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熊熊燃烧的时候,火焰总是向上的,给人一种信心百倍、蒸蒸日上的感觉。按五行与性格相推,人的性格中也有火的影子。我们形容一个人热情的时候,常常会说到热情似火、激情四射,这正是火的映现。激情是活力的源泉,人类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生活就失去了动力。有了激情,人们才能有昂扬的斗志。
激情——生命飞扬,蒸蒸日上
什么是火呢?按现代的解释,火的知觉状态是热,物理状态是燃烧。按照五行的说法,就是“火曰炎上”。火熊熊燃烧的时候,火焰总是向上的,给人一种信心百倍、蒸蒸日上的感觉。古人一直把火同太阳联系起来,一说火为“日气”,一说火为“阳精”,他们认为,火是由太阳生成的。五行没有把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而是用它来代表一种性格和品德,那就是“火德”。火的品德在于,它秉承和发扬了太阳的气概和精神,以它的热烈和激情来照亮苍穹,造福人类。
按五行与性格相推,人的性格中也有火的影子。我们形容一个人热情的时候,常常会说到热情似火、激情四射,这正是火的映现。激情和火颇有渊源,它像升腾的火焰,又像奔涌的热血,更像喷发的火山,有了如火的激情,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突破重重阻碍。激情是活力的源泉,人类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生活就失去了动力。有了激情,人们才能有昂扬的斗志。
如今,老牛拉破车早已成为远去的风景,慢条斯理的蜗牛哲学也已经渐渐掉队落伍。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在这个新时代里生活着的孩子们,更需要火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激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态度。如果缺少了激情这部马达,他们就永远赶不上社会飞速发展的步伐,也无法应对快节奏的生活。
暑假里,浩浩一家四口去爬泰山。爷爷兴致很好,浩浩更是热情高涨,他们一路上走走看看,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天门。爸爸考虑到爷爷年岁已大,浩浩又太小,就计划坐索道上山,浩浩却极力动员大家爬上去。家人看到浩浩信心百倍的样子,也觉得有了劲头,于是决定放弃索道,徒步爬山。
山路开始变得陡峭,爷爷显得有些吃力,浩浩一直在给他鼓劲,说爷爷老当益壮,一定能到达山顶。到了十八盘,连爸爸妈妈也有点望而生畏了。浩浩虽然也很累,但是他热情不减。他自告奋勇爬在最前面,一边给爸爸妈妈打气,一边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名言对爷爷念了好几遍。在他的激励下,爷爷也不甘落后。他们看到有好多人坐在石阶上犹豫不决,还有人打算就此下山。浩浩不断用口号激励他们,他大声喊:“赶紧爬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限风光在险峰!大家继续努力啊!”浩浩的壮志和激情,把疲惫的人们带动了起来,大家互相鼓励,一路喊着口号往上爬,终于登上了南天门。
激情是自信的表现,越是在坎坷的路途中,越能够体现出激情的力量。浩浩年纪虽小,但是却浑身充满了激情和力量。面对陡峭的山路,有的人迟疑,有的人懈怠,有的人灰心绝望,是浩浩用热忱带动了大家,帮他们从低迷的情境当中解脱出来。如果没有激情的感染,也许他们仍然在山脚下观望叹息。
让孩子在生活中保持激情,是很有必要的。那些激情洋溢的孩子,往往有一个乐观的心情,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失去信心和勇气。激情是力量的助燃剂,我们根据平时的观察可以发现,当孩子精神焕发的时候,他们常常会有惊人的表现,干活干得利落,作业也写得很出色,这就是激情迸发的力量。所以说,家长要尽量点燃孩子的激情,鼓起他们的那股冲劲,让孩子经常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中。
要热爱生活,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不光是成年人才有沮丧和失望的情绪,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很多孩子也开始变得忧郁和低迷。他们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统统看成是负担,有的孩子从一大早就开始想:“什么时候才能到天黑啊,这一天怎么熬过去呢?”为什么小小的孩子就有这么多喟叹呢?是什么使他们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呢?
