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乌干达基巴尔丛林中,有3种猿猴,虽有充分的生活空间,且不受人类干扰,但是它们仍然会杀死自己的幼子。同时,在狮子和几种猿猴群中,也有食子的情况。在野生动物中,不仅雄性会杀幼子,雌性也会杀幼子,雌黑猩猩有时会吃掉其他雌兽的幼子,雌海象会杀死试图来索乳的陌生小海象。
除了哺乳类动物之外,其它动物杀死血亲的事也并不罕见:公鱼有时会吃掉它们的鱼卵(已受过精);而某些种类的鲨鱼还在母腹中时,就开始咬他们的一母同胞了。
对于动物亲杀行为,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后和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配偶资源的竞争
我们经常在狮子的社会群系中看到这样一幕:为争取在某群体中的霸主地位,两只雄狮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旦新的狮王取代老狮王,便会急于进行新的生育。那么原先群体中留下的后代作为新社群迅速交配的障碍,其命运大多是被新人主的雄狮咬死。
这时的母狮似乎是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它们既要防止新狮王咬死自己的幼仔,还要顺从于新狮王。当然,母狮作为新狮王势力的象征,自然不会受到伤害,暂时可以保全幼狮。为提防新狮王的伺机袭击,她们常常会将幼狮藏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不过新狮王最终还是会找出幼狮咬死并丢弃,这一举动往往是徒劳的。
成年雄性老鼠有着比狮子更加彻底的做法,新的鼠王往往会释放出使正在怀孕的雌性老鼠流产的一种化学物质,并使其立即进入发情期。由此可见,老鼠对“新王国”的征服比起狮子来显得更为精明与迫不及待。
在海豚中这种亲杀行为也经常发生。据记载,美国弗吉尼亚海滩上在1996年至1997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曾出现过9只幼年象鼻豚的尸体,受伤处几乎相同——都是内脏破裂,大面积骨折。研究表明,这些幼豚致死是因为受到雄性成年海豚的猛烈攻击,原因可能类似于狮子杀婴。雌性海豚在丧子后的1~2周内,会重新与雄性海豚交配。
我们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动物可能是通过亲杀行为,来促使雌性个体从哺乳期个体重新变为交配期个体。我们也可做出这样的推测对成年雌性个体的哺育能力,幼年个体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反馈,并且在这一转变之前,成年雄性个体间往往会为争夺领地或霸主地位而进行的激烈的争夺与竞争,并且一方有可能在决斗中丢掉性命。
食物资源的短缺
一些成年的雌性动物在外界条件恶劣、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为使更多具有生命力的幼体存活,往往会与其他幼仔共同分食其中一些比较弱小、缺乏活力的个体,从而渡过难关。比如狐狸家族。如果食物依然缺乏,在剩下的幼仔中最弱的一只就会倒霉了。这种行为会延续下去,直到找到食物。
动物的亲杀行为不仅局限在父母对子女的杀戮等同种生物之间,还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广漠草原上,限制大型肉食动物繁殖的因素仍是草食动物的数量、栖息领地的大小,而种与种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在对食物和领地的争夺上了。由于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与狮子比起来,猎豹在捕食善于奔跑的羚羊方面就更具优势,从而使狮子的生存竞争处于劣势;为了让幼狮在出生后有足够的食物,母狮便会屠杀猎豹幼仔从而减少猎豹对羚羊的捕猎量,同时也为自己的子女减轻未来生存竞争的压力。
环境恶化诱导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通过引进新的繁育技术,动物园老虎或狮子一次繁殖了好多只,然而不久就相继夭折,存活下来的也是岌岌可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其实,由于老虎或狮子身困囚笼,并且经常受游人的骚扰,本身就已处在焦躁紧张的状态。而被惊扰之余,更会担心自己的孩子遭受同等厄运。但它们无法带着那么多的幼仔离开,于是只好自己吃掉。
我们也能在亲杀行为中发现一些无意识的做法,比如鸡在非繁殖期时,有时会用噱啄破窝边的鸡蛋,甚至啄食其中的卵物质。无论是哪只既下的蛋,都会成为它的“美食”。是鸡缺乏食物还是完全出于游戏?这个问题至今不得而知。然而,在野鸡身上这种行为从未发生过,或许是因野鸡只能产下十几只蛋,繁殖能力较低,并且还要计算天敌袭击造成的损失,自然会倍加爱护它的后代了。而野鸡在人类的改造下,变为了家禽,提高了产蛋量,此时它们做起事来反倒肆无忌惮了。人的因素在这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动物的天性也在自然改造的进程中成了牺牲品。
其他亲杀行为
