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邓小平和他的时代
23155000000023

第23章 邓小平理论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及邓小平理论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邓小平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而有效的成果。邓小平“三起三落”传奇般人生经历和他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20多年来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对于帮助人们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

1.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

第一,起始阶段。对邓小平理论及其对实践的积极作用予以认同和肯定。

从1975年邓小平整顿工作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讲话,对于结束“文化大革命”,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邓小平文选》(1975-1982)、《邓小平文选》(1935-196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增订本。我国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研究渐趋深入。学者们普遍认为,1975年的经济整顿工作是邓小平理论的酝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政治思想和理论的成熟阶段,其间邓小平反复阐明党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并提出一系列与此相适应的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得到全党普遍认同和接受。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系统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已经形成。

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全面具体地得到展开,邓小平理论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但这种初步的研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推动邓小平理论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展开阶段。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邓小平理论研究逐步展开和深化。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并且确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发展的一系列科学观点,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以此为标志,邓小平理论研究进入了系统化研究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邓小平理论研究进入深化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研究随之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系统论述了这个理论的科学意义及其内涵,要求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党的十四大以后,全国学术界、理论界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掀起了又一个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热潮。1993年、1994年、1996年在上海、北京、北京召开的三次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是最重要、最具影响的,这三次研讨会使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研究更加系统、更加深入。

综观这一时期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已成为社会主义中国走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经过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这期间成果丰硕,见解深刻。

第三,繁荣阶段。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进入全方位、系统展开阶段。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完成了对邓小平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评价,这是十五大的历史贡献。党的十五大以后,邓小平理论研究在各个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普遍展开,邓小平理论研究由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江泽民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一文中指出:“学习邓小平理论,既要坚持它的基本观点,又要通过实践使它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态度。”江泽民的论述引导广大学术研究工作者深入思索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一系列思想、经济、政治实践,主要表现为理论、实践和研究三者发展的统一性。邓小平理论研究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中介,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广大研究工作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其研究成果丰富和全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同样凝聚着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智慧。邓小平理论研究由于有着正确的理论指导,紧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因而充分发挥了对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导向。

2.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概况

20多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在“九五”期间,国家社科规划办就确定了一批有关邓小平理论的重点研究课题,组织众多的专家学者,进行集体攻关。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陆续出版发行。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迄今为止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

(1)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一定指导意义的研究性、理论性著作。随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已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其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展,全国出现了一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精品。如郑必坚、龚育之编写的《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江流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2001年青岛出版社出版)等。此外,一大批个人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其中有不少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如张乐岭、樊瑞平主编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一书,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既科学地评说了毛泽东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功绩,又着重论述了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2)学术论文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论文数量多、内容广泛。党的十五大以来,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发表1000多篇文章,北京、四川等12省市的研究基地发表了近5000篇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至2002年已发表的宣传性文章及学术论文近2万篇。

(3)涵盖不同科学领域的综合性的研究专著和专题性研究专著、系列丛书、专题研究论文集,适应不同层次教学的教材,帮助人们学习、宣传、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大型工具辞书,展示邓小平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画册等,以不同的形式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其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

第二,研究队伍形成规模。全国理论界、宣传界、学术界都有一批专门研究人员,已经形成了包括专业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党校和高校以及部队院校教学研究人员、各级党政干部在内的宏大的研究队伍,并且这一专业队伍不断扩大。他们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展开对邓小平理论的广泛学习、宣传和研究活动。

第三,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专门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中心和学术团体。目前,中宣部直接领导的邓小平理论基地共有七个。除此以外,许多省市理论宣传部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高校纷纷建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或研究会。这些研究中心和研究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全国性重要报刊上,发表许多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文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网站开通。2003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重庆市委举办了邓小平研究述评学术讨论会,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邓小平理论、生平的研究状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上述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会议,对新世纪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涉及众多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军事、统一战线、外交及党的建设等多方面。有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等重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达到相当深度。

第五,研究方法多样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方法明显增多,已不再是一些简单的类比,而是深入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理论创新和重要理论创作之间的比较,强调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来指导研究活动,要全面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已突破了以往的文献整理法、解释学方法,而转向分类扩充研究方法和开拓创新方法。

总之,邓小平理论研究,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的高度和力度,还是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等多方面,都获得了巨大进步,所产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十分丰富。

