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积聚你的正能量
23478700000003

第3章 让你的身体充满正能量(2)

这种压力既包括身体上的,又包括心理上的。身体上表现为长期超负荷劳累、持续不断的工作学习,导致睡眠不足,疲劳得不到及时消除而导致过劳。心理上表现为压力过大,激烈竞争使人精神高度紧张,精疲力竭。从而出现身心过度劳累,即所谓“疲劳综合征”。长此以往,人体组织器官会发生严重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各种疾病。

2.人际关系紧张

研究表明,有支持性社会关系的人,能较好地应对和处理应激,以及防止身心障碍。“亚健康”状态的人表现为无聊、无助、烦恼等,往往是由于缺乏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友谊引起。大量证据表明,缺乏社会支持是导致心理和生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不良生活方式

由于激烈的竞争,中年人疲于事业上的奔波、应酬不断、运动减少、生活不规律、过量饮酒、吸烟等对身心均造成不良影响。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70%~80%,发展中国家40%~50%的死亡是由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越是经济发展,不良生活方式占死亡因素的比重越大。

4.综合因素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人体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有机平衡体。这个有机平衡体由许多体内及体外子平衡系统相互制约与协调,得以维持大平衡系统的稳态。稳态的保持就是健康,稳态的破坏则是疾病。

亚健康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个大平衡系统中的个别或若干子平衡体的稳态调节发生或出现障碍,影响人体大平衡系统稳态的自我调节或相互调节的功能,进而降低其协调能力,使得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降低。但在这个阶段,人体的大平衡状态尚未被破坏,只是处于临界水平中,此状态即人体处于亚健康形态。

中年人是亚健康发生最集中的群体。要想保持健康,建议中年人每天早晚跑步锻炼。此外,饮食习惯也很重要。每天的饭桌上蔬菜是不能少的,水果也要为伴。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志,放慢自己的脚步,释放压力。让自己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才能远离亚健康。

我运动,我健康

“运动是健身的法宝。”这是古今仁者智士、养生者、长寿者已取得的共识。因此,很早以前,体育运动就被作为健身延年、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其死亡率比同龄不参加运动的人低。

做一个国家的总统肯定比谁都担负的责任重大,因此要承担如此大的重任,更得有个好身体才能担当。实际上,不少总统不仅治理国家有方,“管理”起自己的身体时也很有方。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经常参与地滚球、钓鱼、打猎、篮球、射击、跳水、划皮艇等,特别喜欢网球和长跑。他曾于1979年9月同750名长跑运动员一起,参加戴维营所在地举办的10公里赛跑。

美国前总统里根——热爱棒球,擅长游泳,喜欢美式足球。在大学时担任游泳教练和救生员,曾救起77个落水者。他竞选州长成功后举行就职典礼时,为了不误看棒球赛,竟将就职典礼时间定在午夜12点。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一位滑雪能手,曾获法国冬季滑雪锦标赛铜牌。他也是个球迷,经常身穿球衣,脚踏球鞋,活跃在绿茵场上。

芬兰前总统吉科宁——在20世纪20年代初是位杰出的运动员。1924年,他获全国比赛三项冠军,其中跳高成绩达185米,令人赞叹。

你可能会想,“锻炼身体好是好,但我天天都那么忙,怎样抽出时间来锻炼呢?”或许你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做剧烈运动,但你要记住:锻炼身体不是说去跑马拉松。适度的锻炼,慢慢日积月累,就足以使你身体健康了。

生命在于运动,人若不运动就会生百病,敌不过自然界各种疾病的侵害,但运动必须合乎科学,按照科学规律去运动,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一个人如果不按科学规律去运动,盲目地做一些不适合自己身心的运动,那样不仅得不到健身的效果,反而损害健康。

锻炼身体的第一步是先了解哪些锻炼方式适合你。你可以先想想,都有些什么锻炼方式,各种锻炼方式的频率、强度、时间是多少,然后确定哪种锻炼方式你会比较感兴趣。有些带治疗性质的锻炼方法还能治疗某种身体疾病。消遣性质的锻炼可以是增氧锻炼和非增氧性锻炼,也可以是一些增强技能的锻炼。

要坚持科学地健身锻炼。把健身锻炼融于日常生活中,即使每天抽出15分钟慢跑或20分钟步行,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积极的体育锻炼能造就一个强健的身体,而强健的身体能提供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工作顺利自然能够提升生活质量。上班族经常适量地参加运动,有利于释放工作压力,预防职业疾病,提高工作绩效。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滋补养生膳,就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用包括蔬菜、谷物、肉类在内的各种食物补充和调节人体的营养平衡,同时利用其具有的药效调节人体健康。根据中国传统医学观点,食物的客观效果与中药药物有相似之处,很多古籍文献也记载了各种食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如《本草纲目》收集了1898种天然药物,其中食物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详细记述了其性质、药效、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和用法。

西方公认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曾说过:“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你的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这一论断同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寓医于食”的理论不谋而合。两千多年之后,当今世界营养学界也终于承认其所言不差。在2001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规模最大的营养学术会议——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上,经过热烈的讨论,同样得出了“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的科学结论。

饮食是人类的第一件大事,所以孔子说:“饮食男女者,人之大欲也。”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地需要用后天的食物来加以补充。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饮食结构更合理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平衡膳食,均衡营养。所谓平衡膳食就是平衡、多样、适量。为了更好地平衡膳食,调节好个人的饮食结构,就要清楚理解食物的种类。营养学家把常吃的食物分成五大类,只要每天按类别选购食用,就能基本保证营养的平衡。

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需的食物有以下几类:

