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23272400000001

第1章 苦苦求索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了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寻找真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洪秀全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第二年全家又迁居到县城西南的一个叫官禄□的村庄。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也比较便利,离广州城不过90华里左右,来去很方便,信息也较灵通。

洪秀全7岁进入村里私塾读书,学习传统课目——《四书》、《五经》等,但他不满足于此,喜欢另外读一些中国历史和奇异书籍,喜欢听出洋归来的人讲海外的事情。他天性聪明,想象力丰富,在孩子群中是出众的,博得乡亲们和塾师的赞许鼓励。

1828年,16岁的洪秀全去广州第一次参加府试,期望走科举之路而立身成名。结果名落孙山。他于是回家帮父兄种地,又被一个同窗学友邀请伴读1年。18岁时,族人聘他为塾师。教学之余,继续攻读科举考试之书。可是,7年攻读之后,1836年第二次在广州科场考试,依然落榜。这对志在必得的洪秀全来说是个沉重打击。但此次广州之行发生的一件事却对他以后的生活发生了深远影响。那是他漫步广州街头时,第一次亲见外国传教士在路边讲演,并且得到了其散发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但当时因心情烦闷,洪秀全并未细读此书。

1837年春,他第三次去广州应试。初试时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倍增,谁知首榜公布就被淘汰了。巨大的精神刺激使他生起了大病,在家卧床不起,四肢瘫软,精神恍惚。他做了种种怪梦,梦见自己被隆重迎接到天上一所堂皇的宫殿,一位身穿黑袍的金须老人坐在宝座上。老者说:“世上的人都是我所生,我所养,吃我粮,穿我衣,但却无人供拜我。更可恶的是,竟用我赐的物品去侍奉魔鬼。世人冒犯我,让我恼怒,你不要效法他们。”然后,老者赠给他一柄宝剑,命他斩除魔鬼,不可妄杀兄弟姊妹。

洪秀全在大病的40天中,经常大叫“斩妖!斩妖!”在房中奔跳不停,显然与梦境有关。病好后,他的性格改变了许多。原来他接人待物很活跃,爱用机敏、俏皮的话和人调侃,现在则不苟言笑,步履庄重,交接朋友也有了新的更高的标准。

然而,不管胸中有何壮志,现实中洪秀全还不过是个平凡的乡村教师。1843年,31岁的洪秀全第四次走入了广州的考场,他仍对科场心存一丝幻想。这次又失败了。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下了决心,彻底与科举之路决裂,要独立闯出自己的路。他愤然把科考之书摔在地上,大叫:“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这表明他头脑中已有了改朝换代的思想萌芽。

这年夏天,洪秀全的表兄李敬芳来他的塾馆闲聊,偶然看见过去从广州得到的《劝世良言》,就借回去看。几天后,李敬芳兴奋地告诉洪秀全:此书太妙了!与中国旧有的书大不相同,内容新鲜并且有道理。于是洪秀全便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果然对此书宣扬的宗教教义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劝世良言》的作者梁发是广东肇庆人,曾帮助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印制汉语《圣经》,并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华人牧师。《劝世良言》约10万字,其中一半篇幅是从新、旧约圣经中摘录的原文,另一半篇幅是梁发结合中国特点而对圣经观点的说明。其中心思想是宣传上帝是唯一的、真正的神。上帝创造人,并创造整个世界。人是有原罪的,上帝派他的儿子降临世上,替世人赎罪。世人只有敬拜上帝才能得到拯救。

洪秀全从个人遭遇、所见所闻,联想到几年前病中的异梦,认为世间不平等的根源就是妖魔作怪,自己所梦见的天上老者就是上帝,上帝已亲自授命自己斩杀妖魔。这本《劝世良言》就是上帝所赐天书。

于是,洪秀全自称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即基督的弟弟,下降凡间是为了拯救世人,斩杀妖魔。

为了证明他在升天异梦中上帝确实给他一把“斩邪留正”宝剑,他让铁匠打制了长约3尺的宝剑,上刻“斩妖剑”三字,随身佩带。1843年7月,他把塾馆中供奉的孔子牌位除去,表明了和传统信仰决裂的精神。他决心建立拜上帝教。

