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23034900000014

第14章 儒家:人生自有大欲存焉(3)

温庭筠在诗文词赋上费尽了苦心,但他不注意自己的穿着仪容,嗜酒好赌,经常与一些无赖子弟聚赌生事,动辙喝得醉熏熏,因为他的形象不堪入目,人送外号“温钟馗”,由此可知他是何等的不注意修身。虽然温庭筠小节不修,但江淮的一个官员姚勖却非常怜惜他的才华,送给他一笔银子,用以资助温庭筠求学上进。不想温庭筠却把这些钱全都花在了寻花问柳。于是姚勖非常生气,就把温庭筠叫来打了一顿板子,希望温庭筠能够改过自新。

但这顿板子,却没有让温庭筠改悔,反而因此送掉了姚勖的性命。

温庭筠有一个姐姐,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她认为弟弟之所以屡试不第,就是因为姚勖惩罚了他的缘故,所以有一次姚勖去拜访她的丈夫的时候,被她冲出门来,抓住姚勖破口大骂,姚勖受此羞辱,连气带病,竟然活活气死了。

实际上,温庭筠屡试不第,与姚勖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他考试的时候喜欢作弊。以他的才情,别说是作弊,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中举。可是他每次答完了自己的试卷之后,就替别的人考生答卷,而且是一答就是数人,所以他又有一个“救数人”的外号。考官沈侍郎虽然知道他不守规矩,但还是不忍心因此而失去这个人才,就有意将他的座位单独安排,但温庭筠习性不改,竟然一次性的给八个考生口述答卷,到了这种地步,考官只能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当时皇帝非常喜欢《菩萨蛮》的曲调,宰相令狐绹为了投其所好,就把温庭筠的的作品假充是自己所作,送入宫中,并叮嘱温庭筠万不可以说出去。但是温庭筠前脚离开令狐绹的门,后脚就到处宣扬这件事,让令狐绹丢尽了颜面。而后温庭筠又讥讽令狐绹,说他没学问没文化,令狐绹心里虽然生气,但他毕竟不是无赖小人,只是贪名而已,所以事后并没有报复温庭筠,仍然视他为朋友。

可是温庭筠却因此而憎恨令狐绹,恨他不让自己中举,有意回避令狐绹,继续酗酒闹事,结果触犯禁令,被巡夜的虞候抓住打断了牙齿。于是温庭筠又去找令狐绹哭诉,令狐绹闻知大怒,就命人将打伤温庭筠的虞候拘来,替温庭筠出气。不想却被虞候如实说出了温庭筠当时的丑事,从此温庭筠的污秽行为传遍了天下。从此温庭筠的仕途进取之路,就这样被他自己亲手断送了。

象温庭筠这样恃才自傲,但却不明白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凡事只论人过,闲时招惹是非,是社会上人之生存的大忌。所以当子张问起如何在官场上谋生的时候,孔子指点他说:凡事要多看,多学,多经验多体会,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疑问,任何时候也不可以轻率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因为你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有可能引发同事的不安心理,所以少说话,多用两只眼睛看,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在这里,孔子是以评论弟子颜回的方式所表达出的这种思想。颜回不与人逞口舌之利,那是因为他在内心之中尊重别人,任何事情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摒除内心中的反感、厌恶与好胜争强等情绪,能够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同意见的结果。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通常会把自己估高,比如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又比如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捡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普通劳动者一样去工作。如果这些人领会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不好高骛远,不管什么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去干,愿意从小事做起,向做大事努力,自然会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也许还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精神烦恼。

急功近利,欲速不达

【儒家语录】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正言正说】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孔子告诉我们,凡事要遵循它内在的本身的发展规律,能快则快,不可急于求成。人在世上要干点事业,常常面临许多不无遗憾的选择。所谓不无遗憾,就是二者不可兼得,想求快,就很难干大事业;要干大事业,就得有非凡耐性。在朝着大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绝没有康庄大道可走,而是荆棘密布,险象丛生。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而且常常是目标越宏大,要走的路就越长,碰到的困难越多。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考虑客观条件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绝不能蛮干、硬干;既然要干大事就不能为蝇头小利所诱惑,应该眼光放远大步向前。

