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大幅度删改原话,使之失去所有的实质内容。实际上很多演讲者引用内容空洞的话故意迷惑听众,或者给听众造成大量引证的印象。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复述一位权威人士的结论,而没有包括权威人士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关于工作再培训项目,市长说‘令人非常失望’,财政部部长表示‘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工会主席认为‘很失败’。”所引证的人物也许是这个问题的权威,但是他们的保守估计也完全可能是在与演讲人的问题毫不相干的其他场合表示的。比如,他们也许抱怨资金不足,而不是反对这一项目的实施。从这些不知就里的证词中不可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可能这些专家的看法也出现了错误。必须告诉听众他们是如何得出各自结论的。
◎ 指出证明材料的来源
你的论据如果是可靠的,你本人也变得可以信赖。你还可以为听众提供他们希望了解的情况。很少有听众愿意接受“研究表明……”“一项研究发现……”“一位朋友说……”这样的论断。为了评价这些看法的正确性,他们希望了解这些信息的来源。
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以口头形式提供条例的脚注,指出它出自哪一本书的第几页。你也不必背诵全部的权威参考书目或解释一项研究的复杂设计。虽然你应该了解自己使用的每一条内容由谁、带着什么目的、什么时候以及怎样得出的,但是也许你只需在介绍这些材料时顺便提及即可。
那么你怎么决定所应包括的内容呢?你可以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针对你认为听众会提出疑问的地方。把自己设身处地地置于听众的地位,采取怀疑的态度:你会对这些资料提出哪些疑问?带有敌对情绪的听众也许希望了解你引用的专家看法是否客观?一群社会科学家也许会重视你引用的民意测验其执行方式是否科学?
第二条建议是强调那些最显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面。如果你引用的话语包括三十年前的一位高级法院法官的话,但是你认为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没有时间性,那么强调说话人,而不要突出说话的时间。你的证词在哪方面比较突出——是它的新颖,样本的广泛性,还是刊登这些评论的杂志的地位和声望?
◎ 变换引导句以产生多变的风格
不要不自觉地形成习惯,千篇一律地引导所有的说明、统计资料、例证等。要精心为每种支持材料准备一系列不同的引导方式。包括如下许多方式:
为了证明这一点……
这一点可以由……来证明
我认为,有句话说得很不错,他说……
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
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他去年写道……
让我告诉你们一位心理学家布兰代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展的一项研究……
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让我给你们举两个例子:
我马上就想起了自己/她/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但是,你决定加入引语时,不要用“加引号,去掉引号”或者在空中画引号来表示中间的内容是引用别人的话。稍微变换声音或姿势,向听众表示直接引语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
给生疏的词语或概念下定义
演讲中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生疏的词语或者概念。对这些概念的解释直接影响到听众的接受程度。怎样才能清晰明白地给这些词语一个解释呢?经常使用的有操作性定义、逻辑定义、举例定义、权威定义和举反例下定义等。
◎ 操作性定义
说清楚一个对象或概念起作用的方式也是解释术语的办法。这样的用途定义也许只说明构成一个过程的各个步骤:
你把所有的得分加起来,除以课程,就得到了平均分。
社会科学家用操作性定义来界定和解释概念性术语:
积极锻炼的人可以定义为每周至少花6小时进行剧烈运动以锻炼身体的人。
回到人类学的例子,你可以用描述人类学家干什么来定义这一学术领域:
人类学家对过去或现在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然后把这些观察结果加以综合,得出关于人类本性和人类历史的概括性结论。
◎ 逻辑定义
逻辑定义也就是词典给出的定义。确定逻辑定义有两个步骤,首先将有待定义的概念归类;其次解释这一概念区别于同类其他概念的特征。
◎ 举例定义
在例子所发挥的众多作用当中,以举例的方式下定义可以使概念更加具体明确,这种方式既常见又有效。演讲者用口语或书面语实物讲解某种定义。
人类学包括像利基在大峡谷的考古研究、玛格丽特·米德对非洲部落社会中女性角色的描述、诺曼·乔姆斯基关于转换语言学的长篇著述以及康拉德有关人类天生具有侵略性的观点。
请注意用来描述人类学的例子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而且是多样化的,它们代表着人类学四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 权威定义
面对一堆颇具争议或者模糊不清的术语,如果必须在这些似是而非的选项中做个选择,那么这种定义方式最管用了。权威定义就好像是一位有着高度信誉和权力的人士。
在关于人类学的演讲中你可以引用著名的玛格丽特·米德的话:
她把人类学描述为姗姗来迟的新学科,它横贯数门学科却没有被人深入研究,“从严格的传统意义上来看,它不属于科学、人文或社会科学任何一个范畴……正是因为它难以界定,我相信人类学可以为文科教育做出独特的贡献。”
◎ 举反例下定义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人知道正义是什么,但是任何人都知道不义是什么。”在很多时候,澄清一个概念的最好办法是解释它的反面。像公平、清晰和权力等抽象概念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一些不公平的行为、暧昧不清的关系或一些无权无势的人来进行定义。
也可用揭示反面状态的办法来定义具体的术语:
人类学家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而去收集专门的资料——他们挖掘地下骨骸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者因为当地的鱼非常好吃就和土著人住在一起。
这种定义方式既有力又有趣。但是,为了使词义更加完美,最好能将举反例定义与其他的定义方式结合使用。
用统计数据来验证论点
用统计数据来验证论点,可以让论点得到更好的论证。这在演讲中经常被用到。在使用统计数据时要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要避免误导性的统计资料,另外在使用统计数据时还要有选择性。
◎ 检查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对统计数据最基本的要求。怎样才能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呢?
