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月,郭沫若在他大哥的支持下,东渡日本,开始了他10年的留学生涯。
到日本后,他在东京找到了一间乡下农民的房屋住了下来。他将大哥给他的一根金条换成了365元日本币,还了友人垫付的路费100元,置办生活用品、书籍杂物又用去了80多元,只剩下180元。大哥曾对他说,只有这一点支持,如他能在半年中考取官费学校,这点钱还勉强够,如考不取,只有回国。沫若想,拼命也得考上官费,考不上,我就跳进太平洋。
从到日本的第一天起,他一面拼命用功,一面在生活上精打细算。他计算着每月只能用30元,其中房费15.5元,烧煤费3元,补习日语费用5元,往返神田日语学校的车费还要1.5元,如果再加上洗澡、理发费用,再吸点烟、喝点酒,那就连吃饭钱都没有了。不能这样,房费、煤费、日语补习费都不能省,只有在其他费用上节省。他决心步行去补习日语,万不得已不坐车,洗凉水澡,一月理一次发,在理发摊上理,不吸烟,不喝酒,不看戏,不逛公园,早饭两大片面包,一杯牛奶,中晚各是一小甑饭,一盘蔬菜,一小碟咸菜。第一个月下来,他用去了27元,心里有了一个底。
这种俭朴的生活,郭沫若自出生以来从未尝过。从前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荤不下饭的生活没有了。现在不仅不能吃十分饱,而且事事都得自己操持。开始,他真受不了,曾偷偷地流过不少泪。但是,当他一想到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一段话,他便咬牙坚持下去。他曾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
不苦不勤,不能成业,男前在国中,毫未尝辛苦,致怠惰成性,几有不可救药之撷。儿自今以后,当痛自刷新,力求实际学业成就,虽苦犹甘。
他说到做到,日又继夜地拼命苦读,补习日语,补习数学,补习自然科学常识,每天只睡四五小时的觉,两眼充血,几次眼球上毛细血管破裂,白眼球变成红眼球。同室的中国同学杨伯钦劝他注意休息,否则将难以坚持到底。可是,沫若一心想的是,无论如何也要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考上官费。他笑对杨君说:“不要紧,我身体顶得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个月的刻苦学习,7月,他终于以名列第七的好成绩,考进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预备班,取得了官费入学资格。同乡的杨伯钦、吴鹿华都向他祝贺,称赞他了不起。说像他这样仅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考上官费,真是史无前例。
郭沫若本来喜欢文学,但那时“富国强兵”的口号,深深地打动了每个青年,都想学一些实际的学问,使国家富强起来,不受人欺侮。对于文学普遍有一种厌弃心理。沫若的大哥也不主张沫若学文科,而沫若自己又厌恶法政、经济。对理工科,他又认为自己的自然科学基础差,尤其对于数学更有一种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选择医科。他大哥这时也竭力主张他学医。他写信告诉他父母说:“医学一道,近日颇为重要。将来学成归国,做一个跑道医生,背着药囊,走遍全国的乡村,专门替贫苦的人们作义务的治疗。”实际上,他内心仍然倾向文学。
沫若在进入高等学校后,拦在他面前的又是一道德文关。因为,那时日本的医学完全是德国流派,教科书也是德文版,不通德文不行。前一段,沫若用了半年时间通过了日文,现在又面对德文这个拦路虎。他是一个极端好强的人,永远不甘落后。于是,从1914年下半年起,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冲刺。他哪儿也不去玩,除了宿舍、饭堂,便是教室、图书馆,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第一学期下来,德文成绩不算太好,但总成绩却排名全班第五。第二学期预科毕业考试时,他不仅德文过了关,而且总成绩跃居全班第三名。
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条款,逼迫中国政府接受,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5月7日,日本政府竟然下了最后通牒,限在24小时内答复。郭沫若闻讯后热血沸腾,决定与友人连夜回国要求政府不要妥协,甚至作好了参军的准备,如果中日开战,他将立即投笔从戎。他愤然写下了一首七律:
哀的美顿书已西,冲冠有怒与天齐。
问谁牧马侵长塞,我欲屠蚊上大堤。
此日九天成醉梦,当头一棒破痴迷。
男儿投笔寻常事,归作沙场一片泥。
但当他抵达上海时,获知袁世凯已经屈从了日本的无理要求。他独步在上海街头,一时不知何去何从。他记起了曾子的一句话:“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决定还是重返日本求学,武装自己,以图将来。
由于用功过度,他渐渐感到精神不济,睡眠不好,吃饭愈来愈少,身体急剧消瘦下去。他常常精神恍惚,夜间不断做恶梦,记忆力衰退,常常读了后页忘了前页。他还出现了心悸,即使缓步慢行,也感到胸部震痛。他从医学常识中知道,这是一种极度的神经衰弱症。他由恐惧感到悲观。心想,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官费,又好不容易通过了预科考试,却得了这种病。后面的高中三年、大学五年又怎能坚持下去呢?即使勉强学下去,不是留级便是开除,到那时又有何面目去见大哥,去见父母?去见祖国?与其将来受辱,还不如干脆去死。自杀的念头,一次次涌上他的心头,但又总感到这样去死实在太冤,还是等到最后留级或被开除时再去自杀。他这种消极悲观情绪,和那种不甘轻生的念头,时时在他的头脑中打架。他愈是这样焦躁,神经衰弱症愈是不能好转。他气恼、悲观,时时在无人处痛哭。
这年9月的一天,他无意间走进了东京一家旧书店,忽然他看到书架上有一部《王文成公全集》。他知道这是中国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一部书。他随手抽出了一册,一翻开,赫然一首《泛海》诗跳进了他的眼帘: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他首先被前两句触动了。于是,他便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原来这是王阳明36岁时写的一首诗。那一年,他因触犯了朝中阉宦刘瑾八虎的虎威,被谪贬为龙场驿驿丞。就任途中,刘瑾命人追杀他。王阳明逃到海上,又遇上了大风浪,桅摧橹折,船差一点被打沉,后来竟被风浪吹到了福建海岸,王阳明才得以脱险。上面这首诗就是写他在海上遇到大风浪时的心境。
郭沫若想象着王阳明那时的情景:头上是明静的月夜,周围是险恶的波涛,一叶孤舟在汹涌的波涛上和死神搏斗,而舟上的王阳明心性却异常平静,他视凶险犹如浮云之于太空。这是何等沉毅的大勇!他由此联想到孔子在陈绝粮,却倚树而歌的情景;耶稣在海船上遇飓风,而喝令风浪停歇的神情。他想这都是仁者、智者在艰难险阻中,净化自己,扩大自己,征服自己,体现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气魄。想到这里,他顿感自己非常渺小,遇到身上这样一些小病,就消极悲观,痛不欲生,这比起他们来,真是惭愧无地自容。在书中他看到王阳明30岁时患了肺结核病,他也曾萌生厌世的念头,后来他在四明山的阳明洞中静坐,打破了名利关,与病魔搏斗,与死神搏斗。他做到了内外不悖,出入自由,安身立命,实现了他的人生意义。沫若从王阳明身上体会到,要达到那种境界,入手的工夫就是“静坐以明知”,“磨炼以求仁”,努力于自我的完成与发展。于是,他便学起了静坐,去除杂念,潜心默坐,每次30分钟。
沫若坚持这种静坐方法,半月以后,他的睡眠逐渐加长了,梦也减少了,心跳过速也渐渐平和下来。
就在这时,他又认识了安娜,爱的雨露,更使他这株萎顿的禾苗获得了复苏的生命。1916年冬天,安娜来到了冈山,他们同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