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23488300000017

第17章 人品——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牛根生(蒙牛创始人)

人品决定产品,产品决定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当在产品中能够凝聚企业员工的精神和灵魂时,名牌就会产生。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人品决定产品,产品决定品牌——这不仅仅是针对企业家说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有意无意地经营着自己的品牌。不然,别人说你两句坏话你为什么不高兴?

同样一双鞋,有的售价上千,有的只卖几十元。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同样都是人,有的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有的人却被视为公害,跟他说句话都觉得可耻。这同样是品牌的力量。

有人品的人,即便能力稍微差点,别人也愿意跟他合作,愿意给他机会;没人品的人,能力越大,越是祸害人,时间长了,自然没有人愿意理他,成就自然有限。

古人云,“君子固穷富天下”,从一定程度上说,只要拥有了人品,想不成功、想不赚钱好像都很难。这一点,仔细观察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就可以明白。

20多年前,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主妇凯瑟琳在加州开了一家面包公司。开业伊始,她就为自己订下了“以诚取信”的原则,并时时处处一丝不苟地去执行。

为了吸引并取信消费者,凯瑟琳在包装上特别注明了面包的烘制日期,宣称绝不卖超过3天的面包,保证每一个面包都是“最新鲜的食品”。为此,公司还专门配备了好几辆专门用来回收过期面包的“回收车”。

有一年秋天,一场大水导致加州粮食紧缺,面包脱销。但凯瑟琳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每天照常派人回收“过期”面包。

这天,一辆回收车拉着一整车从几家偏远的商店回收来的“过期面包”回公司,不料在返程途中被一群饥民截住了,他们一拥而上,一定要买面包充饥。运货的司机碍于公司规定,说什么也不肯卖,饥民们一边指责司机不近人情,一边把车子团团围定,有些人甚至咒骂起来,准备动手开抢。

关键时刻,刚好有几个记者路过,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记者们也觉得司机太发死,劝他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你就把这车面包卖了吧,总不能让人们饿着吧!”

司机哭丧着脸说:“不是我不肯卖,实在是我们老板规定太严格,如果把过期面包卖给他们,我的饭碗就砸了!”他还是不敢卖。

“难道你就不能变通一下吗?”记者们也生气了。人们吼叫着,再次围了上来。

变通一下?有了!司机急中生智,他一脸神秘地凑到一个记者的耳边说道:“卖,我是说什么也不敢卖;不过,如果他们强行上车去拿的话,不就没我的责任了吗?让他们把面包拿走,凭良心丢下几个钱表示一下就行了。”

记者把司机的意思婉转地一说,大家恍然大悟,一会儿时间面包就被强买一空。那位聪明的司机还让记者帮忙拍了几张他假意阻拦人们强买面包的照片,以便回去向老板交待,并且叮嘱记者们,千万不能把这件事的底细披露出去,否则自己的饭碗就难保了。

但是第二天,这几位记者就把这件事在报纸上登了出来,并着力渲染,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透过记者的笔墨,凯瑟琳公司“一诚不变”的经营原则给消费者们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一时间,凯瑟琳面包公司声誉陡增,面包销售供不应求,不到半年营业额便狂增5倍,凯瑟琳一举成为了响当当的“面包女皇”。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说国内的商人们。“无商不奸”——这是很多国人对商人,尤其是对国内商人历来且普遍的看法,事实上,这一点没冤枉他们,很多人绝对当得起“奸商”二字,那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的商家也就不提了,单是生产各种“毒物”的商家近些年就层出不穷:陈馅月饼、红心鸭蛋、毒牛奶、毒火腿、毒胶囊……应该说,发黑心财的人远不止这些,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很明显的一点,类似的企业没有一个能够做大做强。他们都赢得一时之利,但最终都难逃消费者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做企业,无非是做人,把人做好了,产品质量有了保证,消费者自然会认可。

很多人都知道海尔老总张瑞敏“抡大锤砸冰箱”的事。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的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只好勉强拉走一台。朋友一走,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张瑞敏把大家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都是些小毛病,不影响使用,不如便宜点处理给职工算了。张瑞敏说:“我要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是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得谁砸,并抡起大锤砸了第一锤!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很多职工砸冰箱时都流下了眼泪。接下来,张瑞敏又召开了一个多月的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如何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如今,海尔不仅是国内家电企业的领头羊,而且已经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这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先做朋友,再做生意

