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22810800000012

第12章 提高做事成功率的十个关键思维(1)

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忙碌碌。现在的职场生活,就好像是在快镜头里面走着,但是你到底在忙些什么呢?每天从早忙到晚,事情好像都做了,但做成的又有几件?如此拼命,结果却是白忙一场,成功好像离你越来越远。

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我们的做事成功率?本章的十个关键思维就要教你如何提高做事成功率。

准备思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在当今社会,渴望财富与成功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成功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为什么其余那么多人都是庸庸碌碌过一生呢?我们常听见身边有人抱怨说:“他不过就是比我幸运些。”“我也可以做到的呀,只不过我没有那个机遇罢了。”……凡此种种,都是把责任推给了“幸运女神”,好似人生的幸与不幸不过都是幸运女神无聊时的游戏而已。

事情当真如此吗?

有个年轻人过了三十五岁还在抱怨:“那个苹果当初为什么没有掉在我的头上?”

幸运女神无可奈何地叹道:“我也想成全你,照样给你掉下一个苹果,结果你把它吃了。我决定换一个方法,在你闲逛时将硕大无比的卡里南钻石偷偷放在你的脚边,将你绊倒,可你爬起后,怒气冲天地将它一脚踢下阴沟。”

看看,这个不再年轻的年轻人,缺少的是机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总以为幸运女神抛弃了自己,总以为自己碰不上好的机遇,总以为能够利用的机遇太少,因而把工作和生活上的一切不顺心的事,都归结为机遇很少光临自己。其实,机遇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这就像阳光雨露会播撒到大地上的每个角落一样,关键是一个人面对机遇究竟能不能真正把握住。

这个世界,缺少的永远不是机遇,而是抓住机遇的手。邮差可以按两次门,机遇却从来只敲一次门。怎样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女神呢?没有什么窍门,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时刻准备着。你不知道机遇会在何时来到你的身边,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随时做好迎接机遇的准备,因为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费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球菌没有历经数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了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了,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吗?

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为什么只有牛顿一个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常常觉得这个就是牛顿的机遇,并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所谓的纯粹偶然机遇在人生中的巨大作用,但他们却忘了,在苹果掉下来之前,牛顿已经在为重力问题做了许多的研究,进行了无数富有成效的探索。

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牛顿都反复思考推敲过。对于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牛顿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准备。苹果落地这一常人毫不在意的日常生活现象之所以能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作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这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的理解的结果,他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只等苹果掉下来。

同样,有许多发现和发明看起来纯属偶然,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幸运发现和发明绝不是偶然得来的,不是什么天才灵机一动或凭运气得来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形下,这些在常人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不过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苦思冥想的结果,在最终的成果收获之前,他们已经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你无法决定机遇何时到来,但你可以决定自身的状态。聪明的人总是一方面从事手头的工作,一方面注意捕捉着取得突破或成功的时机,当时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便积蓄力量或寻找出路,一旦时机成熟,就顺应形势或潮流,促成自己的事业达到高潮。

在能够把握机遇并且充分地利用机遇的人那里,机会时刻都存在着,他们对机遇就像有经验的船夫利用风一样,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而在对机遇毫无知觉也不会很好地利用机会的人那里,即使机遇来到眼前,他也不能及时地抓住,而是常常让机会白白地失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坐着等机遇,躺着喊机遇,睡着梦机遇,殊不知如果这样做,机遇就会像满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即,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他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去捕捉和利用了。

一百多年前,有位叫莱维·施特劳斯的德国人到美国旧金山去经商。除了别的商品,他还带了些帆布以供淘金者做帐篷之用。还没有来得及下船来,除了帆布,货物都一售而空。一针一线都需从外面进口的旧金山人需求之旺给莱维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船后,莱维带着帆布开始了他的“淘金”历程。他很快就和一位挖金的矿工迎面而遇,此人抱怨道,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帐篷,而是挖金时经磨耐穿的裤子。头脑灵活的莱维一点也不含糊,随即和那位矿工一起到裁缝店,用随身携带的帆布给他做了一条裤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工装裤,也就是今天十分时髦的牛仔裤的鼻祖。