(二)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研究在重大问题上的主要成就

邓小平理论研究,历经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风雨砥砺,终成一大专门学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1.科学地阐述和研究邓小平理论发展历史起点及其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在领导改革开放14年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科学论断以来,学术界就掀起了关于“发展史”的研究高潮。但学者们对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及其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等问题,却始终存在着分歧。

关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问题,国内学术理论界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目前还存在不同观点。学者们充分肯定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过两次探索,其交界点即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兼顾了邓小平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活动,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有的观点认为,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或是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这种观点很明显是以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要线索的,这已经不属于邓小平理论诞生起点问题,而是历史渊源。有的观点认为,1975年经济整顿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但其毕竟是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时对改革的酝酿。这主要是以邓小平个人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为主要线索的。因此,正确界定邓小平理论诞生的起点,对于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确区分邓小平理论与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对于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思想理论界十分重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的研究,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同时,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包含了三重关系:纠正、继承和开拓创造。

进入新时期以后,学术界在这两个问题上确实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工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学者们特别注意以新时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依据,来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这样几个历史关节点上,达成了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及其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的共识,澄清了过去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

2.科学地研究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思想基础和方法论的特征

邓小平虽然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但在对国内外各种重大问题的理性思维中却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的辩证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是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的基础。邓小平理论的辩证思想更多的是以谈话、讲话形式出现的,却蕴涵了十分深邃的哲学思想,其主要表现:缜密的系统思维,独特的矛盾思维,全面发展的思维和敏捷的政治思维,等等。

学者们在探讨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时,着重研究了新时期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这条思想路线非常准确、非常集中、非常鲜明地概括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方法论的特征,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现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根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我们党提出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且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如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等等,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这一思想路线方法论体现了坚持客观与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观点,全面发展观点,而且提倡说实话、办实事、重实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观点。因此,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没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3.多角度、多层次地阐发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理论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不是邓小平刻意将自己的理论构建成一个体系,也不是邓小平从事理论研究的自然结果。因为邓小平毕竟是一位战略家和政治家,而不是一位专业理论家。但是,他根据自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深刻理解,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思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阐明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探索解决各种新问题的答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并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概念表达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邓小平理论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一个理论应当有一个形式上的系统体系。它的理论体系没有明显地、现成地摆在我们面前,而是要人们在深入学习、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来。完整地、准确地表述这个科学体系,成为研究邓小平理论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尽管学者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就构建这一科学体系的总体结构而言,大体上是一致的。学者们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多方面,是一个相当完备的科学体系,但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形成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及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等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的逻辑趋势,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是掌握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现实要求。

(三)邓小平理论主要领域的研究

1.关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理论界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认证;二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构筑及其结构;三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其中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观点最多,争议也最大。首先,对于怎样构筑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理论界有各种不同观点。有的论者以党的文献中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和论述为直接依据构筑其理论体系,主要依据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概括的九条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中概括的16条;有的论者用邓小平理论的现有概念构筑其理论体系;有的论者则通过确定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或核心来构筑其理论体系。其次,对邓小平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划分也存在不同的划分方法。主要有“基柱划分法”、“层次划分法”、“部分划分法”和“子系统划分法”。“基柱划分法”有“一基二柱”和“一基四柱”两种观点。持“一基二柱”观点的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基石,改革观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两根支柱;持“一基四柱”观点的学者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支柱。“层次划分法”是用分层归纳的方法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分成不同层次,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四层次说”等不同观点。各个层次说内部也存在不同观点,普遍地认为,“二层次说”分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层次;“三层次说”分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主题在社会生活各个基本领域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三个层次;“四层次说”分为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石、理论主题和基本观点四个层次。“部分划分法”有“两部分说”、“三部分说”、“四部分说”等不同观点。持“两部分说”的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包括“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两部分;持“三部分说”的学者认为包括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九条中的第三条到第八条的内容和在中国的一切地域内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三部分;持“四部分说”的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应该包括思想路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基本路线四个部分。“子系统划分法”把邓小平理论体系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意义、基本含义和特征、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方面。其中,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理解,理论界存有不同观点。对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研究,有三种观点:一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且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存在的社会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阶级矛盾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一种观点认为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阶级矛盾的存在和转化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可能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腐败等问题当作社会主要矛盾来抓。相应地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研究,也存在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一种观点认为在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也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实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进步。笔者认为,对根本任务研究的不同认识会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导方针的确立趋于统一,即要努力实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进步。

