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渐渐开始形成这样一个阶层——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社会的精英,他们物质富足、生活富裕,并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像他们一样的社会精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建华总结了目前国内富豪们所热衷的三件事:一是发展企业;二是与政府打交道;三是教育孩子。80%的人希望孩子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父母都有一套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就来听听富豪们是怎样从小教育他们的子女的。
NO.1李嘉诚: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
李嘉诚是着名企业家,华人首富,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同时,他在做人方面也很成功。李嘉诚自幼在其父亲李云经的教导下,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诸如“贫穷志不移”、“做人要有骨气”、“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这些教诲成为李嘉诚一生的做人原则。
在教育孩子方面,李嘉诚更是强调做人的重要性。他经常对两个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
李嘉诚从小就教育孩子怎么做生意,因为在李嘉诚看来,做生意其实就是做人。李嘉诚说:“我经常教导他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人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都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对人要守信用,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讲‘义气’,实在是终身受用。”
在李泽钜和李泽楷七八岁的时候,他们就被李嘉诚允许参加董事会。两个儿子坐在专门设置的小椅子上列席会议。刚开始,兄弟二人觉得很好玩,总是认真听父亲和各位董事讨论工作。有时候,看到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兄弟俩都被吓得哭了,李嘉诚就对孩子们说:“不要害怕,我们争吵是为了工作,很正常的。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明。”
有一次,李嘉诚主持董事会讨论公司自己应该拿多少股份的问题,他说:“我们公司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我主张只拿9%的股份。”
董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又争论起来。这时,李泽钜站在椅子上大声说:“爸爸,我反对您的意见,我认为应该拿11%,能多赚钱啊!”小儿子李泽楷也忙说:“对啊爸爸,只有傻瓜才拿9%的股份呢!”
“哈哈!”李嘉诚和同事们都笑了起来,接着李嘉诚语重心长地对两个儿子说:“孩子,这经商之道学问很深呢,不是1+1那么简单,你想拿11%发大财反而发不了,而拿9%,财源才滚滚来呢。”
“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一起赚,利润大家一起分,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如果拿10%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财源却会滚滚而来。”
每到周末,李泽钜和李泽楷两兄弟都必定会跟父亲一起出海畅游,这已经是多年的习惯了。每到这时,都是李嘉诚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在游艇上,李嘉诚是这样教育两个儿子的:
“有些生意,给多少钱让我赚,我都不赚;而有些生意,已经知道对人有害的,就算社会允许做,我也不做。”
“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如果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悖时,那肯定不会成功。如果我们贸然去做了,至失败时就埋怨命运,那是不对的。”
“如果今日,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重要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坏人固然要防范,但是坏人毕竟是少数,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防备极少的坏人连朋友都拒之门外。更重要的是,为了防备坏人的猜疑,算计别人,必然会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既没有了朋友,也失去了事业上的合作者,最终只会落的个失败的下场。”
“衡量一位商人有多大能耐,不仅要看他有多少资本和钞票,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能调动他人的钱,来办自己的事情。他有多大的实力,有多大的号召力,要看他能调动的资本量有多大。”
“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如果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里就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并不表示你会输。就好比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地考虑该怎样应付。”
“人生自有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耐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的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
每每谈起自己的父亲,兄弟二人总是很自豪地说:“感谢父亲从小对我们的培养教育,他是最好的商业教师,尤其在教授‘不赚钱’这点上。我们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
NO.2李开复:孩子应该独立、自信、讲理
李开复年少时,父母对他的管教既开明又严格。在他5岁时,父母就让课业优异的他自己决定要继续念幼儿园还是升小学;11岁时,就让他离开台湾,自己到美国求学。李开复描述自己自小就顽皮,但母亲对他这个幺儿很疼爱,从不曾因为他顽皮犯的小错而处罚过他。但有一次,在他向长辈夸口自己考试总是满分,“连99分都没有看过”之后,为了要他戒骄,在他一次考不到满分时,母亲不惜以家法狠打了他一顿。父母既爱他,又不放松地管教,从而让李开复成为少数能够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全球知名企业高级经理人。
30岁那年,李开复自己做了父亲。他承袭父母对他的管教观,敢于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做决定。对于一对千金的教养,他舍中国传统的教养观,并不以教出“乖巧”的孩子为目标,而认为“积极”是教养中最重要的事。因为目标不同,所以“规矩要愈少愈好”、目的是“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李开复认为,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很深,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其实,这样就容易导致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会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是这通常会使很多人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和选择能力。
