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死了,自然就轮到副统帅高仙芝了。边令诚对高仙芝还是有几分忌惮的,所以前去宣敕的时候,特意带上了一百多名陌刀手。高仙芝跪地听宣后,立刻被绑赴刑场。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的某一天,潼关上空乌云漫卷,朔风怒吼。数万唐军将士被召集到刑场周围,奉命在此观刑。此时,距离安禄山起兵刚刚一个多月,可潼关以东的大片国土、包括东都洛阳已全部沦于叛军之手。15万范阳铁骑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其前锋已兵临潼关城下,率部驻守潼关的是大唐帝国威名赫赫的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然而今天他们即将被斩首,原因竟是因为被宦官监军边令诚一再索贿而不成,反而在玄宗面前污蔑他们贪污军饷,以及擅自退守潼关。刑场周围,绣有“高”字和“封”字的军旗在大风中猎猎飘扬,发出阵阵裂帛似的声响。随着一道森寒的刀光闪过,第一名钦犯脑袋落地。不久,第二名钦犯被押了上来,看到封常清的尸身,高仙芝顿时悲从中来,大声说:“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言罢,三军将士便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喊冤声。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的时刻,高仙芝对着封常清的尸体说:“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言毕被杀。
其实,从安禄山悍然发动叛乱的那一刻起,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剧就已经注定。因为在盛世迷梦中浸淫日久的玄宗君臣以及军民们,根本不具备丝毫的抗风险和抗挫折能力。所以,当盛世的美丽面纱被安禄山剥落殆尽,乍然露出苍白虚胖、萎靡孱弱的真实面目时;当歌舞升平、繁华富庶的太平图景被生灵涂炭、山河破碎的惨象彻底取代时,惊骇万分、恼羞成怒的唐玄宗必然要抓几个人来背这口既难堪又沉重的历史黑锅。换言之,总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总有人要为皇帝的错误买单!只能说高仙芝和封常清实在是时运不济,因为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出了一个在军事上极为正确,但却政治上极为错误的选择,所以注定要成为牺牲品。
唐玄宗的这一错误处置不仅自毁长城,还引起了军心的动摇,也使大唐丧失了两员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叛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战场形势上看,封常清退保潼关的战略是十分正确的,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唐军坚守潼关,叛军久攻不下,加之战线过长,粮草供应不足,日久必然自乱阵脚,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