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事。

——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这是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一句废话。谁不想当老板呢?问题是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昔日员工来说,怎样才能当上老板,当好老板。

答案倒也简单。人脉!人是这个社会的基础,有了人,也就有了钱。台湾著名“脉客”杨耀宇,他本是一个贫穷的乡下人,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积累了近亿元的巨额财富。他凭什么?两个字:人脉!据杨耀宇透露,他的人脉网遍及各个领域,有成千上万条,数也数不清。

人脉就是钱脉,人脉就是命脉。对于缺钱的人来说,多交几个朋友,多积累些人脉,甚至比积累知识、积累第一桶金更重要。问题是,有些人的人脉为什么总也积累不起来?有些人的朋友倒也不少,为什么关键时刻却一个也不给力?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能明白:

几年前,笔者的同学A君砸锅卖铁,在北京成立了一家销售公司,专做某品牌牙膏的二级代理。由于资金有限,A君雇不起员工,他打电话给我的一帮老同学,让大家一起来“创业”,许诺说只要公司赢利,年终时就按“股份”给大家分红。当然,大家也得“理解”他创业艰辛,分红之前就不要谈什么保底工资了。

细节我们就没必要交待了。总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加上大家都是老同学,因此十来个人上下一心,一年下来公司有了不小的发展。眼看新年将至,大伙儿都打起了如意算盘,有个急脾气的同学干脆直接问起了A君,但A君却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资金周转困难,一会儿又说支票有问题,反正始终不愿兑现。

A君之心已经路人皆知,这下可惹恼了同学们,于是大家纷纷利用职务之便,把公司的货款扣下,不予上交。这自然又引起了A君的不满,结果在一次所谓的“会议”上,大家吵作一团,一个脾气暴躁的同学干脆抡起了拳头,一拳把A君打成了独眼龙……

客观地说,这位同学的做法肯定不对,但若不是我那不争气的老同学A君食言在先,大家同学一场,又何至于如此呢?

有个成语叫“过河拆桥”,说的就是A君这号人。虽然这种做法令人极其痛恨,但由于法制不健全,现在以及将来,肯定还会有人继续这么做。但这种人注定在商场上走不了多远。因为“拆桥”的目的,就是不让别人过河,但这样做,别人倒是过不了河,自己却也断了后路。拆的桥太多了,自己就走上了绝路,更别说什么财路、门路和发达之路。

当然,过河不拆桥,赚自己应该赚的钱,只是赚钱的基本原则,我们还要学会过桥修桥,过桥立碑,这样人脉才能越积越广,事业才能越做越大。很多成功者,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生意在到处扩展,而往往忽视了他们同时在到处架桥铺路。正是因为他们过河不拆桥,而且还要修桥立碑,所以才在生意场上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多,到处都有朋友,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什么是朋友?在商言商,商人最重利益,同样的情况下,让你,这是朋友;吃亏也给你,好像只有你的父母或长辈肯这样做。而我们有的人偏偏悟不到这一点,自己的利益一点舍不得分享,别人的利益又总想像啃老一样据为己有,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当然没有,这只不过是那些喜欢吃独食的人的妄想罢了。

曾国藩曾经说过:“美事不可一人占尽。”一件事情可能是你自己拼了老命挣来的,但你却不能独享胜利果实,否则就会招来普遍的妒忌和敌意,那样的话,你以后就别想在圈子里混下去。

我们交朋友、积人脉为的是什么?事实证明,朋友不是用来出卖的,人脉也不是用来利用的,而是应该互相帮衬。人心换人心,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竭力报答你。

当然,交朋友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最后介绍一个经典案例,权当我们这一小节的结尾:

上世纪60年代,金利来集团创始人曾宪梓只身一人来到香港,凭着6000元钱和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当时,为节约开支,曾宪梓身兼数职,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师,还是工人、推销员、搬运工……

一天,曾宪梓背着一大包领带,到一家外国人开的服装店里推销。服装店老板见他一副寒酸相,毫不客气地把他撵出了门外。曾宪梓悻悻而归,一晚上都没合眼。第二天早上,他穿上一身笔挺的西装,再次来到那家服装店,恭敬地说:“昨天冒犯了您,很对不起,今天能不能赏光吃早茶?”对方这才看出眼前这位衣着讲究、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就是昨天的推销员,顿生好感,爽快地答应了。

俩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越聊越投机。喝完茶后,服装店老板问道:“你今天怎么没带领带?”曾宪梓说:“今天是专门来道歉的,不谈生意。”对方被曾宪梓的真诚感动了,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当即诚恳地说:“那明天你把领带拿来,我给你销!”

