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23392500000034

第34章 辉煌岁月(3)

这次执政对工党来说是意义重大的。麦克唐纳在做出上台执政的决定时也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考虑的。他和同僚们在咨询和讨论后,倾向于这样一个见解,即:如果有机会组织政府,那么放弃这个机会是愚蠢的。1923年12月10日,工党领导集团决定组阁。之后又进行了充分的民主协商,先后召开了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会议、全国执行委员会与工会总干事会联席会议、工党议会党团会议,分析、讨论局势,确定应否执政问题。在这些会议上,麦克唐纳具体地分析了形势和工党在执政问题上的利害关系。麦克唐纳认为:如果工党在击败了自由党支持下的保守党政府之后拒绝执政,就有可能由自由党代之组成政府,这样,自由党议员就会坐到政府席上,而反对党前座席位和大多数其他反对党席位都将被保守党人占据。而工党议员将被降低到一个小集团的地位,只能坐在议会自由党席位一边的前座议员与后座议员座位分界的通道上。即便不是由自由党而还是由保守党执政,工党在议会中也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拒绝执政,工党将会丧失已经获得的议会反对党的优势,它在国家中的地位也许会倒退10年。随后,上述几个机构都做出决定,同意工党执政。

麦克唐纳工党政府由于是少数党政府,所以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它在行动上受到了保守党和自由党的很大制约。它的社会主义纲领没有得到直接的施展,有时还不得不做一些与其社会主义目标背道而驰的事。然而,工党政府还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了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事情,如救济失业、改善社会福利设施、改善卫生和教育设施,特别是实行了气魄宏大的“惠特利住宅计划”。为了改善国内住宅条件,政府最早的决定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关于失业和住宅问题的委员会,下属两个委员会。肖伯纳主管失业委员会,惠特利主管住宅委员会。惠特利的住宅方案在议会通过。该方案计划在15年内修建住所250万所,并立即动工进行。政府为地方当局建造住宅提供资助。根据此项法案,大量住宅开始建造,因而刺激了经济。然而其效果在10年后保守党执政时才反映出来。

关于第一届麦克唐纳工党政府的作为,斯诺登曾作过一个说明:“我们面前有两条路。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执政机会作一次示威,提出一些鲁莽的社会主义措施,当然只会被击败。然后,如果我们有一个社会主义的多数,就把我们的要求诉诸全国。这条道路是党内极端派所坚持的,这不是一条理性的意见和政策……我强烈要求:我们不能采取极端政策,而应该限制我们的立法议案,只提出那些能够得到贯彻执行的措施。”如果考虑到英国议会政治的现实和当时政党力量对比的状况,应当说斯诺登的策略主张是正确的。

麦克唐纳政府最大的成就还是在外交上,特别是在对苏政策上。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一直处在西方大国的封锁之中。列宁早就盼望与英、美等国建立邦交关系,但是始终遭到两国资产阶级政府的阻挠。1920年2月21日,列宁在与英国工党领导人兰斯伯里的谈话中,表示愿意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或美国总统威尔逊会谈,消除对立。列宁甚至让兰斯伯里电邀劳合·乔治赴莫斯科会谈,和平解决争端。但劳合·乔治根本没有诚意。直到1924年工党上台前,无论是英国自由党还是保守党政府都没有承认过苏俄政权。而麦克唐纳工党政府上台仅1个月,便于2月1 日无条件地正式承认了苏联,并主张尽快谈判解决两国间的争议问题。工党政府的这一壮举,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其他资本主义大国纷纷效法英国,形成了一个承认苏联的浪潮,彻底改变了苏联在外交上被动、孤立的局面。继英国之后,意大利、挪威、奥地利、希腊、瑞典、中国、丹麦、墨西哥、法国都在当年承认了苏联。

