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23034900000043

第43章 道家做人最高楷模:如鱼得水归大海(5)

淡泊迥异于寡情薄义,小康人家的知足自诩与淡泊无缘,士大夫式的闲逸无聊更不是淡泊。惟有久历风尘、熬出嗜欲的有识之士,才可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淡泊。文物史家史树青格外推崇张中行的为人,“他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生低调处事,淡泊为人。”

一次,一个晚辈给张中行送来一瓶“人头马”,偏偏他只认“二锅头”,将这瓶“贵客”丢在屋角。张老看报纸上说“人头马”值一千八,想喝了吧,但一想到喝一两就相当于喝掉了180块钱,实在下不了口;送人吧,又怕背上巴结他人之嫌;卖了吧,拿晚辈的人情换钱,怕日后见面不好交待。这竟然成了张老一件烦恼的事。

张中行先生一生的理想很简单。他自己曾说,一不做官,二不发财,就是希望做点学问,看点书,写点书,安安稳稳地过适然恬淡的生活。

淡泊是一种大智慧,大情趣,是一种美德。理解淡泊,学会淡泊,淡泊让你永保轻松、潇洒的生活。淡泊是人格的一种升华,是人格的一种洗炼。作为新时代的气象工作者,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因而必将“上下而求索”!

淡泊是一种超然的人情味,让心头弥漫着感动和友善,领略到为人的操守和品位;淡泊是一种无私的爱,是生活的艺术;淡泊是一种善意的举动,又是对自己内心的充实和肯定。

淡泊,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以这种态度生活,你能走过人生的岁月蹉跎和道路的泥泞坎坷,你能取得令你欣喜的成就,能你走出人生的低谷,你能在各种诱惑中,用一颗平常心把握住自己,泰然若之,你能在喧嚣中,给自己找到一份心的超然。淡泊能让人志向远大的,不受尘世污秽的干扰与冲击,能让一个人前途无量,活得更加潇洒。

淡泊是一种近乎于天然而生的倾向,它也许没有任何理智作用,它凭借的是直觉、直观、印象或体悟。它存在,无言,而且没有理由。努力挥别荣利之后,自然能渐渐品尝出淡泊中的至味的。“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雨霁碧空是最清明的天地,大味必淡之。“淡泊”是最悦目的视野,最雅洁的境界。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家语录】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忱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心语雅说]

最高德行的表现,是由道所决定的。大道这种东西,恍恍惚惚,似有若无。在恍恍惚惚之中,有事物的影像;在依稀隐约之中,有具体的物质;在深远幽暗之中,有精华和本质。这精华和本质十分纯真,那里面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从古到今,它的名称一直不泯灭,用它来审视世间万物的初始。我靠什么了解世上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就靠这个大道。

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孔”是什么呢?“孔”就是大,非常不一般。诸葛亮的父亲因为希望他日后有所出息,所以给他取了一个字,叫“孔明”,意谓大智慧,非常聪明。“孔德”就是大德的意思。

但是,无论多大的“德”,都万变不离其宗。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要使一切“德”产生效用,必须依“道”而行,不管什么样的规范,什么样的标准,都必须与“道”合一,才能产生功用。“德”一旦离开了“道”,就毫无价值可言。即“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但正因为“道”是无形的,“德”是有形的或者可感知的,所以,“道”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相对于我们日常行为处事来说,“德”就是品德,一种规范,也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内在修养。

“诚信”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德之一。一个在商场上的有德之人,总是谨守“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信条,以诚为本,互惠互利,共同营造和谐的商业氛围。在交往中都需要将心比心,诚信待人。真正的朋友,讲究的是心灵的沟通。无论是经常在一起,还是相隔天涯,最重要的就是诚实,守信用。

