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荔枝的汉武帝
汉武帝第一次品尝到荔枝,大约是在建元元年,那一年他刚刚登基为皇帝。当时南越王赵佗献上了一些贡品,据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这贡品是两样,一样是鲛鱼——就是鲨鱼,另一样则是荔枝。
很难判断送到汉武帝宫中的荔枝是否仍旧新鲜,因为一直到唐朝,从岭南通过邮路运送荔枝到长安,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虽然杨贵妃喜食荔枝,而岭南的荔枝又比四川的味美,但唐玄宗仍然只能选择让四川涪州进贡荔枝,因为距离要近一半。
但是估计赵佗所进贡的荔枝,也不会是腌渍或者晒干后的,因为当时还没有进贡荔枝的先例,而通过腌渍或日晒来保存荔枝,应该是因为进贡的需要而逐渐发展出来的方法。总之赵佗为了讨好汉武帝必定是花了大本钱,鲨鱼还可以通过水箱慢慢地运去,而荔枝对保存的要求非常之高,而能保存的时间又非常之短(白居易《荔枝图序》: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因此赵佗必定是派出了大批的人马,一站一站将荔枝接力运到长安去的。
汉武帝得到这两样贡品,龙颜大悦,用葡萄和彩锦答谢了赵佗。
汉武帝对荔枝的兴趣明显要大于对鲨鱼的兴趣,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荔枝味美,另一方面或许也跟《列仙传》“有食其华实为荔枝仙人”的记载有关。众所周知,汉武帝对求仙一直都是锲而不舍的。因此他不仅下令岭南继续进贡荔枝,而且还建起了荔枝培育基地。那一年大汉帝国的军队击破南越,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汉武帝在上林苑建起了扶荔宫,把许多从岭南带回的植物都种在宫内,这其中就包括百余株荔枝。但荔枝畏寒,尤其是初生的荔枝,即便是在南方,到了冬天都要覆上干草以避霜寒。这样的植物在长安城自然无法成活,但汉武帝仍然坚持着不断种植,希望能够像培育葡萄和苜蓿一样在长安城培育出荔枝。
或许真的是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种活了一株,虽然这株荔枝既不能开花,更不能结果,但是毕竟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是这株荔枝后来竟然也枯萎而死,汉武帝大怒,便把负责种植荔枝的几十个守吏都杀了,而他终于也死了心,没有继续把荔枝种下去。而进贡荔枝的事情却是每年都要做的,直到东汉安帝时,才有一位官员(临武县长)名叫唐羌的,因为不忍看“邮传者疲毙于道”而上书一封,终于把进贡荔枝的事情停止了。
到唐朝时,还有一个老妇人,也差点儿因为荔枝而送了命。据宋人蔡襄的《荔枝谱》描述,唐末时,闽南有一株“宋公荔枝”,极高大,已有三百岁,果实虽小而味极美,当时是属于王家的。黄巢兵过境时,想把这株荔枝砍掉,王氏媪为了保住这株荔枝,就紧紧地抱着它,大哭着乞求黄巢的士兵让自己与这株荔枝一起死去。那些士兵大约是动了恻隐之心,既没有砍这株荔枝,也没有要王氏媪的命。这是很有些让人惊讶的,因为据史书所载,黄巢这些士兵,是不惮于掠人而食的。
杜甫自创五柳鱼
中国名菜中有不少与名人有关,如东坡肉、左宗棠鸡等,当事人多为美食家。而河南大诗人杜甫与四川名菜五柳鱼的关系却很特别,它是诗圣不经意间“一不留心”发明的一个杰作,堪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典范。
杜甫晚年在成都逗留期间,正逢“安史之乱”,眼看一时不能重返中原,只好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一座简陋的草堂——其实就是一间茅草屋——安顿下来。他在此写出大量佳作,草堂成了这位诗圣的“创作基地”。年过半百的杜甫一度经济拮据,生活十分清苦,常以青菜草果度日,当地人便叫他“菜肚老人”。茅屋亦不时为大风吹破,但杜甫却牵挂天下“寒士”。
当然诗人也有高兴的时候,一天杜甫邀几个朋友来草堂吟诗作赋。谈笑间不觉到了中午,他发起愁来:眼看要用午餐了,厨房却没有什么好菜,拿什么来款待自己的客人呢?着急间,正好家人从门前的浣花溪里逮住一条大鱼进来,杜甫心想,今天就请大家品尝这条鱼吧!
