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23476100000020

第20章 谨言慎行无些过(1)

言多必失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南怀瑾先生认为在这个地方孔子的意思是说要言而有信,讲话要兑现;牛吹大了,事实上做不到,这是君子引以为耻的。不要把话讲得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绝不吹牛。

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做人要低调内敛,少说话是保证没有过失的最好方法。整日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人难以保证自己说的话中没有纰漏,一旦出现纰漏,被人抓住把柄,早晚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陈胜,特别忌讳别人提及自己“地主家长工”的出身。他的几位患难兄弟就因在他面前无意提起他“庄稼汉”时期的事情,而触犯了他的“领袖形象”,戳到了他的短处,招来杀身之祸。

三国中的英雄刘备是个“少须眉”的形象。在古代,胡子和眉毛稀少的男子被人认为是没有男子汉气概。刘备刚到西蜀时,曾被刘璋手下胡须茂盛的张裕取笑嘴上没毛,令他十分恼火。等后来他赶跑了刘璋成为张裕的主子的时候,终于找了个借口,把张裕杀了。

与人相处,最忌多言。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因此,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益的。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

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在背后道人长短,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从你嘴里说出去的话,早晚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背后议论人,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得罪很多人,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无意间得知了别人的隐私,千万不要到处去说,以显示自己有多能耐。别人苦苦隐瞒的事情大都是不愿意让人知道的,若是我们到处跟人说,那他必然会恨你入骨。处理这种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不知道。即使你不向别人提起,一旦让人知道你知道了他的隐私,也会对你有所怀疑,就算你指天发誓也是不可能消除别人的疑虑的。

明朝时期,出现了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这两个机构直接归皇帝指挥,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刺探大臣的隐私,监视大臣的动向。如果有大臣胆敢在背后说皇帝的坏话,那么东厂和西厂的人就可以不用通过刑部,直接抓人。那个时期,大臣们都是互相提防,噤若寒蝉,生怕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被皇帝知道惹来杀身之祸。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我们不知道自己周围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若是碰到那些爱挑拨是非的人,即使我们没有说什么,他也要造谣生事,若是我们当真说了什么,他还不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因此,少说话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也不能什么话都说,万一这个人靠不住,把你说过的话四处宣扬,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你说的话可能也就跟原来不一样了。就算你问心无愧,恐怕也难敌众人之口。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这样的人是有很好的口才,然而也许他们不经意间已经得罪了很多人,自己却还不知道。所以,我们宁愿藏拙,三缄其口,也不要做那个因一时口快而得罪他人的人。

话说三分为妙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南怀瑾先生认为“讷”,是好像嘴巴笨笨的。利嘴除了教书、吹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却很敏捷。换句话说,先做后说,而不是光吹不做。

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过多地向旁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藏拙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一般人总是急于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知,以期得到别人的认同,获得满足感。这样的人看似聪明无比,却是最傻的。当你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推到别人的面前时,就再也没有隐私可言了,对于别人来说,你就不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人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复杂多变,你对别人推心置腹,别人未必同样对你。逢人就把肺腑之言说出来的人固然可敬,但却不值得提倡。

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而话说的太多的人很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当你触犯别人的底线的时候,就会遭到别人的打击与报复。要知道世上不只有你一个聪明人,而你偏偏要做那个出头的,自然会招来别人的不满,给自己增加困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195年),就在曹军和蜀军在汉中僵持不下之时,曹操的主簿杨修却因一根“鸡肋”掉了性命。而在此之后他便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代表。

有一回,曹操让人造一座花园,造好后,曹操去看了一下,然后在门上写上了个“活”字就走了,结果是“人皆不晓其意”,杨修却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害自己,便对别人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让大家不要在自己睡着时接近自己,并装模作样地杀死了一个替自己盖被子的近侍。结果是“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而又只有杨修了解曹操的意图,并对别人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曹操想考查一下曹丕、曹植临机处事的能力,分别派两人出城办事,却在暗中吩咐门吏不要放行。结果,曹丕老老实实地退回来了,而曹植却在杨修的指点之下,杀了门吏,出城而去。

