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情动春秋:传奇女子
23045300000013

第13章 上官婉儿 一朝承宠兴风浪(1)

【应景赋诗崭露头角】

上官仪父子被诛之后,武后宠臣许敬宗奏劾已故太子李忠谋逆罪,表至即敕下,隔日于二十五日,也就是小年后的第一天,便敕赐死李忠在流放之所。同时,右相刘祥道因与上官仪平素友善而被连坐,罢免政事,降职为司礼太常伯。左相郑钦泰等众多朝士,以及那位去执事相府的侍御史,都被诬告与上官仪有交往通联而一一被革爵降职,流贬边州。朝臣大清洗过后,衙台诸事,均统于许敬宗之手。于是,公卿无人敢逆忤武后旨意,渐渐地奉迎者趋多,阿谀者日众,加上高宗近些日来因大臣被诛,长子赐死,伤心损身,风痹病更是严重,医治无效,调理不周,两眼已不能明视,每临朝视事,则让武后垂帘于后,代为执政。而武后心性一向明敏,涉猎文史,处事颇为干练,大臣无不应诺,没有抗议。于是天下大权,都由武后掌控,生杀予夺一决于武后其口,高宗垂拱而已。

如此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春秋更替,14载过去,到了仪凤年间,高宗被尊为“天皇”,武后被尊为“天后”。群臣朝谒,万方表奏,皆呼为“二圣”。其实,“圣”呼高宗是虚,“圣”尊武后为实。武后的名位愈来愈高,实力愈来愈强。相应地,高宗成为一具装金木偶,只是朝中的摆设、武后的玩物。朝野中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仪凤三年春,百官及蛮夷酋长朝天后于光顺门,大礼鼎盛。武后这天最为兴奋,令在宫中大筵,宴赐百官及蛮夷酋长。

这天晚上,圆月高悬,禁苑辉煌,君臣满座,果食垒盘,酒过三巡,歌乐五起,真个是天上人间难辨,帝后臣子欢洽。高宗忽想奉承武后,倡议道:“天后德犹厚土,才似春水,大唐享天祭祖之乐,大飨拜洛之章,均出天后之手。今日新春,二十四节气居首,天后可有诗配节?”

这武后本富文才,诗思敏捷,又得情景融贯,即有五言八句出来: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汛洛归。

武后吟毕,高宗及众臣,有口皆赞,颂辞纷飞。又一番送酒流杯,歌乐共举。尔后是一群宫婢,手捧纸剪彩花,鱼贯而入,奉献天皇、天后和诸王子、公主。高宗本是色中饿狼,只要歌乐一起,就心魂悠荡,一见献花的全是妙龄倩女,豆蔻姑娘,春气勃勃,体流芳香,娇滴滴三呼“天皇万岁”,顿时神焕眼亮。凝目把眼前这献花婢娥一瞧,疑是王母遣来天骄,二七芳龄,容貌倾城。高宗心头摇曳,对着这婢娥笑道:“你献彩花的模样,恰似花神。既有花貌,必有才技,可有歌舞献朕和天后娘娘。”

这个小婢娥十分的精灵,闻得御言,即跪下叩了头,忙说:“天皇、天后在上,奴婢不善歌舞,愿以小诗相献。”

高宗笑道:“那你起来赋诗吧!”

小婢娥仍旧跪着,从容道:“奴婢才疏学浅,天地万物,不敢随意择物乱咏,谨请二圣教示。”

高宗见她颇伶俐,更生欢喜,即道:“你先起来,天后娘娘自有指教。”

这小婢娥即又向武后叩了头,起身请示道:“天后娘娘指教,奴婢恭听!”

说来也怪,武后最厌美女,尤其是高宗所喜爱的少女,往往深恶痛绝,唯独对此婢反生赏爱,见其举止,大方有致,全不似那庸俗之辈,闻其言语,文气雅逸,浑不同那粗陋之流。难得为之甜笑颜开,和声细语道:“刚才你所献之花,可是你亲手剪制?”