3.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研究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研究,从本质论的渊源和形成过程、本质论的内涵和特点到认识本质论的出发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途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等不同领域都有涉猎;从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的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形成机制以及公有制是否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等不同层次的问题都有过探讨。可以说,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研究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最多的部分。其中学者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含义的理解争议较大。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种观点:第一种是“核心说”,认为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必须首先抓住它的核心内容。有的论者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有的论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第二种是“手段目的说”,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的。第三种是“效率公平”说,认为社会主义能比资本主义更快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效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第四种是“有机联系说”,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五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第五种是“价值功能说”,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最大的功能和价值。第六种是“全面把握说”,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除通常说的五方面外还应包括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的领导甚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相应地,学者们对公有制、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又集中进行了研究,观点较多,争议也较大。

4.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研究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改革理论的提出依据、形成过程及其意义、改革理论的基本内涵、改革得失的评判标准、改革与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改革的途径和模式以及改革的风险、成本和代价等方面展开的。其中对改革理论的基本内涵、改革得失的评判标准、改革开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等相关问题的讨论比较集中,分歧也较大。如关于改革得失评判标准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是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思想,认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比社会主义制度更根本的标准,改革只能用生产力标准,而不能再用其他的标准和前提条件去评判,因此认为不要争论改革是姓“资”还是姓“社”,这样做实际上是否定了改革开放。第二种观点认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不单纯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还应以改革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去衡量。并认为改革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和前提,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因此,改革必须问姓“资”还是姓“社”,改革得失也必须用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去评判。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改革观。

5.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研究

理论界主要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对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否应当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争议较大。对这个问题的争论首先表现在对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上,有的论者认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不相容,因为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能成为真正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有的论者认为公有制企业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与市场经济不冲突。因此,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应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也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充分保持和发挥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主导作用,并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应让位于非公有制经济,应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非国有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有的论者就明确提出,应当以公营经济为基础、民营经济为主导,主张民营经济主导化。对该问题的争论,恐怕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而日趋激烈。

6.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研究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研究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目标和内容,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相互关系等。其中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的研究,学者们从对两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谁主谁次的争论逐步达成共识,即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应当全面协调发展,任何一方不可偏废。另外,有学者指出对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以及现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研究则是目前和以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四)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

1.对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的研究将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邓小平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着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一直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入21世纪,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因此,如何运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思想武器,指导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首先,深入邓小平理论研究指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特征之一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比如,由于我们底子薄,基础差,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存在效率低,资源优化配置不充分,科技含量不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差等弊端;再比如,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已经比较富裕,而另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仍很贫穷,贫富不均现象日渐严重。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并结合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更多更好的途径和方法会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以及共同富裕理论等。还有学者指出,今后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研究方法也会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角度拓展到现代经济学角度,不光把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作为理论经济学去研究,而且会更注重这一思想的应用经济学方面。其次,深入邓小平理论研究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确保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在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仍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碰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如何坚定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如何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建设氛围;如何激励人民奔小康的干劲和斗志等一系列事关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问题都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解决。因此,进一步全面准确地研究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现阶段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研究内容会集中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社会环境以及怎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上。再次,深入邓小平理论研究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是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在所处历史方位和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也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有学者指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内容将包括邓小平的党建理论、反腐倡廉理论、民主法制思想、领导思想以及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等问题。

2.对邓小平理论新发展的研究将成为理论界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面对两个根本性转变、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情况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现阶段中国实际和国际形势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突出地表现在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基本方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新发展的研究将是今后邓小平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新发展的研究内容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创新、公有制内涵外延的重新界定、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经济产权制度、公有制企业制度、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等;关于邓小平政治理论新发展的研究内容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依法治国方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与邓小平理论的比较等;关于邓小平文化理论新发展的研究内容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以及怎样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等问题。理论界认为,对这些新的发展内容的研究,不仅能够指导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而且也会使邓小平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另外,还有学者提出,要想对邓小平理论新发展的研究有所作为,必须在研究方法上作出重大变革,要运用历史、理论和现实辩证统一的方法,同时还要把邓小平当作杰出的历史人物,而不仅仅是党的领导人物来看待。

3.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其他发展趋向

有学者指出,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综合性研究会进一步加强,包括对邓小平理论本身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结构性问题需要探讨,要解决人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同问题,对邓小平理论还要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和发展。对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构想的探索和评析也会为理论界所关注,包括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价值取向、动力和道路构想的研究。同时,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思想的比较研究也将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这种比较会涉及他们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法律思想乃至他们的个性等各个方面。

[许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