曹操手下的聪明人很多,像郭嘉、程昱、荀彧、贾诩等都才华横溢,他们却没有因为有才华而被曹操杀掉,这是因为他们懂得藏拙。在与曹操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了解了曹操的个性,因此,总是三缄其口,尽量不说话,就算是说,也是很隐晦地说,因而没有遭到曹操的嫉恨。

曹操的二儿子曹植才思敏捷,聪明能干,很得曹操的宠爱,曹操决心废掉世子曹丕,而立曹植。废长立幼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事情,往会引发动乱不安,所以大臣们总要据理力争,往往不惜豁出生命。但做主子的人却往往不愿意听从臣子的意见,双方会闹得很僵。曹操也是这样,自己下了废长立幼的决心,便不再愿意听臣子讨论这件事。

有一次,曹操屏退左右侍从,引谋士贾诩进入密室,向贾诩问话,贾却沉默不语。曹操再问,贾还是不答。这样一连几次发问后,曹操生气了,责问贾诩:“和你讲话却不回答,到底为什么?”贾诩回答:“对不起,刚才正好考虑一个问题,所以没有立即回答。”

曹操追问:“想到了什么?”贾答:“想到了袁本初、刘景升父子。”曹操大笑,决心不再废长立幼。

原来当年袁绍就是因为想要废长立幼,结果导致几个儿子之间互相不服,各自拉帮结派,争斗不休,这才给了曹操可乘之机,灭了袁氏势力。刘表也因废长立幼导致了内部的斗争和分裂。

言简意赅地表达你的看法,然后就保持沉默,留一个宁静的空间给别人好好思考,一个意想不到的主意也许就因此诞生了。在你批评别人时,适当的沉默可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通常来讲,当你批评他人时,那人一定情绪相当激动。他也许不但不虚心接受意见,而且还会反唇相讥,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开脱。这时的你,最好就保持沉默吧。

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需要一个人少说话做聆听者,否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争论不休,岂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什么事情,话说三分就够了。如果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多事情不需要点破,轻轻一提就可以了;如果对方不是一个聪明人,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连说带比划,恐怕他也不能了解你的意思,又何必多费唇舌呢。就像孔子说的一样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是其次,做事才是最重要,把事情做好了,不需要说什么,别人自然能够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行而后言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南怀瑾先生认为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事实;理想非常远大,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说和做都是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两种能力。俗语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我们的意志和思想需要说出来,实践过程却需要做出来,两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事情。有个小故事说美国人是边做边说,德国人是做了再说,日本人是做了也不说,中国人是说了不做。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是却说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人大多喜欢说大话。国人比较好面子,总是希望别人能够尊敬自己,因此,不顾事实真相,大吹法螺成了人们的通病。

世界上的事情在没有做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做成,或者是做不成。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况且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影响事情的进程。因此即使还差一步就能完成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对外宣称自己已经成功。就因为我们好面子,所以我们习惯于在事情还没做之前就自吹自擂,说自己有多么厉害,到头来却不能把事情做好,结果失去了别人的信任。这种事情做得多了,就再也不会有人相信我们。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些官员就是因为自吹自擂,结果丢官去职,甚至丢掉性命。

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7年),天下大乱,唐昭宗忧心忡忡,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才能够辅佐自己,平息一切。时任国子监博士的朱朴自夸道:“如果我当宰相,一个多月就能使天下太平。”病急乱投医的唐昭宗相信了他的话,提拔他为左谏议大夫,同平章事。

朱朴昏聩无能,见识浅薄,是一个迂腐的儒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安邦定国的才能。诏令颁布之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当上了宰相的朱朴一直也拿不出一条能够让天下太平的措施出来。唐昭宗一怒之下将他贬到边疆蛮荒之地去了。

世间万物都是复杂多变的,谁也不能预料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事情的结果。把话说得太满,将来就没有回旋的余地,最终会将自己推向窘境。