那位矿工回去之后,消息不胫而走,大量订货迅即而来。

莱维的成功让人羡慕,但我们没法复制他的成功,只能学习他的成功思维。那么,莱维成功的关键思维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准备思维。矿工需要的是耐磨的裤子,而莱维手头只有做帐篷的帆布。如果莱维的观察不仔细,准备不充分,恰好没有带帆布,故事恐怕就不是这样的结局了。他就只会后悔自己带错了商品,而失去这次绝好的赚钱机会。

所以,从现在起,做一个时刻准备好的人吧,别错过幸运女神的任何一次敲门。

效率思维:效率即时间、生命

对成功人士而言,什么最珍贵?答案是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对于时间的宝贵程度,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都不过分。

富兰克林曾经告诫世人:“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一个通过自己一天的劳动可以挣到十先令的人,如果游逛或者闲坐半天,尽管他在玩乐或者消闲中只花了六便士,也不应将此作为全部开销,但他实际上还另外花掉了,或者不如说另外扔掉了5先令。”

他是这么告诫别人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男人终于开口问店员了:“这本书多少钱?”

“一美元。”店员回答。

“一美元?”这人又问,“能不能便宜点?”

“它的价格就是一美元。”没有别的回答。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走了出来。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一美元二十五分。”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美元二十五分?你的店员刚才还说一美元一本呢!”

“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一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这位顾客惊异了。他心想,算了,还是早点结束对话吧。于是,他说:“好,那你说这本书最少要多少钱吧。”

“一美元五十分。”

“又变成一美元五十分?你刚才不是还说一美元二十五分吗?”

“对。”富兰克林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好价钱就是一美元五十分。”

这位顾客没有再说什么了,他默默地把钱放在了桌子上,拿起书走了出去。

相信富兰克林给这位顾客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想成功,就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时间就是财富,效率就是生命。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如果组织运行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就可获得快速成长,领先发展;而与行业持平,则只能维持生存,举步维艰;要是低于平均水平,就将面临淘汰出局,惨败收场。

组织如此,个人也如此。有人比喻说,现在的职场生活,就像无数个陀螺在鞭子没命地抽打下不停地旋转。“抓紧时间把工作赶出来””快点做”“明天必须交给我”“没有高效率,那就只有回家”……正如英国著名政治家所说:“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效率就是个人进退的命脉,有效率才有发展后劲,没效率则会生存难保。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社会里,高效就会胜人一筹,低效就会落后挨打。

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光蛋至少在某一方面是完全一样的——他们一天都只有24小时,1 440分钟,差别就在于他们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对成功的人来说,时间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他们将时间看成是最重要的资产,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逝去之后,再也不会回头。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毫不留情的,是专制的。时间可以毫无顾忌地被浪费,也可以被有效地利用。有效地利用时间,便是一个效率问题。也可以说,效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利用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限时间的积累。以人的一生来计划,假如以80岁高龄来算,大约是70万个小时,其中能有比较充沛的精力进行工作的时间只有40年,大约15 000个工作日,35万个小时,除去睡眠休息,大概还剩2万个小时。生命的有效价值就靠在这些有限的时间里发挥作用。因此,提高这段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就等于延长寿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3 000名经理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凡是优秀的经理都能做到精于安排时间,使时间的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杜拉克说:“认识你的时间,是每个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有效的自由之路。”

在西方,人们不仅自觉地遵守时间,而且强调高效率。现在加拿大某工程公司做高级工程师的陈刚进公司时,为了表现自己勤奋苦干的敬业精神,在下班后他总是主动晚回家。但是,不久他就被上司叫去说:“如果你下班还不回家,说明你在工作时间内不能及时完成你应该完成的工作,我们会考虑你是否适合高级工程师的位置。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表现,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加班并不是高效率的表现。我们是工程咨询公司,以花费的时间向客户收费,我们也要提供给客户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我希望你在上班时间高效率地工作,下班后多休息。”