“欲速则不达”的观点是对的,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多化点功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许多人学习外语往往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地苦练基本功,不去背记单词,也不去理解分析语法,一心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于是一些奸商便利用了人们的这一投机心理,制造了许多“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其实这些秘诀唯一能起作用的只是能为那些奸商赚钱,并不能有效帮助人们快速掌握外语。

又比如,不管是孩子或学生,还是家长或父母,总希望他们的学习能很快进步、成绩能迅速提高,然而这是不现实的。所有的学习都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尤其是在上到高年级的时候发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把以前学过的低年级的教材也重新学习一遍,才可能真正提高高年级的成绩。

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

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完他的详细介绍,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个虚构的故事也充分地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再让我们看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刘备自桃园结义后,与义弟关羽、张飞弟兄三人想借“匡扶汉室”之名,成就一番事业。当时三国鼎立的态势虽已形成,但曹魏强大,吴蜀两国相对弱小的格局并未打破,蜀地周围少数民族经常袭扰,国家初立更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由于东吴利用关羽骄傲自满的情绪,赚取荆州,并杀了关羽,使刘备悔恨交加,决计举倾国之兵,东出伐吴,企图消灭吴国,为他的二弟关羽报仇。

诸葛亮率领文武百官当面劝谏,刘备不听,后来诸葛亮又专门写成奏章,讲明伐吴的害处,刘备也置之不理。学士秦宓再谏,刘备甚至要砍他的头。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于是刘备亲自率领七十五万大军,出师伐吴。起兵之时,蜀军一路上浩浩荡荡,气势恢宏,斩将夺关,蜂拥而来。

刘备在进军的过程中,打了几个小胜仗,喜不自胜,如今又听说东吴任命一介书生为帅,更是不放在眼里,便催促各路人马加速前进。

陆逊走马上任后,运用“持重不抢先,待机而制人”的战略严阵以待。当刘备大军压来,陆逊与吴将韩当并马而望,陆逊指着刘备的军马说道:“刘备兵刚来,又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他们观在驰骋于平原旷野之间,正自得志,我们只要坚守不出,对方求战不得。一俟时机成熟,我将用奇计破之。”时隔不久,陆逊果真瞅准时机,率军动如脱兔,终于一把火烧了蜀军七百里连营。

陆逊趁蜀军混乱,率大军掩杀过来,加之火助风威,风助火势,导致蜀军全线崩溃。情急之下,刘备于夜晚乘黑冲出重围,靠沿途驿站焚烧将士丢弃的军车、铠甲等来阻断追兵,才逃回白帝城。可是所有舟船、军械等军用物资,丧失殆尽,蜀军尸骸漂满江面,顺江而下。直到此时,刘备还说:“我竟被陆逊所折辱,岂不是天意!”

其实,哪里是什么天意,完全是他“见小利”、“求速成”酿成的苦果。一开始刘备只记得要报兄弟之仇,放弃主要的敌人曹魏,不惜破坏吴蜀联盟,动摇蜀国其所以能安稳的根基。这种政治上的近视,已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进而在率军队攻吴之中,又小视对方将帅的才能、彼军的实力,只求速战速决;到后来,竟发展到刚愎自用,不怕犯兵家之大忌,依山傍水结营,连结七百余里,终于给了陆逊可乘之机。前后观之,刘备正是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急于求成,才导致失败。刘备失败的事实,正为孔子所告诫的“欲速则不达”提供了绝好的佐证。

为政有一条大原则,就是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有远大的眼光。即拿出一种决策,开始每一项行动,都要顾及到后果,筹百年的大计,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地就拿出成果来表现,更不可冲动,感情用事;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的心力,要顾及到整体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