杜甫接过鱼,吩咐家人去打酒,想亲手来烹制。朋友们见他要亲自下厨做鱼,不觉惊呼道:“堂堂杜大诗人还会烹鱼,真乃天下奇事矣!”杜甫只好笑道:“等着瞧,我今天就给诸位烹出一道美味来。”他进厨房将鱼开膛破肚清洗好,就将鱼和佐料像往常一样放锅里蒸。他心里想,今天文友光顾,不能太随意了,发现身边还有几样青菜,便别出心裁取来姜、葱、泡辣椒、离笋、冬笋,分别将之切成细条,犹如柳丝,待鱼蒸熟后均匀撒上,又将甜面酱调成汁烧热后浇在鱼上。
见杜诗人把鱼端上桌来,客人便争着伸筷品尝,只觉味道鲜美,不禁异口同声大为赞叹,还纷纷好奇地问杜甫:“此鱼名何?”杜甫双手一摊呵呵大笑,于是大家嚷着要为其起个好名字。有的说“叫浣溪鱼吧”,有的道“称老杜鱼最合适”,杜甫见大伙如此赞叹,也就沉吟道:“这样吧,陶渊明是我敬佩的先哲,吾素慕‘五柳先生’之人品,此鱼覆有五种青丝,均似柳叶,不妨就叫‘五柳鱼’吧!”大伙觉得此名起得颇具诗意,不禁拍手称赞。这就形成一段“五柳鱼”的佳话,又凭借杜甫的“名人效应”,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成了成都坊间的一道名菜。
如今的川菜厨师在古老传说的基础上传承发展,施以精湛刀技,又增添火腿、鸡肉、香菇等辅料,制成著名的“白汁五柳鱼”,被视为川菜一绝。白汁五柳鱼色泽美观,外酥里嫩、鲜嫩清香,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之功,乃色香味俱佳的川中佳肴!
石曼卿嗜酒如命
宋朝有个文人叫石曼卿,爱喝酒,爱到什么程度呢?他在海州当个小官,有一次,好朋友刘潜造访,两个人坐在船上一边看风景一边喝酒,一直喝到半夜,菜早没了,酒也没了,舟在水上悠悠荡荡,石曼卿还没尽兴。这时船家说了,酒没有,醋倒还有一坛。好,就把那坛醋拿来,倒入酒坛中晃荡晃荡,两个人一直喝到天明,酒醋尽空。
石曼卿是个大才子,诗文、书法、绘画俱佳。“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是他的妙对。他一生耿介,胸怀磊落,绝不趋炎附势,且直言抗上,不畏权贵,所以难免不得志。
当时白酒还没有发明出来,石曼卿喝的是度数较低的米酒。米酒无论怎么个喝法,都要讲究情调。比如,不能一饮而尽,不能吸出声音……这种对喝酒姿态的讲究,令石曼卿十分难受,酒量大减,所以每有应酬的饭局酒事,他都避之唯恐不及。本来像他酒量这么好,皇上是很欣赏他的,给他在外交部门设个职位,专门陪外国人喝酒应酬,可算人尽其才。后来看他喝酒姿势不太符合主流审美观,这才作罢。
石曼卿喝酒有自己的喝法,他创造了三种高难度的酒戏,一种与客人一起披头散发,戴上枷锁绑上脚镣,边歌边饮,谓之“囚饮”;跟客人一起爬上树梢,一边高唱,一边迎风摇曳树枝而饮,谓之“巢饮”;还用稻草打成草绳,相互把对方绑缚起来,像只乌龟一样趴在地上,要喝酒时只管把头伸出去,喝完酒头又缩回来,谓之“鳖饮”。这几种喝酒造型,因富于创新精神,而被载入《梦溪笔谈》这样的畅销书中,一时被传为佳话。
以石曼卿的酒量,若是拿一个小酒樽浅斟细饮,就像老牛用一根吸管喝罐装可乐,忒不相称了。他的狂纵豪情,只有用酒坛和大海碗来盛。跟他一样有名的,还有叫刘伶的人,是“竹林七贤”的七分之一,他经常坐在鹿车上喝酒,手里抱着一壶酒一路喝去,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刘伶有句话名垂酒史:“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也亏得白酒那时尚未发明,要不然,以刘伶和石曼卿这样的喝法,怕是要醉死好几回了。
石曼卿最后果然死于酒——却不是醉死,而是渴死。宋仁宗爱他的才,劝其戒酒。石曼卿一听,感动不已,赌咒发誓再也不饮酒了,终因积渴成疾而卒。过去了很多年,欧阳修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怀念他,说:“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巨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
他发明的那些令人惊艳的酒戏,却已成为酒史上的浪漫绝唱,已经再没人问起。
附:石曼卿轶事
石曼卿有一回乘马游览报宁寺,牵马人一时失控,马惊走,石曼卿不慎坠马落地。行人见此,都聚拢来围观,都以为他一定会大发雷霆,把这个牵马人痛骂一阵。不料,石曼卿却慢悠悠地扬起马鞭,半开玩笑地对牵马人说:“幸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是瓦学士的话,岂不早被摔碎啦?”其风度胸怀如斯,令人敬佩。
苏东坡与美食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是文豪,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美食家。许多美食经他品尝后,由他妙笔生花地评点,以他的名字作为菜名而名扬千古。
苏东坡非常爱吃春季里的野菜芦蒿(又名蒌蒿、藜蒿)。1084年,苏东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任职,他特地取道今天的南京品尝芦蒿,后来,苏东坡多次路过南京,只要有机会就去食芦蒿,他对这种香嫩鲜脆,具有清火化淤功效的野菜极为赞赏,曾赋诗云:“初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苏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念念不忘蒌蒿,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起苏东坡与美食最有名的当然首推家喻户晓的“东坡肉”。东坡谪居黄州的时嗜食猪肉,并逐渐摸索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他在《食猪肉》里写道:“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也许就是最初烧制“东坡肉”的方法吧。
