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地里万千
23446000000011

第11章 山脉、峡谷与岛屿(5)

埃尔斯米尔岛:属于加拿大北极群岛中最北边的岛屿,也是伊丽沙白女王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东北与格陵兰岛紧邻。宽480千米,长804千米,面积20万平方千米,为加拿大第三大岛。东南部是加拿大地盾的延续,地形为古老结晶岩构成的山原;北部属于古生代褶皱带,褶皱山地主要是古生代的沉积岩,地形崎岖不平,群山高耸屹立,巴比尤峰海拔2604米,是北极群岛最高点。地处北极附近,气候严寒,冰川广布,地下有永冻层,有苔藓、地衣等低等植被分布。该岛北部是加拿大领土的最北端。

相关链接——基岩岛与冲积岛

基岩岛指的是大面积覆盖着基岩的岛屿。在中国的所有岛屿中,约有90%以上都是由基岩构成的岛屿,在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下,他们多呈北-北-东方向,形式上以群岛或列岛分布,很有规律。其中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是台湾岛和海南岛。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面积3.578万平方千米。在地质构造上,台湾岛处于西太平洋岛弧带,自渐新世至上新世,由地槽回返成为年轻的褶皱带,所以在岛上,新构造运动强烈,有较为频繁的地震活动。在第四纪冰期低海面时,台湾岛曾和大陆相连。在地形上,台湾西部是平原台地,东部是山岭,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等主要山脉,最高峰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是台湾最高峰。整个岛屿及山脉走向均为北-北-东。河流大多发育于断裂处,台湾最大的西螺-台南冲积平原由浊水溪形成,屏东平原由淡水溪形成。

海南岛为中国第二大岛,面积3.438万平方千米。岛呈中央高四周低之势,呈放射状水系,在更新世早中期才与雷州半岛分离。玄武岩在海南岛北部有广泛分布,并有完好的火山口保留下来。沿岸有不少典型的沙坝和泻湖港湾发育,湾内有红树林生长。

冲积岛指的是河流入海后,泥沙在口门附近堆积而形成的沙岛。

在世界上许多大河的入海口,都会有一些冲击岛形成。我国的冲积岛共有400多个,其中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即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冲击岛。

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1083平方千米。公元7世纪前,长江口就出现了东沙和西沙,其后沙洲游移不定,现在的崇明岛即是以16世纪长沙为基础发展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加固堤防,稳定坍势、围海造田等措施,使崇明岛面积扩大了80%。位于崇明岛南面的长兴、横沙两沙岛原也是一群沙洲,100年前这里尚是几片分散的河口沼泽地,19世纪下半叶开始围垦,通过近二三十年来修筑堤坝、人工促淤,渐成现状。

踩在“火球”上的冰岛

根据冰岛的一个传说,公元10世纪的时候,有一位英雄站在北大西洋这个崎岖多石海岛南岸的一个高海岬上,时刻监视着海面,提防北欧海盗入侵抢掠。到如今,昔日的海岬已成为岛内的一个山峰。强烈的火山活动也把公元10世纪时淹在南岸海底的岩石陆架升出水面,增大了海岛的面积。

在这个位于地球北部的岛上,这样的地壳移动一点也不足为奇。其中冰岛就是一个地质活动很多的地方,全球任何面积同样大小的其地方都无法与之相比。

冰岛的地质地貌

冰岛今日的面积差不多有4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大西洋山岭露出水面最大的一个山脊。是早中新世晚期以来,由大西洋中洋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属于火山岛。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广,此外还有安山岩、流纹岩等。

冰岛上火山很多,以“极圈火岛”着称,共有火山200~300座,其中有40~50座活火山。有拉基火山、华纳达尔斯火山、海克拉火山与卡特拉火山等主要火山。1963~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动使一个约2.1平方千米的小岛得以形成。

冰岛的基岩是以玄武岩和火山岩屑为主。洋底也由玄武岩构成,因此冰岛地质与洋底相似。大陆的基岩上还有一层花岗岩,冰岛却基本上没有。冰岛目前的岩石大部分是早在6000万至4000万年前凝固而成的。地表下面近期的地质活动多半是在一个大约50×250英里的地带内发生。这个地带位于一条从西北通过全岛中心到东南的轴线上。由于冰岛长期有火山活动,化石极为稀少,所以鉴定地质年代差不多只限于利用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

整个冰岛在基本地势上,呈碗状高地,四周是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多在400~800米之间的高度,个别山峰可达1300~1700米。华纳达尔斯赫努克山海拔2119米,是冰岛的最高峰。低地只占很小一部分面积。西部和西南部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分布,平原面积约占7%左右的全岛面积。没有冰川流过的海岸线呈不规则状,以峡湾、小海湾居多。其他沿海地区主要为沙滩,泻湖是由岸外的沙洲形成的。

除了有大量各式各样的火山锥外,冰岛上还有许多活裂缝喷溢熔岩流,流出像流水似的熔岩液,把好几平方千米的地方都淹覆铺平,然后凝固。这样层层堆叠,就形成了熔岩平原和熔岩高原。而裂缝喷溢熔岩流的原因,则是由于地底岩浆压力逐渐增加,炽热的流体迅速沿着岛中央附近岩层的断裂涌出的。

离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约30英里处,山岭在积雪平原上蜿蜒起伏,长达5英里。山岭中央还有一条宽阔的裂缝,从上而下裂缝两壁都是硬化了的熔岩。地质学家怀疑,这条名叫阿曼那格查的裂缝就是中大西洋山岭一个裂谷露出海面的部分。后来还有测量证实,阿曼那格查裂缝的确在慢慢扩阔,两边土地也正像洋底的情形一样,不断向外扩展。裂缝壁上那些硬化了的熔岩还现出许多岩柱,而岩柱是熔岩冷却时发生收缩龟裂所造成的。

