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不但有挺拔向上的外形,更有着积极乐观的品格。树木的这种乐观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像树木一样,即使扎根在贫瘠的土地上,也保持着一个乐观的心情,坚信只要辛勤劳作,终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乐观——身处逆境,百折不挠
古书中说:“树生于地,莫不有金木水火之气,以成金木水火之形。气与形具,理亦寓焉。”也就是说,树木和人一样,也是有气度和风格的。我们看树木的外形,通天接地、参天入云,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它的高大和挺拔。实际上,树木每年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秋天和冬天,它们被迫脱尽满身华装,还要经受风雪的考验。那些多愁善感的花草,显然经不住如此的磨难,它们悲观、哀叹,最后等来了枯萎衰亡的命运。但是,树木却没有显现出丝毫的沮丧,它们在呼啸的寒风中挺立着,满怀欣喜地想:“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等到春风一吹,那看似枯死的枝桠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们用满树的新芽,向人们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由此看来,树木不但有挺拔向上的外形,更有着积极乐观的品格。树木的这种乐观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像树木一样,即使扎根在贫瘠的土地上,也保持着一个乐观的心情,坚信只要辛勤劳作,终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如今的家长,在敦促孩子奋进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但是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当孩子身处逆境之中时,他们是否还能如先前一样意气风发呢?因此,教孩子如何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用饱满的激情去对抗沮丧和悲观,是家长们必读的一本心经。
吴姐的儿子豆豆,在足球方面是个天才,他不但能踢前锋,还是个不错的门将。但是,在一次争球过程中,豆豆小腿骨折,不得已住进了医院。
那些天豆豆情绪很消沉,不愿意吃饭,也不愿意用药。吴姐决心帮助豆豆重新振奋起来,她对照医学图片,给豆豆讲解骨骼的愈合过程:“骨头虽然断成了两截,但是它们相信自己会慢慢地愈合,于是它们拼命地吸收钙质,努力地生长,最后终于恢复了原样。小骨头都有这样的信心,你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豆豆害怕自己以后变成瘸子,妈妈就拿来X光片,指给他看那根腿骨,告诉他骨头接合得相当好,慢慢地就会和另一条腿一样健壮了。豆豆又担心自己以后不能再踢球,妈妈说:“骨骼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暂时还不能做强烈的运动,但是只要你好好用药,多多吃饭,你的骨头就能早一天长壮。别忘了小伙伴们还在等你一起训练呢!”这次谈话让豆豆信心倍增,他每天都把妈妈带来的排骨汤喝个精光,进行训练的时候他不再怕疼,嘴里一直哼着“gogogo,秀出新的自己”。豆豆的乐观精神,感染了同室的小病友,他们也变得快乐起来,相信自己会很快好起来。
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成人一样,也有高潮和低谷。当孩子一路顺风时,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可是一旦遭遇到挫折,孩子就束手无策,变得彷徨和迷茫。但是,也有一些性格坚强的孩子,他们并没有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信心和追求,他们一直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期望。这种乐观的情绪,就像是雪野中的一堆篝火,它能带给人一种温暖的憧憬,从而抵抗住了冬夜的严寒。安逸的生活使孩子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一点小挫折就会让他们变得绝望和悲观起来,这种时候,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就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真的快乐来自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呢?
事情的好与坏,关键在于你怎么去想
有一些天性悲观的孩子,看事情喜欢戴一副深度墨镜,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多姿多彩的世界,到他的眼里就成了昏暗的黑白片。这些孩子总是盯住事物的阴暗面不放,对事物阳光的一面却视若不见,所以很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
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两个方面,二者势均力敌、互相制衡,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它们。同样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人说:“呀,只剩半杯水了!”另一个人说:“啊,还有半杯水啊!”
