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聋学生提出过申请,所以一些老师反对接收她入学。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师,她顺利地人了学,并在毕业时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从那以后,她就致力于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并且为打击乐独奏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曲。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而谱写的乐谱。
至今,她作为独奏家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因为她很早就下了决心,不能仅仅由于医生诊断她会完全变聋而放弃追求。因为医生的诊断并不意味着她的热情和信心就不会有结果。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妈请教对待别人不公正的批评有什么秘诀,她姨妈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只管做你心里认为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是会受到批评的。冷静面对中伤
如何面对有人公开揭露你的隐私,讥讽你的缺点,甚至公然侮辱你的人格?是恼羞成怒,立即反击和辩解;还是保持冷静,不急、不躁、不感情用事,积极采取对策,化凶为吉,转败为胜?
当众受到侮辱或攻击,愤怒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由于情绪失控,头脑不清醒,会很难找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唯一可取的是保持冷静,冷静是一种积极的、由静转动的心理活动过程。
冷静,目的在于使自己能客观地从对方的攻击中寻出其不符合事实、不近情理之处,抓住他的弱点,分析他的目的,然后采取对策,加以揭露,予以反击,使自己从劣势转为优势,转危为安。
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好莱坞明星保罗·纽曼,从影早期曾拍过一部失败影片,他的家人也不客气地把它评为“一部糟糕的影片”。若干年之后,洛杉矶电视台突然决定重新在一周内连续放映该片,显然是有意在公众面前中伤他。
纽曼对此经过冷静思考后,决定来个异军突起,后发制人。他自费在颇有影响的《洛杉矶时报》上连续一周刊登大幅广告:“保罗,纽曼在这一周内每夜向你道歉!”此举轰动全美。大获全胜,他不仅未因此出丑,反而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同情、谅解,从而声誉大增,好评如潮,后来他终于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
纽曼的胜利取决于冷静、诚实和勇气。在当众受辱之后,既不暴跳如雷,也不萎靡不振,他保持心态的冷静,仔细、认真地分析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找出主攻矛盾。然后奋起反击。公开坦然承认自己过去的失败,不但丝毫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反而使对方陷入被动的境地,暴露出其居心的卑劣。
反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诚实和勇气,敢于当众承认失误的人,人们对他只会产生由衷的尊敬,如果对方再抓住不放,定会受到大众的指责,这时再反击,力量会更大。它不仅可避免受辱,而且会使对方变得极为狼狈。
谁是谁非不重要
人生就像在考试,在不断地做题。
学生常做的作业是选择题、是非题和填充题。
选择题胜在可以选择。即使不知道答案,也可以胡乱选一个碰碰运气。
是非题随便答是或非。也有一半机会答对。
填充题最难,根本无法蒙混过关。
后来又发现选择题开始变得很难。
其实,是非题也不再容易,分清是非对错,并不代表你我成功了一半。
在这世上是非对错到底有什么评判标准呢?是与非的对比或是划分,应该怎么看呢?很多小时候觉得对的东西长大后却开始怀疑它,现在的社会好像也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小的时候看东西,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很容易分辨,现在却不明白了。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本身的是是非非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顾客和售货员为谁应负责任争得脸红脖子粗,走了冤枉路的乘客和司机为谁没说清楚而大动干戈,事情越闹越大,该退的货没退成,该节约的时间没节约,双方都憋了一肚子的气,何苦呢?有人说,我就要争这个理儿。是争下一个“理”,的确有一种胜利的感觉,但你想没想到过这个理的代价呢?