麦克唐纳工党政府在正式承认了苏联之后,便主动为订立正式条约而作出努力。4月14日,以赖柯夫斯基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在伦敦同以首相兼外交大臣的麦克唐纳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开始谈判。经过谈判,双方基本上接受了英国提出的方案,并于8月8日签订英苏一般条约和通商条约。条约首先激起保守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在下院辩论前不许签字。而不经政府签字,条约是无效。麦克唐纳以积极的态度推动批准条约的工作。他表示要进行一场争取条约通过的战斗,要制止他们把条约否决。在议会辩论时,许多自由党人也加入了反对英苏条约的行列。然而,麦克唐纳并未屈服于这种压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后他以辞职来要挟反对派,终于通过英苏条约。对工党政府在建立英苏邦交中做出的贡献,苏联外交部门也不得不承认,说“这为苏联同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新的关系开辟了道路。”

工党政府同苏联建交影响了它的执政地位。保守党抓住这个机会大造舆论,说工党政府屈服于左翼的压力,接着便开始了强烈的反苏宣传,这影响了许多原先同工党合作的自由党人,使他们同保守党人联合起来推翻工党政府。

1924年10月,保守党和自由党借坎贝尔案件3 之机联合投票击败了工党政府。麦克唐纳决定解散议会,举行一次新的大选。大选结果是工党失败下台,保守党获得显著胜利。保守党得413席,与1923年相比,多获得155席,而工党则失去40席,相当于原有席位的1/5强。失败得最惨的还是自由党,丢掉了118席,只剩下40席,只约相当于工党拥有席位(151席)的1/4。看来,自由党的处境十分不利,与工党合作没有前途,而跟着保守党跑则结局更惨。这就是在两党制体制中第三党的困境。在这次选举中,选举周内发生的季诺维也夫恐吓信事件1 大大地影响了投票,不利于工党。但这还不是决定的因素,因为自由党失败得更惨。保守党之所以能获得显著胜利,主要还是它迎合了选民的意愿,放弃了关税改革的方案,抢走了自由党的许多选票。工党的议席数虽有所减少,但所得选票数却增加了50万张,其影响远远大于自由党,但比不上保守党。

总的来看,这届工党政府还是很成功,作为少数党政府在一段时间后失去政权是情理之中的事。这届政府存在的不足是麦克唐纳过于集权,而且在处理诸如坎贝尔案和“红信”事件这样一些问题上有些策略上的失误,同工会的关系也处理得不太好。所以工党下台后,麦克唐纳与议会党团的信誉有些下降。

1926年5月3日至12日,英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全国总罢工,有600万人参加。工人们虽然表现出了团结战斗的精神,但由于时机不成熟,最后以彻底失败结束。这对工会和工党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工党议会党团尽自己所能为捍卫工会利益进行了斗争。而保守党则利用这个机会向工党和工会发起了进攻。它1927年通过了一项劳资争议法,将总罢工定为非法;法案还禁止公务员工会参加政党;更为严重的是新法案改变了工会政治基金(这是工党的主要财政来源)的交纳办法,将原来定的准许不愿交纳政治基金的会员可声明不交的制度改为愿意交纳者才声明交纳的制度。这样的规定意味着,工会会员不交纳政治基金是理所当然的事,交纳才是特殊情况。这使工党的财政收入锐减,集体党员数也急剧下降。

英国共产党本想利用工党受挫折的机会扩展自己的力量,开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员人数有所上升。可是在1928年,它却在共产国际的指使下,突然改变了其正在执行的政策,推行一种完全是宗派主义的新政策,指责工党领导人及其成员为“社会法西斯分子”,甚至连过去的用以渗入工党的“联合阵线”策略都放弃了。这一政策使共产党在工党内的影响降到微不足道的程度。

1929年,保守党内阁任期届满,6月举行大选。这时的工党,虽然自身状况不太好,内部独立工党分裂倾向严重,财政收入情况不佳,党员人数下降,但是由于当时经济危机已经到来,失业情况严重,人们对执政党普遍不满。大选结果,工党第一次成了议会多数党,获得288个席位;保守党得260席,自由党仅得了59席。工党再次上台执政,但还是少数党政府,因为它的席位未占半数以上。

在工党所得的席位中,选区工党提名的议员大大增多,从1924年的25个增加到128个。而工会提名的议员仅占115个,第一次减少到工党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下。独立工党提名的人有36席。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劳资纠纷法案”通过后,工会力量减弱;同时独立工党的宗派活动使许多候选人脱离了它。