动物的亲杀行为除了杀死自己的幼仔外,还包括幼仔间展开的生存竞争。在众多幼仔看来,父母的精力毕竟有限,有的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与照料,在出生前就已开始互相残杀。
比如虎鲨的幼鱼,在出生前牙齿就已经很锋利,而雌性虎鲨一次体内会产几百条幼鲨,然而真正能够产出的只有一条。可以想象,虎鲨要经过多少次激烈的搏杀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在它降临于世的一刹那,作为一名猎手就已经十分出众了。
当然,父母有时也会给子女不公平的地位竞争,比如白鹭,一次只产3只蛋,前2只分别含有大量的生长激素和其他一些有助于它们生长的化学物质,而第三只蛋只获得前者一半的生长激素。这些物质决定了白鹭幼鸟的本性好斗,当3只蛋正常孵化,幼鸟正常生长时,只由于获得了较多的生长物,前两好斗性就很强,第三只幼鸟就会被杀死。如果前两只中夭折了一只,第三只幼鸟便能够活下去。不难看出,第三只蛋不过是白鹭妈妈为自己能够正常哺育两只幼鸟做的备用而已。
总而言之,动物的亲杀行为并不是生物界的一种必然现象,它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食物的短缺、生存空间的相对缩小、优势个体的保留以及对领袖地位的占有等等。这里充满的气息比自然界普通的捕食更为残酷与血腥,在生存的渴求下,似乎依偎的亲情也逐渐被淡忘。大量的亲杀行为,也似乎给这一美好的道德载体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相关链接——动物的“杀过行为”
是夜,风雨交加,一只赤狐窜入海鸥的栖息地,轻而易举咬死了15只海鸥,但既没吃,也没带走,而是空嘴扬长而去;后来又有一只赤狐夜闯民宅,一口气在鸡舍咬死了13只鸡,但仅叼走一只;一只金钱豹一次性杀死了17只山羊,然后有序地将这17具尸体排列在一起,自己溜之大吉;在北冰洋,一头北极熊同时杀死了21头独角鲸;几只狼一下子咬死了几十头小驯鹿;猫头鹰遇到鼠类后,即使已经吃饱了,不管数量多少,必定全部将其咬死才罢休……
以上现象表明,有时食肉动物一次杀死的猎物数量远远超过自身的食量。这种行为就被称为动物的“杀过行为”。
至于动物“杀过”的原因,目前科学家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杀过”是凶猛的食肉动物的本性——残忍好杀;有的认为这属于偶然现象,并非每次捕猎都是杀过的。这种杀守行为是由于它们接近猎物时,受到被害动物的惊吓、窜逃或狂叫的刺激而引起的,并不像前面提到的是它们的残忍本性所决定的。然而,较多的科学家认为,杀过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对动物的杀过行为要作区别对待,有的动物出于本性,有的动物确是受到刺激而引起的,有的动物也可能兼而有之。
动物发光之谜
在盛夏的夜晚,我们都喜欢在庭院中纳凉或到田间散步,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萤火虫打着小灯笼忙碌。它们飞来飞去,淡绿的萤火一闪一灭,为夏天的夜晚增添了许多趣味。
说到发光,在生物世界里,我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而且光就是它们的一种谋生手段,比如一些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夜晚常在近海作业的渔民或者是长住海边的人,经常都能看到海面上有光带闪烁,这就是一些藻类发出的光,当它们受到惊扰时或是在大量繁殖时,似乎海洋都开始燃烧起来。有的时候,我们晚上在海滩上散步,能从海滩上找到沙蚕,这种动物也能发光。除此之外,能发光的动物还有水母、珊瑚、某些贝类和蠕虫等。世界上能发光的生物有很多,其中以海洋生物最多。
哪些动物会发光
不同的生物发出的光颜色不同。比如在阳光照射后所有的植物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微生物一般都会发出淡淡的蓝光或绿光,某些昆虫会发黄光。
在海洋中,主要有细菌、海绵、蠕虫、真菌、甲壳类、水母、珊瑚虫、鱼类、软体动物等生物能发光。“隐藻”是一种单细胞鞭毛藻,颜色是绿色的,它也发出绿色的光,如同盛开在海面上的绿色“花朵”。这些美丽的“花朵”很好看,但夜光虫的粘质是有毒的,不能用手去拿。
有一种可以发出斑状的红色闪光的甲藻,一到夜晚就发光,有时船上的白帆也被它们映得红光闪烁。更有趣的是,有一种虫生殖过程中会发光,雌虫刚开始先发出的光连续而强烈,雄虫则一闪一闪、断断续续。雌虫到交配时先发出苍白的光,然后整个身体突然都放射出光芒,同时向水中泻出一些5厘米左右的球,形成一个光圈;而在距雌虫3~5米远处雄虫则断续地闪烁发光,好像在为雌虫欢呼,又好像在等雌虫的回应。同时从深处斜向直扑雌虫的发光中心,与雌虫准确地会合。然后这对“恋人”便翩翩起舞,同时泻出几个发光的大圆球,向水中排出精子和卵子。
作为一种腹足纲动物,夜光蝾螺是最美的发光动物,形状很像一只大田螺。壳高与宽均约17厘米,以海藻为食。夜海螺会在晚上的月光下闪闪发光。用它作为原料渔民可制成酒杯,从而再现“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段传说中的巧夺天工。