反而是不争辩,放弃无谓的辩解,很可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这个故事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您好,”小李对老总说,“昨天我交给您的文件签了吗?”老板想了想,然后翻箱倒柜地在办公室里折腾了一番,最后他耸了耸肩,摊开两手无奈地说:“对不起,我从未见过你的文件。”如果是刚从学校毕业时的小李,他会义正辞严地说:“我看到您的秘书将文件摆在桌子上,您可能将它卷进废纸篓了!”可他现在不会这样说,他要的是老总的签字。于是他平静地说:“那好吧,我回去找找那份文件。”于是,小李下楼回到自己办公室,把电脑中的文件重新调出再次打印,当他再把文件放到老总面前时,老总连看都没看就签了字。这就是小李在与上司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式。
聪明的人会装傻,谁是谁非不重要。好汉不吃眼前亏,针尖对麦芒在某些场合是一种耿直与正义的表现,生活中却不可取,不去判断对错是非,糊涂一下,忍耐一下往往是我们处世的一剂良方。
珍惜人情昧
有个农场主的牛偷吃了农夫家的庄稼,农夫没通知他就把牛杀了。农场主很气愤,决定去找农夫算账。
农场主和仆人半路上遇到寒流,人身上和马身上都挂满了冰霜,两人差点冻僵了。他们到达农夫家门口时,农夫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两位客人进去烤火,等待她丈夫回来。农场主烤火时,看见那农妇消瘦憔悴,6个躲在桌椅后面对他窥视的孩子也瘦得像猴儿一样。
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农场主和仆人是冒着狂风严寒来的。农场主刚要开口说明来意,农夫却和他们握手,留他们吃晚饭。“两位只好吃些豆子,”他抱歉地说,“因为刚刚在宰牛时,起风了,没能宰好。”
盛情难却,两人便留下了。
在吃饭的时候,仆人一直等待农场主开口讲起杀牛的事,但是农场主只跟这家人说说笑笑,孩子们一听说从明天起几个星期都有牛肉吃,便高兴得大声欢呼。
饭后。寒风仍在怒号,主人夫妇一定要两位客人住下。两人于是又在那里过夜。
第二天早上,两人喝了黑咖啡。吃了热豆子和面包,肚子饱饱的上路了。农场主对此行来意依旧闭口不提。仆人就责备他:“我还以为你为了那头牛要来惩罚他呢。”农场主半晌不做声,最后回答:“我本来有这个念头,但是我后来又盘算了一下。你知道吗?我实际上并未白白失掉一头牛。我换到了人情。世界上的牛何止千万,人情却稀罕。”
越来越商品化的社会更渴望那份珍稀的人情味。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友善、关爱的情感是所有人都渴望的。
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如果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对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会使你消除怨气。早上起来的时候,你看到窗外的阳光,你会感恩;吃一块面包,你会感恩;接到朋友的电话,你会感恩;在树上看到一只鸟在唱歌,你会感恩;看到猫咪睡在你的床头,你会感恩;然后你的一天乃至你的一生,就在这感恩的心情中度过,那你还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危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小镇上最富有的人要数面包师卡尔了,他是个好心人。为了帮助人们度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的20个孩子叫来,对他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篮子里拿一块面包。以后你们每天都在这个时候来,我会一直为你们提供面包,直到你们平安地度过饥荒。”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面包,有的为了能得到一块大点的面包甚至大打出手。他们心里只想着要得到面包,当他们得到的时候,立刻狼吞虎咽地把面包吃完,甚至都没想到要感谢这个好心的面包师。
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儿,她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她才到篮子里去拿最后的一小块面包,她总会记得亲吻面包师的手,感谢他为自己提供食物。然后拿着它回家。
面包师想:“她一定是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那一小块面包,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第二天,那些孩子和昨天一样抢夺较大的面包,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昨天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她亲吻过面包师的手后,拿着面包回家了。到家后。当她妈妈把面包掰开的时候,一个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妈妈惊呆了,对格雷奇说:“这肯定是面包师不小心掉进来的,赶快把它送回去吧。”
小女孩儿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里,对他说:“先生。我想您一定是不小心把金币掉进了面包里,幸运的是它并没有丢,而是在我的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
面包师微笑着说:“不,孩子,我是故意把这块金币放进最小的面包里的。我并不是故意想要把它送给你,我是认为最文雅的孩子理应得到这块金币,是你选择了它,现在这块金币是你的了,算是对你的奖赏。希望你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件事。回去告诉你的妈妈,这个金币是一个善良文雅的女孩应该得到的奖赏。”
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拥有幸福的生活,就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瞒与讹诈……
而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只知向别人索取,他是一个自私白利的人,不能给予社会什么,更严重的是,这种人的生活会因此而缺少快乐,体验不到相互给予的快乐和由自身为他人制造的快乐中延伸而至的那种快乐。他们将无法融入社会大家庭,甚至连生存都会受到威胁,以致产生极端心理,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是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原意就是告诉人们要知恩图报。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知道感谢,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可以促进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帮助。
如何放弃受害意识
我们在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个人拎着沉重的东西登上公交车后东张西望地期待有人为他让座时。往往没有人会去理睬他;而当一个人满头大汗抱着重物久久站立着时,却会有人向他招呼道:“请到这儿来坐。”
也许读者会很奇怪,同样是背负着重物的人,为什么他们会遭到不同的待遇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前者心存受害者意识,希望有人来同情他所处的境况,这反而引起了他人的反感;而后者则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博得了他人的敬仰,于是给予了他及时的帮助。
从这一小小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简单至极的做人哲学:我们应当放弃受害者意识。
有人说女性是弱者,很大程度上是指女性是生活、感情上的受害者。
比如一个妻子发现丈夫有外遇之后,便开始哭哭啼啼,一副可怜的委屈样儿。说句实话,当丈夫看到妻子这副受害者的架势,反而更加心存厌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懦弱的人。还有一种妻子干脆大吵大闹,还寻死寻活地说:“我是一个受害者!”这时她的丈夫多半不会及时回头,他的心里也是很不情愿的。
如果处于当时境况的她,心里放弃受害者意识,以一种自尊自强的形象出现在丈夫面前,她的丈夫又会怎么做呢?他一定不会像刚才那样心存厌恶,反而滋生怜惜了!只怪懂得这种心理的妻子实在不多啊!
