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23489200000003

第3章 成功课——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2)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杰尔姆·卡根说:“如果你像一朵小花一样脆弱,你的朋友就会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而事实是,你是相当坚强的,绝对比他们认为的要强大。我告诉那些刚刚经历过困境的人们的忠告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下去。”面对人生的困境,当我们抱着再试一次的态度再坚持一下时,命运就会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1943年,美国的《黑人文摘》刚开始创刊时,前景似乎并不被大家看好。它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十分积极地准备做一些宣传。他决定组织一些人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白人站在黑人的角度认真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他想,如果能请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来写一篇这样的文章,那就再好不过了。于是约翰逊就专门给罗斯福写去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

然而,罗斯福夫人接到了他的信以后,却回信说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写。面对这种情形,约翰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又给她写了一封信,但是她还是说,她很忙。以后,每隔半个月,约翰逊就会准时给罗斯福夫人写去一封信,言辞也愈加恳切。

没过多久,罗斯福夫人因公事来到约翰逊所在的芝加哥市,并准备在该市逗留两天。约翰逊得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喜出望外,立即又给总统夫人发了一份电报,恳请她趁在芝加哥逗留的时间里,给《黑人文摘》写篇文章。罗斯福夫人收到电报后,没有再拒绝。她觉得,无论多忙,她再也不好意思说这个不字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全国都知道了。直接的结果是,《黑人文摘》杂志在一个月内,由两万份增加到了十五万份。后来,他又出版了黑人系列杂志,并开始经营书籍出版、广播电台、妇女化妆品等事业,终于成为闻名全球的富豪。

成功从来就不会是一条风和日丽的坦途,每当我们面对一次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我们应该始终怀有再试一次的勇气与信心。也许再试一次,我们就能听见成功走来的的脚步声!约翰逊在面对罗斯福夫人的拒绝时并没有气馁,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自己的要求,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1892年夏季,美国密苏里平原经历了一场强度较大的暴风雨,很多农庄和房屋都被洪水冲毁了。一个小男孩的家也在这场风雨中被毁了,一家人顿时陷入了绝境,生活条件更加贫穷了。

一天,一位演说者来到这里给人们演讲,演说者雄辩的技巧、扣人心弦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男孩。于是,男孩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也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说家。然而,笨拙的外表、破烂的衣服和少了一根食指的左手却总是让他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感觉非常自卑。

后来,男孩高中毕业了,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参加了演讲比赛。开始时,他连连失败,男孩心灰意冷,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又一次的比赛结束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路过一座桥时,他停了下来,久久地望着下面的河水。

“孩子,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父亲无比温和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鼓励。

于是,男孩仍然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当地的人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身材颀长、清瘦、衣衫破旧的年轻人,一边在河畔踱步,一边背诵着林肯及戴维斯的名言。他是那么全神贯注,以致达到了忘我的地步。

1906年,男孩的一篇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说,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尝试,这份讲稿至今还存在瓦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的校志里。

这个男孩就是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他的《成功之路》系列丛书创下了世界图书销售之最,在他去世后的许多年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仍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提起他的名字。现如今,卡耐基所开创的“人际关系训练班”遍布世界各地。

“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多么智慧的父亲,正是这一句鼓舞人心的话给了儿子莫大的勇气。儿子没有因为失败而轻易地认输,他再一次迈向命运的战场,让他极为惊喜的是命运给了自己一个绝好的回报。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人生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由一连串的失败构成的。当失败来临时,我们的态度便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如果你在挫折面前选择了放弃,那么你便选择了悲惨黯淡的人生。如果你能够坚强地站起来,重整旗鼓,准备再坚持一下时,相信成功一定会来光顾你的。

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拥抱幸福

生命中,很多人都背负着心灵的包袱缓慢前行,结果弄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因此而陷入痛苦的深渊之中。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活法:勇敢地放下我们原本应该放下的东西。因为只有放下才能让心灵净化,才会活的更加充实、坦然和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比如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会成为你生命的桎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既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拥抱人生的幸福。

有一年,渤海国宰相去世,国王想从两个同样优秀的大臣中选一人做宰相。国王把他们俩人留在宫中,分别让人告诉他们:“祝贺你,我明天将宣布你做宰相!”

