”可以让我们白手起家,可以让我们零资本创业。因此,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文章可做。所以我们说,创业没有钱,怎么办?钱不是问题,没钱你可以向亲朋好友借,你可以向银行、老板借。

当前社会,想有钱的人很多,而真正有钱的人并不多。那么,怎样才能变成有钱人呢?那就是借钱创业,从被动接受现状变为主动出击,通过创业获取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把握细节,细节中酝酿机遇

“细节”一词,指的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因其细小,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它遗忘掉了。往往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而顾不上细节,更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对细节不屑一顾。华尔街巨商认为,应该重视细节同整体、同大事、同战略决策之间的关系。

华尔街富人印名片往往不会选择双面印刷,而只会印单面,许多人对此都不太理解,原来其中自有其奥秘。由于是单面,这样富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可以方便地在名片背面写下一些信息,一张小小的名片就等于变成了一页广告,平添了许多商机;二是富人看报纸,不是像普通人一样先看新闻,而是会非常留意分类广告,因为从这里面往往可以发掘到很多商业灵感。

像这种生活中的小细节还是有很多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对此多加揣摩,对比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有哪些可以做一些变化,或许还有不小的启迪呢。比如华尔街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华尔街富人最喜欢结交那种对自己有帮助,能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朋友,不纯粹放任自己仅以个人喜好交朋友;华尔街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虽然这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其中却蕴含了不小的智慧。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生活小细节,它可能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也只能是敷衍了事。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会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于是有人说:“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完美。”

老子早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很多时候,人与人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只是很多时候,对于细节,我们视若无睹罢了。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马上写这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们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这就是注重细节带来的成功。

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在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和能力都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对于商人来讲,能够看清楚每件事情的细节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华尔街商人善于精打细算,从一般人忽视了的细节做起,重视细节,善于处“小”。

我们都有过买书的经历,有时,书一打开,我们可能会发现,里面有一页不知被谁踩了个脚印。这对我们来讲,是个遗憾;而对从事印制行业的万先生来讲,则是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他会开始研究,这脚印是谁踩的?为什么会踩上去?纸在什么地方?有几张纸可能会被踩到?通常什么时候踩到?以后如何不再被踩到?只是一个脚印,他就研究了很久,从纸张的储存、搬运到切割、上机,统统都要进行研究分析。

他说,做印刷品和搞服务是完全一样的,也要强调质量、周期、交货、价格,还有售后服务和品质管理。万先生搞印刷,会注意很多细节,比如:不会等到客户反映有几本书印得不好才补送,而是每次直接多送几本;不会等别人说胶怎么脱落下来,才研究自己的胶有什么毛病;不会等人家说彩色套印不清楚,才研究自己的纸和印刷机有什么问题……

很多印刷企业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东西印好了以后,就用乱七八糟的报纸包起来,随便弄个绑带绑好。而万先生的公司不是这样,他们的包装纸很整洁,绑带也绑得很均匀,甚至连运输的卡车底板都擦洗得很干净,再把书码上去。

由上述细节,你就看得出来它跟一般印刷厂的区别。所以,他们的货交出来就很完美,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没有破损和短缺,深得客户的称赞。

所以我们说,做事时,不要只看到其细小、微不足道的一面,更要看到种种大事都依细节而存在。因为任何整体都是由具体的小事构成的,任何战略都是对种种具体情况分析研究的结果。它们无一不是建立在细节之上,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这一点。

关注细节,不仅能够提高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拉近你和别人的距离,密切彼此的关系,为你获得财富铺平道路,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关注细节。

计划赶不上变化,提高应变能力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说:“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而且变化得很快,快到我们在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时,那条河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条河了,这是因为河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河水。

这是一个处处充满“变”的时代:市场在变、需求在变、目标客户在变、竞争对手在变、生产成本在变、产销量在变、价格在变、员工在变、合作伙伴在变、计划在变……“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一切都在变。

面对千变万化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一句话,那就是变:不仅要发现变化、适应变化,还要去寻求变化、应对变化,要打造自己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是人们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它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联合利华的董事长尼尔·菲茨拉德所描述的全球化观点是:“我们了解得越多,全球化就越清晰,就是没有规则,没有魔幻子弹,没有一劳永逸的模板,最关键的是灵活性和适应性。”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就是一种应变能力。没错,未来是充满变化的,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时时走好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在心理及实际行为上都要有所准备,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打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彻底消灭,但却可以把损失降低,为自己留得退路。

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葛鲁夫总有一种危机感,这种感觉使他能够预见到危险并先危险一步采取行动,带领英特尔成功地完成三次战略转移。

英特尔的第一次战略转移发生在1985年。在20世纪70年代初,英特尔的存储器几乎享有90%的市场占有率,而到了1985年前后,英特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快下降至两成以下。而且公司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公司40%的营业额与100%的利润都来自微处理器,但80%以上的研发费用却花在存储器上。毋庸置疑,英特尔出现了严重的策略失调。

在这种情况下,葛鲁夫力排众议,坚决地停止了存储器生产,而把微处理器作为新的生产重点。到了1992年,微处理器的巨大成功使英特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超过了当年曾在存储器业务中打败自己的日本半导体公司。

英特尔公司的第二次战略转移是在1991年。当时全球通讯产业正悄悄地发起一场革命,各种线上服务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个人电脑的多媒体风潮也正方兴未艾。在第二次战略转移过程中,葛鲁夫就在1991年的公司股东大会上,以个人电脑表演影像沟通,当场与散居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视讯会议,让所有员工体验个人电脑在通讯与图形影像处理能力上的进步,以了解公司转型的必要性。

英特尔公司的第三次战略转移发生于1997年。计算机制造商和软件公司(尤其是微软)开发的新功能和程序要求更加强大的计算机功能,于是,英特尔就不断生产出新的芯片以满足需求。英特尔用其利润再投资开发生产新的芯片,为进入下一个周期做好准备。看上去这个循环完美无缺,可一旦这个趋势停止,人们不去买拥有更多功能的芯片,就没有资金开发下一轮的新产品。忧心忡忡的葛鲁夫意识到把生产建立在别人为其创造的需求上无异于自杀。于是在1997年前后,葛鲁夫又迈出了激进的一步,他要把英特尔由产品的供应商转变为世界领袖和主导潮流的公司。

为了进行新世纪生死攸关的战略转移,葛鲁夫实行了看似与制造芯片无关的一系列计划。他投资于与微处理器没有多少关联的项目,却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正是葛鲁夫具有居安思危的应变能力,使他把英特尔变成了技术世界中最为自力更生的公司。美国管理大师约翰·科特说:“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领导者,不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因此,即使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时也不应放松。所有的事情你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并且要做到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把“怎么办”握在手心里。

所以我们说,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肯随着变化而变化,不肯做好危机预防。上帝在关上门的同时打开了窗,如果你只紧守着门而不去寻找窗,你就找不到出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你做好了准备,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你就不会害怕变化,并将成为生活的勇者,也将得到变化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