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
尼尔斯·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其研究工作为理解原子结构以及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885年10月7日,玻尔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玻尔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03年,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物理,1911年获博士学位。随后,他曾在曼切斯特大学卢瑟福的实验室短期工作。基于卢瑟福的原子核理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说,1913年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按照这一模型,电子环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外层轨道比内层轨道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最外层轨道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果外层轨道的电子落人内层轨道,将释放出一个带固定能量的光子。
1916年,玻尔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并与1920年起开始担任刚创建的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所长。他在此后的四十年来一直担任这一职务。1922年,玻尔由于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认识到他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只是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混合。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描述微观尺度的量子过程的基本力学。为此,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对应原理”,即宏观与微观理论,以及不同领域相似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原理指出经典理论是量子理论的极限近似,而且按照对应原理指出的方向,可以由旧理论推导出新理论。这在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玻尔的学生海森堡在对应原理的指导下,寻求与经典力学相对应的量子力学的各种具体对应关系和对应量,由此建立了矩阵力学。对应理论在狄拉克、薛定谔发展波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20世纪3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了许多中子诱发的核反应。玻尔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重核的裂变。
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丹麦,为避免被德军扣留,玻尔被迫于1943年逃离丹麦,后来辗转到达美国。在美国期间,玻尔曾担任负责研制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顺问。1945年,玻尔回到丹麦,致力于推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1962年11月18日,玻尔在哥本哈根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