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是熬出来的
23487400000013

第13章 熬,并快乐着(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命运也是一种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你消极,生活就会暗淡;你积极向上,生活就会给你许多快乐。可见,一念之间,一种心态的选择,就会使人生命运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只要我们往好处多想一点,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如果我们时刻往坏处想,我们的人生也就充满了黑暗。

怎样才能使自己变成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只有正确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克服以上提到的困难,从而快乐地生活。

八、热忱是竞争力的源泉

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作出不平凡的成绩;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今天,公司领导们普遍认为,热忱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卓越的能力。到处都有聪明但一事无成的人,原因就在于他们虽然有做好工作的条件,但由于他们对工作,甚至对整个生活都缺乏足够的热忱,导致他们缺乏韧性,缺乏一钻到底的精神,更缺乏主动性。殊不知,只有热爱工作、投入工作且满怀热忱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有一次,某人请教一位集团公司总裁,问他挑选高级干部是不是主要看能力。因为一般人都会认为,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这些人的能力。但这位友人的回答听起来却让人有些惊奇。

“成功者与失败者,他们的能力与聪明才智其实差异不大,”这位总裁说,“如果两个人各方面条件都相近,那么,更热忱的那一位一定能更快达到成功。一个能力平庸但是很热忱的人,往往会胜过能力出众却缺乏热忱的人。一方面,他的热忱能弥补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只要有热忱,他一定会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从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挑选人才时,我对是否足够热忱的重视甚至高于对能力的重视。”

许多人都在半醒半睡地生活着。为什么你不在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爱我的工作,我将把我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我很高兴这样活着——我今天将要百分之百地活着。”

为别人服务会产生热忱——许多有能力的人选择低薪的社会服务工作和其他工作,而不去从事比较高薪的职业以赚取更多的钱,就是例证。

“我最需要的,”爱默生说,“是有个人使我做我能做的事。”

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工作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培养我们的工作热忱,刺激自己更有创造力地思考和工作。

热情是做事必备的条件,只有怀着一颗热情的心,才能在热情的感召下,走向成功。热情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只要饱含热情,那么也是在为自己工作,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这样一个朴素的人生理念。

九、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可以不甘于寂寞,但必须学会忍耐寂寞。如果你想改变人生,请不妨从忍耐,甚至从习惯寂寞开始。耐得住寂寞者,始有所成,终有所就。

做事难免遭遇曲折,寂寞、孤独、等待都是一种力量积蓄的状态,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华便会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寂寞是一种考验,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作出惊人的伟业,有的人却成了寂寞的俘虏;寂寞是一种坚守,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坚守精神的底线,有的人却成了道德的叛徒;寂寞是一种修炼,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参悟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却跌到地狱的深渊。

夏日燥热,蝉的鸣叫也许会更增添你的烦躁。但是,如果你听了下面的叙述,也许会改变想法。据生物学家观察发现,蝉从卵到成虫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蝉的幼虫要在黑暗的地下做四年“苦工”。一旦长成,它会爬出土,爬上树枝蜕去壳,抖动翅膀唱它的“生命之歌”。可是这阳光下的享乐也只有一个月,这就是蝉的生活。“什么样的歌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昆虫的故事》一文中发出的感慨。

你听了蝉的故事又会有什么感想呢?四年地下的“苦工”,一个月阳光里的享乐,这不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吗?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没有质变就没有新的量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我们在强调质变的同时,更注重量的积累过程。正像蝉做的“苦工”,这是一个能量积蓄、不断完善、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量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可能在等待中你是孤独的,寂寞的,但是应当相信,寂寞而孤独的等待终会有结果的。

诗人波德莱尔说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群中漫步。”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也可能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孤独感向你袭来。因为大家各走各的路,即便是在同一条马路上,仍然各有各的方向,各想各的心事。别怪别人不关心、不注意你,你自己不也是一样,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你又忽略了多少路边的花草和与你擦肩而过的人?