一句话折射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一个因为沮丧而感叹,一个因为庆幸而欣喜。悲观的人看到眼里的,只有缺失的那一半;乐观的人看到的,却是拥有的那一半。这就是快乐与苦恼的区别。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半杯水里的哲学,对事情不要总作最坏的打算,而是要做最好的期望。看到不会做的习题,不要想也不想就说:“哎呀,这么难的题我怎么能做出来呢?”要这样来考虑问题:“这道题是有点难,不过也许我会把它做出来呢!”教孩子凡事多往好处去想,要相信磨难之后,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失败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
很多孩子习惯了一帆风顺,偶尔的一次小挫折,就可能让他们一蹶不振,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对未来彻底绝望。如何让孩子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雨,这里面大有奥妙。一个乐观的孩子,会随手拾起身边的每一滴快乐,而一个悲观的孩子,却会细心收藏心中的每一粒忧伤。最后,乐观的孩子汇聚出了一片快乐的海洋,悲观的孩子积聚成了沉重的沙滩。教孩子不要总是纠缠在失败的苦恼之中,一个人首先要把当前的时光过好。当快乐就在眼前的时候,要好好把握它,不要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之中,更不要为那些还没有来临的烦恼而忧心。生活就像一面折射镜,以乐观的心态对之,就会映射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被狗咬过一次的孩子,一般不会再被咬第二次,为什么?因为他们学会了躲着狗走,这就叫“吃一堑,长一智”。因此,我们要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失败:失败虽然会给你带来一时的痛苦,但值得欣慰的是,一次失败的经历,可以帮助你学会很多东西。我们由一次失败作代价,为自己换来了宝贵的经验,难道这不值得庆幸吗?
怎样让乐观“交叉传染”
笑容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有的小孩长得并不十分漂亮,但是只要他爱笑,我们就会觉得他可爱。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忧郁的人听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他悲伤的情绪会改善许多,有时候还会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烦闷的时候听到别人爽朗的笑声,我们的精神也会随之一振;看完一场喜剧电影,心情也会为此好上许多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呢?原来,乐观的情绪有很强的感染力,越是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人,身边的辐射场越大,于是在他的影响下,周围的人也变得快乐了。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快乐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如果你愿意分享,那么,一个快乐会变成N个快乐。”这里还存在一个主动性的问题。有的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喜欢找人倾诉,等到大人开导几句,或者是小朋友们安慰一下,他很快就扭转了情绪,又开始蹦蹦跳跳了。可是,有些孩子遇到伤心的事,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这样很不利于扭转情绪。
要让孩子知道,预支痛苦,绝对不如透支快乐,烦恼的时候不与别人交流,只会一个人闷闷不乐。所以,当孩子感到沮丧时,要陪孩子去外边走一走,感受一下阳光和草地,也可以鼓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说说话,或是玩玩游戏。总之,要想让孩子及时地振作起来,就要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寻找快乐之源,有意地去感染别人的乐观。
育儿小贴士:
望子成龙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我们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在紧张的学习中,悲观的情绪时时滋扰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时候,需要家长给孩子注入乐观的强心剂,让阳光照亮孩子忧郁沉闷的心房。有了乐观的心情,孩子才能微笑着迎接每一次挑战;有了积极的心态,孩子才能快乐地朝着理想进发。
韧性——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五行之中,金硬而易脆,土殷而易散,水柔而无形,火烈而不持,唯有木是极富韧性的,因此,也唯有木能够做到朽而再生。树木的韧性,首先体现在对恶劣环境的不凡承受能力。我们常常为山松叫好,只因为它扎根在乱石之中,仍巍然屹立,不为风暴所撼动。沙漠中的胡杨林,生长在极端干旱的环境里,仍然挺拔秀丽。许多树木无端地遭受砍伐,但只要有根在,来年还会顽强地冒出新芽。木自身的韧性更是令人惊叹。那些韧性好的优质木材,往往被选作大厦的栋梁。一根合抱的树木,可以独立撑起堂皇的宫殿。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根不及胳膊粗的木扁担,居然可以挑得起几百斤的重担。虽然看上去它被压弯变形了,可是一旦卸去重负,马上又是一根直溜溜的扁担。
古人云:“韧者,柔而固也。”柔,就是坚忍,指承受力和忍耐力。固,就是坚定,包括坚定的信仰和坚定的步伐。固而不柔则易脆,柔而不固则无力,只有柔而且固,才能体现出坚韧的本性。就人的性格而言,韧性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优秀品格,它代表着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苏东坡说过:“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在温室中度过一生,要想像山松一样坚韧顽强,就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经受一些艰苦生活的磨炼。我们应该把担子往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压一压,来试试他的韧性、弹性和复原性。
