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23490100000027

第27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3)

三四岁的孩子,都很在意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评价。当家长给予其他小朋友很高的评价时,孩子心里会很不舒服。尤其当父母拿孩子跟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孩子的这种感觉会更强烈。每到这个时候,本来玩得好好的孩子可能会突然抢走他正与人分享的玩具,或对其他小伙伴发脾气。不论孩子做得如何,家长只要对孩子说:“你看看,小姐姐把她的玩具给你玩,她对你多好啊!”这样说就会让孩子体会到小伙伴的有友爱,而不会因为小伙伴比自己表现好受到表扬而产生嫉妒情绪。而且,孩子还会意识到,如果自己把玩具让给小伙伴玩,自己也会得到表扬。慢慢地,他也会松开自己手中紧握的玩具。

总之,家长不要让孩子掩盖在其他孩子的光环之下。为了让孩子体现自身价值,家长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做客,让孩子表扬他最得意的节目,这样既让孩子在同小伙伴的玩耍中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又能帮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

4岁的小李菲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倍受呵护,她想要什么总会有人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奶奶有句口头禅:“我们家的东西都是小菲菲的。”久而久之,小菲菲也养成了一种怪癖,只要被她看中的东西,吃的、玩的、用的,都会毫无保留地拿进她的房间。菲菲的房间几乎成了五花八门的“仓库”,食品、日用品、包装袋、纸、笔……什么都有,而且谁都不许动她房间的东西。

对于菲菲的“仓库”,家里人开始觉得不对劲儿了,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坏行为。要改掉这坏习惯,强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想取出“仓库”里的物品,首先得让菲菲改变观念。于是,妈妈就和家里人商量,统一意见,多为菲菲准备一些家庭活动。比如,让菲菲来分发糖果、点心,告诉她人人都有一份,菲菲也不可特殊;去亲戚家做客,让她挑选小礼物送给亲戚家的孩子,从一声声道谢声中让她体会到给别人礼物也是件快乐的事情。每次当菲菲表现好时,爸爸妈妈都会对菲菲表扬一下,菲菲也很高兴。慢慢地,她也将自己“仓库”中的东西一点点地拿出来了。

幼儿都喜欢成人的表扬,一句赞美的话,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当孩子有了分享行为时,家长要抓住时机,及时运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孩子就会非常愉快,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会加强和维持自己的分享行为。家长的强化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习惯,习惯于与别人分享。与别人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对别人能够宽容和谦让,从而逐渐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NO.5孩子之间的“冲突”很正常

严飞是个4岁的小男孩,每天被奶奶从幼儿园接回来后都要在楼下独自玩一会儿。

这一天傍晚,小飞妈妈刚把车开进大院,就听见孩子们的叫嚷声。她一眼就看见小飞正和几个男孩子打在一起。孩子们相互撞来撞去,小飞时而在冲击的惯性下被撞得没有方向的趔趄,时而又把个子更矮小的男孩挤倒在地……

小飞妈妈赶紧下车冲过去揪住出儿子,并瞪了其他孩子几眼。其中一个男孩嚷到:“你瞪我干吗?谁让他们不跟我们换奥特曼!”小飞妈妈更加生气,大声说:“你们真野蛮,再也不准你们和小飞玩了!”被妈妈领上楼的小飞被警告再不准和那帮孩子玩,不准再打架,否则妈妈就不喜欢他了。从此,小飞从幼儿园放学后的自由活动被取消了。

一个月后,小飞的老师向小飞妈妈反映,这孩子最近很沉闷,总是一个人呆着,怕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小飞妈妈陷入了沉思——难道制止这种“野蛮游戏”,她错了吗?

冲突,因为意见不合而吵架、打架。年幼的孩子经常会为了一件玩具、一点小事而跟同伴发生争执。因为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这时孩子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不能认同和接纳别人的意见。这样,在孩子相互交往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误解,产生矛盾,甚至发生争吵和打斗。

其实,这种外在行为恰恰是孩子内在心理活动的表现,是他们性格特征和大脑判断、选择、决策能力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体现出孩子人性本质力量的某些方面。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也正是在这种争吵和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们之间始终都能和谐相处,没有任何矛盾冲突,那反而缺少了这种锻炼的机会。