小婢颔首回道:“奴婢平日喜欢看牡丹,天皇、天后手中凡魏紫姚黄者,就是奴婢的习作。”

高宗、武后观赏手中的紫黄牡丹,颇显惊喜神容。武后笑道:“那你就以这个剪花来献诗一首。”

小奴婢正身挺胸,樱桃小口初启,便有五言八句流出,其诗云: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攀条显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小婢娥吟毕,四座一片赞语。

武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婢娥回道:“回天后娘娘,奴婢复姓上官,双字名婉儿。”

武后闻言,若有所思,即命身后的眉儿赏赐衣物首饰。小婢娥领赏,叩谢而退,腰动裙起,飘然而去。

夜宴直闹到夜阑人倦,才各个满意而归。当然,那小婢娥更比别人兴奋十倍,在回家的路上,其他婢娥将她簇拥前后,左右恭贺,赞叹不绝,把她乐得笑脸若新花初绽,急急赶回掖宫,前前后后向母亲禀报今晚所发生的一切。然而,这小婢娥的母亲听后,却心中似乐非乐,脸上时笑时抑,眉间服底隐蓄着忧郁与恐惧。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小婢娥就是那14年前,于襁褓中随母亲郑氏充配掖官的上官仪孙女上官婉儿,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独标群芳的少女了。婉儿平素在掖宫小婢娥中品格出众,备受同辈的赞羡,也最多得到长辈宫女们的夸奖。但如今晚这等荣幸,可是平生头一回。在那天皇、天后和满朝文武大臣面前获得这等风光,也是常人所未曾领略过的。本想告之母亲,母亲一定会大为开心,没想到母亲如此不冷不热的,还一再嘱咐“今后要潜心读书,努力学习诗文,没事不要往东内、西内乱跑”,好像今晚倒是闯了什么祸似的。婉儿心下生疑,再三询问母亲,母亲紧口不言,也只好洗涤上床睡下,不一会便甜甜入梦了。

可睡在外房的郑氏久久不能入睡,追忆起14年前公公、丈夫遇难,相府籍没,她母女在风雷之夜充配掖官的情景,回想她母女入官14年来的件件故事,再结合今晚女儿受恩宠,而不免生起疑窦来。

她母女入宫后的第五天,主管宫女领她进入这幢房子,这幢房子原是用为存储花木工具的库房,里外三间,新修新刷得干干净净,也陈设了床椅桌柜之类的家具和洗脸休足的盆罐杂物,从主管宫女和其他进宫较久的宫女婢娥言谈和眼光中,觉察出这是官里从未见闻过的恩遇。大家都说这是上官宰相的儿媳、孙女,受到皇帝皇后的恩待。也有说是婉儿刚生两月,好让她母女独处生活着方便,也免得吵闹别人的安宁,过些日,也会与大家混住群居的。

郑氏初也这边想想,那边思思,未作如何的深究。后来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殊遇,待婉儿长到五六岁时,仍旧是让她母女在这里共处生活。特别是那一日,主管宫女带着几个婢娥,抬来一大摞书,让郑氏签了收条,便留了下来,说是皇后令人传旨叫办的,让你母女读用。使得郑氏左思右想了多日,才明白这当是皇后对其枉杀她公公、丈夫的一种悔过与补偿。

郑氏仍心下自语,尽管你武氏如何手段待我,我郑氏与你也永世不共戴天的,只因囿居宫中,女儿且又幼小,无从报仇雪恨,权当将就着这些诗书教育小女,以待日后寻机报仇。这天郑氏细细一想,也觉察武后用心精细,送来的全是用以蒙学教授的书籍,西汉史游编的《急就篇》,东汉许慎编的《说文》,晋代贾弼撰的《姓氏簿状》,以及《诗经》、《论语》、《孝经》、《昭明文选》等,还有晋代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兰亭序》等习书字帖之类。到了婉儿10岁以后,又陆续送来了班固的《列女传》,班婕妤的《续列女传》,曹大家的《列女传注》、《女诫》、《女史箴》,晋左贵嫔的《左九嫔集》,晋李嫔的《女诫》,还有《尚书》、《礼记》、《春秋》、《汉书》等。