其实,21世纪是个“自主选择”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而在进入社会后,孩子们也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孩子需要独立性、责任性、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一个孩子如果长大后还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做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
李开复谈起自己的小时候说,在他5岁的时候,他告诉父母亲说自己不想读幼儿园了。如果是现在的大部分父母亲,可能会说“不行,我认为你应该继续读”,或者“你不该再读了”。但李开复的父母把这个决定交到他自己的手上。
他们一方面告诉李开复说,如果你去读一年级的话,可能是全班最小的学生,与你同龄的人在一起,有什么不好呢?另一方面也告诉我,当然,你要去读也可以,我认为你可以学得更快,成长得更好,还告诉他如果考试过了就可以读。讲清楚事情的利弊,让他决定。
李开复就是这样从小就学会独立自主的,而他对自己两个女儿的教育,也是如此。他认为,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有顾虑,也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比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而是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2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凡事都包办代替,应该多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有一段时间,老师认为李开复的大女儿太害羞,在学校不敢举手发言,李开复决定帮助女儿开朗起来。于是,他就把自己在比尔·盖茨面前发言的例子讲给女儿,想借此鼓励她敢于发言。当时女儿就同意试一试。于是,李开复和女儿一起制定了一个可衡量的、更实际的目标:女儿每天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再慢慢增加举手次数。一年后,老师向李开复反映,女儿对课堂发言有了足够的自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善于表达的孩子。
李开复认为,教育孩子应该以鼓励为主。他说:“我深信,在正面鼓励、包容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成为一个包容别人、积极向上的青年,所以我尽量用正面的方式来教导孩子。”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李开复认为,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而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那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李开复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启发,也需要管教。孩子需要培养自信,也需要学习自省。他给孩子们的“规矩”定律有4个: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已知的惩罚;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
虽然李开复为两个女儿制定了一些规矩,但是女儿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父亲产生距离感。相反,在家里李开复总是和两个女儿打成一片,就像她们的朋友一样。
“我爸爸是个很好笑的人,他是我们心中的超级英雄。”小女儿德亭7岁时这样形容自己的爸爸。
李开复也曾经自豪地说:“如果你问我的孩子‘你最喜欢爸爸什么地方?’她们会说:‘风趣甚至疯狂,没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让我许多话都愿意和他说。’”
“我尽量花时间陪孩子,而且尽力做一个可以和她们谈心里话的父亲。所以,我从开始就觉得应该学会怎样做孩子的好朋友,做她们的玩伴而不只是一个指导者。”
李开复将自己当成孩子们的玩伴,同时在与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引导了孩子,给孩子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这种教育的方法无疑是成功的,当然这也渗透了李开复的心血。
凌志军曾经这样描述他眼中作为父亲的李开复:“女儿房间的天花板上弥漫着一片淡淡的蓝色,挂满繁星。李开复告诉我,这些星星都是自己一个一个地贴上去的。我当时心里感受到一阵震撼:这种弥扬梦幻和标新立异的努力,正是美国精神的写照。但是,只有中国式的父亲,才能如此一丝不苟而又不厌其烦地呵护家庭。”实际上,正是李开复这种为人父亲的态度,才让两个女儿对他充满了崇拜和尊敬。
NO.3王永庆:孩子要自己打拼天下
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原董事长王永庆在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工业的前50名。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管理是分不开的。
历经千辛万苦而获得成功的王永庆,深知“磨练”二字的重要,因此他对子女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甚至是严酷的。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了一套教育子女的方法。
王永庆认为,“富不过三代”的成因就是富有人家没有教育好子女。他说:“有钱人的子女已经有资本、有条件了,做不做得好呢?做得好的偶尔有,但很少。美国有几家?日本有几家?三菱、三井创始人的后代,现在连股东都不是。”“出生在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同情心也会油然而生,因此也会暗中产生要努力学习、努力挣钱来报答父母的念头,这也容易获得成功。”
王永庆的这番话也反映了当时他对生活环境、对子女成长影响的看法。因为王氏家族十分富裕,王永庆非常担心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孩子们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他想方设法让子女去吃苦,以养成他们勤奋、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独立创业的能力。每一个小孩在国小或初中时,就被王永庆送到英国、美国求学,直到念完研究生才回国。王家三姐弟:王雪龄、王文洋、王雪红,各差2岁,都陆续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王永庆本人也相当节俭,他的儿女们在国外生活也不富裕。因为他供给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很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一样,总是给得“刚刚好”,不让他们有一丝一毫享受奢侈的机会。此外,他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了”。而且儿女还必须回信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支牙膏也得写上去!
但是王永庆经常给孩子们写信,一写就是好几大张,大约每隔两周就写一次。王雪红说,父亲多半写他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处理等。父亲特别强调凡事要“追根究底”,会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柢底。这种内容,对当时还是高中生的王雪红而言,自然有些乏味,“而且爸爸的字又草,说实在我真的看不懂”。但她仍小心翼翼地把每一封信都保存起来,“两三年前重新翻过,真的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