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23380700000022

第22章 儿童智力发展与创造性,独立性

(一)智力测验的范围

客观地把握儿童的智力,可以说,现行的智力测验被人们认为是极其自然的方法。有很多中小学大约每隔一年就进行一次智力测验,以便以此作为了解儿童智力水平的参考资料。

外国心理学家把各国的儿童智力测验的结果加以比较,在报刊上着文称赞日本儿童的智力最佳。于是,国内外学者就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我认为议论的焦点是,智力测验的分数果真反映了儿童的智力吗?智力测验到底是什么呢?

智力测验是不能测出儿童的智力的一切方面的。让儿童在规定的时间内很快地完成基础技能的能力是受到只规定一种正确答案的课题限制的。但是,智力还是有发现另外解法的能力,不仅能单一求解,而且能多角度求解,虽然费些时间,但能高质量地完成课题。这些是智力测验难以把握的。

这样的智力测验范围包括有别于智力的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把智力和创造性加以区别,认为:智力是集中思维,即按照规定答案解题的思维方式;相反,创造性是发散思维,即对惯用方法不能解决的课题用多种方法求解的思维方式。因而,基尔福特提出了创造性测验。他认为这种测验可以测出丰富的联想力,新颖的独创性和意外性、创造性和现实性。

(二)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创造性和智力两者有什么关系呢?根据智力与创造性两种测验结果相关关系分析,由于儿童的年龄、性别不同,两者几乎无关系。将五十岁上下的人智力测验和学力测验的结果相关关系进行比较,两者相关关系微不足道。总之,智力和创造性不可混为一谈。从每一个儿童的情况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别更加明显。有的儿童智商较高,创造性较低;相反,有的儿童智商较低,创造性较高。这种不和谐的情况不足为怪。

把智力和创造性不同类型的儿童的性格和行动加以比较,即可了解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形成。

根据智力和创造性的高低,可把儿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智力高创造性型儿童的特征:稳定成熟的个性。无论在对待社会关系上,还是在解决智力问题上,都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行动,而且既有自然感情的流露,又有抑制力。在游戏的情况下能欢天喜地地玩。在学习时,能深思熟虑地考虑问题。

2.高智力低创造性型儿童的特征:对学校的成绩和考试的意向性特别强,与成绩和考试有关系的,就积极认真地学习,无直接关系的,则表现出不关心和不积极的态度。

3.低智力高创造性型儿童的特征:对自己,对周围的环境(如学校)不满,有抗拒的心理,情绪不稳定。因此,在竞争场合和通常的考试场合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但在自由度较高的场合和课堂上能大展其才,取得好成绩。

4.低智力低创造性型儿童的特征:个性不稳定。缺乏积极性和能动性。无外力强制和指派,就不能主动行动。而且特别明显的是由于心理不安和冲击常引起身体不适,造成不适应的后果。

(三)环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程度是与儿童的自信、意欲及社会适应性紧密相关的。即使儿童具有同等程度的潜在智力,能否充其量地发挥出来,主要取决于儿童对自己的力量和自我存在是否具有安全感和自尊心,另外也与对学校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价值观、态度有很大关系。因此,这些性格和价值、态度与其说是出生时就固有的,勿宁说主要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形成的。

根据调查报告,智力和创造性不同类型的形成与地区差别有关。

在追求升学率,搞所谓“尖子学校”的地区的中学,高智力低创造性型层多;在不追求学校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重视儿童自己独立健康成长的地区中学高创造性型层多。因此,各个地区的家庭,如何期待儿童的发展,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上所述,儿童的智力发展不限于狭义的智力发展上,是与儿童的性格和行动结合起来全面展开的。但是,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与行动、性格的关系上,日美两国儿童又有所不同。

(四)日美两国儿童的比较

关于就学前家庭环境和母亲的言行,就学后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的问题,近年来对日美两国儿童进行了大约八年的追踪比较研究。一方面通过智力测验,学力测验等手段测定了儿童的智力发展;另一方面,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及解决问题行动上的特征也进行了观察和测定。表1是智力发展程度与行动特征的相关关系。日本与美国儿童的高智力发展与行动特征的相关关系是不一样的。即是说,日本的儿童不是冲动性的(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再行动)而是持续性的(长时间持续一种活动)与智力发展程度高低有意义地联系起来了。一方面,美国儿童的这个非冲动性和持续性与智力发展程度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对日本儿童来说,活动性(参加各种活动)和独创性进行与其他人相同内容的活动与智力发展毫无关系,但对美国儿童来说,则与智力发展程度高低有着有意义的正相关系。日美两国儿童各项变量相关关系的差别在内容上大体是相对的。这表明日美两国儿童虽然在智力上都是发展的,但其内容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表1智力(6:0岁时),学力(5,6岁时)与行动特征(4:0岁时测定)的相关关系日/美衡动性独创性活动性依存性持续性文字(读よみかき写)能力对日本儿童来说,做一件事要坚韧顽强慎重考虑是与高的智力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区别于他人的独创性和创造性不那么重要。相反地,对于美国儿童来说,作一件事,与其说是深思熟虑,勿宁说是更多地关心参加活动。因而能发挥不同于他人的创见和独立性,这是美国儿童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

