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汉游侠传
2288600000057

第57章 险救淳于意(4)

第九章 险救淳于意(4)

这位淳于意,齐国临淄人,乃当今“神医”。据说,他幼时曾梦见天医星,对他道:“乱世初平,学医要紧;精益求精,除民疾痛。”于是潜心医术,后来又拜公乘阳庆为师。阳庆这年七十多岁,又无儿子;经过细心观察,知道淳于意品行端正,便将平生之学,包括《禁方》和《脉书》两本秘籍,悉数传授于他。几年学成而归,就在家里为人治病。那时他年纪甚轻,居然手到病除,一时消息不胫而走。

有一回,齐王府召淳于意给一个婴儿瞧病。此婴拒食,口吐白沫,不能动弹。大人们个个失措,只当这孩子糟蹋了。淳于意切脉后,开“下气汤”一帖,熬汤药灌之。当日婴儿便嗷嗷哭动,次日清晨就能进食,第三日病婴已活泼如初了。

某日,齐王太后病,召淳于意入诊。告诉他:太后小腹部频胀,大小便都困难,尿色发红。淳于意号完脉,用“火齐汤”一剂,文火熬汤饮毕。立即浑身汗出,旋有便意,起身解大小溲。再服一剂,小解如常。

常言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淳于意医术如此精湛,求医者接踵而至,天天门庭若市。淳于意每日从早到晚,累得腰酸背疼,仍然应接不暇。

宋邑说至此处,端茶喝了几口,润一润喉咙。剧孟急于知道后来怎样,只是看着他。宋邑会意,忙抹一抹嘴,继续说下去。

一次,淳于意行医至齐国太仓县。正值流行时疫,死人无数。淳于意与家人大动恻隐之心,采药熬汤,救死扶伤,直到瘟疫结束。淳于意又要离去,受惠的百姓哭伏道旁,不让恩人骤离。正巧太仓县令病亡,郡守便从民愿,强留他做了太仓县令。半年后自请辞职,仍操旧业。

“这么好的郎中,因何吃了官司呢?”剧孟不解问道。

“还不是受了权贵诬陷!”宋邑愤愤道。

原来,齐王刘将闾患肥胖病,气喘、头痛、眼晕、懒于行动。王府管家请淳于意去医治,淳于意诊脉后,认为齐王形气俱实,应当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开阔情怀,疏通血脉,以泻有余。齐王一向养尊处优惯了,如何能忍这种生活?便骂淳于意无用。

有一庸医听说了,便自荐施以灸法,结果齐王病情加重死了。庸医见事不妙,连夜逃走。管家为了推卸责任,便将淳于意告到官府。加之赵王、胶西王、济南王请淳于意为其治病而未至。于是,一帮王公贵族诬陷淳于意“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官府听信诬告,把淳于意判成“肉刑”——依汉律,须砍去一足。所幸淳于意当过官,须解往长安行刑,同时,也还有个自辩的机会。

“既然到京城行刑,为何还要跟个小姑娘呢?”剧孟好奇问道。

“她是淳于意的女儿,名叫缇萦。端的是个孝女呢!”

“此话怎讲?”剧孟愈加好奇。

“只因淳于意年老体衰,千里迢迢,一路上要有个人照顾。”

“他家没有男子吗?”

“吓,”宋邑叹口气,“要有个男子就好了。淳于意的娘子,一顺腿给他生了五个女娃。因为这个,淳于意极是伤感。临上路时,叹息没个儿子,女娃顶不了大事!谁知淳于缇萦已在半路等着,决心送爹上长安。”

“她一个小姑娘,能干甚么?”

“你可别小看她!听她爹说,缇萦从小就有志气,有主张。不独针黹、家务样样来的,还跟她老子习文断字,学了医术。在邻里中,平日就有个‘女张良’的名号呢!”

宋邑看剧孟摇头,竟急哧白脸道,“起始我也不相信,她老子跟我说了一件事,我不得不信了。”不等剧孟再问,便细说了这件事的经过。

那一年,淳于意正在太仓任上。恰好端午节,朋友送来一筐刚熟的樱桃,个个红玛瑙似的,又大又甜。淳于意在后衙正教缇萦读书,就听几个衙役争执起来。几个人一口咬定,叫王二的衙役偷吃了樱桃;王二却反说那几人偷吃了。一时辩解不清,便到淳于意面前评理。

淳于意见樱桃还有许多,又值过节,便说留下一些,其余你们分食了罢;适才小事,亦不必计较了。可几人非要辩明不可,并说“樱桃事小,名誉事大”。这下倒把淳于意难住了,难道还要“开膛破肚”察看不成?

正在无计,缇萦在旁边道:“要辨,也不难。”淳于意只当玩笑,便让缇萦审理此事。缇萦不慌不忙,开了个药方,立时让人弄来煎汤。当面让这几个衙役喝了,功夫不大,几个当场呕吐不止。果然,一人吐出了樱桃,自是真像大白了。

“啊!还真有两下子,那是甚么药呢?”

“黎芦;一味催吐的药。”宋邑大笑。

剧孟一向自诩足智多谋,如今也不得不佩服缇萦。

停了一刻,剧孟告辞回房。走出几步,又回来叮嘱:“适间看那个解差,贼眉鼠眼,怕不是好人。你与神医同行,千万小心则个,莫要让他们赚了。”

宋邑笑道:“我自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