雷克雅尼斯半岛像只粗短的手臂,在西南岸伸入海中,首都雷克雅未克正位于半岛的北岸。这个半岛时常发生地震,不断出现新的张裂缝和温泉,一切都显示出不久的将来便会有更多火山爆发。

弗拉沙西峡谷两侧有陡峻的峭壁,蜿蜒曲折近3200米,是被发源于亚宁山脉的伊西诺河的支流——水流湍急的森蒂诺河冲刷形成的。弗拉沙西峡谷两侧峭壁均为石灰岩,洞穴遍布。其中的“教堂穴”里,献给弗拉沙西圣玛丽亚的十一世纪小教堂,以及教皇利奥十二世于1828年下令修建的八角形教堂就建在其内。

冰岛猛烈的火山

弗拉沙西峡谷两旁的山岭都是典型的岩溶地带,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近年来,地质学家已经在此找出了5个地温上升的地区,表示这里可能有火山爆发的危险,其中有冰岛南岸对面的火山岛塞尔泽。这个岛是在1963年随海底喷出的炽热火山灰和熔岩而冒升出来的。据记载:自从公元12世纪以来,冰岛最有名的火山赫克拉峰每个世纪都约有两次大的爆发。

1947年,赫克拉峰开始了最猛烈的一次爆发。开始时,火山喷出了巨量石块和火山灰,直达平流层(或叫同温层)。瞬间整个地区的天色就变得一片昏暗,高层大气上的风把一些火山渣和火山灰吹到冰岛以东1000英里外的斯堪底纳维亚半岛。温度高达华氏1900度的熔岩,一股股地从峰顶的火山口流出,一直流了1年多才停止。熔岩停止流出后,加上新喷出的岩层,结果把赫克拉峰的火山锥加高了约125米。到1948年的春天,火山爆发终于停止了,但浓厚的火山气还继续沿山坡流下,凝聚在附近的山谷中,不时把放牧的牲畜熏死。

在冰岛,还有一部分地区会周期性地受到洪水的蹂躏,这种洪水名叫“冰川消融洪”,是活火山周期性爆发融化冰原下面的冰块之后,突然涌出地面的亿万立方尺冰川水。巨量融化了的冰水积存在冰川下面,冰块到了不能抵受下面的水压时就会破裂,冰水从裂口涌出来。而冰水还以96千米时速挟着大冰块和大石,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农村奔去。所经之处,农庄、粮仓及人畜均荡然无存。

而加拉和格里斯沃敦这两座活火山的山腰和山顶几乎完全被冰原覆盖了,近些年发生的大洪水大部分从这里起源。在冰岛南部被密尔达尔斯冰川盖住的加拉火山更可怕,它大约每个世纪都会爆发两次。爆发时,冰川消融洪便有如大河泛滥,万马奔腾地冲过辽阔的密尔达尔斯平原,直趋南部海岸。

冰岛的间歇泉与温泉

冰岛以间歇泉而闻名于世。世界上三大间歇泉区之一,就在赫克拉峰西北约56千米处。其余的两个,一个在北美的黄石公园,另一个在新西兰北岛的陶波湖和罗托鲁亚湖一带。

冰岛的格兰间歇泉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喷发后,近年大大减弱,大部分已停息下来。可每次喷发后,沸水都会迅速蒸发,留下矿物质,积聚成一个巨型的锥体。而在这个锥体的四周,还环绕着20多个大小不同的活间歇泉。

冰岛上共散布着700余个温泉,其中最热的一个温度高达160℃,位于该岛中部地壳裂缝常有火山及地质活动的裂谷区。有时沸腾的高温还会将嘶嘶做声的水汽从喷口逼出,水汽喷出后,遇到冷空气凝结起来,便涌现出一股白雾样的强力喷流。如果喷口被泥土掩盖,便会成为发声冒泡的泥池。

冰岛的许多民房都是利用地热水取暖的,雷克雅未克城里几乎每座建筑物都是如此。沸水从300~600米深的水井抽出来。地下水源的温度大约是220℃,经过16千米的路程,输送到雷克雅未克的用户时,是212℃左右。

维拉杰迪是位于雷克雅未克城以东约400千米的一个内陆小村落。虽然距北极圈不足320千米,却以水果、蔬菜、花卉而驰名。种植这些植物,靠的就是地下的热来保持室温,即使一些热带植物在这里也能生长。许多民房和商业大楼干脆就建在温泉之上。

小知识-“岛”和“礁”的区分

一般来说,二者主要有两种区分标准。

其一是按面积大小来确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进行第一次海岛调查(1988~1994)时,界定海岛的依据就是面积要大于500平方米,香港等地也以500平方米为依据。

其二是根据构成来确定,是不是覆盖有植被是一个重要标准。若是岛屿上有植被(即便只是数量极少的土壤和零星的草),而没有土壤植被,就归为“礁”。该分类法较之于由于潮水涨落而产生的岛屿面积误差来说,更加稳定,中国沿海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志的编订时,一般均以此为依据,如平阳县地名网、象山县海域地名简志。按照这种标准来划定的“礁”,面积通常也小于500平方米。但是,也有个别礁盘很大,如浙江省渔山列岛北部的明礁牛粪礁,无植被,仅有紫菜及贝藻类生长,有非常大的礁盘,面积之广,达1万多平方米,最高点海拔27.5米。

在国际法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作出规定,岛屿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确定与其他陆地领土相同,但是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个规定相对较接近于前述后一种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