根据日美两国大学生创造性活动三年比较研究,可以说,美国大学生在创造性方面优于日本。根据上述日美两国的研究,在幼儿这一层次上,他们在游戏场合所表现出来的独创性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独创性被认为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重视独创性的社会和不重视独创性的社会里,培养出来的人在创造性与独立性上是有着区别的。

日美两国儿童在智力发展上质的差别,也可从其它资料中得到证实。

(五)熟虑型日本儿童

在解决课题当中,儿童解题快慢,正误多少,慎重与否,这些特征都是作为认知风格来研究的。一般情况下,儿童越小反应越快,错误越多。换句话讲,想到即答,不能抑制冲动性反应。表现出强烈的外向倾向,即冲动型。反应的时间长,错误就减少。也就是说,不是想到即答,而是在自己的头脑中慎重地反复思考之后再作出反应。其结果就能少出错误,得出正确答案,即熟虑型。这种冲动型向熟虑型发展,这是儿童一般发展方向。但发展时期和速度因文化差别而定。

日本儿童在反应时间上早于美国、以色列儿童显示出熟虑型的倾向。另外,根据日美两国的比较资料来看:日本儿童在上小学时就熟虑型化了。日本一年级学生相当于美国三年级学生。

形成日本儿童的这种发展特征的背景是什么呢?其背景是对儿童发展的期待和特质、对期待什么样的物质的看法不同,即人生观不同。而且由这种人生观和发展期待而来的,是父母、家庭、学校等的教育风气不同。这些差别就规定了日美两国儿童的智力发展特征不同。根据上述日美两国儿童比较研究,日美两国的母亲对儿童发展的期待在量的层次上或者说在期待程度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更重视哪一方面的发展,更早地完成这一发展的问题上,日美两国母亲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日本的母亲讲顺从(对长辈的唯命是从)讲克制,(泪不轻弹,情绪乐观)。相反地,美国的母亲讲主见、争平辈领导权,重社会性。日本重视顺从与上述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独立性受到抑制不能无关吧。日本儿童不仅要听父母的话,而且对规则和课题也表现出习惯性的忠实和顺从。

在母亲教四岁儿童解决课题的实验中,日本儿童精力集中,认真地解答问题,几乎很少出错,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美国儿童在同样的实验中所取得的成绩也不亚于日本的儿童。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一些错误、脱轨、探索与课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行动。但是,即使在这种实验情况下,他们也乐于从容地、自由地、进行各种可能的活动。日美两国儿童的活动的这种差别与母亲作出何种课题意向性指示,是否容许儿童进行自由探索和尝试错误有关。事实上,日本的母亲对课题给予直接性指示和加以控制的倾向极为严重。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对课题意向的控制以及对规章制度与集团顺从的倾向也是极为严重的。日本的入学考试非常严格,重视考试成绩,多半是大班上课,集体学习,这些都是上述倾向的表现。在外国学习的日本儿童回国后谈到日本学校的特点和问题时道破了日本学校教育风气的特质。(如下表)

项目内容例人次

授业统一

科目、时间、教科书、报告、作业、升级、落榜

112学校生活统一

扫除、假日、班级活动、放学后、供给饮食、休息时间、学习活动

99校规严格校外活动、服装等。47入学考试、考试测验

升学、私立学堂、尖子学校40学校的设备、规模运动场、职员室、班级人数、游泳池等32学友间的封闭性心术不良、前辈、后辈29老师的态度26学校的活动远足、运动会、集会、学习成绩汇报文艺演出会等。

12日本学校的教育风气和美国截然不同,不允许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存在,强调循规蹈矩。在入学考试和考试等问题上,强化课题意向性的特征,理应作为一个问题受到批判。

在父母中间、在家庭、学校等场所流行的这种儿童发展及教育风气,给日本儿童带来上述智力发展的特质。日本儿童只能成为熟虑型的,在限定的课题(像智力测验那样的课题)上取得好的成绩意义上的智力发展,但不能成为独创性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