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夏天,一位来自马塞诸塞州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小伙子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七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
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一写就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着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青年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
他如期而至。
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
“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
“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
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
从此以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