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百姓见了,也都扭头掩目。中尉亦不忍睹,只冷得打战。唯有那行刑的刽子手,视若家常便饭,下去领赏喝酒。中尉立刻驱车回宫缴旨复命。
“晁错死前可有遗言?”景帝问中尉。
“因处决遽然,晁错并无言语,不过……” 中尉有些犹豫,不敢说那血字。刘启再三追问,他才嗫嚅说了。
刘启暗忖:‘好’字后面,他要写甚么呢?好疼,好恨?亦或怨我好狠?还是事业未成,好遗憾?一时也无法决断。不由暗忖:晁错虽然忠心,但也惹了麻烦来。为了保住皇位,只好顾不得君臣之谊了。遂挥挥手,让中尉退下。
第二日早朝,刘启宣告了晁错的罪状,并命捕拿晁错家全体老幼,一体坐罪。不久颍川郡报称:晁错父亲于数日前已服毒自尽。其余如母妻子侄等,悉数拿解,皆处斩。可怜晁错夙号“智囊”,反落到这般结局!
当时,长安城内议论纷纷:有的道“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晁错为人峭直阴刻,平日伤人太众,乃自取死道。也有的说,皇上毫无情义,即使晁错犯有过错,杀头可也,断不至腰斩灭族。真是伴君如伴虎啊!也有的道,管他谁对谁非,但只平息了“七国之乱”便好。
但是,前方战事并未停息。每日信使、探马传来的,都是不利于朝廷的消息,特别是睢阳前线,正处于十分危急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