那种不遵守时间的人,头脑中就没有“效率”的概念。而懂得珍惜、利用时间的人,会被认为可靠和值得信任。

有人说,盗贼利用时间,谋士创造时间。有效率的成功人士既是谋士又是盗贼,他们能从无关紧要的事或休闲活动中窃取时间,创造精彩的人生。作为现代人,一方面必须科学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要科学地展开工作,准确找出工作的突破点和重点,避免盲目工作、重复工作与无用工作,以提高办事效率。

细节思维: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世上最大的东西,往往都是由最小的东西组成。壮阔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组成的,雄伟的山峰是由一块块石头垒成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小事,毕竟,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那些不能从小事中看到未来的人是愚人,而能够从小事中看到未来的人,才是生活中的智者。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人生成功从小事起”,这样的道理或许人人皆知,然而生活中仍有人轻视自己身边的小事,不相信那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小事对于造就一个成功者会具有巨大的影响,这样的人也终将一事无成。

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经历,我们会惊异地发现,他们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也正是对小事的专注,使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反之,不注意小事,往往会难以成事。下面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一位国有企业的厂长在企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接到了一笔国外订单,价值600万元。全厂职工闻讯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盼到谈判那一天,厂长与外商的谈判十分顺利。眼看时已过午,厂长热情地邀请外商共进午餐,然后再正式签订合同。大功即将告成,可就在去餐厅的路上,这位厂长嗓子发痒,“啪”地一口痰吐在了地上。外商见状立即止步,表示合同不签了,结束了这还没有开始的合作。外商认为,连厂长都不爱惜自己工厂的环境,更何况其他人,因此他怀疑这种企业领导人带领下的职工的素质。

看起来外商似乎有点吹毛求疵,小题大做,但就我们自己来讲,必须反省的是,这一悲剧的制造者不是对方,而是本应具有较高素质的厂长。表面看是他的一口痰,实质上是他的一种所谓的“小节”,而且是我们很多人不以为然、司空见惯的小事情,毁掉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让全厂职工的希望变为失望,也使这位厂长错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成败也许就是一瞬间,一个小细节。这些马马虎虎,没有细节思维的人不知道,世上每年因忽视细节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比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加起来还要多。1996年的大兴安岭大火,是一个工人随手扔下一个烟头造成的;1998年的九江大堤决口,是建筑单位马马虎虎应付工程设计造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因为注重细节而为自己的人生打开新的大门的人,自然也就有因为不注重细节而失去机会的人。年轻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与自己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一些关键的细节没有处理好。

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李在宿舍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为了不迟到,小李只将简历简单地擦了一下,便和其他物品一起,匆匆塞进背包。

在招聘现场,小李看中了一家深圳房地产公司的广告策划主管岗位。按照这家企业的要求,招聘人员将先与应聘者简单交谈,交谈满意的,再收简历,被收简历的人将得到面试的机会。

轮到小陈时,招聘人员问了小李一些问题后,便向他要简历。小陈受宠若惊地拿出简历时,这才发现,简历上不光有一大片水渍,而且放在包里一揉,再加上钥匙等东西的划痕,已经不成样子了。小李很尴尬,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尽力将它弄平整,递了过去。看着这份伤痕累累的简历,招聘人员的眉头皱了皱,还是收下了。那份折皱的简历夹在一叠整洁的简历里,显得十分刺眼。

三天后,小李参加了面试,表现非常活跃,无论是现场展示策划能力,还是为产品设计营销思路,他都完成得不错。在校读书时曾为文艺骨干分子的小李,还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赢得了面试负责人的啧啧称赞。当他结束面试走出办公室时,一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小姐对他说:“你是今天面试者中最出色的一个。”一切似乎胜利在望。

然而,面试过去三周了,小李依然没有得到回复。他着急了,忍不住打电话向那位小姐询问情况。小姐沉默了一会儿,告诉他:“其实招聘负责人对你是很满意的,但你败在了简历上。老总说,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你应该知道,简历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个人形象。将一份凌乱的简历投出去,有失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