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汉游侠传
2288600000004

第4章 楔子(3)

楔子〖3〗

只见竹简上写道:

安世吾弟:

见字时,恐吾再次入狱了。《太史公书》成,上恶之令改。吾据实而录,岂能改耶?上不见容,吾必

死。书藏名山,虽死无憾。唯游侠轶闻四卷,托付于你。朱家、田仲、剧孟、周庸、韦九、郭解诸侠史料,弥足珍贵。望传于后人,使游侠一脉不绝于世。“悬剪”凶险,吾弟知之。韩信被族,郭中非刑,刘濞受诛,周庸、瞷氏、韦九惨死,均有关联,当慎持之!不必涉险救吾,诀别矣!

子长绝笔

看到这里,朱安世肝肠寸断,恨不得自己立刻去替他死。

他与司马迁相交四十年,情深义重,够得上志同道和,刎颈之交。四十年前,二人在砀山古道相遇,撮土为香,结为金兰,对天盟誓:各以书剑匡世。如今兄长书成先去,如何不心中大痛?兄长为这部史书,付出了毕生心血。从太初元年动笔,已整整十四年。期间,曾受李陵一案迁连,饱受牢狱之灾,备尝酷刑的折磨。虽说后来脱出牢笼,并擢升为中书令,但那种刻骨铭心的羞辱感,无一刻减轻。他呕心沥血,日日不缀,终于写就千古巨著……

雨,还在哗哗地下着。一个落地滚雷,划出一道人字形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一切。跟着传来一串震耳欲聋的雷声,雨也更大了。

只听倪驮道:“适间,我刚把云儿一家四口送走……”

朱安世知道,他嘴中的“云儿”,便是司马迁的女儿司马云,便问:“你看见了甚么?”

倪驮点一点头,叙说了今晚所见的情形。

当日下午,倪驮到司马迁家闲坐,并留下吃饭。忽然女婿杨敞回来报信,说皇上大怒,不满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已派有司来捕他入狱。一家老小劝他一块逃走。司马迁绝决留下,他道:“冤有头,债有主。皇上要治我的罪,我不能走。为了保全书稿,你们两口子带上孩子、书稿,马上逃回老家,从此隐姓埋名,先躲过这一劫!”

杨敞和司马云还要苦劝,司马迁厉色道:“无须再争了!惟有你们在,日后书才会流传;于此,我心愿足矣。我苟活至今,不就是为了我的书吗?”

这“书”字,司马迁分外加重语气,仿佛就是他的心肝。他用颤抖的手去推女儿女婿,让他们听话。二人见爹爹心意绝决,知道多说无用,只得含泪收拾东西。祖孙三代生离死别,令人不忍相看。两小儿伸着小手,“外公、外公”地喊着。司马云泪人相似。杨敞轻道:“爹爹保重,孩儿们走了。”本来让仆人老王同走,他说要留下看房子。倪驮赶车,即把他们送出城外,而司马迁也凶多吉少。

最后倪驮道:“一定要想办法救出恩公啊!”

朱安世点了点头,拭去泪水,立刻将“悬剪剑”佩在腰间,左手挟了书箱,道一声“后会有期”,便跳出屋外,转眼消失在迷朦的风雨中。

欲知司马迁生死如何,朱安世把他救出了没有?司马迁收集了哪些宝贵的游侠轶闻?朱安世与“巫蛊之乱”有何干系?“悬剪剑”又牵连了哪些惊天动地的故事?

容在下稍息片刻,喝一盅香茗,润润喉咙,也活泛活泛手腕,理一理思绪,将秃笔饱蘸浓墨,娓娓写来……

注释:

----------------------

﹡ 卫宏,东汉著作家。字敬仲。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光武帝时,任议郎,又集西汉杂事,编有《汉旧仪》四篇,今有辑本。

﹡ 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称中书令,掌管传宣诏命,以及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司马迁是史上第一位中书令,并以太史令身份兼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 巫蛊,就是用以加害仇敌的一种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毒蛊、箭射或针刺偶人等。汉代法律明令禁止。

* 香室街,又称清明门大街,为长安城内东西主干道。

﹡ 书刀,用于削去竹简上的错字。

﹡ 子长,司马迁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