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艺术与电视艺术美学的合法性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在广播影视界爆发的一场学术争论是:电视是不是艺术?电视艺术有无建立自身美学的必要?
这股争论风先从电影界吹起。1980年第一届全国优秀电视剧奖(“飞天奖”前身)评出了一等奖获奖剧目《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随之第二届又评出了一等奖的单本剧《新岸》(丹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合拍)。
《新岸》标志着年轻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在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它不仅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广度,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方面,达到了新的审美水平,而且在电视剧镜头语言的探索创新方面,也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电影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电影界陆续发表了一批探索电视艺术特性和电视艺术美学方面的文章,大体上都是持肯定观点的。1981年第4期《世界电影》杂志发表了邵牧君先生的一篇持否定观点的文章——《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认为:“一些仿佛是探索电视艺术特性的文章,实际上只是说了电视表现的技术特点,并无美学意义可言……至少就电视的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把它作为一种新艺术的诞生来礼赞,似乎还嫌为时过早。”顿时在影视界掀起轩然大波。当时,接近邵牧君先生这种观点的还有四篇文章。一是张瑶均的《影视美学系统观》,发表在《电影艺术》1986年第8期,文章提出了“同质异量”说,认为“影视是同一门类艺术,没有质的区分,但有量的差异”。
两者具有一种相同的“系统质”,影视“是同质异量的艺术”。二是韩小磊的文章《试论电视剧(故事片)的文化特征》,连续刊登在《中国广播电视》1986年第9期至第12期。他认为:“电视与电影同属影视文化,在社会的文化体系里,它们有着影视文化的共同性又存在差异性”;“在影视艺术中要把电视与电影在美学体系上分开,创造独立于电影之外的电视美学体系,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三是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电视剧艺术》上发表谈电视剧艺术的两个问题,《中国广播电视》1986年第7期以文摘形式摘登了他的看法:影视都属于视听艺术,两者在美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四是钱海毅的文章,题目是《电视不是艺术》,刊登在《当代电视》1987年第4期,顾名思义,论点是:电视非艺术也。
与上面的文章相反,持肯定观点、主张电视有独立美学品格和自己的“个性”的,有如下专著和论文:一是王维超先生的专著《电视剧初探》,书中指出:“电视剧不是电影,更不是广播剧。它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张凤铸在1983年发表了《电视剧的欣赏和创作浅谈》,继之又发表了《博取广纳,自成一体——电视剧探讨之一、之二》和《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电视剧理论与实践管窥》。他认为:“电视剧,顾名思义,就是电视的剧。它不是舞台剧,也不是银幕上的剧,而是荧光屏上的剧……既要博取广纳,为我所用,又要独辟蹊径,走自己的路,逐步形成自己的美学体系”;“只有发挥电视艺术独特的个性,以其所独有的一套描写表现手段表现出耳闻目见的世界多样性,才经久不衰,青春长驻。电视剧既不向话剧靠拢,也不向电影靠拢,要经过实践和研究,探索出电视剧自身的道路”。蔡骧、朱汉生等同志在1986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部召开的“电视剧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也是持此观点,强调“电视剧理论研究要以我为主”,“寻求电视剧的个性”。
王迪教授的《在比较中认识自己》一文认为:“我们可否提出这样的课题来加以研究,如电视剧照相本性、电视剧蒙太奇,就是说,我们不仅将电影本性融入电视剧之中,更重要的是寻找有别于电影的电视剧的美学特点。”如荧屏感问题,“尤其是屏幕小和观看者的家庭氛围。因此,室内性应该被认为是电视剧的总的特点;而且从这里出发,可能出现电视剧独有的种种特点。”钱世梁的《电视剧审美感受的特殊性》一文认为:舞台剧和电影是群体化情感体验,而电视剧的情感体验则是个体化的。作为审美主体——电视剧观众,是在非常现实的环境中观赏电视剧的;作为审美客体——电视剧,又是穿插在新闻、体育、教育等许多非常纪实的节目中播出的。这就迫使电视剧的编导要十分注意电视剧的真实性与现实感,加强电视剧对于电视观众的亲近感和亲切感,以此来缩短电视观众因情感体验的个体化所造成的心理距离。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广播电视艺术作品(节目)的丰富和提高,特别是广播剧、电视剧、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等艺术形式日益深入人心,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以及广播电视艺术论著的相继问世,这场争论逐渐得到共识,即电视既具有艺术的品格,也有必要和条件建立自身的美学。许多电影艺术家和电视理论家纷纷介入电视,从事电视剧创作和电视艺术理论研究。