后来,这位老板和曾宪梓成了非常亲密的好朋友,极大地促进了金利来公司的事业发展。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不让人赚钱的生意人,不是好生意人。

——古耕虞(著名实业家、“猪鬃大王”)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上帝派一个使者去视察地狱和天堂。使者先下到地狱,发现地狱里的人一个个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是地狱里不给他们吃的吗?非也,不仅有吃的,伙食还不错,问题是上帝给他们的勺子太长,饿得发疯的人们怎么也送不到嘴里。一来二去就会洒到地上,洒到地上就会像人参果一样马上消失不见,他们想从地上捡点都不行,于是地狱里的人就始终重复着舀食物——够不着——洒到地上——然后消失的悲惨生活,能不面黄肌瘦吗?

使者摇摇头,又上到天堂,发现天堂里的每个人都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是不是天堂里的伙食更好呢?不是,使者发现,不仅天堂里的伙食跟地狱里没有差别,而且天堂里的每个人手上拿的也是长把勺子。那他们为什么能够生活得那么和美欢畅呢?答案是:天堂里的人懂得用长把勺互相喂别人吃饭,而地狱里的人却只懂得往自己的嘴里塞。

人性都是自私的,但一个人过于自私,就是没有人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人”。与“小人”相对应的是“君子”,《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君子处世,既要像天一样发奋图强,永不停息,也要像大地一样胸怀广阔,承载万物。

换句话说,一个人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人品。这是所有人为人处世的终极追求和基础原则,商人自然也不例外。

据《柳河东集》记载:唐朝时,有个叫宋清的商人在长安卖药。由于他的药品质优良,很多病人用后药到病除,因此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更令人钦佩的是,当穷人找他赊药时,他也不以为意,不仅照样给他们好药材,还经常毁弃债券,不再索偿。碰上有人有急难,他也常常解囊相助。尽管如此,他每年的收入却非常可观。有人很不理解,便问他其中的奥秘,他说:“我是个商人,靠赚钱养活妻儿老小,和普通商人没什么区别。我卖药40余年,免了无数人的赊欠,但这并不妨碍我致富,这是因为我每免去一个穷人的赊欠,至少会引起他一家人和所有亲戚的感激,时间一长,必定声名远播,更有利于我致富。”

有着“中国第一商人”之称的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说过:“企业当然要赚钱,钱都赚不了,连生存的可能性都没有,要讲其他肯定是空中楼阁。但是,企业一定要有个思考,到底是不是只为了赚钱?如果是,赚多少是终极目标?如果终极目的就是赚钱,那么你可能会不择手段。比方说,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损害环境的基础上,只要能赚钱就都去做。”

在汪力成看来,人,尤其是商人,不可以只为自己活着,当然也不可以只为别人活着。商人要学会把握其中的分寸,要争取利益,但争取利益的方式一定要为人理解和接受。

“猪鬃大王”古耕虞是解放前的商界传奇人物,他有一句名言:不让人赚钱的生意人,不是好生意人。他经常嘱咐伙计们:“同人往来,事先一定要好好算计,如何使自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无论怎样算来算去,一定要算得对方也能赚钱,不能叫他亏本。算得他亏本,下次他就不敢再同你打交道了。生意人绝对不能精明过了头。如果说商人的真理是赚钱,那么精明过了头,这个真理同样会变成谬误。你到处让人家吃亏,就会到处都是你的冤家,到处打碎别人的饭碗,最后必然会把自己的饭碗也打碎。”

“火柴大王”刘鸿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你要发大财,一定要让你的同行、你的跑街和经销人发小财。

香港《文汇报》的记者曾经采访李嘉诚,问:“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您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抱有十分的坦诚和磊落?”李嘉诚答:“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业界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跟李嘉诚做生意不需要计算,他都为你计算好了,你没有利润,他不会与你做生意。”李嘉诚不是最有钱的人,甚至不是最有钱的华人企业家,但他却是最受中国人尊敬的企业家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他经商成功,更重要的是他身在商界,却恪守做人的原则,与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商人相比,他的商德已经成为业界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