《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可能一时得逞,但时间一久,就露馅了;相反,拙诚是指诚心地做事,诚心地交友,尽管可能在言行中表现出愚直,时间长了会赢得大多数人的爱戴。韩非子的这句话是说,与其运用巧妙的方法来欺瞒他人,不如诚心诚意地来对待别人。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荀巨伯的人。一天,他收到一位朋友急信,朋友说自己得了重病,希望他能来见最后一面。

荀巨伯的这位朋友远在千里之外,荀巨伯去看他时,赶了好几天的路程。可是到了朋友所住的城市时,却发现这里被胡人包围了,他只得偷偷潜入城里去看望朋友。

朋友见到荀巨伯时非常高兴,但又忧虑地说:“谢谢你在这个时候还来看望我。现在城已被胡人包围了,看样子是守不住了。我是一个快死的人,城破不破,对我来说已无所谓了,可你没有必要留在这里,趁现在能想办法,你赶快走吧!”

荀巨伯听了很不高兴,他责备朋友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大难临头,你却要我扔下你不管,自己去逃命,我荀巨伯怎么能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呢?”

胡人攻破城池后,四处上杀抢掠,几个士兵闯进所荀巨伯朋友的家。他们见到安坐的荀巨伯,大发威风地说:“我们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你是什么人,既然没有望风而逃,难道想阻挡我们的大军不成?”

荀巨伯说:“你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城里的人,到这里只是来看望一位住在这里的朋友。现在我的朋友病得很严重,危在旦夕,我不能因为你们来,就丢下朋友不管。你们如果要杀的话,就杀我吧!不要杀死我这位已痛苦不堪、无法自救的朋友。”

胡人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话,感到莫名其妙,半晌没说出话来。过了好大一会儿,有一位头领看了看手中的大刀,说道:“看来,我们是一群根本不懂得道义的人了。我们怎么能在这个崇尚道义的国家里胡闯乱荡,为所欲为呢?走吧!”

胡人竟因此而收兵,一郡得以保全。

荀巨伯以诚实的品德感化了胡人,致使他们退兵。由此可见,在某些情况下,诚实的品德也是强有力的武器。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人们相互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石。每个人都喜欢同诚实正派的人打交道,与诚实正派的人交往,因为这样可使朋友有安全感,不必心存疑虑。

为人诚实表现在与朋友交往中,就是以诚相待,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对朋友不可虚情假意,也不可口是心非;切忌对朋友施小心眼儿,耍小聪明。

为人诚实,就是要诚实地对待朋友,当朋友真诚地与你交往,关心你、爱护你的时候,你也以同样的真诚,甚至更多的真诚去回报朋友。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样以心换心,朋友之间的友情必然是根深叶茂。

为人处世,做事不要太绝,而要与人为善。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宽阔的道路,给别人三分便利又何妨。

刘宽是我国汉朝时代的人,为人仁慈宽厚。在南阳当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干了错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表示羞辱。他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下属集会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把肉汤泼在他的官服上,结果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汤烫了你的手吗?”还有一次,有人曾经错认了他驾车的牛,硬说这牛是他的,刘宽什么也没说,叫车夫把牛解下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自己的牛,便把牛还给刘宽,并且向他赔礼道歉,刘宽反而安慰那人。

刘宽的雅量可谓不小,有礼也让人三分。他感化了别人,赢得了人心。他对待一般人是这样,对待朋友更是这样。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的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失败将是必然的。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一直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他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他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2.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3.缄默:不利于别人的话不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不讲,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谈。

4.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5.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你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6.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7.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8.清洁:不能忍受身体、衣服或者是住宅的不清洁。

9.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的履行你所下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10.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1.谦逊:要向耶酥和苏格拉底学习。

12.贞洁:要清心寡欲。决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

1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利希腾贝格则直言:让别人认为我们是好人很难,不如去做一个好人,即我们想要别人认可的那样的人。衡量一个人的美德,不是看他是否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看他是否付出过日常的努力。

要赢得一个美德的名声,最快捷可靠的方法,不是在人们面前做出有一副有美德的样子,而是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真正做一个有美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