一、资料的收集时间
一定要确保你所收集的证据是最新的。很多事情就像市场上的价格一样每天都在变化,有时候资料在发表时已经过时了。如果你处理的问题在持续变动中,比如经济,那最好是向专家请教,以获得最新的资料来源。
二、收集资料的原因
收集特定资料的动机可能会影响到这些资料的可信度。某位候选人的工作小组所进行的统计工作是为了表明这位候选人得到了选民的普遍支持,其主要目的在于打击对手,而不是向公众展示选举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人对出于强烈的求知欲而进行的调查比较信任。独立的民意测验者、时事调查记者、科学家和学者,虽然他们也做不到毫无偏见,但比起商品促销员或特定目的的鼓吹者,则要客观多了。
三、资料的收集者
要对研究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做调查。资料是由专业的民意调查人员还是由一位直播广播的主持人收集得来的,是一位大学毕业生还是著名的学者,是广告代理商还是政府政务小组。
四、资料的收集方法
尽可能弄清楚一项研究的设计和开展的详细情况。如果某一条统计材料可以支持你演讲主题的某个要点,不要整段引用某个二手材料而感到万事大吉,要尽可能查找这一研究的原始资料。
首先要做的是比较定义。也许你发现研究的题目表面上看来非常有用,但是再读下去就发现,调查人员对“兼职工作人员”或“合格的领导艺术”的定义与你的讲话内容不相吻合。
检查他们挑选例证的方式。接受试验者或者样本应该随机挑选,或者通过其他合乎逻辑的、没有偏差的系统来挑选。
收集资料的方式很多——观察、实验,或者通过电话、信件或采访所进行的调查。如果可能,要查看实际采用的仪器。在面谈或问卷中是否存在诱导性问题或不合实际情况的选项?
通过观察措辞偏好以及分析和表达材料的方式,即使不是专家,你也能察觉到研究方法中所存在的某种倾向性。
◎ 尽量避免误导性的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有时由于选择的问题常常有误导性的问题出现。
一、未知基准的谬误
演讲人用比例来说明问题,其实是在向听众暗示,他已调查了大量人群。实际上,不科学或严重失实的证据有时候也会以这种报告方式博取信任。“三分之二的机械师推荐使用这种合成油”,大部分听众会把这句话理解为“我们调查了全国的三百位机械师,其中有两百位推荐使用这种合成油。”如果把实际情况公之于众,即他们只调查了三位机械师,那么这种推荐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我国80%的犯罪是青少年犯罪”,这似乎指出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句子产生的效果显然比“我们今年发生了五起抢劫案,其中四起的案犯是青少年”更强。四起案例不能说明已构成犯罪狂潮;而80%则显得相当猖獗了。
二、平均水平的谬误
一位批评家曾经大言不惭地说过,一个人可以一只脚站在冰块上,另一只脚站在火堆里,而在统计的意义上感到非常自在(低温和高温的平均值是适中的)。求计平均通常是一种很有用的分析工具,但是有时候它也会因为与现实相去甚远而闹笑话。
某公司每个部门平均有12台电脑。实际上,财务部有40台电脑,而其他部门大多只有一台或根本没有电脑。这样的报告虽不太可笑却同样误导人。这说明,当几种极端情形扭曲了分配时,采用计算算术平均值的办法是不适当的。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一般更倾向于用中位数(一系列数字中位于中间的数字或得分)或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得分或数字),当然它们也可能被滥用。
三、不典型的或武断的时间段
最近一家电脑键盘公司的行政人员告诉我们,1月份的销售比上一个月翻了一番。如果你不知道1月份在小型电脑行业的年度周期中总是业绩最差的月份,那么这条消息会使你受到误导。如果行政人员比较了1月份和11月份,11月份是圣诞节前的家用电脑和游戏机购买达到高潮的时候,那么整个情景就会大不一样。能够更加可靠地说明公司发展情况的比较应该是今年的1月份与去年的1月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