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23488600000037

第37章 糊涂——人生在世,难得糊涂(2)

“糊涂”是一种豁达。只有心中有大目标的人,才会对锁碎小事不屑一顾,只有着眼大局,才能做中流砥柱。“糊涂”是一种品德。只有名利淡泊、宁静致远的人物,才能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以平常之心、平静之心对待人生,泰然安详。“糊涂”是一种智慧,它能使你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看透事物,看破人性,知人间风云变幻,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糊涂”是一种气质,它能使人超凡脱俗,胸襟坦荡,气宇轩昂,洒脱不羁,包容万象。

“难得糊涂”不是凡事都装糊涂。“糊涂”是有原则的“糊涂”,是一种理性的“糊涂”,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做人的艺术水平的“糊涂”。

汉高祖时期,萧何是西汉的相国,他死后,推荐了曹参接替相国;而曹参在山东一听说萧何死了,马上就叫人准备行李动身,说自己一定要当相国了。可见这两人的自知、知人的本领都非同一般。曹参当了相国,找了一些老实厚道的人当下属,而把原来那些精明干练之徒全赶走,然后就什么也不干了。“日夜饮醇酒”。别的大臣看他太不务正业了,想劝劝他,曹参不等这些人开口,就强拉他们一起喝酒,把人家灌个酩酊大醉,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汉惠帝看他这副样子,也很不理解。但曹参是高祖时的功臣,又不好直接说他。于是,就把他的儿子找来,让他回去问父亲:“高帝刚去世不久,现在的皇帝还年轻,您当丞相,整天喝酒,是不是嫌皇帝少不更事,不值得您辅佐呢?”但不许说是皇帝让问的。儿子回去问曹参,曹参把儿子打了二百鞭子,发怒说:“国家大事没你说话的份儿!”惠帝没有办法,只好说,是我让问的。曹参这才免冠谢过,问惠帝道:“陛下自己觉得您比高帝如何呢?”惠帝说:“哪儿敢比呢?”又问:“那么您看我比萧何怎么样?”惠帝说:“您似乎比不上。”

曹参这才说道:“陛下之言是也。且先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曹参为相三年,老百姓歌颂道:“萧何为相,顺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当宰相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务,不能不说是糊涂;知道自己本来就是块糊涂料,索性于糊涂之中而求大治,假使这位曹相国偏不服气,一定要改弦易辙,干出点属于自己的政绩,那恐怕会造成难以收拾的混乱局面。现实当中的一些人,就常犯这种毛病。新官上任,生怕别人说自己无能,三把火乱烧一气,结果搞得乌烟瘴气。世界是复杂多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没有一定的不移之规,不可能像想像中那样泾渭分明。所以人生要学会“糊涂”,在糊涂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智慧。其实,糊涂哲学本身就是关于人的智慧的学说,具体说来包括了知、情、意三个方面,在“知”的方面,“糊涂”就是承认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不过分地依赖和卖弄自己的智慧。勿恃小智,勿弄奇巧,息竞争心;它包含了大智若愚,藏巧于拙,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谨言慎行因势利导,精益求精善乎其技,虚心纳谏博采众长,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等范畴。在“情”的方面,就是安贫乐道,隐忍退让,息贪欲;它包含安守本分勿事强求,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乐天知命知足常乐,隐忍退让与世无争等等。在“意”的方面,就是淡泊明志,立身端方,宁清正节;包含宠辱不惊功成不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守正不阿洁身自好等。“糊涂哲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亲自去体验。

耍小聪明误大事

聪明反被聪明误。

——民间谚语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叫《狼来了》的文章,文中的那个小孩把耍小聪明作为自己娱乐的方式,那么,到头来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要老老实实承认,并想办法解决,不要试图耍小聪明掩饰。做事情就诚实守信,不要贪图小利丢了原则。心机用得过多,便容易不得要领,或自坏其事,或自相矛盾。聪明是件好事,小聪明却不然。

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国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培根先生认为,不论这两国人是否真的如此,但这两种情况是值得深思的。他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样的人怎样机关算尽,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的——凡这种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因为没有比这种假聪明更误大事了。”

人们常说:“占小便宜,吃大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你是真正的聪明,就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随便地“卖弄”你的聪明。那样,不但使你的聪明变得廉价,有时还会给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成功需要的是智慧,不是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小聪明在时间面前不堪一击,若真的是个聪明人,就不会耍小聪明,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弄巧不成的难堪。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按照当时习俗,为刚满月的儿子行洗儿礼。他感叹自己的身世,借此写了一首著名的自嘲诗“洗儿戏作”。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这首诗歌,语言浅白易懂,情感却跌宕起伏,表面上是为孩儿写诗,而实际上既讽刺了权贵,又在“似诉平生不得志”。我们一般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聪明,但苏轼想到自己一生虽然聪明,却屡遭磨难,心中感到不平。他认为自己虽然聪明,却仕途坎坷,还不如做一个愚钝粗鲁之人,这样也不会对人生看不惯,给自己带来许多祸患了。诗人之所以说“我被聪明误一生”,并非是希望自己不聪明,而是用来自嘲的愤世嫉俗的反语。苏东坡之所以发出“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愿望,这是在自己饱受人生磨难后的不平之语。但是此诗揭示出来的一种社会现象——聪明人不免会受打击,“愚且鲁”者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倒是千真万确的。不仅宋代如此,整个封建社会莫不如此。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在位者大多忌才,只想用奴才,不想用人才,惟恐人才压倒自己。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了人才,迟早也不免要加以打击。因此,聪明人走运的时候少,倒霉的时候多。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也是一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人物。杨修是一个绝顶聪明、极具才华的人,但是他不知谦虚,锋芒毕露,到处耍自己的小聪明,结果最后被曹操所嫉,遭致杀身之祸。杨修曾辅佐曹植,一天,曹操命令曹丕、曹植兄弟各出邺城门外办事。事先又密令门卫不得放行。杨修猜中了曹操必然有此安排,便事先告诉曹植说,万一门卫不放侯爷出去,侯爷身有王命,可以杀了他。结果曹植出了城,曹丕没出去。但曹操的这一安排,是对兄弟俩的综合考察,既要察其才,更要察其德。曹植表面上赢了这场比赛,却给曹操留下了曹丕仁厚、曹植残忍的印象,实际上输了。杨修知其一,不知其二。还有一次,曹操去视察新建的相国府,看后不置可否,只让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便令人将门拆掉重建,说:“门”中“活”,就是“阔”,丞相是嫌门太大了。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糖。曹操吃了一口,便在盒子上写了个“合”字交给众人。众人不解,杨修却接过来就吃,并说:不是“人一口”吗?如果说这尚属雕虫小技,无伤大雅,那么,他在军中的表现就会让曹操大起杀心。公元219年,曹操亲率大军,从长安出斜谷,进军汉中,准备和刘备决战一场。谁知刘备敛众据险,死守不战。曹操欲攻不得进,欲守无所据,战守无策,进退两难。还有一天部下向他请示军中口令,竟应答以“鸡肋”。杨修听了,立即收拾行装。大家忙问何故,杨修说:“鸡肋这玩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打算回家了。”杨修的种种聪明之举,引起了曹操的嫉恨,曹操最后以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处死。

一个人即使很聪明,也应当不露锋芒,不在生活中故意显示自己的聪明,而是低调做人,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学会看惯生活中的不平现象,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只有在生活中不耍小聪明,才能够保全自己,不至受到别人伤害。如果你自作聪明,凡事都想显露自己,结果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只有自食其果,甚至还会因此丢掉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