龙龙想参加学校的武术队,但是初赛就被刷了下来,因为龙龙太胖了,体重不合格。龙龙从小喜欢武术,他一再地恳求,最后队长表示,只要龙龙能把体重降到50公斤,就招收他入队。龙龙现在的体重是58公斤,要想减掉8公斤,可没那么容易,但是龙龙决心很大。爸爸为他制订了减肥计划,一是加强锻炼,二是科学节食。从那以后,妈妈每天按照专门的食谱为龙龙做菜,并负责监督他定量进食。爸爸每天早晨5点钟准时叫醒龙龙,陪他做各种锻炼。龙龙现在吃不到大鱼大肉,却要每天高强度地训练,几天后就开始吃不消了,他大把大把地出汗,没有食欲,感觉浑身酸疼,双腿乏力。爸爸说,这是训练中的正常现象,只要再坚持几天,就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一想到自己可以学到心爱的武术,龙龙就咬牙坚持了下来。果然,两周后,龙龙不再出那么多虚汗了,感觉身上渐渐恢复了力气。
有一天天气不好,早晨雨还没停,爸爸打算让孩子休息一天,可是龙龙自己起来了,因为外面下雨,他就在家里的跑步机上锻炼了两个小时。就这样整整一个暑假,无论天多热,雨多大,龙龙都没有间断过早晨的锻炼。他还改掉自己的饮食习惯,适应了比较清淡的饮食。开学后,龙龙再次去武术队报名,测量体重为52公斤,正当龙龙感到绝望的时候,教练说:“你被录取了!你还正在长个子,那两公斤属于自然生长,不计算在内。”
柏拉图说过:“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人的一生有许多道门槛等着考验他,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那些性格脆弱的孩子,因为被困难吓倒了,所以被拦在了门外。而那些坚韧不拔的孩子,因为他们坚守住了自己的目标,并经受住了各种磨难和考验,所以,他们笑到了最后,像这位龙龙一样,成为了最后的强者。
坚韧的要义就是能挺住并且能忍耐,这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坚韧起来呢?
学会一边憧憬,一边忍耐
孩子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它们就像明亮而又遥远的路灯,想要实现它,就要坚定地一路走下去。很多孩子不愿意等待,他们急切地想成就理想,可是,理想不是树上现成的果子,想摘就可以摘到的。想吃果子,得先种树,越是殷切地盼望果实,越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去等待。何况,想要有所收获,必须花很大的精力打理它,按时浇水、松土、施肥,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是结不出果子的。越是宏大的志愿,经历的过程越艰辛。珍贵的银杏树又叫“爷孙树”,爷爷种下的树,到孙子长大才能吃上果子。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爷爷和父亲既要有长久的殷切期盼,又要有长久的坚韧耐力,二者缺其一,就不可能有最后的累累果实。
因此,我们不但要让孩子怀有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保持热烈的憧憬和希望。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延迟满足力”,当孩子的冲动和欲望一时没能够实现时,要让他相信后面还有“更好的”和“最好的”。只有一边憧憬,一边忍耐,才能坚持到最后胜利的到来。
我们不可能永远得第一,但可以永远争第一
很多孩子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等到跌几回跟头,就变得很灰心,再也爬不起来了。这还是缺乏韧性的表现。韧性不是一时之勇,而是专一性和执著性的统一体现。孩子许下一个目标很容易,拍拍胸脯说一句话就可以了,关键在于如何去践行。理想的实现绝不是百米冲刺,倾力一搏就可以达到的,实现理想的过程,更像是艰苦的中长跑,甚至残酷的马拉松。要想达到终点,不仅需要在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地笃行,更要在信心上一程一程地接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跑不到第一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放弃争取第一的决心。
挫折教育,让艰苦的生活磨洗掉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气我们国家的传统是,一切为了孩子。所有的父母都在千方百计为孩子铺设美丽的未来,但是未来是怎样的?谁也说不清。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已经苦过了,绝不能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于是他们几乎承包了孩子所有的义务,“你只管好好吃、好好学就行啦!”孩子吃好了,学好了,但是他们能否如人所愿地长好呢?生活就像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一路上不遇到颠簸呢?像这样娇宠惯了的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是极度脆弱的,他们只能适应温室里的恒温,却经不起大自然的任何风雨。国外很早就已经开始流行挫折教育,父母特意把孩子放到恶劣的环境中去历练,让他们尝一尝饥寒交迫的滋味。人家的国力和家庭条件要比我们优越得多,但是为什么他们倒舍得送孩子去遭罪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吃不了苦。
这种挫折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不要对他百依百顺、一包到底,而是把温室的门打开,把孩子送到大自然的风雨中去,给他们一些与困难对决的机会,让艰苦的生活教会他们怎样承受和忍耐。
我们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吃苦头,而是要让他尽早变得坚韧起来,学会怎样在摔倒后自己爬起来。
育儿小贴士: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想达成目标,不仅需要自己付出艰辛的劳动,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来对抗自己的惰性。坚持往往就在一瞬间,放弃也在一瞬间,只要咬牙挺住这一秒,你就会收获成功。
条理——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