按照《劝世良言》所讲的宗教仪式,入教必须接受洗礼。洪秀全和李敬芳就自行施洗,将水浇灌于头顶,口中说:“洗除罪恶,去旧从新。”两人成为拜上帝教最早的成员。随后,洪秀全又向同窗好友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进行宣传,得到理解和响应。冯云山、洪仁玕遂在“三堆石”处举行入教仪式,再到石角潭沐浴洗礼。

这几位乡村知识分子所创立的拜上帝教,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均主义的思想及追求平等的农民民主思想。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一神教思想,用独尊于天下的上帝来反对传统的各种神仙偶像,打破千百年来禁锢人们心灵的枷锁。他又利用基督教的平等思想来反对社会上种种压迫及不公正现象。

但传统势力毕竟是根深蒂固的,当这几位书生非难孔子,除去孔子牌位时,乡人大为震惊,他们教书的饭碗也就砸破了,再没有学生请他们上课。他们又到附近村庄去游说,但乡人大都指责拜上帝是拜“洋神仙”,真心信从拜上帝教的人则寥寥无几。

洪秀全见传教工作在本乡难以打开局面,便想起了《圣经》中的“从未有先知受人尊敬于本乡及家中”一句话,受到启发,原来宗教创立者是在外乡传教获得成功的。洪秀全决定出游天下,去远方各省“宣传真道”。

1844年春,洪秀全和冯云山、冯瑞嵩、冯瑞珍一行4人离开花县上路了。他们沿途贩卖笔砚,获点小利当旅途费用。先是沿珠江三角洲的顺德、番禺、南海等地考察,后又到增城、从化、清远、英德、曲江、阳山等县,两个多月时间,风尘仆仆,宣讲新道,但收效不大。冯瑞嵩、冯瑞珍已失去信心,厌倦行程,便打道回府了。而洪秀全和冯云山毫不动摇,继续西进。他俩进入了广西,先到了贵县的赐谷村,因为洪秀全的表兄黄盛均住在这里。洪秀全有了立足点,又被聘为村塾教师,白天教孩子识字,晚上走门串户宣传拜上帝教教义。

赐谷村附近有一座六乌庙,供奉着一对男女神,香火较盛。洪秀全为了宣传上帝是唯一真神,便题诗怒斥六乌神,借此向传统神权挑战。这一不寻常举动引起远近乡人的震动,也招致迷信势力对他的攻击。这年秋天,冯云山和洪秀全先后离开赐谷村。冯云山进入桂平县的紫荆山区,继续做招收信徒、组织群众的工作,而洪秀全则回到家乡花县,埋头于拜上帝教的理论著述。

洪秀全在两年间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百正歌》、《原道觉世训》、《改邪归正》等一系列作品,奠定了拜上帝教的理论基础,集中体现了洪秀全苦苦求索的思想收获。

《原道救世歌》明确宣传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声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既然天下人都是上帝的子女,灵魂也是来自上天,那么世人都应是兄弟姐妹,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原道醒世训》则有了对社会改造的初步设想。洪秀全针对现实社会中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指出社会的主要弊病是私欲横流,“所爱所憎,一出于私”,主张变“陵夺斗杀”之社会为“公平正直”之社会。他还明确反对国与国之间相互侵夺,主张中国和番国平等。显然这是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不满。

在《原道觉世训》中,洪秀全揭示出了上帝的对立面是阎罗妖,上帝代表公平正义,而阎罗妖代表罪恶、压迫。他痛斥阎罗妖和妖徒鬼卒对人们的“缠捉磨害”,要人们奋起“共击灭之”。

对于洪秀全的夹杂着宗教教义的言辞,不能当作一般的神话和幻想看,那是深刻蕴含着阶级斗争现实意义的斗争纲领。他把贫苦农民的追求和渴望,归纳为一定要实现的、天经地义的上帝意志,而把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现象概括为一定要被打倒的阎罗妖的罪行。在拜上帝教的理论中,上帝与阎罗妖的斗争直接反映了人与人的斗争,阶级与阶级的斗争。

1847年3月,洪秀全去广州找一个美国传教士罗孝全,打算加深对基督教的了解,进一步充实完善拜上帝教的理论。但洪秀全的言论却令罗孝全“莫名其妙”,感到不快。后来罗孝全评论说:“是把他们可笑的宗教抱负,服务于他们的政治目的的。”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罗孝全和洪秀全各有自己的政治目的,无法合作是必然的。

这年8月,洪秀全重入广西,与在桂平县紫荆山发动群众的冯云山会合,从此投身于火热的群众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