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最大的资本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鹏鸟高飞九万里,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准备飞到南方去。
南怀瑾先生
认为庄子用这个道理比喻人生,修道想成功也要借助于风力。一个人想成大功、立大业,或是修道、做生意,都要有本钱,本钱就是你的风。很多年轻人老是想:要是我呀,就要怎么样怎么样。想了半天,有没有本钱啊?一毛钱也没有。没有风,还飞个什么?所以青年人要想做一番事业,能力、才智都要去培养才行。风力不够,没你的事,本钱积累厚了,才可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
我们每个人都梦想成功,但是梦想终归只是梦想,想得再多不去实践也不可能变成现实。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有资本,而知识就是最重要的资本。在这个知识型社会中,没有知识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成功的资本有很多,资金、人脉、市场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这些东西,所以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没错,这些东西都很重要,但是这些都是外因,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知识的积累程度,其他的资本都可以通过知识来换取。在这个知识型的社会里,知识就是金钱,只要你有足够的知识,并且能够恰当运用的话,人脉也是可以通过知识来换取的。如果你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谁愿意帮助你呢?人脉在你的一次次的失败中,又能维持多久呢?相反,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让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有前途的人,你的知识将来可以转化为巨额财富的话,人脉自然也就形成了。说到底,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即可得天下。”这种夸张的言语为何会传了出来?很简单,知识的作用。诸葛亮一直闭门不出,研究各种学问,最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晓察机变,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他虽一直不与外人来往,但还是声名远扬,最终等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出山,导致了天下局势的变化,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刘备一点点壮大起来,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用兵如神,帮助刘备扫清了障碍。在帮助刘备成就霸业的同时,诸葛亮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得以实现。
再看“凤雏”庞统,只因相貌丑陋而不被东吴重用,但是在赤壁之战中,他巧设连环计,使得曹操大败亏输,才华显露,立刻吸引了识货的刘备和东吴鲁肃的目光,两方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但是由于孙权的原因,庞统离开了东吴,去找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引荐下,庞统投到了刘备的帐下,虽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得志,但是最终还是一偿夙愿,指挥军马,成了刘备的另一个军师。
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于读书人的重视。然而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宣扬读书无用论,在这个科技日益发展的年代,知识愈来愈重要的时候,突然出现这种论调,很不合时宜。之所以出现这种论调,与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在瞬间实现自己的丰功伟绩,偏偏知识在这一方面的作用远远小于金钱。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不间断的过程,它在人们成功的道路上扮演的角色虽然重要,但是却不能使人们一蹴而就,而大量的金钱则可以帮助人们在很短时间内取得成功,无论这种成功是否是人们想要的,毕竟从外表上看,是非常华美的,足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只因为我们积累的知识不够,因而一时之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据此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然而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知识,只要我们有耐心,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有知识,我们不必担心没有发挥的时候。知识并非是无用,只是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同时和我们有一样知识储备的人很多,因此,我们似乎难以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
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知识却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世上的确有很多沧海遗珠,但是也不乏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如果我们不积累知识,即使有了好的机遇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抓不住。当我们惊叹于马克思的伟大成就时,却不知马克思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在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他还精通七八门外语。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都一一做到了。人生就是一场博弈,我们要做到心里有底,才有更大的胜算。一无所有的人,在知识的积累中不断创造价值,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学而不辍,温故知新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这是孔子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
南怀瑾先生认为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即要不断进步,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何这么说呢?本来学到手的学问已经是自己的了,怎么会不学就减少呢?首先,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知识的更新不会因为你的不学而停下来;其次,你停下来不学,不代表别人停下来不学,别人在进步的时候,你还是维持原样,相形之下,你就是退步了。“活到老,学到老。”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大都在践行着这一句话。
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累积的知识是浩瀚无垠的,我们所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罢了,同时,知识无时无刻不在以很快的速度更新,我们能够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很少,若是我们不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学习,很快就会感到知识匮乏。骄傲自满,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在学习上来说是严重的错误。
南朝有一个叫江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文学家,写得一手好诗和好文章。可是年纪大了之后,反而没有以前写得好了。有时候拿着笔很长时间也写不出一句,就算勉强写出来也是平平无奇。这让很多人纳闷,于是人们纷纷猜测其中原因。
有人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便不精彩了。还有人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事实上,江淹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他当官以后,忙于政务,再也没有时间读书和写文章了,时间久了,再想写的时候,就怎么也找不到灵感了。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学到手的知识长时间地搁置也会随着时间地推移而被人们逐渐淡忘,若是不回头温习,不吸收新的知识,只怕仅有的一点知识也会荡然无存。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观点,就是要告诫我们不能自满,做学问要时时刻刻感到自己的不足,经常查漏补缺,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做学问是一个吃苦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不下工夫就拥有好学问。着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做学问的三个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无论一个人的天资有多好,不努力学习,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成就。
王安石在《伤仲永》中就讲述了一个神童最终变成普通人的过程。有一个叫仲永的小孩,天资聪慧,五岁即能指物作诗,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一时之间他的名气传遍乡里。人人都感到很诧异,因此很多人就请仲永的父亲做客,拿钱请仲永作诗。仲永的父亲见有利可图,就拉着仲永四处作诗,耽误了学习。结果几年以后,这个神童就变得和众人一样了。
学问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一个人即使天赋再高也不可能随便就将不是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顶多是在学习的时候比别人快一些。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