三、自成一体的研究———成熟期(1990年至今)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在经历自发、自觉两个阶段的积累之后,逐步有了一些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出现并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丰硕的成果。
1988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电视节目制作丛书”,它是“国内第一套电视专业的丛书”,由任远的《屏幕前的探索》,李兴国的《摄影构图基础》,钟大年、王桂华的《电视片编辑艺术》,宋家玲的《电视剧艺术论》,刘恩御的《电视色彩学》,温化平的《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赵凤翔、徐舫州的《文学与电视》,任金洲的《电视摄影基础》,高廷智、李近朱、郝俊兰的《电视音乐与音响》,丁海宴的《电视编导的智能构成》,叶家铮的《电视传播的艺术》,高鑫的《电视剧的探索》,毕根辉、马百山的《电视摄制技术》,王纪言的《电视报道的艺术》,李平云的《电视摄录手册》,朱羽君的《电视画面美学》等18种组成。此外还有杨田村的《电视剧作艺术》、周华斌主编的《文艺基础论集》、张凤铸主编的《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办公室编辑的《全国广播电视获奖论文集》、当代中国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上、下)、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编的《广播电视论丛》(上、下)等。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发展之概貌。
1990年9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编委会编辑的《中国广播电视学》正式出版,主编是阎玉,副主编是何大中、赵水福、白谦诚,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该书除导言、绪论外,分为40章,由26位专家、学者执笔写成。全书以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为中心,包括“总论”、“广播节目系统”、“广播电视节目要素”、“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电视的传播者和受众”、“广播电视的立法和管理”八编,力求从理论上阐明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并初步建立起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被公认为广播电视的母学,奠定了广播电视有“学”的学术地位。此外,它对中国广播文艺和中国电视文艺也均有专门论述,从而为它的子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创立和完善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1990年3月8日,在天津揭晓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获奖作品有《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集体编著)、《播音发声学》(徐恒著)、《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著)、《播音基础》(张颂著)、《中国电视概述》(壮春雨著)、《荧屏前后》(裴玉章著)、《实用广播语体学》(林兴仁著)、《电视节目制作》(钟大年著)、《国际广播探析》(赵水福著)、《奋蹄集——关于广播影视的若干思考》(何光著)等,它们代表了广播电视某一学术领域的水平。
1990年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结果表明,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人员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广播电视艺术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留下了开拓者的脚印。
1990年,《电视文化学》(田本相著)、《论播音艺术》(张颂、乔实著)、《广播电视学术论文选》(钱海骅、李崇尧主编)、《话说电视节目主持人》(全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编)以及译文《电视与艺术》(〔苏〕瓦尔唐诺夫著,林明虎译)、《艺术电视》(〔苏〕尤·鲍列夫著,李邦媛译)、《史诗的电视》(〔美〕约·菲克斯等著,田民译)、《电视剧导演艺术》(〔苏〕叶·谢·萨巴什尼科娃著,方造译)等相继得以出版。
1990年5月,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电视文化丛书”,其中《当代电视剧文论选》和《电视剧审美特征探索》等,触及电视剧的艺术理论和美学问题;王朝闻为该套丛书所作的代序《彼此彼此》和阮若琳的《九届“飞天奖”后的回顾与思考》都讲到电视剧的“理论工作远远赶不上事业的发展”,存在“理论贫乏的严重问题”,提出要研究“新兴的电视艺术”。丛书中还有纪令仪的译著《电视表演》,译自美国的詹姆斯·辛德曼、拉利·克尔克曼的原著。