所以,成人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为利益冲突而长久地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就是追求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为了这种利益,孩子们可以马上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和好。明明十分钟前还哭着说:“我再也不和他玩了。”转眼就跟这个同伴又说又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因此,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无论孩子是打人还是被打,家长都不必过于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发展朋友间的关系。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以后,孩子会逐步适应纷争。

明确什么时候可以不介入

孩子之间一般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操一般不会引起伤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反而会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

习雯雯是个7岁的女孩,在班里有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李涵就是雯雯的“死党”。

一天早上,雯雯妈妈发现女儿胳臂上和小腿上各有一处很重的青痕,马上问雯雯是怎么回事。雯雯告诉妈妈,昨天上体育课时有个比赛,她和涵涵分别负责一组,后来涵涵因为自己那组输得太多有点急,就让雯雯让着她们。雯雯没同意,涵涵就生气地掐了雯雯的胳臂一下,又踢了雯雯一脚。

妈妈当时就急了,要和雯雯一起去学校找老师。雯雯不同意,说是因为涵涵太着急了才那样的,她们还是好朋友。看到妈妈坚决要去,雯雯坚决不肯去上学,母女俩僵在那里,不知怎么办了。

好友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但能够维持冲突之后的友好,才是孩子们的本事。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打架,家长应是旁观者而并非仲裁者。孩子们在交往中出现冲突,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孩子们也是通过这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学会怎样坚持独立的见解,学会怎样竞争又怎样协调,学会适度地表现自己,培养忍耐能力,不断增长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知识。因此,如果孩子的打架行为发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并不十分厉害,家长就不应过多干涉,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好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大人一介入,就会把小孩之间的冲突上升到大人之间的理论了。而一旦介入太多,还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明确什么时候应该介入

如果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到暴力,如打、咬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家长就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但是,也不要马上呵斥进攻者,而是先救出并安慰受伤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攻击者,要先把被攻击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后把你的孩子带到一边,然后平静地、毫无怒气地、简单地解释他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你踢了东东,他疼了。”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击他人的后果:“要是你再这样,我们就回家了。”发出这样的警告后,一定要说话算数。

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因此,对孩子在争执中出现的攻击行为时,家长必须坚决制止,不能怂恿宝宝施以拳脚,更不能亲自出马为孩子讨公道。

不要偏袒任何一方

一天傍晚,余妈妈带着6岁的余葭到小区玩。妈妈在一边站着,葭葭自己到一旁找小朋友玩去了。不一会儿,葭葭就和一个小男孩在滑梯旁玩起了滑滑梯。可是小男孩因为想连着滑两次而不和葭葭轮流滑,葭葭就和他吵了起来。

开始余妈妈也没注意,但是两个孩子越吵越厉害,甚至拉扯着厮打起来。余妈妈一看,赶紧走过去制止了争吵,并要求他们重新订规矩,不能动手打架。葭葭见妈妈并没有偏向自己,就哭了起来,说妈妈向着别人。妈妈和蔼地对葭葭说:“妈妈知道你有委屈,不过你们是好朋友,有矛盾要慢慢商量,打架是不对的。”然后又转向小男孩说:“大家事先约定好的,就应该按照约定玩游戏,对不对?男子汉更应该说话算数啊。”小男孩低着头不吭声了。

很快,两个孩子就开始讲条件了,并很快又玩到了一起。

有些家长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家长要追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虽然这些行为可能都出于好心,但却不恰当。袒护任何-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追究谁先动的手。介入孩子矛盾中时,家长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了这场冲突。

当自己孩子被欺负时,不能逃避

经常有些家长对孩子说:“咱惹不起躲得起!”但这不并是很好的办法。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退缩性人格,甚至会变得孤僻、冷漠、焦虑。

两个孩子发生冲突,首先不能当着弱的孩子去批评那个强的。因为越批评强的孩子,弱的孩子就会显得越弱。要先让那个强的先到一边去,这会引起他的怜悯心,让他去怜悯这个弱的孩子。只要他产生这种怜悯心,让他道歉后就离开。然后我们再跟弱的孩子研究怎么对付这个强的。问问他,你是怎么被打的,他为什么要打你?然后研究下次他再打你,我们该怎么对付他。比如:如果他再你,你就抓住他的手,喊老师来帮忙;或上来抱着他喊老师,他就打不着了;如果太强了你打不过,可以推着他的肩膀把他推倒赶快跑。在对方很强,对孩子有很大威胁时,人应该判断,保护生命是第一的,拔腿跑也是很好的。

