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国学,用国学
23495600000019

第19章 国学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1)

一、儒家“忠恕之道”中的可借鉴之处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和建设合乎伦理的对待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而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儒家实现其“仁爱”理想的基本方式,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道德法则,是具有普适性的伦理法则。因此,研究儒家的“忠恕之道”及在现代社会中体现的价值,不仅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忠恕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道德法则。

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就其如何在人们交往的行为中贯彻“仁者爱人”的价值取向、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的,是儒家用以实现其“仁”之道德理想的一条基本原则和一种基本手段。

我们具体来看,“忠恕之道”的“忠”,指的就是任何事情都要从自己做起,对待任何人都要真心诚意,就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恕”,即孔子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做事的时候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即使遭到别人不公正的对待,我们也要心平气和。

为什么全世界公认为“忠恕之道”是黄金道德的最基本法则呢?因为它是在己之“所欲”或“所不欲”与“施人”或“不施人”之间的关系中所确定的最合乎人格平等要求、最有利于彼此利益双赢,因而也最有利于建立和维系人际和谐关系的普遍性法则。

首先,就恕道来说,恕道本身的确立并不是盲目地主张人要逆来顺受,对邪恶的冒犯只能消极地忍耐,但事实上,恕道不仅是体现和贯彻儒家“仁者爱人”的价值取向,而且是有着能够立足的客观依据的理性化法则。比如:你对别人好,别人才能对你好;你对别人真心,别人才能对你真心;你包容、谅解别人对你的冒犯,别人才会宽容于你,这也正如孟子所提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其次,就忠道来说,忠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利他主义。我们从方法论上讲,就是一种基于仁爱心、利他心的换位思考,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如果说恕道是着眼于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话,那么忠道则是着眼于帮助实现他人的利益,因而忠道比恕道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也可说是“己所欲,施于人”。

那么,忠道的道德合理性是什么呢?为什么人要自利也要利他呢?其根据就在于每个人的利益都与他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每个人只有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实践中来实现自己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综上所述,“忠恕之道”体现了人类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一般伦理性质,是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的道德法则,在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它对于普遍的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第二,弘扬“忠恕之道”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弘扬“忠恕之道”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上。

(1)有助于贯彻“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而“忠恕之道”却有着内容上的相似性。事实上,恕道要求不能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主张不能做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情;忠道的利他主义精神也直接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每一个人都应该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要,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来完善自我人格。

(2)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商业伦理。“忠恕之道”作为基本道德法则,同样可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例如,在商品交易中只知为对方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不知索取相应的报酬,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它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所以,我们对“忠恕之道”的贯彻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运用恕道,就是要求商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客”,严格遵守商品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规律,向客户索取的报酬必须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相当,绝不能为客户提供假冒伪劣产品,不能让客户在利益上有所损失,不能把盈利建立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运用忠道,就是要求商家要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地了解客户的需要、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乃至超值的服务。

(3)有助于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意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意识,让人们了解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行为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行为规范,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服务社会、利益他人的同时使自身人格得到完善。而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运用“忠恕之道”,有助于人们通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纠正和克服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和不良心理习气,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忠恕之道”作为黄金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决定了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从各个方面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利害冲突,从而建立和维持长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修德行,不研究学问,听到‘义’不能践行,有了错误不能改正,这才是我担忧的。”

如果人人都能加强自身修养,都能勤于学、精于业,都能慷慨就义,都能闻过则改,这样的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必然将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正气、积极上进、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放社会。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修德、讲学、赴义、正己这几件事,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必将成为有品德、有学问,有能力,有胸怀的人。

【品故事,明心志】

一碗水要端平

唐代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办事非常公平。有一次,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带刀进入皇宫,在宫门口站岗的监门校尉没有发现。按照唐律,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都违犯了法律,可是,当朝宰相封德却说,无忌是一时疏忽,不能算犯法,校尉麻痹大意,应该杀头。唐太宗居然点头同意这么办,这时,戴胄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这样不公平。

他说,无忌带刀入宫,校尉没有发现,二人都是由于一时疏忽,如果量刑,应一视同仁,怎么能重此轻彼呢?戴胄说得理直气壮,有根有据,唐太宗只好答应重新商议。再次商议的时候,封德仍是力主原判,戴胄便据理辩驳,寸步不让。指出:无忌和校尉,论其过误,情况相同,而校尉是由无忌带刀入宫的缘故而致罪的,“于法当轻”。现在,轻罪反而重判,重罪反而轻判,“生死顿殊”,很不合理,坚决要求重新裁判。

唐太宗觉得戴胄说的有理,最后接受了戴胄的意见。

二、中庸之道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让社会和谐能够美好的发展始终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社会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现象。怎么样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已经成为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贯穿儒家思想始终的方法论的中庸之道,其根本精神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事物的和谐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庸之道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中庸既是儒家的道德标准,又是儒家的方法论原则。中庸作为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中庸之道”。从现存古籍来看,“中庸”一词是由孔子提出的,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思想首先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儒家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太保守和太冒进都不好,因此,必须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求和掌握一个合理的点,做到恰如其分。

孔子把舜帝的统治经验概括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从而提出了“两端”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钧》中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在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时,不能片面地、单纯地看问题,而应该力求进行综合分析后再进行解答。这也表明孔子已认识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在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时,应从全局出发,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中庸之道的本质和它的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这些基本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哲学上,和谐的本质就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只有处于度的范围之内才能和谐。所以,没有过无不及的现实就是和谐。

但是,和谐并不是一个事物简简单单、孤立的和谐,而是整体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追求的是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因此,要获得人际关系上的和谐,首先,每一个人要能被别人所接纳;其次,每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的意愿和爱人的能力。孔子的“克己行仁”,明显地表现了上述思想。

而“执两用中”、“执中知权”只是为了达到整体和谐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保持事物“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获得整体的和谐,这才是中庸之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和谐。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要保持社会环境的稳定,就必须使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来看,中庸之道强调“执中知权”的观点,所谓“执中知权”也就说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顺应时宜,灵活处置,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从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来看,中庸之道的本义在于“执中”、“适度”,反对“过”与“不及”,因此,它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中庸之道启示我们执行政策要正确、适当,不能过于偏激。

我们之所以要借鉴中庸之道来建设和谐社会,有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出现,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和谐的时代。当前我国社会的不和谐最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失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二是城乡发展失衡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化;三是地区发展失衡导致地区差距扩大化。此外,腐败问题、就业不足问题、劳资纠纷问题、道德滑坡问题、治安严峻问题、维权艰难问题、社会保障滞后问题等等,都是造成当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已经严重危及社会的稳定,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中庸之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手段,它要求通过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达到万物之间的平衡与稳定,实现最合理的和谐状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借鉴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解决好以下四个重大问题:

第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人类的发展不应该限制自然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也不应该建立在掠夺、破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从来就是平等的。

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共同发展并不是空想,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是中庸所要达到的理想社会和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而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中庸理念,包括儒家所倡导的爱护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提高人们建设技术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源。

第二,统筹和协调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正确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不平衡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如果区域结构严重失衡,和谐社会就会失去存在的依靠。所以,统筹和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第三,坚持适度原则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则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稳定,就没办法进行改革,更谈不上发展;只有通过改革让社会真正发展了,社会也才会稳定和谐。稳定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发展的状况与社会稳定直接相关。所以,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应该坚持“适度”原则。这里的“适度”也就是“中庸”的力度,就是既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又能被社会所承受。如果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实际,那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第四,整合各种社会矛盾。首先是整合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这一时期,是社会矛盾尖锐、问题多发期,很容易出现社会动荡。当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