“耐得寂寞好读书”。孤独和寂寞在生命中是有实在意义的:借孤独体验自己的心灵,明白自己拥有什么,缺少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借孤独感叹人间的冷暖,思索生命的价值。只要不是因为厌世弃俗、自以为是而离群索居,那么寂寞的生活仍然是丰富而有生气的。

积蓄知识能量的过程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同时要做好走长路的准备,这是另一种等待——等待时间。只要是人们舍得花时间等待的东西,终究会有一些意义。这意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有的人舍得花一个上午等待一条鱼,有的人舍得花一整天等待一场雨,有的人舍得用整整一生等待一个人。等待作为一个过程,其本身便呈现美丽而忧伤的内涵。

正像一粒种子,生命是一个由孕育、发芽到生长成熟的过程。能量积累的过程是需要忍耐力的,忍得寂寞和孤独,相信会有成功的一天,那时就不只是“一个月的享乐”了。

十、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

坚持把快乐当成一种习惯,那么接下来的生活也将会像一连串的欢宴,充满乐趣。

一般而言,习惯是生活的累积,是能够刻意养成的,因此,人人都有掌握心情愉快的力量。人们之所以会制造自己的不幸,其主要原因多半是由于自己心中存有习惯性的不幸想法所致。例如,总是认为一切事情都糟透了,别人拥有非分之财,而自己却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等消极的情绪。

此外,不幸的想法往往还会把一切怨恨、颓丧或憎恶的情绪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底,于是不幸感变得愈加沉重。而当喜讯降临时,他们就会说:“这样快乐是不对的。”因为他们已经十分习惯往日的忧郁与悲伤,反而不习惯幸福与快乐的心情。于是,他们依然沉湎在以前那些沮丧、悲伤及不愉快的心境里。

墨菲博士指出:“如果你希望幸福快乐,重点在于你必须真诚地渴望幸福快乐。”

曾有一名农夫似乎时时刻刻都在唱歌、吹口哨,并且充满幽默感。有人问他:“你的快乐秘诀究竟是什么?”他回答:“快快乐乐,是我的习惯。”

我们敢说,这位农夫同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他的快乐已成为一种习惯,而感觉不到幸福的人是习惯去无休止地抱怨。因此,如果你想获得幸福,首先就要养成幸福的习惯。

养成心情愉快的习惯,主要是凭借思考的力量。

首先,你必须拟定一份有关让心情愉快的想法清单。然后,每天不停地思考这些想法,其间若有不高兴的想法进入你的心中,你就要立即停止,并设法将之摒除掉,然后必须以快乐的想法取而代之。

此外,在每天早晨下床之前,不妨先在床上舒畅地思考一下,然后静静地把有关快乐的一切想法在脑海中重复思考一遍,同时再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今天可能遇到的快乐的情景。

久而久之,不论你面临什么事情,这种想法都将对你产生积极性的效用,帮助你面对任何事情,甚至能够将困难与不幸转为快乐。相反地,你一再对自己说:“事情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的。”那么,你便是在制造自己的不愉快,而所有关于“不愉快”的形成因素,不论大小,都将围绕着你。

以前,有一位很不幸的人,他每天总是在吃早餐时对他太太说:“今天看来又是不愉快的一天。”虽然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但是,由于他这么说,他心中所期待着的那些好运也便隐藏了起来,最终一切情况都很糟糕。

其实,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并不令人奇怪,因为心中预存不快乐的想法,那么一天的心情肯定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所有的事情也会办得很不顺利。

在一天的开始就心存美好的期盼是件相当重要的事。只有这样,许多事物才有可能有美好的发展。如果你也想让自己快乐起来,那么每一天你都要有意识地保持着这样的决心:

我要尽量精神愉快。

我对别人的感觉和行为要友善一些。

我对别人及其错误、失败和过失要少苛求,多容忍,要尽可能地从最好的角度来解释他们的行动。

我要练习每天至少微笑三次。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的反应要尽可能地冷静和理智。

对于无力改变的那些悲观的和否定的“事实”,我将完全不予理睬,拒之于头脑之外。

简单吗?当然简单。这些行为、感觉和思维方式都会对你的心态产生有利的影响。你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一个月,或者更久一些,“体验”这些步骤,看一看信心是否会增强?