后来,他去杭州做官,传说因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过节时,当地百姓送他许多猪肉。而他却把五花肉切成大块,加葱、姜、酱油、料酒,慢火细焖,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分与每户,获得了很大声誉。从此民间便把这种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成为传统的名菜,与苏氏的诗词、品格一同流传至今。
就是苏东坡流传下来的诗文中,不仅对猪肉的独特烹制有着笔,而且对各种蔬菜的做法也多有记载。如他写道“地碓舂糠光如玉,沙瓶煮豆软如酥”,这是对豆粥的描述。有关应时的舂菜,他写道:“蔓菁缩根已生叶,韭菜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这其中他写了三种菜:一是“蔓菁”,又叫“芜菁”,可以鲜食或盐腌;二是“香荠”就是荠菜,荠菜蒸白鱼;三是“青蒿”,又叫“香蒿”,可以入药,与面制成“青蒿凉饼”,香滑可口。他还写道:“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形容芥蓝有香蕈的鲜美味道。
还有“东坡羹”。他有诗云:“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服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膻腥”。“东坡豆苗”。东坡曾写“豆荚圆而少,槐芽细而丰,点酒下盐酸,缕橙莛姜葱。”把豆苗嫩叶摘洗干净,用香油炒熟,放盐、酱、橙皮、姜和葱花,便是下酒的好菜。
另外,还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
东坡美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用料不高,加工不繁,粗中见细,化俗为雅。再加上东坡精美的诗文记载,更是增添情趣。
不可多得的美食家陆游
陆游不仅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诗作足有上百首,还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有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佳宴,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陆游的《洞庭春色》一词中,有“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陆游的诗词中,记录他会做饭(面)菜(羹)的诗句有“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味美得如同天上的苏陀(即酥)。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曰:“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由此可见,陆游很会烹饪,且爱烹饪。
正是因为陆游欣赏这些家乡名菜名点,所以当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要通过怀念家乡菜点来抒发他的恋乡之情,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的诗句。
陆游曾长期在四川为官,对川菜兴味浓厚。唐安的薏米,新津的韭黄,彭山的烧鳖,成都的蒸鸡,新都的蔬菜,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离蜀多年后还念念不忘。晚年曾在《蔬食戏作》中咏出“还吴此味那复有”的动情诗句,在《饭罢戏作》一诗中,他说:“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陆游到了晚年,基本吃素,他认为吃素既节俭,又可养生。他喜爱的素菜如白菜、芥菜、芹菜、香蕈、竹笋、枸杞叶、菰、豆腐、茄子、荠菜等。他还亲自种菜,而且几乎与荤菜绝了缘。他自谓这样节约,“不为休官须惜费”,“从来简俭是家风”。何况“邻家稗饭亦常无”,自己这样吃蔬食,也可“使胸中无愧怍,一餐美敌紫驼峰”。他尤其嗜食荠菜,常常吃得不肯罢休。此外,他对荠菜的做法也很讲究,主张采来便煮,确保新鲜,不加盐酪,突出真味。在评价薏米时,陆游有诗句云:“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陆游认为吃粥可以强身益气,延年益寿,他在《食粥》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他之所以能够活到八十多高龄,恐怕同他吃粥与晚年基本吃素有一定的关系。
陆游还提倡乡土风味,如“鲈肥菰脆调羹美,麦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又如“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陆游既精通吃,又善烹饪,而且懂得食疗对健康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难得的美食家。
李渔:简约派美食家
李渔(1611─1680),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字谪凡,号笠翁。李渔雅擅藻翰,通晓音律,不仅在小说、戏剧创作方面有丰硕的成果,尤其在戏曲理论方面有极深的造诣,今人誉之为“东方莎士比亚”,而且他在饮食方面也有许多精辟独特的见解。
李渔的饮食观集中在《闲情偶寄》一书中。与别的美食家不同的是,李渔既不像袁枚那样精于美食,也没有记载很多的美味佳肴。值得称道的是他他对饮食超人的见解: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
重蔬菜。李渔提出“肉不如蔬。”李渔认为蔬菜之美体现在清、洁、芳馥、松脆上。他说:“声音之道,丝(弦乐)不如竹(管乐),竹不如肉(歌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