有一种长约3厘米左右的土甲虫生活在加里曼丹腹地密林中,被人们成为“手电虫”。它的胸部两侧各有一处能够发出亮光的透明的“小圆窗”,而且每次发光能持续5分钟之久。当地居民将长约12厘米的甘蔗掏空,再捉5~6只手电虫放在里面,只要打开盖子,轻轻地在筒上敲打几下,“手电筒”就会发光。如果“电池”用完了,可以临时再捉几只“手电虫”换进去,既简单又方便。
南美洲还有一种会以自身变幻的灯光报警的萤火虫。当四周平安无事,它的头顶上会发出红色的萤光;当附近出现敌害或有危险情况来临时,它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报警:熄灭头顶的红灯,而以尾部发出绿色的萤光,同伴发现绿色报警信号,便会立刻分散逃匿。
还有一种松球鱼像灯笼一般模样,因为外形长得像菠萝,因此欧洲人又叫它“菠萝鱼”。夜间,松球鱼像是挂在水中的一盏盏灯笼在水中飘来荡去,整个海底世界被它妆点得颇具节日气氛。
动物的发光方式
研究发现,动物本身因具有发光细胞或由发光细胞构成的发光器而发光。
发光细胞是起源于皮肤而发生了变异和特化的腺细胞,能分泌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如果它同时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那么在细胞内就可进行发光,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内发光;如果发光细胞内仅含有荧光素或荧光素酶,那么就必须在分别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不同发光细胞之分泌物相遇时才能发光,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外发光。
细胞内发光的有细菌、单细胞动物、低等无脊椎动物、萤火虫和某些鱼类等生物类群;而细胞外发光的有水母、介形类、高等无脊椎动物以及某些鱼类等生物类群。受到刺激后,某些蚯蚓能从背孔排出一种淡黄色粘液,与空气接触后才能发出一种黄绿色光。
有些发光动物既有发光细胞,还有发光器(由发光细胞、色素层、反光层和晶状体所构成的),其结构正好与光感受器(眼睛)相反。某些发光类群如樱虾、磷虾、头足类和鱼类等都有相当复杂的发光器。其发光器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在同种动物中恒生不变,所以发光器在动物分类学上意义重大。鱼类的发光器多分布于头部和上下颌,尤为眼睛的下方和贴后方,以及身体两侧和腹面,身体背面没有发光器,这反映鱼类发光照明的区域只有身体前面和下面。
有些动物因为与发光细菌发生共生,虽然没有发光细胞,但也能发光。不少发光鱼类即是如此。
动物发光的作用
发光作为一种生物行为,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生物通讯。那么动物发光是为了什么呢?发光具有哪些用途?
第一,求偶。动物在生殖季节通过发光招引配偶,从而实现两性聚合,利于传种繁衍后代。萤火虫的发光就很典型,并且信号系统非常复杂。雄虫夜间在林中飞翔时,通过向配偶发出呼吁信号(有节奏的闪光),而雌虫则立即发出应答信号。这两种信号(呼与应)的时间间隔十分严格,很有规律。不同种类的萤火虫闪光型式不同。就是说,种类不同,闪光频率、强度和颜色也不同。这种不同的闪光类型就成为信号语言,用来帮助异种互相辨别和同种雌雄求偶。如果雄虫判断失误,或雌虫发出的应答信号太早或太迟,长翅的“求婚者”就可能牺牲生命,因为雌虫会吃掉比自身小得多的雄虫。
第二,引诱食饵。有许多双翅目幼虫生活在新西兰一个村庄附近的山洞里,通过发光发出粘液丝,它们可以吸引和捕食细小昆虫。深海中生活着一种角目鱼类,其背鳍的第一鳍条演变为能发光的钓竿,通过明暗闪光吸引把小鱼吸引过来,进而把它们吞食掉。
第三,防御敌害。枪乌贼和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通过向进犯者发放一团团液态火焰进行自卫,形状、大小往往和它们的体型差不多,这样就会误导追踪者进攻其替身──发光的火团,而不去追捕被追捕者自身,从而使追踪者受骗上当。与此同时,枪乌贼和乌贼便趁机逃生。这种自卫方式与用喷射墨汁掩护退却而御敌的道理非常相似。在被置于捕食者“虎口”的一瞬间,有的发光动物会突然发出闪光,令捕食者目瞪口呆,从而趁机逃走;甚至有的发光动物在被切成两段时,尾段继续发光,而立即熄灭头段的灯,变成黑色;捕食者吞食了尾段,头段则在趁机逃走之后,“再生”出尾段。
动物借发光诱食与御敌的生物学意义,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不管是诱食还是御敌,发光器与深海生活之间并无特别密切的必然联系,因为这将导致发光动物明显暴露自身,违背其为诱食和御敌而发光的“初衷”,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和人们在夜间行走而手提照明灯那种情况并不相同。何况生活于海面或接近于海面的鱼类中,也有发光器的,有的发光器结构甚至还相当复杂。相反,永久生活于深海的鱼类,也有无发光器的。如此看来,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尚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关链接——萤火虫的发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