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23380700000007

第7章 当代教育家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2)

3.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外国教育家指出,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水平,这是培养他们具有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于是,外国教育家论述了如何启发思维问题。第斯多惠认为,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提出“一些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主动性,并且不断地激发他,引导他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居于这种要求,他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对学生进行指点,师生共同探讨,而不是替他们作出结论,使他们消极地、不动脑筋地接受现成的公式和原理。他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其目的在于通过“思维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目的。杜威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这种条件是:向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善于向学生提出带有疑问性的问题;通过“做”(实际操作)的结果来检验思维的正确性。

美国另一个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及其特征是,学生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这种看法的内容中显示出新意来。对于这一点,赫钦斯是非常重视的。他写道:“教育不能复制学生毕业后所需要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自己致力于培养思维的正确,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即理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师要下力气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他说:“思维就像一棵花,它是逐渐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

为此目的,教师要善于巧教,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其创造性。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在谈到教师的作用时说,“我们的天赋好比泥土,而师长的教导好比种子,”在青年时期播下良种,加上学生努力学习,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4.要培养灵感思维

外国教育家认为,从人获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而提出新见解来看,人的灵感思维起了重大的作用。灵感思维按其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解决课业疑难问题的学习灵感;二是在研究活动中的科学灵感;三是在绘画、音乐创作、编戏等活动中的艺术灵感。对于这三种灵感,教师都应注意培养。由于灵感思维这种现象是在积累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经久的沉思,又有一时的“触发”而产生思维的飞跃而形成的。所以,教师应组织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引导他们对“科学信息”进行苦力思索与逻辑加工,根据“疑难问题”的需要,使各种知识在头脑中重新组合,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逐步孕育灵感并在一时突然顿悟,这样,人们正在思索的问题豁然天朗,灵感思维之花也开放了,其结果是课业疑难问题解决了;对研究的各种问题有了新的见解。显然,灵感思维及其结果显示出人的创造能力。

(四)激发创造能力的原则与方法

外国教育家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遵循教育原则、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原则上,要反对学究气,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蒙旦(1533-1592)指明,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扫除学校中迂腐的学究气。因为这种学风使人盲从,思想僵化,脱离生活与生产的实际,使学生成为“书呆子”。他援引法国诗人迪倍雷(1522-1560)的话说,“我特别憎恶学究式的学问。”因为掌握这种学问的目的不在于革新与创造,而在于“一手转一手”,卖弄好看而已。他指出,“我们的学究从书本中拾取知识,永远停留在嘴唇上,只是为了吐出来,传播四方”。这样做下去,学生就像鹦鹉一样,他们只是“学习说别人的话,而不是说自己的话。”其结果是他们学习不少,然而智慧与能力却没有“长进”,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对此,他写道:“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可见,清除学校中存在的学究气是多么重要!同时,蒙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他援引西塞罗的话说,“我们不仅必须获得智慧,而且必须运用智慧。”我们不能“以虚浮而无实在意义的零星知识去故作时髦和盛气凌人”,而要把知识加以运用。他说:“仅仅把知识拴在心灵上是不够的,应该融合到心灵中去;不应只是把心灵着一下色,而是必须把它染透。”只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才能在实践中创造出新东西来。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学校。

2.读书问疑,并把疑、问、思、行结合起来

亚里士多德等人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怀疑。

因为人们具有怀疑精神,才能活跃思维,从而促进创造能力的发挥。亚里士多德说明,不能使学生盲从,迷信书本;应该提倡“存疑”并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及过去已有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在什么是人的“美德”问题上,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然而,亚里士多德抱着“存疑”的态度对待这个结论。他认为,确认“美德就是知识”,实际上是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这是不对的。他指出,有德必有识,但知识本身并非道德,它只是道德的指导。他说明,人的道德是“存乎人心”,“成于习惯”,“见于行动”的。

蒙旦也认为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怀疑。他曾援引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一句话说,“我爱知识,也爱怀疑。”因为,怀疑能促使学生多动脑筋,求疑之所在。蒙旦说,真理是属于一切人的,人们有权对问题进行独立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揭示事物的规律。

哈维是主张在“无疑之处求疑”的。他在关于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的研究中就是持这种态度的。在哈维以前,人们都相信古罗马名医盖仑的观点,即:人的肝、肺、脑产生三种灵气进入血液,在血管内作直线运动,供给器官营养。然而,哈维对此结论大胆提出怀疑。他在自己的工作中,根据对40种不同动物的解剖观察,证实动物体内的血液是受心脏推动,沿动脉流向全身各部,再沿静脉返回心脏,环流不息,从而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推动科学的进步。

西方教育家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存疑”与引导学生“善问”结合起来。他们认为,“问”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既是一种“智力交流”,也是一种“智力训练”。英国教育家怀海特(1861-1941)认为,“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

因此,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问”能使学生多动脑筋,深入思考,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里,教师应注意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把疑,问、思、行结合起来。赞可夫指出,思考虽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行”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在生产实践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发挥出来。

3.改进教学方法,使它有助于发明创造

从教学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关系来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培根倡导的实验法、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以及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研究性学习”。

培根认为,人们要探索自然的奥秘并有所发明创造,就必须进行科学实验。他在《新大西岛》一书中说明,许多科学家依靠科学实验而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他看来,在研究中“即使已经现出的效果,也应归功于机会和实验。”要揭示科学原理,“人们若非利用各种特殊实验,据果循因,那么以渺小的心智,来分辨世界上的各种物类,是绝对不可能的。”学生通过实验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也通过这个实际操作过程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布鲁纳是倡导发现学习的。所谓发现学习,就是学生依据教科书和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通过独立思考去发现应得出的结论。

他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发现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精神。应该说,他倡导的发现法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有积极作用的。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研究性学习”。他认为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他说明,学生在实验作业中、在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实验中、在学科小组的活动中都显示出他们的才能和创造精神。在他看来,课堂学习——实验体系(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生产实践这三者互相配合,是现代学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4.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外国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在求新知、立新说方面有所进步,必须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即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探求的兴趣、注意力、理解力、判断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他们所学习与研究的对象有兴趣,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推动他们去探索并取得成果。皮亚杰也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乌申斯基进一步指明,“在学龄期,学习和教育应当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兴趣。”因为兴趣会激励学生积极去探索并创造出新东西来。

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具有的心理品质而言,福禄培尔强调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在他看来,“给人类带来进步的伟大发现,与其说是由于科学家们的教养,或者他们的知识,毋宁说是由于完全的聚精会神的能力。”然而,从人对事物的变化的因果关系的了解来讲,西班牙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夫斯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在他看来,“理解是心灵之光。”在这一点上,蒙旦援引希腊的诗说,“离开理解力,知识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只有理解力,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蒙旦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因为科学的判断能够预示未来。所以他认为,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学生来说,“他的劳动、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培养他完美的判断力。”

此外,为了科学探索与创新,人们一定要勤求上进,不怕困难。因此,要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攻难”的精神。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甚至认为“智慧从苦难中得来。”在他看来,人们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长期不懈地“攻难”,他所进行的学习与研究及其体会才能“一滴滴滴在心上”,逐步形成一种新思想、新见解。显然,“攻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对于一个创造型的人才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