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不是说而是做,只有做好了,别人才会认可你,否则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很多时候,也许我们认为凭借自身的能力,完全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于是在没做之前就把话说满了,然而却因为一些意外情况事情没能做成。这样一来,也许别人本来是认可我们的,却因为这件事情而小瞧了我们。因此,话不要说得太满,即使将来做不成也不会丢掉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没有做成之前,什么都不要说,等到事情做成了再去跟别人说。

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哗众取宠,什么话都往外说,很多不着边际的话到了这些人的嘴里,就变得活灵活现。也许别人不会把这样的话放在心上,但是一旦别人较起真来,自己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赵国有一个方士好讲大话,自称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仓颉、尧、舜、禹、汤、穆天子、瑶池圣母等,以致“沉醉至今,犹未全醒,不知今日世上是何甲子也”。

当时赵王坠马伤胁,大夫说须千年血竭敷之乃瘥,赵王下令求血竭而不可得。有一个叫艾子的人对赵王说:“有一个方士,已经不小于几千岁了,把他杀了,取他的血,一定会很快痊愈。”赵王大喜,秘密派人捉拿方士,要把他杀了。这方士吓得大哭,不得不对赵王说了实话:“昨天我父母五十大寿,邻居带着酒来祝寿,我喝多了酒,所以才说了那些话,实在是没有活了千岁。艾子最喜欢说谎,大王千万不要听他的。”赵王听到后,哭笑不得,把他大骂一顿,然后放了。

吃饭吃个半饱才有助于健康,饮酒饮到微醺才能体会到饮酒的快乐。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样,必须保持在一个度上,一旦超过那个度,就会损及自身。说话也是一样,话不能说得太满,给自己留下缓冲的余地,才能随时调整自己,做到进退自如。

说话是一种艺术,话说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因此我们不仅要具有做事的能力,还要培养说话的能力。仅仅具有做事的能力,只能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孺子牛;仅仅会在嘴皮子上下工夫,没有真实本领,也不会走得太远。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做事,小心翼翼说话,有功则显,无功则隐,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路成为坦途。

谣言止于智者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为此不高兴。然后孔子就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上天就会厌弃我啊,上天就会厌弃我啊。”

南子是卫国国君的宠妃,长得很漂亮,但是把持朝政,名声不大好。当时有人认为孔子希望借助南子的力量介入卫国朝政,因此去见南子。南怀瑾先生不认同上面对这句话的注解。他认为孔子见南子,是事实;子路不大高兴也是事实,孔子也的确“矢之”。“矢之”是很严重的,等于赌咒。赌什么咒呢?问题在下面这句,“予所否者”,孔子告诉子路,你们的看法是不对的。这里要千万注意,古人说:“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就是人言可畏。又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情世故要通达,凡事问心无愧,旁人背后怎么说不要管他,只问自己。所以孔子是说,你们的看法和我的看法不一样,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的,不但人讨厌他,就是天也讨厌他,那么这种人便不需要与他来往。

都说“身正不怕影子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总是这样的,再正直的人也经不起谣言的中伤。谣言从一个人的口中传出来是谣言,当它大面积传播,所有的人都在说的时候,谣言就变成了“事实”,身虽正,影子却已经斜了。流言蜚语的力量是可怕的,它能够摧毁一切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关系。再牢固的关系都会有缝隙存在,谣言是无孔不入的,当谣言满天飞的时候,就会将这个缝隙扩大,最终破坏这个关系。“谣言三至,慈母不亲”,即使是母子亲情也经不起谣言的离间。

有人听说曾子杀了人,于是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曾子的母亲相信儿子不会杀人,因此没有理会这种谣言。过了没多久,又有一个人跑来告诉她曾子杀了人。这个时候曾子的母亲开始犯嘀咕:“难道儿子真的杀了人?”但是她还是选择了相信曾子。可是,当第三个人来告诉她的时候,她相信了谣言,于是越墙逃走。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选择相信大多数的人,因此,当谣言四起的时候,就很少有人能够把谣言依旧当成谣言。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只有那些聪明的人,才能发现谣言背后的真相,才能破解谣言,使谣言在自己这里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