时下大都市里开通了不少情感专线,以便感情上的迷惘者寻找到生活的支点。
其中不乏感情上的受害者,但他(她)往往不是向主持人询问以后生活的方向,而是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受害经历,更有甚者一直哭哭啼啼地说上一个多小时。主持人一定也听得很累。这不是针对他(她)的发泄内容,而是这种方式极不可取。以一种极端受害者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只会使其变得丑陋,潜在地暴露出无能与自卑。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什么,改变什么。
再看两个不同心态的下岗人,我们也可有所启示。A君下岗后。觉得自己还不到退休的年龄,于是到处求职,终于觅得一份里弄工作的差事。平时,他出出黑板报,打扫打扫办公室,工资虽不高,却也做得有滋有味,得到了居民与里弄干部的认可与好评;B君呢,自从下岗后,心里就很不平衡,天天闷闷不乐,逢人就念自己的苦经,发泄对社会的牢骚,久而久之,朋友们便不再上门,妻子也对他这副生活模样感到反感。
如果你有这两个朋友,你一定不会与B君深交的,因为他不是一个成熟的人。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更是养成了与身俱来的受害者心理。在中国,一个3岁的孩子跌倒后,很委屈地大哭一阵,引起父母或旁人的注意,本能地希望有人扶他起来。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受害者心理。国外的有些父母一般不会去扶孩子,孩子哭够了,知道只有靠自己了,自然就会爬起来。让孩子有了这种童年时期的锻炼,他们长大后就不容易具有受害者意识,更为坚强独立。
看了上述不少例子,你是否很有些感触呢?每个人都应该走好自己生命的每一步。你只要活着,就应该放弃受害者意识,敞开自己的胸膛,积极地对待每一天和每一个人。
与平庸人为伍
有位哲人说:“平易近人的作风再进一步延伸,就是与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的了不起的本事。在你进入社会时,要抛下自己的理念和价值,戴上最适合那个团体的面具。”
这样做的道理在于:大多数人都是简单而平庸的。他们未经思考就接受了某些理念和价值,他们的信仰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他们习惯于把问题简单化。一旦你标新立异,表现得与众不同,那就等于是在向他们发出挑战。
因此,明智的人在与平庸人为伍时,无论在言语上还是行动上,常常都显得十分温和、平易,与大众毫无区别。当然,在内心他们有自己的一份信念和追求。有这样一个故事:
幸运女神端坐在光亮的宝座上,头上戴着至尊无上的王冠,周围站满了侍奉她的仆人。只不过,她不大搭理她们。
这时,有两个人走进宫殿来求她帮助。
第一个人提出的恳求是,请幸运女神能够让他在崇理求真的人中间走运,获得聪明睿智、品行高洁者的欢心善待,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旁观的人们一听,马上互使眼色,说:“当心!不然世界就是他的了。”
可是,只有幸运女神不以为然。她面色凝重,黯然神伤地答应了这个人的请求。
第二个人走上前来,所请求的恰恰相反:他想在无知与愚蠢的人中间意气风发,获得他们的赞扬和拥戴。
众人一听,都感到第二个人的请求太荒唐了,他们纷纷对这个古怪而一本正经的请求哄堂大笑。但幸运女神却面露微笑。高兴地准许了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