新的工党政府还是由麦克唐纳组阁。由于还是少数党政府,受制于议会其他两党,工党政府在内政上没有什么成就。值得称道之处还是在外交上。工党的对外政策确实有自己的全新风格,与保守党大不相同。最带有政治敏感性、与保守党针锋相对的就是处理英苏关系问题。1927年,保守党政府将工党建立起来的英苏外交关系断绝了,当时工党在议会为苏联驻伦敦的外交人员饯行。1929年它刚一执政就立即恢复了英苏邦交关系。

第二届麦克唐纳工党政府正处在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时期。当时国内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导致保守党下台。在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上,工党内阁不但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反而使早已存在的党内分歧日益加剧。1931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火上浇油,最终导致工党内阁的垮台。8月23日,麦克唐纳辞职,次日清晨,他奉英王之命组织了一个得到自由党和保守党支持的“国民内阁”,他任“国民内阁”首相。近中午时,麦克唐纳向他的工党同僚们宣布了他的令他们惊呀不已的决定。很多原工党内阁成员未参加新内阁。领袖“背弃”的自己的党,于是党开除了自己的领袖。工党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开始了,麦克唐纳时代结束了。自此,工党的控制权再一次转到议会外的党组织和工会手中,直到1940年工党参加丘吉尔的战时内阁。

麦克唐纳被开除工党后,便同一些因参加国民内阁而与他同时被工党开除的人另外组成了一个国民工党,与工党相对抗。他任国民内阁首相职务一直到1935年;后任掌玺大臣,到1937年11月9日逝世。麦克唐纳曾统治工党达9年之久,这是工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工党有了两次执政的经历,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麦克唐纳时代,独立工党一直反对工党的纲领和政策,认为它太保守。于是独立工党曾要求成为下院中的一个单独团体,被否决。1931年大选时,它单独参加了竞选,第二年通过决定脱离工党。工党遭受了又一次分裂,其结果是两败俱伤。独立工党的许多老党员立即退党,他们认识到与工党为竞选对手是没有前途的。独立工党的党员人数不断下降,1932年总数大约为17000名,到1935年时只剩下4400名,成了一个极端主义的小团体。

独立工党的衰落为本已接近死亡的费边社的复活提供了机会。自工党创建以来,一直由独立工党作为工党内社会主义者的代表。独立工党脱离工党后,工党内的社会主义者要求有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团体。适应这种要求,有两个小团体宣告成立:一个是社会主义探究和宣传协会,它不久就走上了独立工党的老路,与工党的政策发生冲突;另一个是新费边研究协会,以复兴费边社为宗旨。新费边研究协会于1939年同费边社重新统一起来,以后这个团体便成了工党的最主要的思想库和干部培训部,工党的主要理论纲领政策都来源于该组织,许多重要领袖人物,如艾德礼、托尼·本、盖茨克尔、希利,都是该组织的成员。

当然,在1931至1940年这段时间内,工党实际上是控制在工会手中,特别是全国劳工理事会手中。在制定政策上,基本是全国劳工理事会定基调,全国执行委员会具体定方案。而全国执行委员会又基本上是由工会在年会上以集团投票选举出来的政客控制着。全国劳工理事会一方面反对法西斯主义,另一方面又拒绝在新的“联合阵线”中和共产党进行合作。当时,欧内斯特·贝文是全国劳工理事会的核心人特,克莱门特·艾德礼是全国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在1935年大选前夕,在工党的年会上,艾德礼在贝文的支持下取代乔治·兰斯伯雷成为工党领袖。这是头一次由非工人阶级出身的人担任工党领袖。自此,艾德礼和贝文这两位社会出身和经历迥然不同的人物开始了亲密合作,他们俩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发展使工党的领导集团保持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稳定。

1935年11月的大选结果表明,工党的力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虽然还未回复到1929年时的实力,但所得的选票又一次超过800万张,总共获得154个席位。保守党还是第一大党,独家得到1050万张选票。麦克唐纳的国民工党只得了8个席位,他自己也没能进入议会。独立工党只得了4席,而且全都在苏格 兰的格拉斯哥。这次选举表明,选民们对无论是左派的还是右派的分裂集团都不抱好感。工党所得的议席中,工会赞助的候选人就占了一半多,有79席。这表明工会在工党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