说到底还是一个激情的问题。激情是和希望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有激情的孩子,总是生活得很乐观,他们觉得早晨是一天的新开始,所以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新生活。在他们看来,明天的太阳比今天更值得憧憬,所以,夜晚刚刚到来,他们就开始积极地筹划第二天的事了。
激情不但会赋予孩子信心和热情,还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所以说,唤醒了激情,就等于掌握了未来。
把激情带到学习中来
学习是一件考验毅力的劳动,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孩子们很难保持一如既往的热情,很多孩子会中途松了劲,从精神上显露出疲惫和委顿。我们可以把学习的过程比作一段上坡路,在上坡的时候,如果提着气走,陡坡也会变得很平坦,而一旦松懈下来,剩下的路就变得比登天还难。让孩子在学习中保持激情,会使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有的孩子平时学习热情很高,可是一旦遇到难题,一时解不出来的话,就开始灰心了,想要放弃了。千万不要因为学习上暂时的困难而意志消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不能轻易认输,越是有难题,越是要有决心攻下它。激情可以帮助孩子挑战自我,当孩子激情消退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他们鼓劲。让孩子保持激情,他们才能更无畏,更执著。
要激情更要冷静
孩子们在性格上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热情有余而冷静不够。我们安排孩子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抱着百倍的热情投入进去,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孩子甚至会采取一些十分过激的方法,结果适得其反,满腔的热情反倒落了一场空。
要想实现梦想,只有激情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召集了20个孩子,让他们出发到1000米之外的一个地方,从那里往回运苹果,越多越好。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窝蜂都去了。有的孩子为了争第一,一路不停地奔跑,生怕落到后面。一个小时后,孩子们陆陆续续回来了,苹果却没有运来,因为他们只顾着往前冲,却忘记了带上必备的篮子和口袋。盲目的激情无异于赌博。孩子们情绪上容易冲动,我们在调动他们激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让他们保持冷静,千万不能因为过度亢奋而丧失了清醒的头脑。
育儿小贴士:
道路总会有曲折,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告诉他们黑暗只是暂时的。让孩子在生活中保持高涨的情绪很重要,怀有激情的孩子,总会多一份执著和乐观。他们不会轻易被困难所吓倒,也不会为压力所屈服,在重重阴霾和雾霭中,激情就像喷薄的阳光一样,帮他们照亮了前进的路程。
勇敢——把孩子培养成敢于挑战、敢于征服、敢于超越的人
火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有着变幻无常的外形和摧枯拉朽的能力。同时,火又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火最终都是要熄灭的,可是在燃烧的过程中,火表现出了无畏和勇敢,它义无反顾地熊熊燃烧着,努力地将光和热传播到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火的这种勇敢的精神,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初是惧怕火的,一团小小的火焰就会把他们吓得四下奔逃。直到有一天,他们尝到了烧烤过的兽肉,便再也忘不掉那种鲜美的味道。于是,胆怯的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征服行动,他们勇敢地向桀骜不驯的火发出了挑战,最后,人类获胜了。
可以说,人类的勇敢是来自于对火的挑战。很快,人类又开始利用火来证明自己的勇敢了:他们用火来驱散黑暗、抵御寒冷、驱赶野兽……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接着,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征服世界的进程。
先祖的勇敢,在不断的开疆拓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勇敢的性格却从他们的后代身上日渐隐退。有人说,东方人奉行的是“羊性”教育,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胆小懦弱的,只会逆来顺受、墨守成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上,羊显然是竞争不过狼的。所以,我们还是要把勇敢的精神重新拾起,把孩子培养成敢于挑战、敢于征服、敢于超越的人。
小伟虽然才七岁,可是他在家里却像个勇敢男子汉。晚上,他从来不怕黑,有一天半夜里雷声大作,妈妈想过来陪他睡,小伟说:“我不怕!”
有一天,妈妈骑着电动车带小伟去玩,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的腿上磕破了一大块,必须马上去医院包扎。电动车已经摔坏,没办法再骑了,妈妈赶紧截住了一辆出租车。临走之前,妈妈嘱咐小伟在这里看住电动车,她已经给住在附近的姑姑打了电话,姑姑很快会来接走小伟的。老爷爷看到要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路边,就建议等姑姑来把孩子接走之后再去医院。可是小伟表现得很勇敢,于是妈妈和老爷爷打车走了。
那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人见一个孩子独自站在摔坏的电动车旁边,会好奇地看上几眼。小伟也担心有坏人来,这时候,他意外地看到一辆巡警的摩托车行驶了过来,于是他跑过去,大胆地向他们招手求救。最后,巡警叔叔陪着小伟等来了姑姑,又帮他们把电动车拉到了维修站。
很多孩子怕黑、怕雷电、怕生人,像小伟这样胆大的孩子,确实不太多见,值得我们去肯定和鼓励。小伟后来的表现更加出色。他先是独自承担起看守电动车的责任,随后,当他感觉到自身受到威胁的时候,又主动求救于警察。这两件事都显示出了小伟非凡的勇气,一般孩子很难做到。至此,小伟的行为已经由本能的“大胆”,变成了主观上的“勇敢”。这个进步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科学地讲,胆大和勇敢是两个概念,二者看似相近,实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胆大是天生的性格特征,勇敢却是经过后天培养和自我的努力赢来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那么,要经过怎样的培养,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人呢?