当然,改变是艰难的。当我们被要求除去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思想和感情时,都会本能地加以抗拒,尽管我们也承认自己身上那些习性是有害的。所以,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夜之间变得成功,我们将会再一次面临失败。

十一、挫折是你的砺志之石

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人生的不顺和挫折,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有时候,你后退一步,会寻找到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和这也是一种成功之道。

两颗同样的种子由于落在不同的地方,一颗长成蓬勃茂盛的参天大树,另一颗长得瘦枝细叶、异常矮小。可见,环境对事物、对人的影响力不容轻视。

我们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在有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成功之道。就像我们不可能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满意一样,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处处都是鲜花,我们的成功之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强。

那么,在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在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我们的面前不都是鲜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候,不妨后退一步,你会发现人生照样美好,天空依然晴朗,世界仍是那么美丽。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是世界文坛璀璨星空一颗灿烂的巨星。19世纪中叶以来,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被称为世界四大诗人。由于歌德距离我们的年代最近,因而他的诗作尤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人们所关注。

23岁的年华正是青春勃发的花季,少女怀春,少男钟情,歌德也陷于一场莫名其妙的恋爱之中。他爱上了好友凯斯特纳的未婚妻夏绿蒂。歌德对夏绿蒂的感情渐渐上升为疯狂的热情。趁这种感情还没有演变得不可救药,他采纳了朋友的忠告,毅然离开了夏绿蒂。

经历了这次挫折回到法兰克福之后,歌德对夏绿蒂那些令人心碎的回忆尚未淡薄,身边发生的事情再一次冲击了他敏感的心灵。歌德在韦茨拉尔的一个不太熟的朋友、公使馆的秘书耶路撒冷由于对朋友的妻子产生单相思无力自拔而开枪自杀。这件事成了歌德在1774年最初构思《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直接起因。

这一次次挫折,尤其是耶路撒冷的死惊醒了歌德。他不再沉溺于与夏绿蒂相恋的往事,从爱的激情中走了出来。歌德平静地观察了他与耶路撒冷共同的经历,心灵带着巨大的震荡投入创作。他谢绝一切来访,排斥一切心灵的干扰,集中思绪,总结和归纳了最近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青春期情感的躁动和新的生活体验。在这种集中精力的封闭环境中,歌德用四周时间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这之前他没有任何写作提纲和草稿。

1774年秋季书展,《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并引起世人的瞩目。开明的知识界对这本小书的欢迎成了德国文学史上空前轰动的事件。小说向公众坦述了一对年轻人平凡的爱情故事。维特具有青春期年轻人特有的深刻、纯真的对爱情的真正感受力,他因为沉溺感情而逐渐走向死亡。正是闯入维特心中造成种种不幸的热情,尤其是一种无比强烈、无法排遣的爱情,最后导致他神经错乱,用手枪击穿了自己的头。这个感伤的故事不仅告诉了读者真实人生的质朴面貌,而且切中了当时时代的主流。

与传统不同的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对自杀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自杀,历来被看成是一种罪过,而歌德却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把它当做致人死命的不治之症加以谅解。这种看法被公众接受了,因此维特的自杀唤起人们的谅解、同情甚至支持。维特的行为也是对社会环境的批判,正是因为他对职守和社会所采取的否定态度,才激发了厌世情绪,在这个大背景下,《少年维特之烦恼》成为对当时统治势力抗议的象征。这不是歌德创作的本意,但是小说的确意义深远,绝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某一事件。歌德在此书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个性同整体必然进程中的悲剧性冲突,比《葛茨·冯·伯利欣根》更具典型性。感情丰富、心理纯真的人同世界的不协调导致了悲剧人物的诞生。他失败了,是因为感情过于丰富及天性所致,但他并无过失。

这部作品使歌德成了当时德国最负盛名的作家,那年他仅仅24岁。他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爱戴。许多知名人士与他结交,他们真切地感到,歌德是个灵性十足的天才诗人。

所以说,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肯定会有,因为世界毕竟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造物主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摊到你的头上,也要适当“考验考验”你,看看你在不顺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反应过激,他还会继续“考验”你,直到你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对待一时的不顺或者挫折,它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