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苦心孤诣(9)
大伙都是一片茫然。几人疾忙出门察看;因为从昨日到今早,有不少人走过,脚印、蹄印、车辙杂沓,很难辩认踪迹。究竟是甚么人、为甚么把尸首盗走呢?懊丧中,只好把老人的那根引路竹竿、一双烂草鞋放入棺中。
众人一齐动手,在茶寮后面的松林里,将棺木安葬了,堆起一座坟冢。周庸找来一块半人高的青石,用九儿的短剑略加砍削,刻下八个大字——“一代神相许负之墓”。碑前摆了水酒、糕饼,还有几样卤菜,都是老人生前爱吃的。
除了周庸、九儿、薛况、应高之外,还从城里赶来几十位许负老人的朋友、街坊,各色人等,都围在坟的周围。有的小声念着老人往日的好处,有的低声哭诉。依照古制,周庸等人都身着不缝边的粗麻“大功” 孝服。九儿更是在头顶,系上白麻布的“头白”,以晚辈之礼祭唁。
看看祭品已摆放停当,薛况大声道:“诸位乡亲们,大家都是许负老人的生前友好。老人舍身取义,大伙同来吊唁,现在祭礼开始。先请应先生致祭辞!”
应高是这几人中身份最高的人,而许老人之死归根结底是为了助他不辱王命,故大家公推他担当主祭。应高从人群中站出来,十分沉重地走到坟前跪下,极虔诚地叩了三个头,捻起三柱香,点燃了插在一个盛满米的粗碗里。香烟袅袅中,他慢慢地站起来,哽咽道:
“在下吴国中大夫应高,心感许公一片赤诚,在此谨代表吴王陛下,并在下和一众朋友,为公祈祷,愿公之英魂早升天堂!”
应高略加停顿,猛然高声念道:
维孝景皇帝二年冬,薛况、周庸、韦九并应
高诸人,再拜顿首,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
许负灵前。
嗟呼!
一代神相兮许公名负,自幼聪颖兮从师鬼谷;
卜筮通天兮无不应验,天下纷扰兮不幸言中。
一代豪杰兮为人耿直,命运多蹇兮东床惨死;
爱女外孙兮安知命在,孤苦盲目兮复仇深埋。
一代大侠兮急人所难,仗义疏财兮自甘清贫;
重诺千金兮不爱身躯,肝胆照人兮虽死犹生!
呜呼哀哉,伏帷尚飧!
应高所致祭文,不仅抑扬顿挫,声泪俱下,每一字、句都饱含深情,而且内容切中老人的经历操守。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待念到最后一句——“虽死犹生” ,已是哭声一片。凛冽的寒风中,苍松上的乌鸦“哑、哑”叫着,更增添了悲恸。
众人正在悲忿,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不一会,一队近百人的骑兵来到近前。一名军官模样的人跳下马,迅疾向人群走来,高声问道:
“哪位是应大人?”
“在下应高。”应高忙走出来,答道。
“总算找到了!”那军官抱拳施礼,“小的叫李勇,是胶西王麾下的偏将,专程来迎接大人。昨日天黑时,小人已到了兖州城,打听了一夜才找到这里;请应大人即刻上路罢!”
应高看了看李勇和他的部下,个个彪悍,浑身灰尘,确是星夜赶来的。忙道:“李将军,你们鞍马劳顿十分辛苦,可否用过朝食,歇息歇息再走?就是人受得了,马也该喂喂。”
李勇道:“谢谢大人的关照,” 随即压低声音,“路上不靖,还是马上启程好。据探报,好像济南方面已有动静,小的担着干系,千万别生意外。人的饮食、马的草料,小的都有准备,路上再用不迟。”
应高见时不我待,便道:“我和几个朋友交待一下。” 于是匆匆走回周庸等人面前,述说了情形,又问:“不知几位能否一块到高苑?”
九儿抢先道:“我去,”不等答话又道,“周大哥,烦你到曲阜见我爹爹面告一切,就说我主意已定。事成之后,还要跟应大夫到广陵见吴王。我也不再去洛阳找剧大侠了。”说到这里,眼圈一红:“周大哥,你告诉我义父,不要以女儿为念;为了报仇,水里火里我都去得!”这番话实是一语双关,也是冲周庸说的,只是当着众人的面,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