无论是春和秋爽,还是夏炎冬寒。郑氏只要有空就手把手教授女儿写字诵诗。这婉儿也特别的聪明强记,四岁识字,五岁读诗,六岁读文,七岁习书,八岁作诗,许多年来,把这些诗书文章也都背得烂熟,全记在心里,还能赋制出色的诗篇文章来。尤其是作诗,继承了祖风五言八句,文章工整,对仗合律,所以得以在那天的宴会上大逞风采。武后用心良苦,到底用意何在?今后会怎样对待我们母女俩呢?今晚婉儿得恩是偶然巧合,还是武后有意安排?武后不曾见过我母女,又何以……郑氏久思不得其解。

这边西厢掖官郑氏百思不得其解,那边东内后宫武后也辗转反侧没能入眠。她觉得今晚那献花赋诗的小女婢上官婉儿的风采似曾相识,诗的风格与某人相似。细细品尝诗中趣味后,心头一亮:十之八九是上官仪的孙女。想到这里,长吁一声,上官仪那超凡脱俗的神采风貌又浮现在脑中,不禁内心怨言道:上官仪,上官仪,我悦你形貌,慕你才学,用你贤能,我何以忍心诛你……只是你非但不欣赏我的人品,与我针锋相对,这还不说,没想到你竟然想废除我的后位,谋害我的性命,叫我何以容你……上苍!上苍!你既生我,又何生仪?既生我与他,不容同衾,当让同朝,为什么叫我们生死格杀……韶游,你有灵在天,可知我如何待你儿媳、孙女,我这是以德补过,也是爱屋及乌。今晚献花吟诗的婢女,果真是你的孙女,那你生前所期待的将“上官体”发扬光大的愿望已经实现,她的诗作与你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也不枉我14年来的关顾之心。

月魄西沉,日曦东升。掖官似与往日一样,宫女娘娥们早于寅时起身,各自入岗应卯,也未觉得天地宫殿有什么不同。可对于婉儿来说,却大不一样。大早就醒来,搓搓眼睛,急忙穿衣出室,外室母亲也只刚刚起来,向母亲问了一声早安,就梳洗清漱,赶到领班宫女张氏住处应点名。但没见一个婢娥,她暗笑自己起了太早,也是太兴奋所致。她自己也不明白,这等从未有过的欢快激动情绪,是由于昨夜内宴受天皇、天后所赏,还是马上要去那少阳院绑扎花树。

昨日少阳院太监和主管宫女过来,说是皇太子妃喜生皇孙,明日天后鸾驾少阳院,要这边派婢娥过去,天亮前将彩纸花儿绑扎万年青树上,装饰成花树。这边选了一班聪明伶俐的婢娥,昨日赶制了百花,婉儿也在其中,今早由老宫女张氏领班前去绑扎,婉儿在张氏处稍等了一时,在选的婢娥都提前蹦蹦跳跳地赶来,也都特别的兴奋。张氏点数了名单,便抬着纸彩花,匆匆向东内奔来。一到东内少阳院,婢娥们就不声不响地动手系花,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为的就是让皇太子出殿时惊喜一番。

天渐渐明亮,花儿已在绿树丛中吐艳,果然鲜丽好看。婢娥们已经完成差役,领班宫女张氏再三催她们回去,她们就是磨磨蹭蹭,一会说花朵没系好,一会又说这两朵太近,找着借口多留一时。领班宫女是过来人,知晓这些春心萌动的姑娘是想见见皇太子,于是也由着她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