1991年,学苑出版社出版了由王云缦等主编的《电视艺术辞典》,有“电视文化”、“电视艺术美学”、“电视评论与欣赏”、“电视传播学”、“电视比较学”、“电视心理学”、“电视符号学”、“电视色彩学”、“中国电视剧”、“电视文艺”、“外国电视艺术”等分类栏目。其中“电视艺术美学”词条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电视艺术辞典》认为:“电视艺术美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宽阔,尚待开拓。电视艺术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既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也不能眼高手低,消极等待。当前电视艺术美学应在电视艺术的特征与形态、结构与功能、媒介与机制、思维与形式、创作与欣赏、制作与队伍、风格与流派、观念与心理、真实与假定、画面与声音、评论与比较、功能与潜能、当代形态与审美走向、创作论与形式美、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等问题作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研究,从而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当代人的正确的电视艺术审美观。”
此后,有关电视美学和电视艺术理论的著作、论文等陆续出版或刊载在国内的一些报纸、刊物上。当时的广播电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已有《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影视》、《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声屏世界》、《音像世界》五种。此外还有《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南方电视学刊》、《当代电视》、《大众电视》等刊物。截至1992年,全国广播电视类刊物共计64种,省级以上广播电视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近30个,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会员及直属专业研究委员会共计80多个。以1992年3月上旬在江苏常州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研究工作会议”为起点,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专题的学术研究活动此起彼伏,纷至沓来,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一年中发表的理论性、学术性文章、专论就有150多篇。
20世纪90年代初,由刘树林、王春荣、李泱主编的“电视文艺丛书”共九册,包括《电视文艺学》、《中外电视名剧选评》、《电视编剧学》、《电视导演与表演》、《电视观众学》、《电视美学》、《电视鉴赏与评论》、《台湾电视艺术研究》、《香港电视艺术研究》,撰稿者大部分是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会员,他们分别在全国各文科大学、院校担任文艺学、影视学、写作学等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这套丛书“力图从电视艺术的多个领域系统研讨它的发展轨迹和衍化规律”。
此外还有严士俊主编的《广播文艺与文艺广播》,张凤铸著的《音响美学》,刘隆民著的《电视美学》,陈为良、孙沛然主编的《电视与文化论丛》,曾凡安主编的《中国广播剧》,黄望南主编的《黄一鹤的电视艺术道路》,张讴著的《世界电视史论》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视业务系列丛书”,由马棣麟的《摄影艺术构图》,迟进军的《电视摄像》,黄亚安的《电视编辑》,陈振良的《电视照明》,徐德仁、施天权的《时代的明星——电视节目主持人》,施天权、高冠钢、陆卫华的《当代世界广播电视》,施天权的《广播电视概论》等教材组成。
1993年是中央电视台建台35周年,中央电视台编委会出版了一套电视丛书。这套丛书涉及电视门类的多个方面,共12种,其中《电视文艺论集》(沈纪主编)、《电视剧论集》(陈汉元主编)、《电视声画论集》(洪民生主编)、《中央电视台简史》(于广华主编)等都丰富了广播电视艺术理论宝库。同年还出版了孙宜君著的《文艺传播学》。
1994年,由张凤铸主编的《中国广播文艺学》出版,该书是首部系统研究我国广播文艺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理论著作。同年,钟艺兵主编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出版,它是我国第一部以较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叙述从1958年至1993年的35年中,中国电视艺术发展轨迹的理论著作。同年还出版了赵玉明、王福顺主编的《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它是由北京广播学院主持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广播电视专业百科全书。随之,《中国播音学文集(第一集)》(王振堂主编)、《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张讴著)、《电视美的探索》(胡智锋著)、《现代传播艺术》(胡志毅著)、《电视艺术的观念》(丁海宴著)、《电视艺术哲学》(苗棣著)、《论精品战略》(张君昌著)、《节目主持人艺术通论》(陆锡初著)、《形象设计》(孔德明著)等陆续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