然后,国王让人领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间睡觉,而自己却在隔壁仔细观察两人的动静。其中一位,内心过于激动,一夜未眠。而另一位走进卧室不久,便静静地睡去,不时有鼾声传出,直到第二天仆人把他叫醒。

第二位大臣当了宰相,而一夜未眠的那位落选了。

国王说:“一听说要当宰相就激动得睡不着觉,可见第一个人心里放不下事。当宰相,就要有腹中能撑船的度量。你看第二个人,拿得起还放得下,这才是真正的宰相之器啊!”

拿得起是一种功力,放得下是一种修养。

一个明智的人,拿得起有分量的东西,同样也放得下它,只要是服从自己的内心,就可以进行另一种选择。故事中的第二个人坦然地面对即将到手的荣耀,正是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从容让他赢得了一个美好的人生。由此可见,当我们心中填满欲望时,又怎么能够领略到幸福的真谛呢?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去听经。

来到一条河边,碰巧遇到一股山洪下泻,过河的石墩都被水淹没。这时,一位年轻女子也站在河边,望着滔滔大水一筹莫展,不敢过河。老和尚见此情形,便表示愿背她过河。女子迟疑片刻,也就默允了。

就这样,老和尚将女子抱起来就走,过了河。然后将女子放下了。

放下女子后,老和尚与小和尚径直赶自己的路。小和尚一看,有没有搞错,世俗间尚且男女授受不亲,师父您一个出家人怎么还抱着个女人过河。

一路走,小和尚心里一路犯嘀咕。走了两里路,还是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实在忍不住了就委婉地问:“男女授受不亲是民间常礼,何况我们出家人要远离女色,你今天为什么抱那个女人过河。”

老和尚望着小和尚:“出家人慈悲为怀,而且我过了河就已经把她放下了,你却抱着不放走了两里多路。”

面对漫漫的人生之路,我们就应该放下应该放下的,有时候太过强求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远离自己最初的目标。这种做法看似消极,实质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石洪桥门楣上的“放下着”三个字,按粗浅理解,并非要人四大皆空,正是教人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

拿起与放下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修养之一,我们只有毫不犹豫地放下应该放下的,随和且随缘地看待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利害得失、祸福变故,接纳和融合所遇到的一切,才能腾出生命的空间,享有所拥有的一切。

而享有之前的期待,享有之中的喜悦,享有之后的回味,都紧密相连,让性灵智慧的生命更加充实丰满,圆满与快乐也就渐行渐近了。

从前,有两个小伙子出外打工,一年的劳累之后并没有什么收获,沮丧的他们无奈之下只好回家。

走到半路上时,他们意外地发现了几包棉花,两个人喜出望外,于是每个人背了一包,继续往回赶路。

过了几天,他们在一个偏僻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大布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然是丝绸,捆得扎扎实实,好大一包啊!一个小伙子提议扔了棉花,把丝绸带回家去,毕竟丝绸比棉花值钱多了。但是他的同伴不同意,反倒认为,自己背着棉花走了这么远的路,倘若就这样放弃,前面这几天就白干了。

那个小伙子没有办法,就扔下棉花,尽可能让自己多背一些丝绸,和那个固执的同伴一起往回走。

走到一个小镇上,有两条道路可以回去,一条是大道,比较遥远但是很好走,另外一条是羊肠小道,虽然不好走,不过能够少走一半多的路程。两个人经过商量,决定走小道。

小路确实不好走,何况他们还背着很多东西,路经一座矿山的时候,他们去了一个废弃的矿井里休息。结果就在即将离去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堆金灿灿的物质。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看起来像是黄金。背着丝绸的年轻人心想如果背着黄金回去,那后半辈子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于是他把丝绸扔掉,并劝告那位还背着棉花的年轻人扔下棉花,换上黄金。背棉花的年轻人踌躇不决,他不放心,觉得这未必就是黄金,最后他还是决定背棉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