总之,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争执时,家长既不要以“好孩子不哭”,来制止孩子委屈流泪;也不要用“坚决站在孩子一边”来强化他的痛苦与仇恨。压制和纵容都不可取。争执,是一门功课,是孩子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而付出的代价。由此,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还锻炼了辩论才能。所以,家长完全可以用豁达的心态看待孩子们之间的冲突,理智地引导孩子在争执中学会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比如宽容别人、谦让同伴、坚持自我、勇敢面对责任等等。让孩子运用智慧自己解决问题,是合乎实际的,也是合乎心理健康的。

NO.6杜绝孩子“人来疯”

家长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孩子平时挺听话,规规矩矩,也很乖巧可爱。可是家里一有客人来,孩子就一反常态,表现得特别淘气,有时甚至玩具丢得满屋子都是;或者在客人面前跑来跑去,显得很“野”,弄得家长很尴尬。可是考虑到有客人在场,也不好对孩子训斥。

孩子的这种情形一般被称为“人来疯”。它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它的形成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和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在两三岁时,就开始将自己和周围客体区分出来。这以后,独立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也开始有了强烈表现自己的欲望,想方设法让别人注意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儿童自我中心”的表现。平时,孩子的这种需要总能获得满足,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爱怜备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几乎都围着一个“小皇帝”转,对孩子的各种要求也是尽量满足,对孩子表现自己的行为尤为放任,一味鼓励而不加以引导,这就为“人来疯”埋下了“隐患”。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也想表现自己,引起客人的注意。如果主客交谈而不理睬孩子,孩子就会在心理上觉得被冷落,就会有意识地做出一些偏常行为,实质上是在提醒客人:不要把我忘记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有些家庭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一举一动都有要求、限制,这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压抑。这时如果家中来了客人,孩子就会感到新鲜;而且客人还往往夸奖孩子或与之嬉戏,此时家长又显得比较宽容,不会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孩子察觉到这种变化,就会利用这“天赐良机”来解放自己,补充平时玩的不足,也可能表现出“人来疯”现象。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来疯”现象会自然消失。但为了让孩子早日进步、成熟,家长平时还是应该抓紧对孩子的教育。

幕后功课做到位

辛小强4岁了,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来疯”。一看见有客人来家,他不是蹬高爬低,就是把玩具扔到客人身上,把爸爸妈妈气个半死。说一些指责和威胁的话,如“你再这样,妈妈不理你了”、“不准乱闹”都没用;好言相劝,“一会儿带你出去买好吃的”也无济于事。

针对这个现象,事后妈妈想,孩子这会儿正是自我意识增强的时期,精力也充沛,家人平时都围着他转,培养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而自己平时也忙于工作,与孩子的交流的时间也少,平时都是老人带的时候多,想起来自己给孩子更多的是对他的指责和说教。而一味的指责,只会增强他的逆反心理。于是,妈妈决定拿出更多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并针对性地讲一些有礼貌的小故事。儿子也乐于与妈妈交流。后来再来客人,妈妈便让他露两手“绝技”,或让客人看看他画的画儿,或让他讲个小故事。有了关心和认可,孩子也就不那么张扬无礼了。

其实,孩子“人来疯”的初衷是想对客人表示热情、友好,同时也展示自我。如果这个愿望不能被家长理解,反而觉得有损颜面,诚惶诚恐地压制,那么孩子性格中的反面势必指引他将这场“人来疯”愈演愈烈,与他最初的自然表现也相差甚远,甚至成为无理取闹。不妨事先多下点功夫,多与孩子交流,比如客人来后第一件事是向客人表演节目,时间为10分钟;接下来是爸爸妈妈与客人谈话时间,双方互不干扰。这样家长尊重了孩子,也积极营造了让孩子充分发挥自主行为的环境。

安排孩子做一些他乐意做的事

家里来人时,为了防止孩子“人来疯”,家长不妨给孩子安排一些功课,比如“辉辉画得画儿可漂亮了,今天给阿姨画一幅来……”,这样,孩子就容易听话,也愿意很骄傲地去完成自己的“大作”,大人也有了充裕的时间谈话。

当然,孩子完成了“大作”,别忘了在客人面前展示并夸耀,对他表示肯定。这样能让打人有时间轻松会客,还能训练孩子的能力和自律性。

事先警告,有惩罚或奖励措施

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情况下爱闹“人来疯”,那么就事先给予警告,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