“一个人睡,我不怕不怕啦”——帮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表现,当我们面临危险和威胁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感觉到恐惧。由于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还很肤浅,对很多的自然现象也不够了解,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他们更容易产生恐惧的情绪。
很多家长出于溺爱的心理,对孩子的生活过于关注,唯恐孩子受到委屈和伤害。他们把孩子紧紧掩护在自己的翅膀下面,哪怕是小小的困难和考验,也不肯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担当。他们的这种做法,看似是撑开了保护伞,实则是剥夺了孩子锻炼勇气的机会。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胆小、懦弱,长大后也难以纠正过来。
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唱道:“一个人睡,我不怕不怕啦,勇气也可以当棉被!”这是一种典型的克服恐惧的心理活动,想想太阳就要出来了,夜晚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胆量是练出来的,对孩子不能过于呵护。当孩子感到害怕时,不要马上把他抱在怀里,也不要急于用语言抚慰他,而是要向他分析这种情境形成的原因,用科学的解释来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同时,要鼓励孩子独立应对一些敏感的事物和情境,帮助他战胜自我的恐惧心理。总之,要舍得放开手,把孩子放到大环境中去锻炼,让他们一步步变得勇敢起来。
勇敢并不是剥夺孩子哭的权利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性格上能够勇敢、坚强,无所畏惧,这种期望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也要视孩子的自身性格而定,不要急于求成,硬赶鸭子上架是不行的。
有的孩子看到小虫子会吓得哇哇乱叫,有的孩子晚上一停电就开始哭闹,这些都是本能的体现,不足为怪。也有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不够勇敢,被别的孩子欺负了,于是哭着回家来了。家长们往往无法接受孩子胆小的事实,一看到孩子哭泣,就暴跳如雷,认为他长大后没出息。其实他们对待孩子的懦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毫无道理地强制孩子:“不许哭!”孩子的眼泪是可以勉强止住的,但是恐惧和怯懦的心理却并不那么容易克服,像这样强行剥夺孩子哭的权利,只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更大的伤害。
哭泣是孩子最基本的情绪表达,不许孩子哭泣是一种相当残忍的做法,这种专横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致命的影响。据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孩童时受到过精神创伤,那么他以后形成变态人格的概率会大很多。即使事实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起码,孩子也会由此对家长失去信任和温情,从而变得冷漠、阴郁。对勇敢的界定并不是仅限于性格上的大胆和体力上的勇猛。如果仅仅让孩子达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胆,或者是单方面注重体力上的竞争和较量,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勇敢,充其量只能算作匹夫之勇。流泪的并非都是懦夫,想让孩子成为真正勇敢的孩子,还是要从个性解放开始做起。
放弃“羊”性教育——有勇气才能有胆量
“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是我们传统教育的集中体现。“要听话”、“乖乖坐着,别乱动”、“危险!快放下”——从家庭到幼儿园,我们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无非是这几句话。事实上怎么样呢?我们的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就会显得十分惶恐无助:对于新环境,不敢去体验;对于陌生人,不敢去接触。正是这种绵羊式的教子方法,直接导致了孩子的胆小和懦弱,使他们失去了那种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勇敢指的是那种勇于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气质。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性格上还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时候我们不能对他们过于呵护,把他们放到大环境中去接受锻炼和应对挑战,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有勇气,才能有胆量。想让孩子变得勇敢起来,必须要先培养他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勇气。到了陌生的环境中,鼓励孩子去走走看看;看到比较稀奇的东西,鼓励孩子去摸摸碰碰;遇到陌生的小朋友,鼓励孩子主动上前表示友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的培养就会卓有成效,你会发现,孩子变得勇敢了,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环境了。
育儿小贴士:
有一句话这样说:多一分勇敢,少一分遗憾。生活是最好的训练场,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养在温室的花瓶里,而是应该把他们放到生活中去接受真正的锻炼。只有大胆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才会使他们变得更勇敢,更坚强。人生时刻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鼓励孩子战胜自我,在困难面前敢于争先,在失败面前不断前进,在强手面前敢于超越。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一路勇往直前。
冒险——鼓励孩子去尝试、去开拓、去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