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23380700000009

第9章 创造:美国十年教育改革的主题

美国1983年到1993的教育变革是环绕着创造这个主题而展开的。

1982年5月美国里根总统在致国家科学院召开会议的信件中,呼吁创造一个有利于教育改革的环境。他说:“美国是建立在尊重教育的基础上的。”..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去创造一个环境,使得那种代表我们国家的历史的对教育的渴望再度崛起。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委员会发表了着名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文件。文件一开始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处于险境。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议地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正在被世界各国的竞争者赶上。”这里把国家危险和教育危机联在一起,而且以创造发明是否处于领先地位作为衡量危机是否产生的标志。教育改革的中心应以创造一个学习的社会为目标。

这种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教育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因为它对人的事业目标作出贡献,也是因为它给人的生活质量增添了价值。”

当学生全力以赴学习时,他们能够获得创建未来和控制自己命运的知识和技能,否则,他们的未来将为他人所左右。因而对四年中学毕业生的教学内容要学好“5项新基础课”的基础。必须学习:(1)四年英语;(2)三年数学;(3)三年科学;(4)三年社会科学;(5)半年的计算机课程。这是现代课程的核心。另外还必须学习两年外国语。

再加上美术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以体现现代美国文化的思想和精神。

1984年10月,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又发表《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要求美国公民要有知识、富于创造、思想开放。要求美国教育对培养青年适应社会需要,对发现人才,对鼓励创造产生积极的作用。

创造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社会之外的单一孤立的因素,而是社会发展中与其他要素融为一体的内在根据。1986年5月,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制定的一份文件指出:“我们的经济越来越依赖那些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方式能够很好地凭直觉掌握的人才。”凭直觉掌握的人才是传统教育所无法培养出来的。这种人才必须具有综合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具有数学头脑并且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

2.具有在别人还迷惑不解便已看出问题端倪的能力。

3.具有赶在竞争对手前面开发新产品、新服务项目和解决新问题的创造能力。

4.具有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与人相处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综合以上四种能力,才能成为凭直觉掌握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使人的创造潜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把世界建设得尽善尽美和迎接21世纪,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定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为了实现这个计划,1991年布什总统还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战略认为,只有当人们开始明白他们必须为自己和他们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并着手去干时,教育改革才能产生。这个长期战略包括六项雄心勃勃的教育目标和同步实施的四部分策略。这六项目标是:

1.所有儿童入学时乐意学习。

2.中学毕业率将至少提高到90%。

3.每所学校要保证所有儿童会合理用脑及在现代经济中谋取有创建性职业做好准备。

4.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居世界首位。

5.每个成年美国人将能读书识字,并将掌握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和履行责任。

6.每所学校将没有毒品和暴力,并将提供一个秩序井然的益于学习的环境。

这四部分策略是4列火车在4条平行的轨道上并驾齐驱:

1.为今日的学生:更好和更负责任的学校。

2.为明日的学生:新一代美国学校。

3.为其余的人(昨天的学生/今天的劳动者):一个全民皆学之邦。

4.可以进行学习的社区。

这些目标和策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教育不只是为了谋生,教育还为了创造生活。

1993年克林顿就任总统后,又进行了三项重大改革:一是9月21日签署了国民服务法,彻底改革由政府资助的大学生贷款计划,取消私立银行中间环节,直接由学校发放,允许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通过参加一至两年的社区服务来支持大学学费,以使所有美国人都能上大学。二是由教育部门和劳工部门牵头,共同制定各行各业和全国性职业技术标准,以适应职业的不断新颖性和流动性的需要。学校必须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二是创造意识必须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基础教育必须彻底改革。目前已开始发挥企业对改革教育的重大作用。企业开始承包公立学校,一方面从基础教育改起,另方面学校也随着企业引进市场机制,建立新的教育产业集团。这标志着杜威、陶行知的“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正在向“企业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转变。这些改革都是以创造为主题培养学生自立、职业、创造这三种意识联成一体为目的的。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个人的创造力可以创造人自身合理的人生,但要汇聚为社会创造力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创造力包含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生产力两个组成部分。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社会创造力。这种汇合凝聚的能力是教育者至关重要而又很难显示的一种特殊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培育社会创造力的教育也往往容易被忽视。

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一样,当今美国教育改革也具有这么三个特点:一是把创造贯彻于教育的始终。二是把创造教育贯彻于人生的始终。三是社会创造力是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有机构成要素。

美国的教育改革具有连续持久性,都是总统亲自领导的。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伟大事业,其唯一障碍就是传统教育的惯性作用。像美国那样基础雄厚,经济又发达的国家,虽然提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虽然三任总统都提出了渡过危险的强有力的措施和实事求是的雄伟规划,但是很多人都满足于现时教育状况,一方面承认国家在危险之中,另一方面又觉得教育还过得去,因而很难进行大刀阔斧的根本性改革。我们国家的现状更是如此。

传统和制度是前人创造的结果,但又往往是后人创造的障碍。

我们不仅要有追求卓越的人生理想,更要有创造卓越的社会目标。

从追求到创造的过程,才是创业人创业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