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拉包尔风云
23043600000006

第6章 魔鬼般的科科达山道(3)

担任澳大利亚地面部队总指挥的是澳大利亚人托马斯·布莱梅将军,他本人在澳大利亚士兵中享有很大声誉。然而,在如此被动的情势下,布莱梅将军也是回天无力。

在这最为关键的紧急时刻,麦克阿瑟身边的将官仅仅有布莱梅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他急需更多优秀的助手。在这个关键时刻,时年51岁的乔治·肯尼将军被调到了西南太平洋战区,接替布雷特担任陆军航空兵司令。

肯尼将军是一个乐观且富有高超指挥才能的指挥官,他的到来,让麦克阿瑟看到了一丝希望。

1942年8月初,也就是肯尼刚刚就任1个月的时候,科科达山道上的战事走向了最危急的关头。肯尼积极建立了第5航空队,不久后,他命令第5航空队对日军驻守的拉包尔进行大规模的袭击。8月7日,肯尼命令18架美军轰炸机对拉包尔进行了猛烈的轰炸,结果打了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次袭击获得了成功,也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

虽然肯尼的到来让麦克阿瑟心中稍稍宽慰了些。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前线的不利局面。

在欧文斯坦利的日军正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澳大利亚的第39师被打得步步后退。日军正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着,他们正渐渐地突破着“大隘口”,日军的猛烈炮火占得了先机。在这条科科达小道上,弥漫着硝烟和浓雾,日军已经打到了离莫尔兹比港不到80公里的地方了,他们离莫尔兹比港越来越近了。

在科科达小道朝不保夕的时候,美军的密码破译人员侦听出了日军正打算在莫尔兹比港右翼的米尔恩湾登陆。

麦克阿瑟清楚地知道,日军一旦占领了米尔恩湾,对盟军就更为不利了。因为米尔恩湾是一个比莫尔兹比港还要良好的港口,它的战略地位也同样重要。一旦日军在米尔恩湾登陆,美军在那里建立的3个机场将全部免费被日军所用。这样,日军就能够在米尔恩湾直接威胁到美军在莫尔兹比港、瓜岛甚至布里斯班等地的航空基地。另外,如果日军以米尔恩湾为据点向莫尔兹比发动进攻,将更加难以阻拦。

麦克阿瑟立即采取了果断的预防方案,他下令让澳大利亚第18旅中的1300余名美军增援米尔恩湾。这样一来,盟军在米尔恩湾的兵力达到了9500余人。这些人由澳大利亚指挥官克洛斯少将统一指挥,他们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3个机场。因为这3个机场是盟军空袭站的中转基地。

8月25日,日军开赴米尔恩湾北端的拉比岛,这次出击,他们派出了两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这些舰队遭到了米尔恩湾军部的抵抗。可是,由于当时的天气恶劣,澳大利亚军队只击沉了日军1艘扫雷艇和1艘运输船,并没有有效阻止日军的顺利登陆。

盟军的克洛斯少将率部队拼死抗击,经过3天的浴血奋战,终于将来袭的日军击退了。

在这次战斗中,日军伤亡2000多人,损失1艘救人的驱逐舰。

日军来势汹汹的嚣张气焰瞬时不见了踪影,他们慌忙逃窜,只有大约600人生还。

米尔恩湾的这次战争是澳大利亚部队在陆地上第一次战胜日军,同时也粉碎了日军妄想从布纳-科科达和米尔恩湾夹击莫尔兹比港的野心。

虽然盟军在米尔恩湾获得了胜利。但其他地方,盟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欧文斯坦利山的科科达小道上,日军堀井部队一路前进,逼得澳大利亚军队步步紧退。这令麦克阿瑟司令极为不满,他怎么也弄不明白澳大利亚军队为什么在科科达小道上一退再退。他至电美国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抱怨这次新几内亚作战的不利局面,其主要责任就是布莱梅将军不能在科科达小道上有效地击退日军的进攻。

这样的说法对布莱梅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在战争之初,盟军布置在科科达小道上的澳军少得可怜。这些军队,连防御都实难完成,更不要谈什么进攻了。只是在米尔恩湾战争结束后,第7师主力才调去参加科科达的战斗,而此时,欧文斯坦利之战早已被日本人占尽了先机。澳大利亚军队的败退,也就情有可原了。

9月5日,日军堀井部队完全突破了“大隘口”。本来以为突破了“大隘口”,莫尔兹比港就唾手可得了。但是,事实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热带雨林的潮湿气候和各种疾病向日军袭来。一时间,疟疾、流感等几乎击垮了日军部队,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此刻,日军的物资供应线也频频遭遇到美军的袭击。日军面临着疾病和饥饿双重困难的折磨,苦不堪言。与此同时,盟军在莫尔兹比港也在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随时准备迎击日军。

堀井部队仍拼了命似地疯狂进攻,澳军还在一步一步地败退着。

1941年9月16日,日军离莫尔兹比港已经不到80公里了,他们甚至能清楚地看到莫尔兹比港口上盟军防空探照灯的光亮。

在这个时刻,盟军又到了生死边缘,考验麦克阿瑟的时刻又一次到来了。他已经丢失了菲律宾,如果再丢掉莫尔兹比港,那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可能就此画上句号了。麦克阿瑟一个人在屋中踱着步子,思考着下一步计划。

从新几内亚刚刚返回布里斯班的肯尼不无担忧地对麦克阿瑟说:“如果我们不进行一场惨烈的战争,莫尔兹比港可能会就此失守。在这个时刻,一定要做出最大胆的决定。”

9月16日,麦克阿瑟给澳大利亚政府打电话,责备澳大利亚在莫尔兹比的防守部队过于保守,如果不放开胆子的话,就不能有效地阻止日军的进攻。这样一来,新几内亚就会落入日本人之手。