1.谷物粮食

这类食物作为主食,是热能的主要来源。因不同的谷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所以最好坚持粗粮、细粮搭配。如早上吃豆粥、馒头,中午要吃米饭,晚餐可吃窝头加面汤,不宜长期单调地食用某种细粮,如白米、精面等。

2.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

包括肉、禽、蛋、鱼等。成人每日应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0%~15%。膳食中较为理想的蛋白质摄入比例应是动物蛋白占1/3,豆类蛋白质占1/4,其余部分则从谷物中获得。

人体对动物蛋白的吸收率一般比较高,如鸡蛋卵清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血清白蛋白十分类似,吸收率很高。应当指出的是,鸡蛋和牛奶不能代替肉类的营养作用。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维生素B、生物素、尼克酸、泛酸和硫胺素的来源,适量肉食有利于脑的发育。

另据调查,人类最主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各种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大多与未及时补充铁质有关,而肉类和动物内脏中的血红素型铁更易于被机体吸收。但长期过量肉食对大脑健康不利,容易导致早老性痴呆。

那么,吃多少肉才合适?答案从哪儿来呢——答案来自人类的牙齿与肠道的结构。人类的消化系统特征在各个方面都与肉食动物截然不同,同人的消化系统最相像的是杂食动物。古生物学家在判断动物的摄食种类时,一般先分析牙齿的结构:人共有32颗牙齿,其中臼齿20颗,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其他种子类食物;切齿8颗,用于切咬果蔬;唯独4颗犬齿是为撕咬肉类食物的。按照人类不同牙齿的比例计算,臼齿:切齿∶犬齿=5∶2∶1。依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的比值应为7∶1。正是这个比例,指明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这是数百万年以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从肠道相对长度看,肉食动物的肠道较短,杂食动物居中,草食动物的肠道最长。这是因为草食动物进食大量的膳食纤维,也说明了人类膳食应该杂食,且应当偏重于植物性食物。因此,合理的饮食中,鱼、虾、肉、禽、蛋类所占的比例应当显着低于西方膳食结构,即畜、禽、肉类每日摄取50~100克(英国营养学家认为每天85克为宜),且要选择含脂肪低的瘦肉及鸡、鸭等禽类,并鼓励多食用鱼类。

当然,为了提高食物蛋白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膳食中搭配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一日三餐都要提倡食物多样化,这样不仅能提高食欲,促进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而且食物中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也能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最好包括鱼、肉、蛋、禽、奶、米、豆、菜、果、花,还有菌藻类食物,组合搭配、混合食用。将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在一起,比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搭配组合,更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最好是几种食物同时吃。几种食物同时吃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注意千万不能相克。

3.豆类、乳类及其制品

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富含赖氨酸,与谷物同食,可优势互补。豆类素有“植物肉”和“绿色牛奶”之称。每人每天应补充豆类50克、奶类100~200克,一方面可增加钙的摄入;另一方面还可养护胃肠黏膜。此类食物应占膳食总量的95%。

4.蔬菜水果

这是人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蔬菜、水果的供给量一般每人每天约800克(其中4/5为蔬菜,1/5为水果)。蔬菜中最好要有一种是绿色或有色的叶菜类,同时蔬菜品种应尽量多样化,若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不足或在烹调中损失过多,则应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或饮料。蔬菜的品种很多,营养成分有很大差异。此外,蔬菜因可食部位不同、颜色深浅以及根、茎、叶部位不同,营养成分及含量也不一样。所以应经常变换品种或与各种蔬菜搭配,以收到营养素互相补充的效果。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多种消化酶类,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增加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降低胆固醇。每人每日可摄食100~200克鲜果,宜在饭后1小时生食。若无鲜果则可生食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对健康也大有裨益。

5.油脂类

油脂可供给热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它又是增进食物的色、香、味不可缺少的物质。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多,所含的胆固醇也高,长期大量食用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病,因此应少吃。因海鱼中含某些对机体有利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是个例外。油脂的摄入可以按每千克体重每日l克计算(包括肉、鱼、蛋等动物食品中的油脂,连同植物油脂在内),按油脂占膳食总热能的最高比例(不超过30%、最好25%)来控制。肥胖的人则另当别论,他们需要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以上五类食物中任何一种长期缺乏都会影响健康。因此,为了保证膳食平衡,应当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一说,是指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许多食物即药物,许多药物即食物。

【身体能量加油站】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度、快节奏的社会里。为了职称、事业、学业,很多人的精神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繁忙紧张地劳碌着。披星戴月是每天的重要内容,栉风沐雨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有时候,很想暂时放下肩上的重担,寻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好好地喘一口气,喝一杯茶,但是想到尚未完成的任务,就没有了闲情逸致,又匆匆地投身于紧张的工作当中去。或许,我们在内心安慰着自己:“现在还年轻,体力和精力上都能吃得消,等将来老了,想追求也没有了机会。”在错误心态的误导之下,每天坚持拼搏和奋斗,追寻着梦想中的快乐和幸福,却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健康,被生活偷走了红润的脸庞,生命过早地失去了弹性,过早地走向了衰老,种种美好的愿望和目标最终成为了未酬的壮志,让未老先衰的你感慨和后悔。

一台机器转动的时间太长就会加快磨损的速度,缩短使用寿命;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超负荷地工作时间久了也会出现磨损。受到损坏后的机器需要维修,而体力精力遭受超额的透支之后也需要安静下来休息一下。但有时候,生命的脆弱甚至不如十台机器。劳累过度,停顿下来,给疲乏的身躯一个整顿的时间,却发现所做的不是亡羊补牢,而是为时已晚的补救。当生命的创伤无法修复的时候,后悔和泪水都是起不到丝毫作用的。既然如此,那么,就未雨绸缪,早日给自己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作息制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