麦克阿瑟的话深深刺激了澳大利亚政府,他们向驻守在莫尔兹比的澳军下达了死命令,要他们拼死抵抗。9月17日,在莫尔兹比港50公里处的伊奥贝瓦山岭,刚刚抵达那里的澳大利亚援军将日军挡在了通往莫尔兹比的科科达小道上。

眼看着盟军的援军已经到来,而自己的援助又迟迟不到,日军一下子慌了神。他们早已饥饿难耐,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力气。

在这个自然条件恶劣的小道中,疾病和饥饿让日军无能为力,他们似乎只能坐以待毙了。当他们进攻至伊奥里瓦时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但是,日本军国主义者都有一股自杀式战斗的勇气。他们还在做着最后的抵抗。他们一边打,一边向日本第17集团军司令百武将军请示下一步行动。百武斩钉截铁地命令道:“进攻!不惜一切代价地进攻,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全力攻占莫尔兹比港。”

百武之所以会让堀井部队全力进攻莫尔兹比,其实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因为由于日本在瓜岛的失败,日本大本营已决定将战略重心由新几内亚转至瓜岛。百武也将部队派往了瓜岛,他此刻并没有部队可以调动增援堀井了。这就从侧面说明,日军已已经放弃了堀井部队。他们成为了“弃儿”,没有衣食,没有弹药,甚至也没有靴子。

9月18日,堀井部队突然接到撤退的命令,令他们撤回布纳固守。

这样的命令让堀井哭笑不得,他们费尽心力,好不容易从布纳翻越欧文斯坦利山,就要到达莫尔兹比的时候,却又要两手空空从原路返回,还要重新翻越那座噩梦般的“魔鬼山”。于是,堀井部队又开始了艰难的撤退之路。

由于澳军的拼死抵抗,使得盟军取得了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的陆军胜利,澳大利亚政府终于可以放下悬着的心了。

随着堀井部队的撤退,麦克阿瑟认为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了。他制订了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该计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盟军要沿科科达小道与日军正面交锋;第二部分是从莫尔兹比东面翻越欧文斯坦利山,从背后追击日军;第三部分是盟军从米尔恩湾沿巴布亚北海岩向布纳实施侧面打击。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尤其是第二部分的行动,意味着盟军也要像日军一样,穿越一遍“魔鬼山”,接受该死的山道的洗礼。

4.收复科科达

麦克阿瑟任命布莱梅将军担任这次攻势的指挥官,主要任务是从科科达山道上追击日军,并趁机对他们进行沉重的军事打击。

由于澳大利亚部队在科科达山道上的行军速度异常缓慢,引起了麦克阿瑟的强烈不满。他指责山道上的进展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要原因是战术运用的不恰当。

在麦克阿瑟的压力之下,澳大利亚的陆军司令布莱梅只得做出让步,指派乔治·瓦齐少将担任这次行动的总指挥。瓦齐作战顽强,指挥有方,又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他指挥部队穿过丛林,向科科达小道进发。他们利用日军惯用的战术来打击日军。在科科达小路上,澳大利亚军队经过浴血奋战,将日军一点一点地向后逼退。此刻,已经疲惫不堪的日军早已经不起打击了,他们且战且退,试图减少伤亡,想要顺利撤退回布纳。

被诅咒的山道

1942年10月21日,日军在科科达小道上的制高点搭建了一座地堡据点,说是地堡,实际上就是用泥土和木头拼建凑起来的。日军借助这个所谓的地堡,进行着最后的反击。由于日军在先前通过科科达小道时,早已弹药缺乏,在撤退的过程中,几乎弹尽粮绝,他们仍进行着殊死的反抗。没有弹药,他们就用石头;没有食物,他们就吃草叶,树皮;没有水喝,他们就吸食植物的叶汁。许多日军士兵因为误食有毒的植物而导致猝死。一时间,腐烂的尸体混上糜烂的植物,所发出的恶臭令人难以忍受。

澳大利亚军队武器精良,弹药充足,军事供给及时,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他们仍对穷途末路的日军紧追不舍。

然而,对于澳大利亚的士兵来说,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要比战胜疯狂的日军更为困难。官兵诅咒科科达“该死的山道”的声音要远远多于诅咒“该死的小日本”的声音。

由于当时的热带丛林正逢雨季,滂沱大雨总是下个不停。而通过雨水的冲洗,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了。许多澳军士兵的靴子不到一周就走烂了,身上也长满了脓包。

澳大利亚随军记者乔治·约翰逊生动地记述了这段残酷的岁月:“这里并不属于人类,这里是昆虫的世界,你所见过的,没有见过的,各种各样的虫子,时时会威胁到你的生命。毒蛇、蜈蚣、蝎子常常会侵犯你的生命。而你所能做的,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活下去。直到最后,疲惫不堪的你早已对这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失去了兴趣,脑子里只会有一句话,那就是‘何时才能走出这该死的山道呢?’”

日军退到了欧文斯坦利山的“大隘口”附近,他们借助有利地形,又进行了一次疯狂的防卫战,而澳大利亚的士兵们则在这个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同日军展开了最后一场激战。在这里,时常大雾满天,看不清哪里是物,哪里是人。澳军借着浓雾,对日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11月2日,澳军打退了日军,攻占了这个关口。他们在科科达小路上,将自己一肚子的怨气,都撒在了弹尽粮绝的日军身上。但是,令他们吃惊的却是,日军没有一丝一毫的抵抗。仔细一看,原来日军早已逃之夭夭了。对于如此重要的关口,日军竟然完全放弃,并乘澳军不备,偷偷地溜走了。

科科达终于收复了,疲惫不堪的澳大利亚军队来不及坐下来休息一下,喘息一声,又收拾行囊,悄然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